用于肺部递送药物增强肺部药物蓄积量的脂质纳米乳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51530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0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肺部递送药物增强肺部药物蓄积量的脂质纳米乳剂,属于药品、生物制品及保健品技术领域。通过脂质体为载体制得的乳剂平均粒径为50~300 nm,Zeta电位为‑15.16~10 mV。并且通过空气压缩雾化器以后,乳剂的液滴主要分布在2‑5μm,有利于雾化液滴在肺部的沉积。利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的方法检测乳剂在空气雾化压缩器雾化以后,经小鼠的主动呼吸进入肺部,在肺部的沉积的量的多少。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显著的增加药物在肺部的沉积量,有效的保证了雾化给药以后的效果,同时具有给药方式简便,无创伤,安全性高等优点,是一种具有高创新性的高效肺部沉积的一种方式,在临床应用上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Lipid nanoparticle emulsion for enhancing lung drug accumulation by pulmonary delivery drug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ipid nano emulsion used for lung delivery drugs to enhance the volume of lung drug storag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ine, biological products and health products. The average diameter of the emulsion prepared by liposome was 50~300 nm, and the Zeta potential was 15.16~10 mV. And after the compressed air atomizer, the droplets of the emulsion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range of 2 to 5 m, which is favorable for the deposition of atomized droplets in the lungs. After the atomization of air atomizer, the active breathing into the lungs after the atomization of the air atomizer was used to detect the amount of deposition in the lungs. The invention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deposition of drugs in the lungs, effectively guarantee the effect after atomization, and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administration, no trauma and high safety. It is a highly innovative and efficient lung deposition, and is of high application value in clinical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肺部递送药物增强肺部药物蓄积量的脂质纳米乳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品、生物制品及保健品
,具体涉及一种吡非尼酮乳剂的制备,用于雾化给药来提高吡非尼酮在肺部的蓄积,从而达到提高药效的作用。
技术介绍
:药物的给药途径有很多种,主要包括口服,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还有经皮给药,滴眼剂,鼻腔给药的吸入制剂等。其中经鼻给药已经被证实是一种方便,有效的给药方式。研究表明经鼻给药不仅能够用于治疗呼吸道和肺部疾病,还可用于治疗全身性疾病,以及脑部药物的递送。经鼻给药的肺部递送药物的方式采用雾化吸入的给药的装置来实现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其中雾化吸入治疗肺部疾病可以有效的避免肝脏对药物的首过效应,又基于肺部独特的生理学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气血屏障小,血流丰富,酶活性较低)表明其是一种有效的,非入侵式的给药方式,具有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其中雾化给药主要是通过雾化器来实现肺部递送治疗肺部疾病,但是雾化给药以后药物在肺部蓄积量的多少是影响药物疗效的一个重要的指标。雾化给药在通常情况下必须检查雾滴(粒)的大小分布,其中要求其平均粒径应该控制在2-5μm左右。液体雾化给药的装置主要有空气压缩雾化器以及超声雾化器。吡非尼酮是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的受体CXCR4的拮抗剂。能够竞争性的与CXCR4结合,从而有效的阻断SDF-1/CXCR4轴,阻断其生理功能。SDF-1/CXCR4轴在干细胞的动员、迁移、归巢,炎症性疾病,免疫调节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细胞的增殖以及迁移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CXCR4/SDF-1轴在肺炎症反应以及肺纤维化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雾化给药药物肺部蓄积量小的不足,属于药品、生物制品及保健品
