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道操作架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4049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13:08
井道操作架支撑装置,包括:一主钢梁、至少两根次钢梁、两块封口板、四个第一螺栓、四个第二螺栓、至少两个操作架,所述主钢梁左、右两端分别与一所述封口板焊接固定,且所述主钢梁水平放置、并与所述封口板垂直设置,所述封口板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一所述第一螺栓固定于井道的墙上或梁上;所述次钢梁通过所述第二螺栓垂直固定于所述主钢梁的上端面;所述操作架搭接于所述次钢梁上。其优点是:通过第一螺栓将封口板、主钢梁与井道的墙或梁进行拆卸连接,可实现井道操作架支撑装置的周转;再者,主钢梁、次钢梁以及操作架之间的位置关系,使得装置在周转过程中,无需反复拆装,即可进行井道施工操作;施工方便,减小了安全风险、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井道操作架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地说是一种井道操作架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中,电梯井道、机电管道井等其他井道的剪力墙支模、墙体的砌筑、抹灰以及井道内电梯设备的安装等均需要在井道内搭设钢管脚手架来作为操作平台或作为支模架使用。而目前,在建筑施工关于井道操作架搭设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对于低层建筑,脚手架通长搭设,即从底层依次往上搭设,随主体高度不断搭设方便施工使用。二是采用悬挑式支撑钢架作为脚手架底座支撑,多为三角架样式,直接架在井道结构梁之上。三是使用工字钢直接放在结构梁之上或是设置预埋板焊接牛腿形成支撑底座。分析以上三种方法,第一种施工方法脚手架搭设高度受限,同时不能周转,施工成本较高。第二种施工方法脚手架支撑钢架采用三角钢架形式,钢架尺寸及截面较大,笨重且不易吊运,施工分段高度发生变化时需重新加工安装,周转性差。第三种方法需焊接牛腿,后期需切割,成本较高。因此,研制一种可周转、易吊装且成本低的支撑结构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便于周转、吊装固定的井道操作架支撑装置。井道操作架支撑装置,包括:一主钢梁、至少两根次钢梁、两块封口板、四个第一螺栓、四个第二螺栓、至少两个操作架,所述主钢梁左、右两端分别与一所述封口板焊接固定,且所述主钢梁水平放置、并与所述封口板垂直设置,所述封口板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一所述第一螺栓固定于井道的墙上或梁上,使得所述主钢梁固定于井道内;所述次钢梁通过所述第二螺栓垂直固定于所述主钢梁的上端面;所述操作架搭接于所述次钢梁上,用于井道施工操作。井道操作架支撑装置,其优点是:通过第一螺栓将封口板、主钢梁与井道的墙或梁进行拆卸连接,可实现井道操作架支撑装置的周转,即此装置通过吊装工具周转至上一层施工区间段,以保持井道内水培结构能连续施工,加快施工进度;再者,主钢梁、次钢梁以及操作架之间的位置关系,使得装置在周转过程中,无需反复拆装,即可进行井道施工操作;施工方便,减小了安全风险、节约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井道操作架支撑装置作用于井道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面视图;图3为图1中B‐B面视图;其中:1、主钢梁,11、吊环,2、次钢梁,3、封口板,4、第一螺栓,5、第二螺栓,6、操作架,7、墙,8、垫板。具体实施方式井道操作架支撑装置,包括:一主钢梁1、至少两根次钢梁2、两块封口板3、四个第一螺栓4、四个第二螺栓5、至少两个操作架6,所述主钢梁1左、右两端分别与一所述封口板3焊接固定,且所述主钢梁1水平放置、并与所述封口板3垂直设置,两块所述封口板3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一所述第一螺栓4固定于井道的墙7上,使得所述主钢梁1固定于井道内;所述次钢梁2通过所述第二螺栓5垂直固定于所述主钢梁1的上端面;所述操作架6搭接于所述次钢梁2上,用于井道施工操作。