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力式按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4697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2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磁力式按键,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中的中轴本体,所述中轴本体的底部伸入外壳内,按压键帽座后使中轴本体在底座内能够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在中轴本体的上段设有第一磁性元件,位于第一磁性元件的同轴下设有可上下运动的第二磁性元件,所述外壳内设有第三磁性元件。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之间产生相斥或者相吸的磁力,通过改变通电线圈的通电电流大小能够调整相斥或者相吸的磁力大小,提高键帽座的使用手感;调节所述线圈的正向和反向通电电流大小能够调节所述第二磁性元件和第三磁性元件之间的磁力大小,从而改变段落感强度和下压力度;调节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的磁力可以在比较强的段落感后更有层次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力式按键
本技术涉及一种段落感可调的磁力式按键,具体涉及一种段落感强度能够调整的按键。
技术介绍
键盘是计算机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输入设备,通过敲击键盘可以将英文字母、数字、标点符号等输入到计算机中,从而向计算机发出命令、输入数据等。键盘分为机械键盘、薄膜键盘、导电硅胶键盘、电容键盘,其中以机械键盘节奏感强,长期使用手感不会改变深受游戏玩家喜爱。目前,机械键盘段落感和压力主要靠采用不同轴和弹片结构来改变段落感,如市面上常用的黑、红、青、茶四种轴。黑轴段落感最强;红轴基本上没有段落感;青轴段落感比较小,但层次明显,带有明显的节奏声音;茶轴段落感与青轴差不多,只是层次感不强。如果想感受不同的手感,用户必须购买不同颜色轴的机械键盘。如果不清楚自己的喜好很容易购买不适合自己的机械键盘,从而造成用户重复购买,浪费成本。同样也不能按照自己喜好定义机械轴的段落感和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以上缺陷,提供一种磁力式按键,通过对线圈电流控制改变磁铁撞击力度,从而改变机械轴的段落感强度。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磁力式按键,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中的中轴本体,所述中轴本体的顶部设有键帽座,所述中轴本体的底部伸入外壳内,按压键帽座后使中轴本体在底座内能够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所述中轴本体上设有将中轴本体区分为两段的挡片,在中轴本体的上段设有第一磁性元件,位于第一磁性元件的同轴下设有可上下运动的第二磁性元件,所述中轴本体的下段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外壳内设有第三磁性元件,所述第二磁性元件为通电电流大小能够调节的通电线圈。上述说明中,更为优选的方案,所述通电线圈未通电后或反向通电,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之间产生磁力或第二磁性元件与第三磁性元件产生斥力,使第二磁性元件保持在中轴本体的上部;所述通电线圈正向通电后,第二磁性元件和第三磁性元件之间产生磁力并大于第一磁性元件与第二磁性元件之间的磁力,第二磁性元件延中轴本体向底部运动并撞击设在中轴本体上的挡板,产生下压段落感;调节线圈的正向和反向通电电流大小能够调节第二磁性元件和第三磁性元件之间的磁力大小,从而改变撞击力度产生不同的段落感强度和下压力度。上述说明中,更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外壳中设有两弹片,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与弹片数理和位置相互对应的焊脚。上述说明中,更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磁性元件为软磁铁片,所述第二磁性元件为磁铁,所述第三磁性元件为通电线圈。上述说明中,更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磁性元件为电磁铁,所述第二磁性元件为磁铁,所述第三磁性元件为通电线圈。上述说明中,更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磁性元件为软磁铁片,所述第二磁性元件为磁铁,所述第三磁性元件为电磁铁。上述说明中,更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磁性元件为电磁铁,所述第二磁性元件为磁铁,所述第三磁性元件为电磁铁。上述说明中,更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磁性元件为线圈,所述第二磁性元件为磁铁,所述第三磁性元件为电磁铁。本技术的一个较佳衍生实施例中,将第三磁性材料位置移到外壳底部,在此产品底部增加磁传感器,可以实现带有段落感的磁导通按键。虽然不能改变段落感强度,但这种结构简单,防水,防尘,并有超长寿命。