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通行程可调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6331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通行程可调开关,该导通行程可调开关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中的中轴,中轴的顶部设有键帽座,中轴的底部伸入外壳内,按压键帽座能使中轴在外壳内能够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中轴上设有将中轴区分为两段的挡片,中轴的上段固设有第一磁性元件,第一磁性元件与挡片之间设能沿中轴竖向移动的第二磁性元件,位于第二磁性元件的同轴下固定设有第三磁性元件,第三磁性元件为通电线圈,中轴的下段设有复位弹簧,外壳底端固设PCB电路板,PCB电路板底端设有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中轴的下段设有三角槽。导通行程可调开关的行程调整方法首先是得到测量电压差值与通电电流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改变通电电流可以相应的调整导通行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通行程可调开关
本技术涉及一种开关,特别涉及一种导通行程可调开关。
技术介绍
键盘是计算机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输入设备,通过敲击键盘可以将英文字母、数字、标点符号等输入到计算机中,从而向计算机发出命令、输入数据等。键盘分为机械键盘、薄膜键盘、导电硅胶键盘、电容键盘,其中以机械键盘节奏感强,长期使用手感不会改变深受游戏玩家喜爱。目前,机械键盘导通行程是固定不变的,红轴是1.2mm,青轴是2.2mm等。现有公开专利号:201821185331.7以及专利号:201721532439.4均为一种磁力式按键,其导通行程同样是固定不变的。现有的非接触式按键开关,通过一发射装置(PT)发射出光源,发出的光源被对称设置的接收装置(IR)接收,按键开关的中轴在竖向往复运动过程中,对发射装置发出的光源进行阻挡,并在接收装置不能接收到光源时按键导通。现有公开专利号:201920503775.9,其导通行程同样是固定不变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通行程可调开关及其行程调整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一种导通行程可调开关,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中的中轴,中轴的顶部设有键帽座,中轴的底部伸入外壳内,按压键帽座能使中轴在外壳内能够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中轴上设有将中轴区分为两段的挡片,中轴的上段固设有第一磁性元件,第一磁性元件与挡片之间设能沿中轴竖向移动的第二磁性元件,位于第二磁性元件的同轴下固定设有第三磁性元件,第三磁性元件为通电线圈,中轴的下段设有复位弹簧,外壳底端固设PCB电路板,PCB电路板底端设有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中轴的下段设有三角槽。本技术中:外壳中设有两个PIN脚,外壳的底部设有与PIN脚数量和位置相互对应的焊脚。本技术中: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之间设有压片,第一磁性元件位于压片内。本技术中:外壳包括面壳和底壳。本技术中:接收装置包括PT传感器。本技术一种导通行程可调开关的行程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开启接收装置采集电压大小;(2)按压键帽座;(3)接收装置采集电压大小;(4)控制第三磁性元件对中轴施加排斥力,即第三磁性元件通电与第二磁性元件相互排斥;(5)接收装置再次采集电压大小;(6)控制第三磁性元件对中轴施加吸引力,即第三磁性元件通电与第二磁性元件相互吸引;(7)松开键帽座;(8)接收装置第三次采集电压大小;(9)控制第三磁性元件对中轴施加排斥力一定时间,键帽座回到初始位置。本技术另一种导通行程可调开关的行程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开启接收装置采集电压大小;(2)按压键帽座;(3)接收装置采集电压大小;(4)控制第三磁性元件对中轴施加设定时间的排斥力,即第三磁性元件通电与第二磁性元件相互排斥力的大小、时间设定;(5)接收装置再次采集电压大小;(6)控制第三磁性元件对中轴施加设定时间的吸引力,即第三磁性元件通电与第二磁性元件相互吸引力的大小、时间设定;(7)松开键帽座;(8)接收装置第三次采集电压大小;(9)控制第三磁性元件对中轴施加排斥力一定时间,键帽座回到初始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调整导通行程,满足不同用户的手感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导通行程可调开关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导通行程可调开关默认状态结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导通行程可调开关键帽座下压一半状态结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导通行程可调开关键帽座完全下压状态结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导通行程可调开关键帽座完全下压状态立体结构第一视角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导通行程可调开关键帽座完全下压状态立体结构第二视角示意图。