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余热的供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14162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1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分利用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余热的供热系统,解决了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余热利用不充分的问题。直接空冷汽轮机(1)的中压缸与热网加热器(8)的蒸汽输入口连通,热网加热器的疏水输出口通过疏水管路(9)与凝结水系统(10)连通;在乏气管路上连接有采暖抽汽管路(3),采暖抽汽管路(3)的另一端与乏汽凝汽器(4)的乏汽入口连通,乏汽凝汽器(4)的疏水输出口与汽轮机排汽装置(6)连通,城市热网回水管路(14)与乏汽凝汽器的入水口连通,乏汽凝汽器(4)的出水口通过热网循环泵(7)与热网加热器的入水口连通,热网加热器的出水口与城市热网送水管路(15)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系统调节控制灵活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分利用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余热的供热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城市供热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余热的供热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供热机组供热系统一般采用从汽轮机中压缸中抽汽来加热热网回水至外网所需温度。但存在汽轮机中压缸抽汽与热网回水温差过大,导致了较大的能源浪费。在冬季供暖期,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负荷较高,排烟温度高达98-108℃,而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环境中,会影响燃气机组的热效率。汽轮机低压缸的乏汽直接排入空冷凝汽器,还会造成冷源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充分利用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余热的供热系统,解决了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余热利用不充分的技术问题。一种充分利用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余热的供热系统,包括直接空冷汽轮机、直接空冷凝汽器、乏汽凝汽器、热网加热器和余热换热器,直接空冷汽轮机通过乏气管路与直接空冷凝汽器连通在一起,直接空冷汽轮机的中压缸通过采暖抽汽管路与热网加热器的蒸汽输入口连通在一起,热网加热器的疏水输出口通过疏水管路与凝结水系统连通;在乏气管路上连接有采暖抽汽管路,采暖抽汽管路的另一端与乏汽凝汽器的乏汽入口连通,乏汽凝汽器的疏水输出口与汽轮机排汽装置连通,城市热网回水管路与乏汽凝汽器的入水口连通在一起,乏汽凝汽器的出水口通过热网循环泵与热网加热器的入水口连通,热网加热器的出水口与城市热网送水管路连通在一起。余热换热器的入烟口上连接有余热锅炉尾部烟气管,余热换热器的出烟口上连接有余热锅炉烟囱,在热网循环泵的输出口上并联有余热换热器的入水管,余热换热器的出水管与城市热网送水管路连通在一起。本技术系统调节控制灵活方便,不同时段采取不同的运行方法,从而实现不同时段汽轮机组效率最大化,实现供热期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效率最大化。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一种充分利用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余热的供热系统,包括直接空冷汽轮机1、直接空冷凝汽器5、乏汽凝汽器4、热网加热器8和余热换热器12,直接空冷汽轮机1通过乏气管路与直接空冷凝汽器5连通在一起,直接空冷汽轮机1的中压缸通过采暖抽汽管路2与热网加热器8的蒸汽输入口连通在一起,热网加热器8的疏水输出口通过疏水管路9与凝结水系统10连通;在乏气管路上连接有采暖抽汽管路3,采暖抽汽管路3的另一端与乏汽凝汽器4的乏汽入口连通,乏汽凝汽器4的疏水输出口与汽轮机排汽装置6连通,城市热网回水管路14与乏汽凝汽器4的入水口连通在一起,乏汽凝汽器4的出水口通过热网循环泵7与热网加热器8的入水口连通,热网加热器8的出水口与城市热网送水管路15连通在一起。余热换热器12的入烟口上连接有余热锅炉尾部烟气管11,余热换热器12的出烟口上连接有余热锅炉烟囱13,在热网循环泵7的输出口上并联有余热换热器12的入水管,余热换热器12的出水管与城市热网送水管路15连通在一起。在供热期可根据热负荷、热网循环水供回水温度的不同,分阶段采取不同控制策略,从而实现联合循环机组效率最大化。在供热期,不同时段,室外环境温度不同,热负荷、热网循环水供回水温度都不同。在供热初期,供热量需求少,投运余热加热器和乏汽凝汽器来加热供热回水,根据室外温度调节汽轮机背压,随室外气温降低,汽轮机背压逐渐升高,相应乏汽凝汽器出力逐渐增大;同时,冬季供暖期联合循环机组负荷大且稳定,排烟温度较高且变化幅度较小,通过余热加热器再次加热热网回水至供水温度。供热中期,即冬季极寒天气,投运热网汽水加热器,通过调节汽轮机再热蒸汽的抽汽量来满足热网供水温度。供热后期,随着环境温度升高,热网加热器停运,仅运行乏汽凝汽器和余热换热器,通过调节乏汽凝汽器背压满足供热需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充分利用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余热的供热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分利用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余热的供热系统,包括直接空冷汽轮机(1)、直接空冷凝汽器(5)、乏汽凝汽器(4)、热网加热器(8)和余热换热器(12),直接空冷汽轮机(1)通过乏气管路与直接空冷凝汽器(5)连通在一起,其特征在于,直接空冷汽轮机(1)的中压缸通过采暖抽汽管路(2)与热网加热器(8)的蒸汽输入口连通在一起,热网加热器(8)的疏水输出口通过疏水管路(9)与凝结水系统(10)连通;在乏气管路上连接有采暖抽汽管路(3),采暖抽汽管路(3)的另一端与乏汽凝汽器(4)的乏汽入口连通,乏汽凝汽器(4)的疏水输出口与汽轮机排汽装置(6)连通,城市热网回水管路(14)与乏汽凝汽器(4)的入水口连通在一起,乏汽凝汽器(4)的出水口通过热网循环泵(7)与热网加热器(8)的入水口连通,热网加热器(8)的出水口与城市热网送水管路(15)连通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分利用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余热的供热系统,包括直接空冷汽轮机(1)、直接空冷凝汽器(5)、乏汽凝汽器(4)、热网加热器(8)和余热换热器(12),直接空冷汽轮机(1)通过乏气管路与直接空冷凝汽器(5)连通在一起,其特征在于,直接空冷汽轮机(1)的中压缸通过采暖抽汽管路(2)与热网加热器(8)的蒸汽输入口连通在一起,热网加热器(8)的疏水输出口通过疏水管路(9)与凝结水系统(10)连通;在乏气管路上连接有采暖抽汽管路(3),采暖抽汽管路(3)的另一端与乏汽凝汽器(4)的乏汽入口连通,乏汽凝汽器(4)的疏水输出口与汽轮机排汽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素景杜亚鸿凡荣荣丁建海宋华荣岳峰欧阳刚
申请(专利权)人:晋能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嘉节燃气热电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