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型探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4473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1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斜型探针,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部、连杆部和探头部。连杆部的中轴线与连接部的中轴线的重合;探头部垂直于连杆部的中轴线向外侧延伸;探头部朝向连杆部的一面设有倾斜设置的探测面;探测面的倾斜方向为从靠近连杆部向逐渐远离连杆部的方向延伸。上述斜型探针,检测时,由于探头部垂直于连杆部的中轴线向外侧延伸,所以探头部可以延伸向工件的轮廓面处,然后通过探头部上的倾斜设置的探测面来触碰工件,检测出工件在X方向的偏差量,利用探测面的倾斜角度和三角函数关系转换成工件在Z方向的偏差量,通过间接的方式,可以准确检测出工件在Z方向上的偏差量,提高检测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斜型探针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探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斜型探针。
技术介绍
如今手机的中框和后盖类金属加工件,在胚料段、CNC段、外观处理段等加工阶段中,由于工序繁多,造成产品变异和累积误差不断增多,因此需要通过探针配合检测机台,探针在检测机台的带动下触碰工件的轮廓,根据探针反馈给检测机台的位于信号,检测机台计算出工件的轮廓参数,并与预先记录于检测机台内的理论参考值进行比较,得出实际值和理论值的偏差值。传统的探针主要是圆柱状结构设计,其难以使用在轮廓形状为异形的结构,例如存在上倒角和下倒角的弧形轮廓的工件,圆柱形结构的探针沿着Z方向设置,而探针只能触碰到工件的弧形轮廓的最外侧点,对于工件的弧形轮廓的底部的内侧的点则无法触碰,导致检测机台所获取的Z方向的轮廓参数不准确,降低检测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提高检测精度的斜型探针。一种斜型探针,包括:连接部;连接在连接部一端的连杆部;连杆部的中轴线与连接部的中轴线的重合;以及连接在连杆部远离连接部一端的探头部;探头部垂直于连杆部的中轴线向外侧延伸;探头部朝向连杆部的一面设有倾斜设置的探测面;探测面的倾斜方向为从靠近连杆部向逐渐远离连杆部的方向延伸。上述斜型探针,连接部用于连接检测机台。连杆部连接在连接部和探头部之间,可作为探头部工作时的避空位。探头部用于抵接工件的轮廓面。检测时,由于探头部垂直于连杆部的中轴线向外侧延伸,所以探头部可以延伸向工件的轮廓面处,然后通过探头部上的倾斜设置的探测面来触碰工件,检测出工件在X方向的偏差量,利用探测面的倾斜角度和三角函数关系转换成工件在Z方向的偏差量,通过间接的方式,可以准确检测出工件在Z方向上的偏差量,提高检测精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探测面的延长线与连杆部的中轴线所形成的夹角β为钝角。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探测面的延长线与连杆部的中轴线所形成的夹角β为99.49°~99.5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探头部的厚度沿连接连杆部的一端向远离连杆部的一端逐渐变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探头部连接连杆部的一端的厚度为4.19mm~4.21mm;探头部远离连杆部的一端的厚度为2.66mm~2.68m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部与连杆部之间通过螺接以实现可拆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杆部与探头部之间通过螺接以实现可拆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杆部包括:依次连接的上连接段、避空段、以及下连接段;上连接段连接连接部;避空段为圆柱形结构设置;下连接段连接探头部;上连接段的宽度大于避空段的宽度;避空段的宽度大于下连接段的宽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连接段连接连接部的一端为与连接部等宽的圆柱形结构设置,上连接段连接避空段的一端为宽度逐渐减小的倒置圆锥台结构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部、连杆部与探头部为一体成型结构设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斜型探针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斜型探针的局部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斜型探针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斜型探针的探测面的三角函数关系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10-斜型探针;20-连接部,21-第一凸柱;30-连杆部,31-上连接段,32-避空段,33-下连接段;40-探头部,41-探测面;50-工件。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解析本技术的优点与精神,藉由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详述得到进一步的了解。参见图1至图4,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斜型探针10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斜型探针10包括:连接部20、连接在连接部20一端的连杆部30、以及连接在连杆部30远离连接部20一端的探头部40。