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式安装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3645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1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震式安装架装置,它涉及电梯用具技术领域;底板的两端均安装有安装板,底板的上端安装有减震板簧,减震板簧的上端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上端安装有连接架体,所述连接架体上设置有数个减压孔,数个减压孔内安装有散热管,所述减震板簧的两端均通过减震弹簧与连接板的底部连接,所述底板上侧的两端均安装有导向杆,导向杆穿接在导向套内,且导向套安装在连接板的内部,所述导向杆的上端安装有限位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实现导向式减震,且能实现快速固定与散热,稳定高,提高了效率。

A type of shock absorber moun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amping mounting frame devic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levator appliances; both ends of the floor are installed with an installation plate, the upper end of the floor is installed with a damping plate spring, the upper end of the damping plate spring is installed with a connecting plate, the upp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plate is installed with a connecting frame body, and several pressure relief is arranged on the connection frame body. A heat dissipation tube is installed in several pressure relief holes. Both ends of the damping plate spring are connected to the bottom of the connecting plate through a damping spring. Both ends of the upper side of the bottom plate are fitted with a guide rod, the guide rod is connected to the guide sleeve, and the guide sleeve is installed inside the connecting plate,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guide rod is installed with a finite position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is convenient for realizing guided damping, and can realize quick fixation and heat dissipation, high stability and high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式安装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减震式安装架装置,属于电梯用具

技术介绍
: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按速度可分低速电梯(1米/秒以下)、快速电梯(1~2米/秒)和高速电梯(2米/秒以上)。19世纪中期开始出现液压电梯,至今仍在低层建筑物上应用。1852年,美国的E.G.奥蒂斯研制出钢丝绳提升的安全升降机。80年代,驱动装置有进一步改进,如电动机通过蜗杆传动带动缠绕卷筒、采用平衡重等。19世纪末,采用了摩擦轮传动,大大增加电梯的提升高度。20世纪末电梯采用永磁同步曳引机作为动力。大大缩小了机房占地,并且具有能耗低、节能高效、提升速度快等优点,极大地助推了房地产向超高层方向发展。现有的安装架装置在使用时不方便,且减震式稳定性差,降低了稳定性,浪费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震式安装架装置。本技术的一种减震式安装架装置,它包含底板、安装板、减震板簧、连接板、连接架体、减震弹簧、导向套、导向杆、限位板、散热管;底板的两端均安装有安装板,底板的上端安装有减震板簧,减震板簧的上端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上端安装有连接架体,所述连接架体上设置有数个减压孔,数个减压孔内安装有散热管,所述减震板簧的两端均通过减震弹簧与连接板的底部连接,所述底板上侧的两端均安装有导向杆,导向杆穿接在导向套内,且导向套安装在连接板的内部,所述导向杆的上端安装有限位板。作为优选,所述底板与连接板之间连接有弹性防尘套。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架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加强筋。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有定位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便于实现导向式减震,且能实现快速固定与散热,稳定高,提高了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安装板;3-减震板簧;4-连接板;5-连接架体;6-减震弹簧;7-导向套;8-导向杆;9-限位板;10-散热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技术。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底板1、安装板2、减震板簧3、连接板4、连接架体5、减震弹簧6、导向套7、导向杆8、限位板9、散热管10;底板1的两端均安装有安装板2,底板1的上端安装有减震板簧3,减震板簧3的上端安装有连接板4,连接板4的上端安装有连接架体5,所述连接架体5上设置有数个减压孔,数个减压孔内安装有散热管10,所述减震板簧3的两端均通过减震弹簧6与连接板4的底部连接,所述底板1上侧的两端均安装有导向杆8,导向杆8穿接在导向套7内,且导向套7安装在连接板4的内部,所述导向杆8的上端安装有限位板9。进一步的,所述底板1与连接板4之间连接有弹性防尘套。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架体5的侧壁上设置有加强筋。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2的底部设置有定位柱。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在使用时,通过安装板2实现快速固定,且固定后,通过减震板簧3与减震弹簧6的配合实现快速减震,且通过导向杆8与导向套7的配合实现导向,且减震的同时能够实现导向,提高了稳定性,使用方便,操作简便,同时通过连接架体5实现连接,且连接架体5上的散热管10实现快速散热,能提高散热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减震式安装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震式安装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底板、安装板、减震板簧、连接板、连接架体、减震弹簧、导向套、导向杆、限位板、散热管;底板的两端均安装有安装板,底板的上端安装有减震板簧,减震板簧的上端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上端安装有连接架体,所述连接架体上设置有数个减压孔,数个减压孔内安装有散热管,所述减震板簧的两端均通过减震弹簧与连接板的底部连接,所述底板上侧的两端均安装有导向杆,导向杆穿接在导向套内,且导向套安装在连接板的内部,所述导向杆的上端安装有限位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式安装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底板、安装板、减震板簧、连接板、连接架体、减震弹簧、导向套、导向杆、限位板、散热管;底板的两端均安装有安装板,底板的上端安装有减震板簧,减震板簧的上端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上端安装有连接架体,所述连接架体上设置有数个减压孔,数个减压孔内安装有散热管,所述减震板簧的两端均通过减震弹簧与连接板的底部连接,所述底板上侧的两端均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言福李永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德奥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