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隔热层的修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12719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0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内隔热层的修补方法,通过修整内隔热层损伤部位、加工内隔热层待修补的接触面、加工修补填充用内隔热层、表面处理、使用缝隙隔热材料进行缝隙填充、待修补表面对接缝处粘贴密封隔热垫、粘贴双面聚四氟乙烯处理玻璃漆布等步骤实现内隔热层的修补。本发明专利技术修补方便,只需将破损位置隔热层进行修整后就能进行修补,无需将整个隔热模块拆除、更换,因此修补时不受设备内元器件的影响,降低修补难度及修补工作量。

A repair method for internal heat insulation laye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repair method for internal heat insulation layer. Through the repair of the damage part of the inner heat insulation layer, the contact surface to be repaired in the heat insulation layer, the inner heat insulation layer, surface treatment, the gap filling with the gap insulation material, and the sealing insulation pad on the repair surface for the repair surface, and paste the double side together four. Fluoroethylene treatment of glass cloth and other steps to achieve internal heat insulation layer repair. The invention is convenient to repair, and only needs to repair the insulation layer of the damaged position, without the need to remove and replace the whole heat insulation module, so the repair is not affected by the components in the equipment, and the repair difficulty and the repair work are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隔热层的修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隔热层的修补方法,属于隔热材料

技术介绍
随着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人类活动领域的不断拓展,隔热保温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硅橡胶具有独特的耐高低温、耐腐蚀、耐辐射等特点,同时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防水性和耐气候性。由其制备的泡沫更具有轻质、隔热、隔音和抗冲击等优良性能,为今后绝热保温材料的一个发展热点。由于硅橡胶泡沫的刚性较差,无法用作外隔热层,因此通常被用作内隔热层进行使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力学振动引起铺覆错位或者内部元器件的更换、维护等,常造成内隔热层的损坏,需要进行修补,确保隔热层的整体隔热效果。现有的修补方式一般为两类,一种是将损坏位置的整个内隔热层模块拆除,重新敷设新的内隔热层模块。该修补方式修补后的内隔热层整体隔热效果好,但修补过程复杂,特别是设备内部装有大量元器件后,内隔热层的拆除及敷设难度更加大;另一种是在内隔热层损坏位置直接填充隔热材料进行修补,该修补方式简单、快捷,但修补后内隔热层的整体隔热性能较差,修补处容易漏热,且修补结构容易脱落,形成设备内部多余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无需整体更换、防止漏热、防止脱落的内隔热层的修补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内隔热层的修补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第一步,修整内隔热层损伤部位;将损伤位置的隔热层进行完全清理,将金属表面残余的胶粘剂层清除干净。