连杆部30的中轴线与连接部20的中轴线的重合。探头部40垂直于连杆部30的中轴线向外侧延伸。其中,连接部20用于连接检测机台。连杆部30连接在连接部20和探头部40之间,可作为探头部40工作时的避空位。探头部40用于抵接工件的轮廓面。各部件的结构说明如下:该连接部20为圆柱状结构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20和连杆部30之间为可拆连接方式,如此处采用的是螺接方式,在连接部20的顶部设有用于螺接检测机台的第一凸柱21,该第一凸柱21设有外螺纹。连接部20的底部设有连接连杆部30的顶部的第一内螺孔。该连杆部30为上宽下窄的结构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连杆部30与探头部40也为可拆连接,如此处也是采用螺接方式,连杆部30包括:依次连接的上连接段31、避空段32、以及下连接段33。上连接段31连接连接部20的一端为与连接部20等宽的圆柱形结构设置,上连接段31连接避空段32的一端为宽度逐渐减小的倒置圆锥台结构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连接连接部20,上连接段31连接连接部20的一端还设有用于连接连接部20的底部的第二凸柱,该第二凸柱设有匹配第一内螺孔的外螺纹。避空段32为圆柱形结构设置,其宽度为2.98mm~3.03mm。下连接段33连接探头部40并且设有外螺纹。上连接段31的宽度大于避空段32的宽度。避空段32的宽度大于下连接段33的宽度。由于避空段32为圆柱形结构设置,故避空段32不仅是起到探头部40检测时的避空作用,而且还可以作为辅助探头以实现传统的圆柱形探针的检测功能。该探头部40设有收容下连接段33的连接孔,该连接孔设有匹配下连接段33的内螺纹。探头部40朝向连杆部30的一面设有倾斜设置的探测面41。探测面41的倾斜方向为从靠近连杆部30向逐渐远离连杆部30的方向延伸。探测面41的延长线与连杆部30的中轴线所形成的夹角为钝角,此处定义该钝角为β。而根据工件的轮廓弧度可以对β的大小进行调整,例如在本实施例中,β的优选范围为99.49°~99.50°。如图2所示,探头部40的长度为13.00mm~13.02mm。探头部40的厚度沿连接连杆部30的一端向远离连杆部30的一端逐渐变小。探头部40连接连杆部30的一端的厚度为4.19mm~4.21mm。探头部40远离连杆部30的一端的厚度为2.66mm~2.68mm。补充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根据工件的形状更换部件,本实施例中的连接部20、连杆部30和探头部40之间均为可拆连接。但是并不排除,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部20、连杆部30与探头部40也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设置。测试原理:如图3和图4所示,利用探测面41触碰工件50的轮廓所检测出的X方向的偏差量标记为△x,而需要检测的Z方向的偏差量标记为△z,而β=90°+α,根据三角函数关系,tanα=△z/△x,故可以得出△z=tanα·△x。上述斜型探针10,检测时,由于探头部40垂直于连杆部30的中轴线向外侧延伸,所以探头部40可以延伸向工件的轮廓面处,然后通过探头部40上的倾斜设置的探测面41来触碰工件,检测出工件在X方向的偏差量,利用探测面41的倾斜角度和三角函数关系转换成工件在Z方向的偏差量,通过间接的方式,可以准确检测出工件在Z方向上的偏差量,提高检测精度。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斜型探针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斜型探针,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部;连接在所述连接部一端的连杆部;所述连杆部的中轴线与所述连接部的中轴线的重合;以及连接在所述连杆部远离所述连接部一端的探头部;所述探头部垂直于所述连杆部的中轴线向外侧延伸;所述探头部朝向所述连杆部的一面设有倾斜设置的探测面;所述探测面的倾斜方向为从靠近所述连杆部向逐渐远离所述连杆部的方向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型探针,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部;连接在所述连接部一端的连杆部;所述连杆部的中轴线与所述连接部的中轴线的重合;以及连接在所述连杆部远离所述连接部一端的探头部;所述探头部垂直于所述连杆部的中轴线向外侧延伸;所述探头部朝向所述连杆部的一面设有倾斜设置的探测面;所述探测面的倾斜方向为从靠近所述连杆部向逐渐远离所述连杆部的方向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型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面的延长线与所述连杆部的中轴线所形成的夹角β为钝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斜型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面的延长线与所述连杆部的中轴线所形成的夹角β为99.49°~99.5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型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部的厚度沿连接所述连杆部的一端向远离所述连杆部的一端逐渐变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斜型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部连接所述连杆部的一端的厚度为4.19mm~4.21mm;所述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匡秋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