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膜结构百叶遮阳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133377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0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室内建筑遮阳构造的一种膜结构百叶遮阳系统。技术方案为:在百叶的横剖面的几何中心位置,设置沿百叶纵向的铝合金主龙骨,铝合金筋板中部开孔形状与铝合金主龙骨的截面一致,多个铝合金筋板穿套在铝合金主龙骨上,各铝合金筋板相互平行、等距排列并固定在铝合金主龙骨上,沿百叶的纵向,在铝合金筋板外边缘布置铝合金圆棍,各铝合金圆棍之间等距间隔平行布置,铝合金圆棍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铝合金筋板连接固定;在铝合金框架外覆盖并固定遮阳膜。其构造简单,安全可靠;透过遮阳膜的光线柔和均匀,可提高室内光线均匀度;造型美观,耐久实用,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建筑室内空间。

A kind of sunshade system of indoor membrane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film structure louver shading system for indoor building sunshade structure. The technical scheme is as follows: in the geometric center of the cross section of the louver, the main aluminum alloy main keel along the blade is set up. The shape of the middle opening of the aluminum alloy stiffener is the same as the section of the aluminum alloy main keel, and the aluminum alloy stiffeners are worn on the aluminum alloy main keel, and the aluminum alloy stiffeners are parallel, equidistant and fixed in aluminum alloy. On the gold main keel, the aluminum alloy circular rod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edge of the aluminum alloy stiffeners along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of the blinds.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aluminum alloy circular rods is arranged in parallel, and the ends of the aluminum alloy circular rod are fixed to the adjacent aluminum alloy stiffeners respectively, and the shading film is covered and fixed outside the aluminum alloy frame. Its structure is simple, safe and reliable, and the light of the sunshade film is gentle and uniform, and it can improve the uniformity of indoor light; it is beautiful in shape and durable and practical. It is suitable for various types of indoor sp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膜结构百叶遮阳系统
本专利技术系统属于建筑工程领域,涉及室内建筑遮阳构造。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遮阳系统在工业建筑及民用建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遮阳系统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多种材料及安装构造方式。其中,可调节角度的铝合金百叶遮阳系统,可根据室外光线角度和强度相应调整遮阳叶片的角度,从而控制进入室内的光线,既避免眩光又最大化的利用了自然光照,避免多余的热辐射。但是,铝合金遮阳百叶材料本身,是一种不透光材料,当百叶完全闭合的时候,光线无法透过。因此,在室内光线均匀度方面,还有可以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系统提供了一种室内膜结构百叶遮阳系统,其通过膜结构百叶遮阳系统解决了当百叶完全闭合时,光线仍然能柔和均匀通过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系统采取以下技术方案:百叶的铝合金框架由铝合金龙骨、铝合金筋板和铝合金圆棍通过空间组合构成,在所述百叶的横剖面的几何中心位置,设置沿所述百叶纵向的所述铝合金主龙骨,所述铝合金筋板中部开孔形状与所述铝合金主龙骨的截面一致,多个所述铝合金筋板穿套在所述铝合金主龙骨上,各所述铝合金筋板相互平行、等距排列并固定在所述铝合金主龙骨上,沿所述百叶的纵向,在所述铝合金筋板外边缘布置铝合金圆棍,各所述铝合金圆棍之间等距间隔平行布置,所述铝合金圆棍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所述铝合金筋板连接固定;在所述铝合金框架外覆盖并固定遮阳膜。