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盆栽环保基质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14913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0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盆栽环保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发酵底物的制备、益生菌群液的制备以及环保基质的制备。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方法以农林生产废弃物作为发酵底物,货源充足,取材方便,成本低廉,多种成分性能互补,结构得到了优化;经过发酵处理,降低了发酵底物的碳氮比,改善了发酵底物组分的理化性状,降低了发酵底物的不良反应,能够有效促进盆栽生长,从而使农林生产废弃物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具有明显的环境生态效益。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trix for potted plant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a potted plant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trix, which comprises the preparation of fermentation substrates, preparation of probiotic group liquid and prepara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trix. The beneficial results are as follows: the method disclosed in this invention takes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production waste as fermentation substrate, the source of goods is sufficient, the material is convenient, the cost is low, the properties of various components are complementary and the structure is optimized. After the fermentation, the carbon and nitrogen ratio of the fermentation substrate is reduced,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substrate component of the yeast are improved, and the reduction of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fermentation substrate is reduced. The adverse reaction of fermentation substrate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growth of potted plants, thus making the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production waste resources fully utilized, and has obvious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盆栽环保基质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花卉种植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盆栽环保基质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无土栽培是现代农业中一种新型的、经济的栽培技术,可以提高种子的繁殖率和成活率,生长快且整齐,苗的质量好,便于精细管理,有利于盆栽的工厂化栽培。目前许多无土栽培基质,如珍珠岩、蛭石、泥炭、河沙等常单独使用,成本较高,且在容重、孔隙度、水汽比等方面各有优劣,很难单独满足植物成长的需求。复合基质减少了单一基质的不良反应,但成本较高,其中泥炭等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大量使用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此选择经济实用的有机基质代替传统基质在盆栽业中显得尤为重要。现生产上多使用树皮作为生产基质,成本非常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农林生产废弃物为资源制备盆栽环保基质的方法,所制备的盆栽基质能够提高盆栽植物抗病力,同时使农林废弃物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具有明显的环境生态效益。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盆栽环保基质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发酵底物的制备:使40-50份山茶果壳、22-27份桑树枝、20-24份秸秆粉碎,加入5-8份玉米粉、3-6份锯末、4-5份椰糠以及2-4份黄粉虫粪,得发酵底物,该条件下,以农林生产废弃物作为发酵底物,货源充足,取材方便,成本低廉,且可多次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多种成分性能互补,结构得到了优化,也减少了农林生产废弃物本身对环境的污染,减少了垃圾投放量;益生菌群液的制备:使0.06-0.09份红糖用温度为90-100℃的12-14份水溶解,降温至40-45℃,加入益生菌群,培养得益生菌群液;环保基质的制备:将发酵底物、益生菌群液与水混匀,堆放发酵,当中心温度达到52-58℃时翻堆,接续发酵,当中心温度超过66℃时,结束发酵,得环保基质。经过发酵处理,降低了发酵底物的碳氮比,改善了发酵底物组分的理化性状,降低了发酵底物的不良反应,能够有效提高盆栽植物抗病力,从而使农林生产废弃物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具有明显的环境生态效益。作为优选,益生菌群液的制备过程中培养温度为40-45℃,培养时间为40-48h。该条件下,益生菌体内的反应酶能够充分激活,将底物彻底发酵,将底物中的营养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作为优选,益生菌群液的制备过程中益生菌群为含活菌数总量120亿-140亿个的乳酸球菌、130亿-150亿个的双歧杆菌、50亿-60亿个的酵母菌以及100亿-110亿个的乳酸菌。