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紧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2952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0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夹紧机构。该夹紧机构包括底座、摆杆、抵紧件及驱动组件。底座用于承载工件,底座设有定位工件的凸起。摆杆可转动地设置于底座上,摆杆包括第一杆及第二杆,第一杆与第二杆相连接,第一杆与第二杆形成夹角。抵紧件包括第一抵紧件及第二抵紧件,第一抵紧件与第一杆相连接,第二抵紧件与第二杆相连接,第一抵紧件与第二抵紧件分别位于工件相邻的两侧。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摆杆转动,以使第一抵紧件与第二抵紧件抵紧或者远离工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摆杆转动,以使第一抵紧件与第二抵紧件能够抵紧或松开工件。夹紧机构夹紧工件方便快捷,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Clamping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lamping mechanism. The clamp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base, a swing rod, a fastening piece and a driving component. The base is used for carrying the workpiece, and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projection for positioning the workpiece. The swing rod is rotatably arranged on the base, and the swing rod comprises a first rod and a two rod, wherein the first po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rod, and the first pole forms an angle with the second rod. The fastener includes the first tight part and the two tight part, the first fasten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rod, the second fasten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rod, and the first tight part and the second fastener are loca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adjacent parts of the workpiece, respectively. The driving component is used for driving the swing rod to rotate, so that the first tightening piece is tightly tied with the second fastening parts or is far away from the workpiece. The swing rod is driven by the driving component to rotate, so that the first tightening piece and the second fastening piece can resist or release the workpiece. Clamping mechanism clamping workpiece is convenient and quick, 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夹紧机构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夹紧机构。
技术介绍
手机等工件在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夹紧机构将工件夹紧固定,以防止工件在加工过程中运动,导致加工偏差。但是,传统的夹紧机构夹紧工件的过程复杂,需要多次扳动夹紧机构的零部件,不能快速地将工件夹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地将工件夹紧的夹紧机构。一种夹紧机构,用于夹紧工件,包括:底座,用于承载所述工件,所述底座设有定位所述工件的凸起;摆杆,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摆杆包括第一杆及第二杆,所述第一杆与所述第二杆相连接,所述第一杆与所述第二杆形成夹角;抵紧件,包括第一抵紧件及第二抵紧件,所述第一抵紧件与所述第一杆相连接,所述第二抵紧件与所述第二杆相连接,所述第一抵紧件与所述第二抵紧件分别位于所述工件相邻的两侧;及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摆杆转动,以使所述第一抵紧件与所述第二抵紧件抵紧或者远离所述工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抵紧件包括第一夹块及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杆铰接,所述第一夹块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杆上,所述第二抵紧件包括第二夹块及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杆铰接,所述第二夹块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杆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包括第一固定块及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及所述第二固定块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第一固定块及所述第二固定块分别位于所述工件相邻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块内,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块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主体及盖板,所述主体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凸起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二表面开设有容置槽,所述第二表面还开设有与所述容置槽相连通的第一滑槽及第二滑槽,所述摆杆设置于所述容置槽的底部,所述第一连杆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二连杆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内,所述盖板用于覆盖所述容置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相邻两侧的侧壁均开设有安装槽与连接槽,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槽与所述第一滑槽相连通,另一所述安装槽与所述第二滑槽相连通,两个所述连接槽分别与两个所述安装槽相连通,所述第一固定块及所述第二固定块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夹块通过所述连接槽突出所述第一表面外,所述第二夹块通过另一所述连接槽突出所述第一表面外。