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剪力墙水平连接耗能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132883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08:09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装配式剪力墙水平连接耗能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结构包括:沿横向并排设置的第一剪力墙和第二剪力墙,二者之间存在间隙,在二者朝向彼此的端面上设置型钢边缘约束构件,型钢边缘约束构件包括边板及腹板,边板固装于第一剪力墙或者第二剪力墙的端面上,腹板一端固接于边板,其另一端延伸至间隙,两个对应设置的腹板靠近彼此的端部固设有耗能减震连接件,在间隙浇注有填充物。单个剪力墙的墙体结构可在工厂预制,保证了剪力墙及墙体端面型钢边缘约束构件的制作质量,降低了现场吊装、定位的施工难度,提升安装效率;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提供足够的连接强度和抗侧刚度,在地震作用下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结构的延性,在一定程度上耗散地震能量。

An assembly shear wall horizontal connection energy dissipation structure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is an assembly type shear wall horizontal connection energy dissipation structure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the structure includes: the first shear wall and second shear wall arranged along the horizontal side, the gap between the two, and the steel edge restraint members on the end faces of the two, and the steel edge constraint members including the edge plate and the web plate. The edge plate is fixed on the first shear wall or the end face of the second shear wall. One end of the web is fixed to the edge plate, and the other end extends to the gap. The two corresponding web plates are close to each other and have energy dissipation connectors and fill in the gap. The wall structure of a single shear wall can be prefabricated in the factory, which ensures the quality of the fabrication of the steel edge constraining components of the shear wall and the wall face, reduces the construction difficulty of the site hoisting and positioning, and improves the installation efficiency. It can be effectively provided under the action of earthquak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normal use. The ductility of high building structure dissipates seismic energy to a certain ext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剪力墙水平连接耗能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剪力墙水平连接耗能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中,接缝处的连接工艺是此类结构的一项关键技术;接缝连接区域是保证结构整体性能够达到结构设计要求的关键。常见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施工过程中,主要采用预制墙体,现场吊装,节点处现场浇筑的施工方法。由于预制墙体需要在边缘处预留附加连接钢筋,且节点位置钢筋配置相对较密;导致这种连接工艺吊装难度大,拼装工序复杂,现场施工质量难以控制。目前,装配式剪力墙的干式连接可采用预埋连接件。安装时,墙体之间利用预埋件焊接。但这种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时会出现预埋件错位的现象,导致施工难度加大。由于预埋件和连接件外露在墙体表面,会产生老化,锈蚀等现象,降低结构的耐久性。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更实用的装配式剪力墙水平连接耗能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剪力墙水平连接耗能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采用耗能减震装置作为连接件,提供足够的连接强度和抗侧刚度,并且增强了墙体结构的耗能能力及延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剪力墙水平连接耗能结构,包括:沿横向并排设置的第一剪力墙和第二剪力墙,所述第一剪力墙和第二剪力墙沿竖向设置,且二者之间存在间隙,在所述第一剪力墙和第二剪力墙朝向彼此的端面上均设置有型钢边缘约束构件,所述型钢边缘约束构件包括边板及腹板,所述边板固装于所述第一剪力墙或者第二剪力墙的端面上,所述腹板一端固接于所述边板,其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间隙,两个对应设置的所述腹板靠近彼此的端部固设有耗能减震连接件,在所述间隙浇注有填充物。所述边板靠近所述第一剪力墙或者第二剪力墙的端面上固设有抗拔螺栓,且所述抗拔螺栓埋设于所述第一剪力墙或者第二剪力墙内部。所述边板上分别固设有两块腹板,所述边板、腹板及固设于腹板端部的耗能减震连接件之间形成环形结构。所述填充物为发泡混凝土,或者为石棉水泥。所述耗能减震连接件沿竖向设置有多个。所述耗能减震连接件分别安装于第一剪力墙和第二剪力墙的H/7、2H/7、3H/7、4H/7、5H/7、6H/7处,其中H为墙体高度。所述耗能减震连接件为软钢阻尼器。上述一种装配式剪力墙水平连接耗能结构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安装型钢边缘约束构件在所述第一剪力墙和第二剪力墙的一端端部分别安装型钢边缘约束构件,所述型钢边缘约束构件的腹板延伸至所述第一剪力墙和第二剪力墙的外部;步骤二:排设第一剪力墙和第二剪力墙将第一剪力墙和第二剪力墙吊装至需进行墙体安装的位置,所述第一剪力墙和第二剪力墙沿竖向设置,将第一剪力墙和第二剪力墙沿横向并排设置,且二者之间存在间隙,所述腹板位于所述间隙;步骤三:焊接耗能减震连接件将所述的耗能减震连接件的两端分别焊接至两个对应设置的所述腹板靠近彼此的端部;步骤四:浇注填充物向所述间隙浇注填充物,所述填充物包覆型钢边缘约束构件和所述焊接耗能减震连接件,将所述第一剪力墙和第二剪力墙连为一个整体。