损伤部位修整,将损伤位置内隔热层全部铲除。第二步,根据内隔热层修补接触面的搭接方式,加工内隔热层待修补的接触面,A2.1、根据待修补的内隔热层的厚度及破损长度、宽度,确定修补接触面的搭接方式,若隔热层的厚度大于15mm,且破损长度及宽度均大于20mm,修补时使用台阶搭接方式,否则使用角度搭接方式;进一步,若确定使用角度搭接方式,内隔热层待修补的接触面搭接角度为20°~70°,优选35°~50°;若确定为台阶搭接方式,内隔热层待修补的接触面搭接台阶层数为2~7层,每层台阶的厚度3~10mm,优选5~8mm;宽度为5~20mm,优选7~15mm,台阶的斜面角度为0°~50°,优选20°~35°;优选3~4层。在上述范围内,兼顾工艺性,参数在此范围内变化,对修补后内隔热层隔热性能的影响不大。A2.2、根据步骤A2.1确定的修补接触面的搭接方式,加工内隔热层待修补的接触面;第三步,根据待修补的内隔热层破损处形状及第二步确定的修补接触面搭接方式,加工修补填充用内隔热层;修补填充用内隔热层最好使用与原替换的内隔热层一致的材料或耐温等级、热膨胀系数相近的材料。进一步,采用角度搭接方式,填充用内隔热层与待修补的内隔热层的接触面缝隙为0.3~3mm,优选1~2mm;若采用台阶搭接方式,填充用内隔热层与待修补的内隔热层的接触面(台阶斜面)缝隙为0.5~5mm,优选2~4mm。在上述范围内,兼顾工艺性,参数在此范围内变化,对修补后内隔热层隔热性能的影响不大。第四步,表面处理,A4.1、对经第一步修整后裸露的金属表面进行喷砂处理;金属表面的喷砂处理为本领域公知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材料及工艺的选择,也可以使用以下材料及工艺。喷砂颗粒可以选用下列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组合:碳化硅、硼化硅、氮化硅、氧化硅、硅化钼、硅化钛。喷砂颗粒粒径为50~500μm,优选100~200μm。喷砂气流压力为0.3MPa~2MPa,优选0.55MPa~0.75MPa。A4.2、在金属表面及待修补的内隔热层的修补接触面涂抹表面处理剂;本专利技术对表面处理剂种类没有特殊限制,只要能起到改善界面结合能力的作用即可,如可以采用常规的硅烷类处理剂等。第五步,在经过表面处理的金属表面及待修补的内隔热层的修补接触面上涂抹硅橡胶胶粘剂;本步骤使用的硅橡胶胶粘剂为室温硫化单组分或双组分胶粘剂,对其种类没有特殊限制,只要其耐温等级满足使用要求。可采用常规的硅橡胶胶膜,胶层厚度为0.01~3mm,优选0.1~0.5mm。第六步,将填充用内隔热层填充到内隔热层损伤部位;第七步,在填充用内隔热层与待修补的内隔热层的缝隙出使用缝隙隔热材料进行填充;进一步,所述的缝隙隔热材料由硅橡胶胶粘剂、空心微球和耐高温短切纤维组成,质量比为100:20~50:20~50。在上述要求范围内,相同条件下,空心微球和耐高温短切纤维含量越高其隔热性能越高,但空心微球和耐高温短切纤维的含量不能太高,否则会影响其工艺性,反而对其隔热性能造成不利影响。所述的硅橡胶胶粘剂根据耐温等级选择耐高温室温固化胶粘剂,优选耐温等级在350℃或更高温度的室温固化胶粘剂,使用双组份或单组份均可。所述的空心微珠为硅酸铝空心微珠、硼酸盐空心微珠、玻璃空心微珠、氧化铝空心微珠、二氧化硅空心微珠、碳空心微珠、陶瓷空心微珠、氧化锆空心微珠、飞灰漂珠、聚苯乙烯空心微珠、脲醛空心微珠或酚醛空心微珠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粒径为0.1μm~500μm,优选1μm~100μm。所述的耐高温短切纤维根据耐温等级来选择其种类,如碳纤维、玻璃纤维、高硅氧纤维等,优选耐温等级在500℃或更高温度的短切纤维,直径为1~15μm,长度为1~10mm。第八步,在填充用内隔热层与待修补的内隔热层的表面对接缝处粘贴密封隔热垫;所述的密封隔热垫由耐高温硅橡胶浸渍短切纤维毡得到的弹性隔热垫,其质量比例为1:(0.5~2);在上述要求范围内,相同条件下,耐高温短切纤维含量越高其隔热性能越高,但耐高温短切纤维的含量不能太高,否则会影响其工艺性,反而对其隔热性能造成不利影响。所述的硅橡胶胶粘剂根据耐温等级选择耐高温室温固化胶粘剂,优选耐温等级在350℃或更高温度的室温固化胶粘剂,使用双组份或单组份均可。所述的短切纤维毡为耐温等级在500℃或更高温度的短切纤维成型的棉毡,纤维直径为1~15μm,长度为1~10mm,根据耐温等级来选择其种类,如碳纤维、玻璃纤维、高硅氧纤维等。