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附带活动式插杆的可提升式电梯井操作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4049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1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附带活动式插杆的可提升式电梯井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平台、与所述底部平台连接的框架、设置在所述框架顶部的防护层,所述平台底部包括交叉设置的横向主梁、纵向主梁,所述框架包括与所述横向主梁、纵向主梁相交节点处连接的立杆,固定在所述立杆上并与所述立杆垂直设置的横纵向次梁,在所述横向主梁的两端还设有活动式插杆,构造简单,制作方便,经济实用、维护方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附带活动式插杆的可提升式电梯井操作平台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附带活动式插杆的可提升式电梯井操作平台。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现代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城市中高层、超高层建筑日益增多,在中高层、超高层建筑中,电梯井多为作为工程项目中的重大安全隐患之一,为减少安全事故的产生,确保工程顺利的完成,需要重视对电梯井的防护。传统电梯井施工操作平台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通过在剪力墙中预埋工字钢,随后在其上使用扣件及普通钢管搭设钢管架的方式制作操作平台;第二种方式是通过在每层的电梯井两侧预埋钢筋,钢筋一侧埋入楼板面,一侧埋入剪力墙中,随后在其上铺设木枋与模板的方式制作操作平台。但是,现有的上述两种电梯井施工操作平台存在以下缺陷:第一种:搭设钢管架式操作平台,对于高层、超高层建筑需要多次进行工字钢预埋,在施工完成后还需对工字钢进行割除,费时费工费料;第二种通过预埋钢筋式操作平台,因每层都需要对电梯井进行封闭防护,需要大量的钢筋,木枋和模板,已使用的钢筋需在结构完成后才能进行割除,只能作为费材处理,增加了项目的成本投入且外观形象得不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附带活动式插杆的可提升式电梯井操作平台,具有操作简单、经济实用、维护方便的特点。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附带活动式插杆的可提升式电梯井操作平台,包括底部平台、与所述底部平台连接的框架、设置在所述框架顶部的防护层,所述底部平台包括交叉设置的横向主梁、纵向主梁,所述框架包括与所述横向主梁、纵向主梁相交节点处连接的立杆,固定在所述立杆上并与所述立杆垂直设置的横纵向次梁,在所述横向主梁的两端还设有活动式插杆。进一步地,在所述活动式插杆和所述横向主梁上均设有插孔,所述活动式插杆和所述横向主梁上的插孔对齐后通过插销固定。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式插杆一端插入所述横向主梁的内部,另一端分别于固定于剪力墙上或放置于结构面上。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式插杆上插孔至少为两个,包括第一插孔、第二插孔,所述横向主梁上设有至少一个横梁插孔,所述活动式插杆上插孔与所述横梁插孔通过插销固定。进一步地,所述横向主梁为3道。进一步地,所述纵向主梁为2道。进一步地,所述横纵向次梁为3道。进一步地,所述横向主梁、所述纵向主梁、所述立杆采用方钢管材质,通过焊接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横向主梁、纵向主梁采用100*100的方通,所述立杆及横纵向次梁采用50*50的方通,所述活动式插杆采用80*80的方通。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构造简单,制作方便,规格统一,实现模块化组装。(2)可在工程中实现周转使用,减少材料浪费,降低了施工成本,符合绿色施工发展趋势。(3)具有很好的重量轻承载能力,可适当的堆放材料,提高施工现场的有效使用面积,提高了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形象。(4)安全可靠,使用范围广,高度统一,外观形象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侧面视图;图2为本技术正面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升状态时横向主梁与活动式插杆的配合图;图4为本技术工作状态时横向主梁与活动式插杆的配合图;图中:1、活动式插杆;2、纵向主梁;3、横向主梁;4、立杆;5、横纵向次梁;6、顶部防护;7、插销;8、第一插孔;9、第二插孔;10、结构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附带活动式插杆的可提升式电梯井操作平台,包括底部平台、与所述底部平台连接的框架、设置在所述框架顶部的防护层6,所述底部平台包括交叉设置的横向主梁3、纵向主梁2,横向主梁3、纵向主梁2组成基本受力骨架,所述框架包括与所述横向主梁3、纵向主梁2相交节点处连接的立杆4,固定在所述立杆4上并与所述立杆4垂直设置的横纵向次梁5,横纵向次梁5负责传力,在横向主梁3的两端还设有活动式插杆1,每个横向主梁3设有两个活动式插杆1,同时活动式插杆1可在横向主梁3内自由活动及固定,活动式插杆1一端活动式插入横向主梁3的内部,另外一端为活动端,其中一侧活动式插杆1活动端插入剪力墙内侧(图中未画出),在其中预埋小木盒以防止浇筑混凝土后活动式插杆1无法拨出;另一侧活动式插杆1活动端直接放置于结构面10上;所述活动式插杆1上插孔至少为两个,包括第一插孔8、第二插孔9,所述横向主梁3上设有至少一个横梁插孔,所述活动式插杆1上插孔与所述横梁插孔通过插销7固定,可根据不同电梯井的尺寸对电梯井操作平台进行适应性调整,利用率高,适应性广。优选的,横向主梁、纵向主梁、立杆、横纵向次梁均采用方钢管材质,通过焊接连接,横向主梁、纵向主梁采用100*100的方通,立杆及横纵向次梁采用50*50的方通,活动式插杆1采用80*80的方通,所选材质均满足现有规范要求,制作方便,规格统一,实现模块化组装,优选的,横向主梁为3道,纵向主梁为2道,横纵向次梁为3道,高度统一,构造简单。正常工作状态时:将活动式插杆1的第一插孔8与横向主梁3的横梁对齐,并用插销7将其固定,其中一侧活动式插杆1活动端插入剪力墙内侧,在其中预埋小木盒以防止浇筑混凝土后活动式插杆1无法拨出;另一侧活动式插杆1活动端直接放置于结构面10上;提升状态时:将活动式插杆1的第二插孔9与横向主梁的插孔对齐,并用插销7固定,使用塔吊将其转运至上一层楼面,再将活动式插杆伸出调整至正常工作状态,重复正常工作状态与提升状态循环直至结构主体施工完成。从上述提升过程中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附带活动式插杆的可提升式电梯井操作平台使用操作比较简单、方便,能够多次重复使用,省时、省力、节省材料,降低施工成本,对建筑物无损伤,是未来建筑业安全设施发展方向。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附带活动式插杆的可提升式电梯井操作平台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附带活动式插杆的可提升式电梯井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平台、与所述底部平台连接的框架、设置在所述框架顶部的防护层,所述底部平台包括交叉设置的横向主梁、纵向主梁,所述框架包括与所述横向主梁、纵向主梁相交节点处连接的立杆,固定在所述立杆上并与所述立杆垂直设置的横纵向次梁,在所述横向主梁的两端还设有活动式插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附带活动式插杆的可提升式电梯井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平台、与所述底部平台连接的框架、设置在所述框架顶部的防护层,所述底部平台包括交叉设置的横向主梁、纵向主梁,所述框架包括与所述横向主梁、纵向主梁相交节点处连接的立杆,固定在所述立杆上并与所述立杆垂直设置的横纵向次梁,在所述横向主梁的两端还设有活动式插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附带活动式插杆的可提升式电梯井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动式插杆和所述横向主梁上均设有插孔,所述活动式插杆和所述横向主梁上的插孔对齐后通过插销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附带活动式插杆的可提升式电梯井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式插杆一端插入所述横向主梁的内部,另一端分别于固定于剪力墙上或放置于结构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附带活动式插杆的可提升式电梯井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式插杆上插孔至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同泉雷入云罗斌牛强华刘亮杰巩延龙陈淀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