该条件下,菌种配伍科学合理,在培养过程中无相互排斥产生。作为优选,环保基质的制备过程中发酵底物、益生菌群液与水的质量比为1-1.3:200-300:110-120。该条件下,配比合理,满足了菌种发酵所需的营养,能够充分发挥每种菌种的发酵潜力。作为优选,环保基质的制备过程中水的pH值为4-6.5,发酵底物的粒度为3-8mm,混合完毕后将混合物堆成高为30-65cm的梯形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方法以农林生产废弃物作为发酵底物,货源充足,取材方便,成本低廉,且可多次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多种成分性能互补,结构得到了优化,也减少了农林生产废弃物本身对环境的污染;经过发酵处理,降低了发酵底物的碳氮比,改善了发酵底物组分的理化性状,降低了发酵底物的不良反应,能够有效提高盆栽植物抗病力,从而使农林生产废弃物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具有明显的环境生态效益。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一种盆栽环保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发酵底物的制备:使40份山茶果壳、22份桑树枝、20份秸秆粉碎,加入5份玉米粉、3份锯末、4份椰糠以及2份黄粉虫粪,得发酵底物,该条件下,以农林生产废弃物作为发酵底物,货源充足,取材方便,成本低廉,且可多次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多种成分性能互补,结构得到了优化,也减少了农林生产废弃物本身对环境的污染,减少了垃圾投放量;2)益生菌群液的制备:使0.06份红糖用温度为90℃的12份水溶解,降温至40℃,加入含活菌数总量120亿个的乳酸球菌、130亿个的双歧杆菌、50亿个的酵母菌以及100亿个的乳酸菌,在40℃培养40h,得益生菌群液;3)环保基质的制备:将发酵底物、益生菌群液与水按质量比1:200:110混匀,其中水的pH值为4,发酵底物的粒度为3mm,混合完毕后将混合物堆成高为30cm的梯形堆发酵,当中心温度达到52℃时翻堆,接续发酵,当中心温度超过66℃时,结束发酵,得环保基质。经过发酵处理,降低了发酵底物的碳氮比,改善了发酵底物组分的理化性状,降低了发酵底物的不良反应,能够有效提高盆栽植物抗病力,从而使农林生产废弃物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具有明显的环境生态效益。实施例2:一种盆栽环保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发酵底物的制备:使50份山茶果壳、27份桑树枝、24份秸秆粉碎,加入8份玉米粉、6份锯末、5份椰糠以及4份黄粉虫粪,得发酵底物,该条件下,以农林生产废弃物作为发酵底物,货源充足,取材方便,成本低廉,且可多次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多种成分性能互补,结构得到了优化,也减少了农林生产废弃物本身对环境的污染,减少了垃圾投放量;2)益生菌群液的制备:使0.09份红糖用温度为100℃的14份水溶解,降温至45℃,加入含活菌数总量140亿个的乳酸球菌、150亿个的双歧杆菌、60亿个的酵母菌以及110亿个的乳酸菌,在45℃培养48h,得益生菌群液;3)环保基质的制备:将发酵底物、益生菌群液与水按质量比1.3:300:120混匀,其中水的pH值为6.5,发酵底物的粒度为8mm,混合完毕后将混合物堆成高为65cm的梯形堆发酵,当中心温度达到58℃时翻堆,接续发酵,当中心温度超过66℃时,结束发酵,得环保基质。经过发酵处理,降低了发酵底物的碳氮比,改善了发酵底物组分的理化性状,降低了发酵底物的不良反应,能够有效提高盆栽植物抗病力,从而使农林生产废弃物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具有明显的环境生态效益。实施例3:一种盆栽环保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发酵底物的制备:使44份山茶果壳、23份桑树枝、24份秸秆粉碎,加入7份玉米粉、4份锯末、4份椰糠以及3份黄粉虫粪,得发酵底物,该条件下,以农林生产废弃物作为发酵底物,货源充足,取材方便,成本低廉,且可多次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多种成分性能互补,结构得到了优化,也减少了农林生产废弃物本身对环境的污染,减少了垃圾投放量;2)益生菌群液的制备:使0.07份红糖用温度为95℃的13份水溶解,降温至42℃,加入含活菌数总量130亿个的乳酸球菌、140亿个的双歧杆菌、55亿个的酵母菌以及110亿个的乳酸菌,在44℃培养43h,得益生菌群液;3)环保基质的制备:将发酵底物、益生菌群液与水按质量比1.2:250:114混匀,其中水的pH值为6.5,发酵底物的粒度为6mm,混合完毕后加入占发酵底物质量0.2‰的(2R,3R)-(Z)-环-苯基丙氨酸和占发酵底物质量0.16‰的1,1'-联萘-2,2'-二硫醇,接着将混合物堆成高为45cm的梯形堆发酵,当中心温度达到54℃时翻堆,接续发酵,当中心温度超过66℃时,结束发酵,得环保基质。经过发酵处理,降低了发酵底物的碳氮比,改善了发酵底物组分的理化性状,降低了发酵底物的不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盆栽环保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发酵底物的制备:使40‑50份山茶果壳、22‑27份桑树枝、20‑24份秸秆粉碎,加入5‑8份玉米粉、3‑6份锯末、4‑5份椰糠以及2‑4份黄粉虫粪,得发酵底物;2)益生菌群液的制备:使0.06‑0.09份红糖用温度为90‑100℃的12‑14份水溶解,降温至40‑45℃,加入益生菌群,培养得益生菌群液;3)环保基质的制备:将发酵底物、益生菌群液与水混匀,堆放发酵,当中心温度达到52‑58℃时翻堆,接续发酵,当中心温度超过66℃时,结束发酵,得环保基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盆栽环保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发酵底物的制备:使40-50份山茶果壳、22-27份桑树枝、20-24份秸秆粉碎,加入5-8份玉米粉、3-6份锯末、4-5份椰糠以及2-4份黄粉虫粪,得发酵底物;2)益生菌群液的制备:使0.06-0.09份红糖用温度为90-100℃的12-14份水溶解,降温至40-45℃,加入益生菌群,培养得益生菌群液;3)环保基质的制备:将发酵底物、益生菌群液与水混匀,堆放发酵,当中心温度达到52-58℃时翻堆,接续发酵,当中心温度超过66℃时,结束发酵,得环保基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盆栽环保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兰溪市沉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