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庆樵专利>正文

一种气体冷却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4462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16: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体冷却塔,其中,包括立式套管换热管、出气分流缓冲层和进气分流缓冲层、进风箱、出风箱、进风口和出风口,及塔体底座和高压风机。出气分流缓冲层包括出气容纳室和出气口,及第一隔离板。进气分流缓冲层包括进气容纳室和进气口,及第二隔离板。立式套管换热管包括两端分别固定于进风箱和出风箱上的内冷却管、在内冷却管外间隙套有两端分别固定于进风箱和出风箱上的外冷却管,及在内冷却管与外冷却管之间间隙套有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隔离板和第二隔离板上的气体流通管。内冷却管和外冷却管分别与进风箱和出风箱相通。气体流通管分别与进气容纳室和出气容纳室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紧凑、运行平稳和冷却速度快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体冷却塔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垃圾处理炉和新能源气化炉产生的气体进行冷却的气体冷却塔。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大力提倡使用生物质能源和大量推行的垃圾无害化彻底焚烧处理炉进行垃圾处理,生物质气化炉和焚烧处理炉的技术也逐渐得到完善。但由于此类产品还在不断开发、研究、完善阶段,仍有很多不足之处,气体从炉膛出来时温度特别高就是其中的一个问题,为了保证后续气体净化系统正常、高效率的运行,必须把气体在炉膛出来后,马上进行降温处理。现有的降温设备主要是采用气体冷却设备,存在降温效率低,设备体积庞大和占用空间多。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运行平稳和冷却速度快的风冷式气体冷却塔。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气体冷却塔,其中,包括立式套管换热管、在立式套管换热管两端分别设有的出气分流缓冲层和进气分流缓冲层、在出气分流缓冲层上设有的进风箱、在进气分流缓冲层上设有的出风箱、在进风箱上设有的进风口和在出风箱上设有的出风口,及在进风箱上设有的塔体底座和在进风口上设有的高压风机。由于设置了进气容纳室和出气容纳室,可以对对气体进行缓存降速作用,更利于冷却效果。出气分流缓冲层包括与进风箱隔开的出气容纳室和在出气容纳室上设有的出气口,及在出气容纳室上设有的第一隔离板。进气分流缓冲层包括与出风箱隔开的进气容纳室和在进气容纳室上设有的进气口,及在进气容纳室上设有的第二隔离板。此种进气和出气方向刚好与进风和出风方向相反结构更利于气体冷却效果。立式套管换热管包括两端分别固定于进风箱和出风箱上的内冷却管、在内冷却管外间隙套有两端分别固定于进风箱和出风箱上的外冷却管,及在内冷却管与外冷却管之间间隙套有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隔离板和第二隔离板上的气体流通管。内冷却管和外冷却管分别与进风箱和出风箱相通,气体流通管分别与进气容纳室和出气容纳室相通。上述的内冷却管内形成冷却层。由此,上述的进风口与高压风机出风口用螺栓法兰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1、由于将气体流通管设置在内冷却管和外冷却管中间,冷却风可以对气体流通管内外包围降温,使热传递面积增大,而达到加速降温效果。2、采用高压风机进行冷却,免除了因为水资源有限而无法正常运行的水冷式冷却的后顾之忧。3、高压风机采用自然进风,出风口热风无需在处理可以直接排放或利用到需要热能的环境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气体冷却塔,包括立式套管换热管、在立式套管换热管两端分别设有的出气分流缓冲层5和进气分流缓冲层3、在出气分流缓冲层5上设有的进风箱6、在进气分流缓冲层3上设有的出风箱4、在进风箱6上设有的进风口11和在出风箱4上设有的出风口12,及在进风箱6上设有的塔体底座1和在进风口11上设有的高压风机10。由于设置了进气容纳室和出气容纳室,可以对对气体进行缓存降速作用,更利于冷却效果。出气分流缓冲层5包括与进风箱6隔开的出气容纳室和在出气容纳室上设有的出气口8,及在出气容纳室上设有的第一隔离板91。进气分流缓冲层3包括与出风箱4隔开的进气容纳室和在进气容纳室上设有的进气口7,及在进气容纳室上设有的第二隔离板92。此种进气和出气方向刚好与进风和出风方向相反结构更利于气体冷却效果。立式套管换热管包括两端分别固定于进风箱6和出风箱4上的内冷却管201、在内冷却管201外间隙套有两端分别固定于进风箱6和出风箱4上的外冷却管202,及在内冷却管201与外冷却管202之间间隙套有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隔离板91和第二隔离板92上的气体流通管203。内冷却管201和外冷却管202分别与进风箱6和出风箱4相通,气体流通管203分别与进气容纳室和出气容纳室相通。上述的内冷却管201内形成冷却层2。上述的进风口11与高压风机10出风口12用螺栓法兰连接运行时,高压风机10产生的高压冷风经进风口11送入进风箱6,然后经过内冷却管201和外冷却管202进入出风箱4内。与此同时进气口7的气体进入进气分流缓冲层3经过气体流通管203流向出气分流缓冲层5,高温气体在气体流通管203被快速、均匀地把热量带走起到冷却作用。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气体冷却塔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体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立式套管换热管、在立式套管换热管两端分别设有的出气分流缓冲层和进气分流缓冲层、在出气分流缓冲层上设有的进风箱、在进气分流缓冲层上设有的出风箱、在进风箱上设有的进风口和在出风箱上设有的出风口,及在进风箱上设有的塔体底座和在进风口上设有的高压风机;所述的出气分流缓冲层包括与进风箱隔开的出气容纳室和在出气容纳室上设有的出气口,及在出气容纳室上设有的第一隔离板;所述的进气分流缓冲层包括与出风箱隔开的进气容纳室和在进气容纳室上设有的进气口,及在进气容纳室上设有的第二隔离板;所述的立式套管换热管包括两端分别固定于进风箱和出风箱上的内冷却管、在内冷却管外间隙套有两端分别固定于进风箱和出风箱上的外冷却管,及在内冷却管与外冷却管之间间隙套有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隔离板和第二隔离板上的气体流通管;所述的内冷却管和外冷却管分别与进风箱和出风箱相通;所述的气体流通管分别与进气容纳室和出气容纳室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立式套管换热管、在立式套管换热管两端分别设有的出气分流缓冲层和进气分流缓冲层、在出气分流缓冲层上设有的进风箱、在进气分流缓冲层上设有的出风箱、在进风箱上设有的进风口和在出风箱上设有的出风口,及在进风箱上设有的塔体底座和在进风口上设有的高压风机;所述的出气分流缓冲层包括与进风箱隔开的出气容纳室和在出气容纳室上设有的出气口,及在出气容纳室上设有的第一隔离板;所述的进气分流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庆樵
申请(专利权)人:林庆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