优选地,所述次钢梁2与所述操作架6数目相等;优选地,所述主钢梁1、所述次钢梁2均为长方形的框架结构,且所述主钢梁1与所述次钢梁2垂直设置;所述主钢梁1从左至右的方向即为其长度方向,且所述主钢梁1的宽小于所述封口板3宽;所述主钢梁1的高度小于所述封口板3的长度,用于所述第一螺栓4将所述封口板3固定于井道的墙7上。所述主钢梁1的上端面至少设置有两个吊环11,当吊装工具连接所述吊环11时,用于控制所述主钢梁1在井道内的位置;进一步地,设置的所述吊环11沿所述主钢梁1长度方向均匀布置,使得吊装过程中,所述主钢梁1受力均匀;每两个所述第二螺栓5将一所述次钢梁2固定于所述主钢梁1,且固定于同一所述次钢梁2上的两个所述第二螺栓5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螺栓4与所述封口板3之间设置有一垫板8,用于控制所述封口板3的受力;所述垫板8纵切面大于所述第一螺栓4的纵切面、小于所述封口板3的纵切面。进一步地,所述操作架6为井道施工使用的操作架,且所述操作架6的立杆与所述次钢梁2连接,使得所述操作架6固定于所述次钢梁2上。此支撑装置也可以固定于井道内的梁上。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S1、将所述主钢梁1两端分别与两块所述封口板3焊接,然后将所述第一螺栓4依次穿过所述垫板8、所述封口板3,备用;S2、将所述次钢梁2通过所述第二螺栓5固定于所述主钢梁1上(将所述次钢梁2靠近所述主钢梁1两端方向设置),再将所述操作架6搭接于所述次钢梁2上,即构成支撑装置;S3、将所述第一螺栓4固定于所述井道施工是预留的螺纹孔内,用于将支撑装置水平固定于井道内,即可进行井道施工,此时施工过程中可预留与所述第一螺纹配合设置的安装孔;当此区间施工段完成后,将所述第一螺栓4从井道的墙7内拆掉,然后通过吊装工具,将所述吊环11固定连接,继而将支撑装置直接在井道内垂直提升至上述完成的一施工区间,同上述操作相同,将所述第一螺栓4固定于刚刚施工区间预设的安装孔,即可进行下一施工区间的施工操作,以此类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井道操作架支撑装置

【技术保护点】
井道操作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主钢梁(1)、至少两根次钢梁(2)、两块封口板(3)、四个第一螺栓(4)、四个第二螺栓(5)、至少两个操作架(6),所述主钢梁(1)左、右两端分别与一所述封口板(3)焊接固定,且所述主钢梁(1)水平放置、并与所述封口板(3)垂直设置,两块所述封口板(3)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一所述第一螺栓(4)固定于井道的墙(7)上,使得所述主钢梁(1)固定于井道内;所述次钢梁(2)通过所述第二螺栓(5)垂直固定于所述主钢梁(1)的上端面;所述操作架(6)搭接于所述次钢梁(2)上,用于井道施工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井道操作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主钢梁(1)、至少两根次钢梁(2)、两块封口板(3)、四个第一螺栓(4)、四个第二螺栓(5)、至少两个操作架(6),所述主钢梁(1)左、右两端分别与一所述封口板(3)焊接固定,且所述主钢梁(1)水平放置、并与所述封口板(3)垂直设置,两块所述封口板(3)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一所述第一螺栓(4)固定于井道的墙(7)上,使得所述主钢梁(1)固定于井道内;所述次钢梁(2)通过所述第二螺栓(5)垂直固定于所述主钢梁(1)的上端面;所述操作架(6)搭接于所述次钢梁(2)上,用于井道施工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井道操作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钢梁(1)、所述次钢梁(2)均为长方形的框架结构,且所述主钢梁(1)与所述次钢梁(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川袁帅帅谭昊李涛贾贞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第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