,主要涉及一种利用全氟化碳制备的吡非尼酮乳剂制备方法,并且提供了一种能够显著提高吡非尼酮经过雾化给药以后肺部蓄积量的制剂研究,提高了药物的药理活性以及生物利用度,所以本专利开发的含有全氟化碳的纳米乳的研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本专利技术能够提高肺部蓄积量是通过下面的途径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主要是利用吡非尼酮脂质体为载体,包裹着全氟化碳,制成吡非尼酮乳剂,通过空气压缩雾化气器的方式经过雾化给药(如下图1),并利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的方法检测吡非尼酮脂质体和吡非尼酮乳剂经空气雾化压缩器雾化以后,小鼠的主动呼吸进入肺部,在肺部的沉积的量。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取得的积极的效果是:1.含有全氟正戊烷的吡非尼酮乳剂能够提高吡非尼酮在肺部的蓄积主要是因为,其在经过空气压缩雾化器的时候雾化液滴的粒径主要分布在2-5μm,有利于雾化液滴在肺部的沉积。而且其在常压下的沸点低于人体的正常体温,全氟正戊烷进入人体后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全氟正戊烷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性,以及表面张力低、流动性好、粘度适中、便于经呼吸道排出,并且不参与人体新陈代谢等优点。2.其吡非尼酮脂质体的粒径和电位与加入了全氟正戊烷之后制备成的吡非尼酮乳剂以后的粒径变化微小,吡非尼酮乳剂具有很小的负电位,并没有显示出细胞毒性,并且呼吸道粘液的电性主要表现为负电,可由于静电排斥的作用,使得吡非尼酮乳剂更容易逃脱呼吸道黏膜的吸附,更好的进入肺部。3.本专利技术思路设计新颖巧妙,通过无毒脂质体为载体,超声破碎的方式将全氟正戊烷导入脂质体的空腔中,稳定了含有全氟正戊烷的吡非尼酮的乳剂,并且增加了药物在肺部的沉积量,有效的保证了雾化给药以后的效果。同时具有给药方式简便,无创伤,安全性高等优点,是一种具有高创新性的高效肺部沉积的一种方式,在临床应用上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吡非尼酮乳剂的制备与给药示意图。图2为吡非尼酮乳剂的粒径,电位和电镜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了实例和附图对本制剂的制备和肺部沉积实验做了进一步说明,该实例仅用以解释吡非尼酮乳剂能够达到很高的肺部沉积的效果,只是描述性的,并非对本乳剂具体实施方案的限定。我们使用了药物吡非尼酮为例。首先利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吡非尼酮的脂质体,称取大豆卵磷脂175mg,胆固醇75mg,12mg的吡非尼酮,向内加入32mL的乙醇,8mL的二氯甲烷溶解,28℃悬蒸40分钟使之成为脂质膜,而后向内加入12mL的水,和少量直径为4mm的玻璃珠进行水和(28℃,1h),超声破碎仪破碎(30min,100W),过膜(0.22μm)。然后向吡非尼酮脂质体内加入全氟正戊烷,含量为5%(v/v),并利用超声破碎仪冰浴中进行超声(5min,250W),从而制备吡非尼酮乳剂,如图1所示。并测得了吡非尼酮乳剂的电位和粒径以及电镜,如图2所示。我们还测量了吡非尼酮乳剂通过空气压缩雾化器以后的粒子大小,其雾化以后的液滴粒径主要分布于2-5μm。并且我们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观察了吡非尼酮脂质体和吡非尼酮乳剂通过空气压缩雾化器雾化以后在肺纤维化的小鼠主动吸收6h以后的肺部沉积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向脂质纳米载体内加入全氟正戊烷制成乳剂之后使得药物取得良好的雾化肺部沉积效果,从而可达到更好的药物的疗效。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肺部更好的递送药物,具有给药方式简便,无创伤,安全性高,耐受性好等优点,是一种具有高创新性的高效肺部沉积的一种方式。尽管为说明本次制剂优化的目的,公开了本次制备的乳剂的实施例和附图,但是本领域内的科研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及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行的,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用于肺部递送药物增强肺部药物蓄积量的脂质纳米乳剂

【技术保护点】
用于肺部递送药物增强肺部蓄积量的脂质纳米乳剂,其特征在于以脂质体为载体,全氟化碳包裹于脂质体的空腔中,形成一种乳剂。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肺部递送药物增强肺部蓄积量的脂质纳米乳剂,其特征在于以脂质体为载体,全氟化碳包裹于脂质体的空腔中,形成一种乳剂。2.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乳剂,其特征在于,其脂质体的制备方式包括薄膜分散法、注入法、超声波分散法或逆向蒸发法。3.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乳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为超声破碎法,包括以下的步骤:1)将适量的卵磷脂、吡非尼酮和胆固醇溶解在有机溶剂中,旋蒸成膜后加入一定量的水进行水合,形成脂质体。2)将一定量的全氟化碳加入到步骤(1)中的脂质体中,利用超声破碎仪形成乳剂。4.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乙醇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剂,其中包括乙醚,石油醚,甲醇,苯、戊烷、己烷、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卫·欧佩奇丁玲王开开孙敏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药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