在所述步骤一中,所述边板上分别固设有两块腹板,在步骤三中,在每对对应设置的腹板靠近彼此的端部焊接耗能减震连接件,使所述边板、腹板及固设于腹板端部的耗能减震连接件之间形成环形结构,在步骤四中,浇注的填充物将所述边板、腹板及固设于腹板端部的耗能减震连接件包覆为一体。本专利技术一种装配式剪力墙水平连接耗能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的有益效果:单个剪力墙的墙体结构可在工厂预制,保证了剪力墙及墙体端面型钢边缘约束构件的制作质量,降低了现场吊装、定位的施工难度;采用型钢边缘约束构件代替连接位置的后浇边缘构件和连接预埋件,降低了现场安装难度,避免了连接预埋件在安装墙体后发生的错位现象,提升了连接可靠性;型钢边缘约束构件与耗能连接件均处于填充区域内;填充后,型钢边缘约束构件和耗能连接件均被包裹在墙体内部,避免了钢材的锈蚀与老化,保证了连接区域的耐久性;这种连接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预制剪力墙在现场的施工难度,提升了安装效率;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提供足够的连接强度和抗侧刚度,在地震作用下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结构的延性,在一定程度上耗散地震能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装配式剪力墙水平连接耗能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第一剪力墙和第二剪力墙相连接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第一剪力墙和第二剪力墙相连接部位的俯视图;图5为第一剪力墙和第二剪力墙相连接部位的局部剖面图;图6为第一剪力墙和第二剪力墙相连接部位的俯视角度的剖面图;图7为采用现有技术中后浇边缘构件的连接结构进行水平连接的装配式剪力墙示意图;图8为采用本专利技术中的连接结构进行水平连接的装配式剪力墙示意图;图中:1-第一剪力墙,2-第二剪力墙,3-间隙,4-型钢边缘约束构件,5-边板,6-腹板,7-耗能减震连接件,8-填充物,9-抗拔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根据图1~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剪力墙水平连接耗能结构,包括:沿横向并排设置的第一剪力墙1和第二剪力墙2,第一剪力墙1和第二剪力墙2结构相同,其均可以为T型或者一字型或者其他各种形式的墙体结构,在本实施例的附图中,所述第一剪力墙1和第二剪力墙2均采用T型墙体结构,所述第一剪力墙1和第二剪力墙2沿竖向设置,且二者之间存在间隙3,在所述第一剪力墙1和第二剪力墙2朝向彼此的端面上均设置有型钢边缘约束构件4,所述型钢边缘约束构件4包括边板5及腹板6,所述边板5固装于所述第一剪力墙1或者第二剪力墙2的端面上,所述腹板6一端固接于所述边板5,其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间隙3,两个对应设置的所述腹板6靠近彼此的端部固设有耗能减震连接件7,且所述耗能减震连接件7沿竖向设置有多个,其分别安装于第一剪力墙1和第二剪力墙5的H/7、2H/7、3H/7、4H/7、5H/7、6H/7处,其中H为墙体高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耗能减震连接件7具体采用软钢阻尼器,在所述间隙3浇注有填充物8,所述填充物8为发泡混凝土,或者为石棉水泥。进一步地,所述边板5靠近所述第一剪力墙1或者第二剪力墙2的端面上固设有抗拔螺栓9,且所述抗拔螺栓9埋设于所述第一剪力墙1或者第二剪力墙2内部,以加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装配式剪力墙水平连接耗能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配式剪力墙水平连接耗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横向并排设置的第一剪力墙和第二剪力墙,所述第一剪力墙和第二剪力墙沿竖向设置,且二者之间存在间隙,在所述第一剪力墙和第二剪力墙朝向彼此的端面上均设置有型钢边缘约束构件,所述型钢边缘约束构件包括边板及腹板,所述边板固装于所述第一剪力墙或者第二剪力墙的端面上,所述腹板一端固接于所述边板,其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间隙,两个对应设置的所述腹板靠近彼此的端部固设有耗能减震连接件,在所述间隙浇注有填充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剪力墙水平连接耗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横向并排设置的第一剪力墙和第二剪力墙,所述第一剪力墙和第二剪力墙沿竖向设置,且二者之间存在间隙,在所述第一剪力墙和第二剪力墙朝向彼此的端面上均设置有型钢边缘约束构件,所述型钢边缘约束构件包括边板及腹板,所述边板固装于所述第一剪力墙或者第二剪力墙的端面上,所述腹板一端固接于所述边板,其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间隙,两个对应设置的所述腹板靠近彼此的端部固设有耗能减震连接件,在所述间隙浇注有填充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剪力墙水平连接耗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板靠近所述第一剪力墙或者第二剪力墙的端面上固设有抗拔螺栓,且所述抗拔螺栓埋设于所述第一剪力墙或者第二剪力墙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剪力墙水平连接耗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板上分别固设有两块腹板,所述边板、腹板及固设于腹板端部的耗能减震连接件之间形成环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剪力墙水平连接耗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为发泡混凝土,或者为石棉水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剪力墙水平连接耗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耗能减震连接件沿竖向设置有多个。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剪力墙水平连接耗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耗能减震连接件分别安装于第一剪力墙和第二剪力墙的H/7、2H/7、3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男陈宣亦张皓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