基于上述技术特征,所述铝合金筋板的两个端部分别设有V型槽,所述遮阳膜由两片组成,所述百叶的横向剖面的轮廓确定单侧的所述遮阳膜的幅宽,并将所述遮阳膜长边的两侧固定在薄塑料板上,沿轴向穿入所述铝合金收边型材,相对的两个所述铝合金收边型材并在一起,塞入所述V型槽内,用沉头螺钉固定。除了上述一种遮阳膜固定方式外,也可采用任意现有技术,如以铝合金穿孔板为基层,弯弧成为百叶的轮廓外形,再将遮阳膜贴合在铝合金穿孔板外侧等。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构造简单,安全可靠;透过遮阳膜的光线柔和均匀,可提高室内光线均匀度;造型美观,耐久实用,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建筑室内空间。附图说明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及应用施工方法对本专利技术系统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是本专利技术系统的纵向剖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系统的横向剖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系统的遮阳膜收边固定细部详图。附图标号:1:铝合金主龙骨;2:铝合金筋板;3:铝合金圆棍;4:遮阳膜;5:铝合金收边型材;6:沉头螺钉;7:薄塑料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百叶长度(跨度)计算确定铝合金主龙骨1的截面规格;根据百叶的横向剖面轮廓确定铝合金筋板2形状,铝合金筋板2中部开孔形状与铝合金主龙骨1一致,将铝合金筋板2穿套在铝合金主龙骨1上,各铝合金筋板2之间相互平行、等距排列并固定;沿铝合金筋板2外边缘布置铝合金圆棍3,各铝合金圆棍3之间等距间隔平行布置,圆棍长度与铝合金筋板2的间距相同,且两端与铝合金筋板2连接固定。通过铝合金龙骨1、铝合金筋板2和铝合金圆棍3的空间组合布置,可形成百叶的铝合金框架。包在铝合金框架外部的遮阳膜4由两片组成,两边形状对称的遮阳膜4通过铝合金收边型材5和沉头螺钉6与铝合金框架进行固定。具体做法是:根据百叶横向剖面的轮廓确定单侧遮阳膜4的幅宽,并将遮阳膜4长边的两侧固定在薄塑料板7上,沿轴向穿入铝合金收边型材5,然后将遮阳膜4裹住铝合金框架并绷紧,并将两个铝合金收边型材5并在一起,塞入铝合金筋板2端部的V型槽,用沉头螺钉6固定,具体细节可见图3。由此形成一套完整的室内膜结构遮阳系统。图中所示的铝合金筋板的形状为机翼形,也可以是其它形状,图仅为一种示意;一般铝合金筋板可为轴对称图形,也可根据具体工程需要为其它不对称的形状。可根据百叶横向剖面轮廓确定铝合金筋板形状。图中示意的铝合金圆棍与铝合金筋板垂直布置,也可以不垂直布置,铝合金圆棍与铝合金筋板只需相互搭建形成交织的框架面即可。图中所示的遮阳膜固定在铝合金框架上的构造仅为一种示意,也可以采取其它任意现有的固定方式,只需要满足把遮阳膜绷紧固定即可。以上是本专利技术系统的一种实施例的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工程技术人员,依据本专利技术系统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变动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系统的限制,凡依本专利技术系统设计思想所做的任何改变都在本专利技术系统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室内膜结构百叶遮阳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室内膜结构百叶遮阳系统,其特征在于:百叶的铝合金框架由铝合金龙骨(1)、铝合金筋板(2)和铝合金圆棍(3)通过空间组合构成,在所述百叶的横剖面的几何中心位置,设置沿所述百叶纵向的所述铝合金主龙骨(1),所述铝合金筋板(2)中部开孔形状与所述铝合金主龙骨(1)的截面一致,多个所述铝合金筋板(2)穿套在所述铝合金主龙骨(1)上,各所述铝合金筋板(2)之间相互平行、等距排列并固定在所述铝合金主龙骨(1)上,沿所述百叶的纵向,在所述铝合金筋板(2)外边缘布置所述铝合金圆棍(3),各所述铝合金圆棍(3)之间间隔布置,所述铝合金圆棍(3)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所述铝合金筋板(2)连接固定;在所述铝合金框架外覆盖并固定遮阳膜(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膜结构百叶遮阳系统,其特征在于:百叶的铝合金框架由铝合金龙骨(1)、铝合金筋板(2)和铝合金圆棍(3)通过空间组合构成,在所述百叶的横剖面的几何中心位置,设置沿所述百叶纵向的所述铝合金主龙骨(1),所述铝合金筋板(2)中部开孔形状与所述铝合金主龙骨(1)的截面一致,多个所述铝合金筋板(2)穿套在所述铝合金主龙骨(1)上,各所述铝合金筋板(2)之间相互平行、等距排列并固定在所述铝合金主龙骨(1)上,沿所述百叶的纵向,在所述铝合金筋板(2)外边缘布置所述铝合金圆棍(3),各所述铝合金圆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岩谢曦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