图中:100、外壳;200、键帽座;300、第一磁性元件;400、压片;500、第二磁性元件;600、中轴;601、挡片;602、三角槽;700、复位弹簧;800、第三磁性元件;900、PIN脚。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6,一种导通行程可调开关,包括外壳100和设于外壳中的中轴600,中轴600的顶部设有键帽座200,中轴600的底部伸入外壳100内,按压键帽座200能使中轴600在外壳100内能够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中轴600上设有将中轴600区分为两段的挡片601,中轴600的上段固设有第一磁性元件300,第一磁性元件300与挡片601之间设能沿中轴竖向移动的第二磁性元件500,位于第二磁性元件500的同轴下固定设有第三磁性元件800,第三磁性元件800为通电线圈,中轴600的下段设有复位弹簧700,外壳100底端固设PCB电路板,PCB电路板底端设有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中轴的下段设有三角槽602。本技术中:外壳中设有两个PIN脚900,外壳的底部设有与PIN脚数量和位置相互对应的焊脚。本技术中:第一磁性元件300和第二磁性元件500之间设有压片400,第一磁性元件位于压片内。本技术中:外壳包括面壳和底壳。本技术中:接收装置包括PT传感器。一种导通行程可调开关的行程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开启接收装置采集电压大小;(2)按压键帽座;(3)接收装置采集电压大小;该电压大于或小于第一门限电压值均可;(4)控制第三磁性元件对中轴施加排斥力,即第三磁性元件通电与第二磁性元件相互排斥;(5)接收装置再次采集电压大小;该电压大于或小于第二门限电压值均可;(6)控制第三磁性元件对中轴施加吸引力,即第三磁性元件通电与第二磁性元件相互吸引;(7)松开键帽座;(8)接收装置第三次采集电压大小;该电压大于或小于第一门限电压值均可;(9)控制第三磁性元件对中轴施加排斥力一定时间,键帽座回到初始位置。以上,由于接收装置通过三角槽接收发射装置发射的光信号,因此接收装置接收发射装置发射的光信号与开关行程成正比的关系,采集到的PT传感器电压值与开关行程成正比的关系。通过以上步骤(3)和(5),计算出第一次测量电压与第二次测量电压之间的差值以及记录第三磁性元件通电的电流大小。通过以上步骤(5)和(8),计算出第二次测量电压与第三次测量电压之间的差值以及记录第三磁性元件通电的电流大小。通过以上计算出电压差值与通电电流之间的关系,设定相应的档位(不同档位对应的通电电流不同),从而控制开关行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通行程可调开关,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中的中轴,中轴的顶部设有键帽座,中轴的底部伸入外壳内,按压键帽座能使中轴在外壳内能够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中轴上设有将中轴区分为两段的挡片,中轴的上段固设有第一磁性元件,第一磁性元件与挡片之间设能沿中轴竖向移动的第二磁性元件,位于第二磁性元件的同轴下固定设有第三磁性元件,第三磁性元件为通电线圈,中轴的下段设有复位弹簧,其特征在于:外壳底端固设PCB电路板,PCB电路板底端设有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中轴的下段设有三角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通行程可调开关,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中的中轴,中轴的顶部设有键帽座,中轴的底部伸入外壳内,按压键帽座能使中轴在外壳内能够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中轴上设有将中轴区分为两段的挡片,中轴的上段固设有第一磁性元件,第一磁性元件与挡片之间设能沿中轴竖向移动的第二磁性元件,位于第二磁性元件的同轴下固定设有第三磁性元件,第三磁性元件为通电线圈,中轴的下段设有复位弹簧,其特征在于:外壳底端固设PCB电路板,PCB电路板底端设有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中轴的下段设有三角槽。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璟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