本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之间产生相斥或者相吸的磁力,设计通电线圈形成元件,通过改变通电线圈的通电电流大小能够调整相斥或者相吸的磁力大小,提高键帽座的使用手感;调节所述线圈的正向和反向通电电流大小能够调节所述第二磁性元件和第三磁性元件之间的磁力大小,从而改变段落感强度和下压力度;调节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的磁力可以在比较强的段落感后更有层次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包装图。图中,1为外壳,2为中轴本体,3为键帽座,4为挡片,5为第一磁性元件,6为第二磁性元件,7为复位弹簧,8为第三磁性元件,9为弹片,10为焊脚。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施例,参照图1~图3。实施例一参照图1~图3,如图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外壳1和设于外壳1中的中轴本体2,所述中轴本体2的顶部设有键帽座3,所述中轴本体2的底部伸入外壳1内,按压键帽座3后使中轴本体2在底座内能够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所述中轴本体2上设有将中轴本体2区分为两段的挡片4,在中轴本体2的上段设有第一磁性元件5,位于第一磁性元件5的同轴下设有可上下运动的第二磁性元件6,所述中轴本体2的下段设有复位弹簧7,所述外壳1内设有第三磁性元件8,所述第二磁性元件6为通电电流大小能够调节的通电线圈。所述通电线圈未通电后或反向通电,第一磁性元件5和第二磁性元件之间产生磁力或第二磁性元件6与第三磁性元件8产生斥力,使第二磁性元件6保持在中轴本体2的上部;所述通电线圈正向通电后,第二磁性元件6和第三磁性元件8之间产生磁力并大于第一磁性元件5与第二磁性元件6之间的磁力,第二磁性元件6延中轴本体2向底部运动并撞击设在中轴本体2上的挡板,产生下压段落感;调节线圈的正向和反向通电电流大小能够调节第二磁性元件6和第三磁性元件8之间的磁力大小,从而改变撞击力度产生不同的段落感强度和下压力度。本实施例的外壳1中设有两弹片9,所述外壳1的底部设有与弹片9数理和位置相互对应的焊脚10。第一磁性元件5为软磁铁片,所述第二磁性元件6为磁铁,所述第三磁性元件8为通电线圈。实施例二本实施例的一种磁力式按键,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的在于:第一磁性元件5为电磁铁,所述第二磁性元件6为磁铁,所述第三磁性元件8为通电线圈。实施例三本实施例的一种磁力式按键,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的在于:所述第一磁性元件5为软磁铁片,所述第二磁性元件6为磁铁,所述第三磁性元件8为电磁铁。实施例四本实施例的一种磁力式按键,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的在于:所述第一磁性元件5为电磁铁,所述第二磁性元件6为磁铁,所述第三磁性元件8为电磁铁。实施例五本实施例的一种磁力式按键,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的在于:所述第一磁性元件5为线圈,所述第二磁性元件6为磁铁,所述第三磁性元件8为电磁铁。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磁力式按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力式按键,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中的中轴本体,所述中轴本体的顶部设有键帽座,所述中轴本体的底部伸入外壳内,按压键帽座后使中轴本体在底座内能够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轴本体上设有将中轴本体区分为两段的挡片,在中轴本体的上段设有第一磁性元件,位于第一磁性元件的同轴下设有可上下运动的第二磁性元件,所述中轴本体的下段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外壳内设有第三磁性元件,所述第二磁性元件为通电电流大小能够调节的通电线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力式按键,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中的中轴本体,所述中轴本体的顶部设有键帽座,所述中轴本体的底部伸入外壳内,按压键帽座后使中轴本体在底座内能够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轴本体上设有将中轴本体区分为两段的挡片,在中轴本体的上段设有第一磁性元件,位于第一磁性元件的同轴下设有可上下运动的第二磁性元件,所述中轴本体的下段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外壳内设有第三磁性元件,所述第二磁性元件为通电电流大小能够调节的通电线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力式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电线圈未通电后或反向通电,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之间产生磁力或第二磁性元件与第三磁性元件产生斥力,使第二磁性元件保持在中轴本体的上部;所述通电线圈正向通电后,第二磁性元件和第三磁性元件之间产生磁力并大于第一磁性元件与第二磁性元件之间的磁力,第二磁性元件延中轴本体向底部运动并撞击设在中轴本体上的挡板,产生下压段落感;调节线圈的正向和反向通电电流大小能够调节第二磁性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宁黎振东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璟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