第九步,固化后再在粘贴了密封隔热垫的内隔热层表面粘贴双面聚四氟乙烯处理玻璃漆布,完成内隔热层修补。进一步,本专利技术使用的硅橡胶胶粘剂可选用相同或不同种类的室温固化胶粘剂,硅橡胶胶粘剂可以分别固化也可一起固化,一起固化时只要保证隔热层粘接牢靠,不错位即可。硅橡胶胶粘剂固化工艺为本领域公知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选择的硅橡胶胶粘剂种类进行确定,一般在室温条件下固化时间为12~50h。双面聚四氟乙烯处理玻璃漆布为本领域公知技术,本专利技术使用双面聚四氟乙烯处理玻璃漆布修饰粘接面,使其平滑,双面聚四氟乙烯处理玻璃漆布的层数为1~5层,优选2~3层。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修补方便,只需将破损位置隔热层进行修整后就能进行修补,无需将整个隔热模块拆除、更换,因此修补时不受设备内元器件的影响,降低修补难度及修补工作量;(2)本专利技术修补整体性好,为了提高修补的隔热层与金属表面以及原内隔热层的粘接效果,对修整后裸露的金属进行喷砂处理,提高金属表面粗糙度以及硅分子间作用力,同时在金属表面和隔热层搭接处涂抹表面处理剂,进一步提高硅分子间作用;(3)本专利技术隔热效果好,通过确定了具有一定阻热效果的搭接面,减少搭接面间的漏热、在隔热层缝隙间填充缝隙隔热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隔热层的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第一步,修整内隔热层损伤部位;第二步,根据内隔热层修补接触面的搭接方式,加工内隔热层待修补的接触面,A2.1、根据待修补的内隔热层的厚度及破损长度、宽度,确定修补接触面的搭接方式,若隔热层的厚度大于15mm,且破损长度及宽度均大于20mm,修补时使用台阶搭接方式,否则使用角度搭接方式;A2.2、根据步骤A2.1确定的修补接触面的搭接方式,加工内隔热层待修补的接触面;第三步,根据待修补的内隔热层破损处形状及第二步确定的修补接触面搭接方式,加工修补填充用内隔热层;第四步,表面处理,A4.1、对经第一步修整后裸露的金属表面进行喷砂处理;A4.2、在金属表面及待修补的内隔热层的修补接触面涂抹表面处理剂;第五步,在经过表面处理的金属表面及待修补的内隔热层的修补接触面上涂抹硅橡胶胶粘剂;第六步,将填充用内隔热层填充到内隔热层损伤部位;第七步,在填充用内隔热层与待修补的内隔热层的缝隙出使用缝隙隔热材料进行填充;第八步,在填充用内隔热层与待修补的内隔热层的表面对接缝处粘贴密封隔热垫;第九步,固化后再在粘贴了密封隔热垫的内隔热层表面粘贴双面聚四氟乙烯处理玻璃漆布,完成内隔热层修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隔热层的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第一步,修整内隔热层损伤部位;第二步,根据内隔热层修补接触面的搭接方式,加工内隔热层待修补的接触面,A2.1、根据待修补的内隔热层的厚度及破损长度、宽度,确定修补接触面的搭接方式,若隔热层的厚度大于15mm,且破损长度及宽度均大于20mm,修补时使用台阶搭接方式,否则使用角度搭接方式;A2.2、根据步骤A2.1确定的修补接触面的搭接方式,加工内隔热层待修补的接触面;第三步,根据待修补的内隔热层破损处形状及第二步确定的修补接触面搭接方式,加工修补填充用内隔热层;第四步,表面处理,A4.1、对经第一步修整后裸露的金属表面进行喷砂处理;A4.2、在金属表面及待修补的内隔热层的修补接触面涂抹表面处理剂;第五步,在经过表面处理的金属表面及待修补的内隔热层的修补接触面上涂抹硅橡胶胶粘剂;第六步,将填充用内隔热层填充到内隔热层损伤部位;第七步,在填充用内隔热层与待修补的内隔热层的缝隙出使用缝隙隔热材料进行填充;第八步,在填充用内隔热层与待修补的内隔热层的表面对接缝处粘贴密封隔热垫;第九步,固化后再在粘贴了密封隔热垫的内隔热层表面粘贴双面聚四氟乙烯处理玻璃漆布,完成内隔热层修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隔热层的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2.1中若确定使用角度搭接方式,内隔热层待修补的接触面搭接角度为20°~70°,若确定为台阶搭接方式,内隔热层待修补的接触面搭接台阶层数为2~7层,每层台阶的厚度3~10mm。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小玲邹军锋刘斌侯少华冯鹏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