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框架结构异形梁叠合法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13284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0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框架结构异形梁叠合法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框架结构采取分层施工,根据框架结构层数,将施工缝留设在基础顶面、框架梁底部及顶面;步骤二:第一次混凝土浇筑;步骤三:对施工缝进行处理;清理垃圾、水、泥薄膜、表面松动的砂石和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在施工缝处一侧安装钢筋,保护已浇筑的混凝土,混凝土不得受到松动和损坏,钢筋上的油污、浮锈等杂物清除干净;在浇筑前,水平施工缝先铺上与框架结构混凝土同标号的水泥砂浆;第二次混凝土浇筑,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两次叠合法施工,利用第一次浇筑的混凝土板承载能力,承受第二次浇筑施工荷载,减少施工难度。

Construction method of irregular beam overlay for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This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superposition of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steps: Step 1: frame structure adopts stratified construction,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f frame structure, the construction seam is left at the base top surface, frame beam bottom and top surface; step two: the first coagulation soil pouring; step three: Construction seams. Clean up the waste, water, mud film, loose sand and soft concrete surface and chisel, rinse and moisten water with water; install steel bar on one side of the construction seam to protect the cast concrete. The concrete shall not be loosened and damaged, and the oil and rust, rust and other sundries on the steel bar are clean; Before pouring, the horizontal construction joints are first covered with cement mortar with the same structure as the frame structure concrete, and the second concrete pouring is closely combined with the old and new concrete. The invention adopts two times stacking construction, utilizes the load capacity of the concrete slab for the first time to bear the second pouring construction load, and reduces the difficulty of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框架结构异形梁叠合法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异形梁的施工方法,具体的说是混凝土框架结构异形梁叠合法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国内外高层建筑发展迅速,高层建筑向着体型达、结构形式复杂、功能多样的综合性方向发展。为了给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在同一建筑中其功能沿高度要发生变化,因而需要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因此异形梁(板、桁架)结构被普遍的使用。其中异形梁因其受力性能好、工作可靠、构造简单和施工方便的优点被广泛的使用。异形梁通常被设计的高而大,施工方法多采用一次浇筑成型,因此施工难度大、过程复杂,对工期和造价都有较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混凝土框架结构异形梁叠合法施工方法,降低工程造价,减少施工难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混凝土框架结构异形梁叠合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框架结构采取分层施工,划分施工缝,水平施工缝,根据框架结构层数,将施工缝留设在基础顶面、框架梁底部及顶面;步骤二:根据施工前划分的施工缝进行第一次混凝土浇筑;步骤三:对施工缝进行处理;(1)清理垃圾、水、泥薄膜、表面松动的砂石和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2)在施工缝处一侧安装钢筋,保护已浇筑的混凝土,混凝土不得受到松动和损坏,钢筋上的油污、浮锈等杂物清除干净;(3)在浇筑前,水平施工缝先铺上与框架结构混凝土同标号的水泥砂浆;(4)第一次浇筑的混凝土强度不小于1.2N/mm2,然后进行第二次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时,不得在施工缝位置直接下料,混凝土应细致振捣,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所述的混凝土框架结构异形梁叠合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砂浆的厚度为10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工艺原理简单,便于操作;优化的脚手架支撑结构设计,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对脚手架资源合理利用,节省资源;采用两次叠合法施工,利用第一次浇筑的混凝土板承载能力,承受第二次浇筑施工荷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混凝土框架结构异形梁叠合法施工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框架结构采取分层施工,划分施工缝,水平施工缝,根据框架结构层数,将施工缝留设在基础顶面、框架梁底部及顶面,即按照基础→柱→梁板施工原则划分;步骤二:根据施工前划分的施工缝进行第一次混凝土浇筑,浇筑至标高位置A处;步骤三:对施工缝进行处理;(1)清理垃圾、水、泥薄膜、表面松动的砂石和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2)在施工缝处一侧安装钢筋,保护已浇筑的混凝土,混凝土不得受到松动和损坏,钢筋上的油污、浮锈等杂物清除干净;(3)在浇筑前,水平施工缝先铺上与框架结构混凝土同标号的水泥砂浆;所述水泥砂浆的厚度为10mm。(4)第一次浇筑的混凝土强度不小于1.2N/mm2,然后进行第二次混凝土浇筑,二次浇筑至标高位置B处,二次混凝土浇筑时,不得在施工缝位置直接下料,混凝土应细致振捣,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混凝土框架结构异形梁叠合法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凝土框架结构异形梁叠合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框架结构采取分层施工,划分施工缝,水平施工缝,根据框架结构层数,将施工缝留设在基础顶面、框架梁底部及顶面;步骤二:根据施工前划分的施工缝进行第一次混凝土浇筑;步骤三:对施工缝进行处理;(1)清理垃圾、水、泥薄膜、表面松动的砂石和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2)在施工缝处一侧安装钢筋,保护已浇筑的混凝土,混凝土不得受到松动和损坏,钢筋上的油污、浮锈等杂物清除干净;(3)在浇筑前,水平施工缝先铺上与框架结构混凝土同标号的水泥砂浆;(4)第一次浇筑的混凝土强度不小于1.2N/mm2,然后进行第二次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时,不得在施工缝位置直接下料,混凝土应细致振捣,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框架结构异形梁叠合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框架结构采取分层施工,划分施工缝,水平施工缝,根据框架结构层数,将施工缝留设在基础顶面、框架梁底部及顶面;步骤二:根据施工前划分的施工缝进行第一次混凝土浇筑;步骤三:对施工缝进行处理;(1)清理垃圾、水、泥薄膜、表面松动的砂石和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2)在施工缝处一侧安装钢筋,保护已浇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