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置槽的侧壁形成有台阶,所述台阶用于承载所述盖板,所述台阶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盖板的厚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杆及弹性件,所述驱动杆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杆上,所述驱动杆用于驱动所述摆杆转动,以使所述第一抵紧件及所述第二抵紧件远离所述工件,所述弹性件被压缩,压缩后的所述弹性件能够提供弹性力驱动所述摆杆转动,以使所述第一抵紧件及所述第二抵紧件抵紧所述工件;其中,所述驱动杆驱动所述摆杆转动的方向,和所述弹性件驱动所述摆杆转动的方向相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包括第一弹性件及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杆上,且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及所述第一夹块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杆上,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块与所述第二夹块之间,所述第一抵紧件远离所述工件时,所述第一弹性件及所述第二弹性件被压缩。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所述驱动杆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远离所述第一夹块的一侧,所述驱动杆背向所述第一固定块弯曲延伸。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用于承载所述底座,所述固定板开设与所述容置槽相对应的通孔。上述夹紧机构至少具有以下优点:夹紧机构夹紧工件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摆杆转动,使第一抵紧件和第二抵紧件往远离工件的方向运动,以使工件能够放入第一抵紧件、第二抵紧件与凸起之间。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摆杆往相反的方向转动,使第一抵紧件及第二抵紧件往靠近工件的方向运动,以使第一抵紧件及第二抵紧件能够抵紧工件,第一抵紧件及第二抵紧件与凸起相配合,从而夹紧工件。夹紧机构夹紧工件方便快捷,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方式中夹紧机构的机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夹紧机构的仰视图;图3为图2中夹紧机构的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夹紧机构的局部示意图;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1所示夹紧机构的另一局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请参阅图1,一实施方式中的夹紧机构10,用于将手机壳等工件20夹紧,该夹紧机构10夹紧工件20方便快捷,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具体到到本实施方式中,夹紧机构10包括底座100、摆杆、固定板200、固定块、抵紧件及驱动组件。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底座100用于承载工件20,底座100设置有定位工件20的凸起130。具体地,底座100包括主体110及盖板120。主体110的形状与工件20的形状相适应,主体110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112及第二表面114,凸起130设置于第一表面112上。凸起13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凸起130包绕在工件20的外侧。主体110的第二表面114开设有容置槽140,容置槽140用于收容摆杆。一实施方式中,容置槽140为方形槽。容置槽140的侧壁突出形成有台阶142,台阶142用于承载盖板120。容置槽140的底部开设有连接孔144,连接孔144用于安装摆杆。主体110的第二表面114还开设有第一滑槽152及第二滑槽154,第一滑槽152与第二滑槽154均与容置槽140相连通,并且,第一滑槽152与第二滑槽154分别贯穿主体110相邻的两个侧壁,第一滑槽152与第二滑槽154之间形成的夹角为90度。主体110相邻的两个侧壁均开设有安装槽160及连接槽170。安装槽160贯穿第二表面114,其中一个安装槽160与第一滑槽152相连通,另一个安装槽160与第二滑槽154相连通。连接槽170贯穿第一表面112。两个连接槽170分别与两个安装槽160相连通,连接槽170的宽度小于安装槽160的宽度。盖板120设置于主体110上,盖板120用于覆盖容置槽140,以防止灰尘等杂物进入容置槽140内。具体地,盖板120设置于台阶142上。盖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夹紧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夹紧机构,用于夹紧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用于承载所述工件,所述底座设有定位所述工件的凸起;摆杆,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摆杆包括第一杆及第二杆,所述第一杆与所述第二杆相连接,所述第一杆与所述第二杆形成夹角;抵紧件,包括第一抵紧件及第二抵紧件,所述第一抵紧件与所述第一杆相连接,所述第二抵紧件与所述第二杆相连接,所述第一抵紧件与所述第二抵紧件分别位于所述工件相邻的两侧;及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摆杆转动,以使所述第一抵紧件与所述第二抵紧件抵紧或者远离所述工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紧机构,用于夹紧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用于承载所述工件,所述底座设有定位所述工件的凸起;摆杆,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摆杆包括第一杆及第二杆,所述第一杆与所述第二杆相连接,所述第一杆与所述第二杆形成夹角;抵紧件,包括第一抵紧件及第二抵紧件,所述第一抵紧件与所述第一杆相连接,所述第二抵紧件与所述第二杆相连接,所述第一抵紧件与所述第二抵紧件分别位于所述工件相邻的两侧;及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摆杆转动,以使所述第一抵紧件与所述第二抵紧件抵紧或者远离所述工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紧件包括第一夹块及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杆铰接,所述第一夹块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杆上,所述第二抵紧件包括第二夹块及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杆铰接,所述第二夹块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杆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包括第一固定块及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及所述第二固定块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第一固定块及所述第二固定块分别位于所述工件相邻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块内,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块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主体及盖板,所述主体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凸起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二表面开设有容置槽,所述第二表面还开设有与所述容置槽相连通的第一滑槽及第二滑槽,所述摆杆设置于所述容置槽的底部,所述第一连杆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二连杆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内,所述盖板用于覆盖所述容置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相邻两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靖铭敖建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