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构件生产运输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12694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04: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构件生产运输系统及方法。该构件生产运输系统包括:侧翻机构、吊装机构和轨道机构;所述吊装机构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轨道机构上,所述轨道机构的路径至少从所述侧翻机构延伸至目标场地。该构件生产运输系统将构件仅需进行一次吊装作业就完成到目标场地的堆放,提高效率;该构件生产运输系统占地面积小,取消暂存区,极大减小清洗区面积,极大提高场地利用率;该构件生产运输系统进一步采用流水线自动清洗代替人工清洗,极大提供效率。

A component produ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in particular to a component produ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he component produ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includes the rollover mechanism, the hoisting mechanism and the track mechanism, which can be movably arranged on the track mechanism, and the path of the track mechanism is at least extended from the rollover mechanism to the target site. The component produ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only needs to carry out a hoisting operation to complete the stacking to the target site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The component produ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occupies small area, cancels the temporary storage area, greatly reduces the area of the cleaning area and greatly improves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the site; the component produ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is further used in the pipeline automation. Cleaning instead of manual cleaning provides great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构件生产运输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构件生产运输系统及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生产运输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主流的预制构件生产厂家通常采用了如下的方式使预制构件从生产线运送至堆场。结合图1举例说明,构件在流转模台预制构件生产线制作完成后移动到侧翻机构2,之后通过行车1吊到构件清洗区3放置,之后人工对混凝土构件四周进行清洗作业,之后清洗完之后再吊至构件暂存区5并进行修补等作业,之后转运车4到达,之后行车1将构件吊上转运车4,之后转运车4将构件运至堆场,在堆场通过龙门吊等设备完成堆放。可见,传统的预制构件运输系统存在如下缺陷:(1)、构件需进行四次吊装作业才能完成到堆场的堆放,效率低;(2)、清洗区占地面积大,需人工完成简单的清洗作业,降低场地利用率且作业效率低;(3)、需要暂存区,降低场地利用率;(4)、需要行车、转运车参与,设备成本高。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申请的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件生产运输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构件吊装作业次数多,流转效率低,制作成本高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构件生产运输系统,其包括:侧翻机构、吊装机构和轨道机构;所述吊装机构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轨道机构上,所述轨道机构的路径至少从所述侧翻机构延伸至目标场地。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该构件生产运输系统还包括:清洗机构,所述清洗机构设置于所述轨道机构的路径上。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该构件生产运输系统还包括:修补机构,所述修补机构设置于所述轨道机构的路径上。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该构件生产运输系统还包括:堆放机构,所述堆放机构设置于所述轨道机构的路径上。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轨道机构包括:吊轨轨道和门架,所述吊轨轨道设置于所述门架的顶部,所述吊装机构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吊轨轨道上。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门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的顶部开设有一所述吊轨轨道,所述第二支撑架的顶部开设有另一所述吊轨轨道,所述吊装机构可移动地设置于两个所述吊轨轨道之间。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门架包括:横梁、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横梁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横梁上悬挂有两个所述吊轨轨道,所述吊装机构可移动地设置于两个所述吊轨轨道之间。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吊装机构设置于两个所述吊轨轨道之间,且所述吊装机构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吊轨轨道的基面滚动连接的滚轮。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吊装机构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吊轨轨道的侧面滚动连接的导轮。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轨道机构包括:地轨轨道,所述吊装机构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地轨轨道上。采用上述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构件生产运输系统将构件仅需进行一次吊装作业就完成到目标场地(例如:堆场)的堆放,提高效率;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构件生产运输系统占地面积小,取消暂存区,极大减小清洗区面积,极大提高场地利用率;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构件生产运输系统进一步采用流水线自动清洗代替人工清洗,极大提供效率。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所述构件生产运输系统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通过侧翻机构对待运输的预制构件进行翻转作业;通过吊装机构对翻转后的预制构件进行吊装作业;控制吊装机构沿轨道机构的路径进行移动,将吊装后的预制构件吊运至目标场地。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通过侧翻机构对待运输的预制构件进行翻转作业包括:流转模台将待运输的预制构件流转至所述侧翻机构;通过侧翻机构对所述流转模台和所述预制构件进行整体翻转。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吊装机构沿轨道机构的路径进行移动,将吊装后的预制构件吊运至目标场地包括:在预制构件吊运的过程中,通过清洗机构对吊装后的预制构件进行清洗作业。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吊装机构沿轨道机构的路径进行移动,将吊装后的预制构件吊运至目标场地包括:在预制构件吊运的过程中,通过修补机构对吊装后的预制构件进行修补作业。采用上述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将构件仅需进行一次吊装作业就完成到目标场地(例如:堆场)的堆放,提高效率;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实施时占地面积小,取消暂存区,极大减小清洗区面积,极大提高场地利用率;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进一步采用流水线自动清洗代替人工清洗,极大提供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预制构件从生产线运送至目标场地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构件生产运输系统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构件生产运输系统处于侧翻状态的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构件生产运输系统处于清洗状态的侧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构件生产运输系统处于清洗状态的俯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构件生产运输系统处于侧翻状态的侧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吊装机构与吊轨轨道的第一种装配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吊装机构与吊轨轨道的第二种装配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吊装机构与吊轨轨道的第三种装配示意图。图标:1-行车;2-侧翻机构;3-构件清洗区;4-转运车;5-构件暂存区;6-目标场地;7-吊装机构;8-清洗机构;9-修补机构;10-轨道机构;11-吊轨轨道;12-门架;14-地轨轨道;15-清洗喷头组;16-滚轮;17-导轮;20-预制构件;21-流转模台;121-第一支撑架;122-第二支撑架;123-横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结合图2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构件生产运输系统,其包括:侧翻机构2、吊装机构7和轨道机构10;其中,侧翻机构2用于翻转待运输的预制构件20,优选的,翻转角度为80-90度,以便能够更好的完成吊装。吊装机构7可移动地设置于轨道机构10上,用于沿轨道机构10的路径进行吊运预制构件20。轨道机构10的路径至少从侧翻机构2延伸至目标场地6(优选的,目标场地6可以理解为用于装卸堆放预制构件20的场地,例如堆场;当然,除此之外,目标场地6也可以视为其他区域,例如清洗区域、暂存区域等等),这样使得预制构件20仅需进行一次吊装作业就完成到目标场地6的堆放,提高效率。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构件生产运输系统中,轨道机构10的路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构件生产运输系统及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构件生产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侧翻机构(2)、吊装机构(7)和轨道机构(10);所述吊装机构(7)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轨道机构(10)上,所述轨道机构(10)的路径至少从所述侧翻机构(2)延伸至目标场地(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构件生产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侧翻机构(2)、吊装机构(7)和轨道机构(10);所述吊装机构(7)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轨道机构(10)上,所述轨道机构(10)的路径至少从所述侧翻机构(2)延伸至目标场地(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件生产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洗机构(8),所述清洗机构(8)设置于所述轨道机构(10)的路径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件生产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修补机构(9),所述修补机构(9)设置于所述轨道机构(10)的路径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件生产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堆放机构,所述堆放机构设置于所述轨道机构(10)的路径上。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构件生产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机构(10)包括:吊轨轨道(11)和门架(12),所述吊轨轨道(11)设置于所述门架(12)的顶部,所述吊装机构(7)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吊轨轨道(11)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构件生产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架(1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架(121)和第二支撑架(122),所述第一支撑架(121)的顶部开设有一所述吊轨轨道(11),所述第二支撑架(122)的顶部开设有另一所述吊轨轨道(11),所述吊装机构(7)可移动地设置于两个所述吊轨轨道(11)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构件生产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架(12)包括:横梁(123)、第一支撑架(121)和第二支撑架(122),所述横梁(123)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架(121)和第二支撑架(122),所述横梁上悬挂有两个所述吊轨轨道(11),所述吊装机构(7)可移动地设置于两个所述吊轨轨道(11)之间。8.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卿徐鑫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三一快而居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