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兰高效节水灌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21292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0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蝴蝶兰高效节水灌溉装置,包括第一集水斗、种植槽、第一通孔、过滤网、隔板、连接支撑管、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一水管、滴灌管、遮阴网、溢流槽、出水口、防尘罩、第二水管、浮块、第一支撑杆、连接铜片、第一铜片、第二铜片、电磁阀、蓄电池、水泵、雾化喷头、太阳能发电板、第二支撑杆及第二集水斗。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种植槽外围连接的第一集水斗控制水位,通过在连接支撑管的内腔中设置浮块控制连接铜片接触连接第一铜片和第二铜片,打开或者关闭水泵和电磁阀,定时进行喷雾灌溉和滴灌,节省人力;利用溢流槽连接第二集水斗,在雨天收集雨水,充分利用雨水;然后防尘罩的顶面安装有太阳能发电板,实现利用光能发电。

Efficient and water-saving irrigation device for Phalaenopsi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fficient water-saving irrigation device for Phalaenopsis,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set of water hopper, a planting groove, a first pass hole, a filter net, a partition board, a connecting support tube, a second through hole, a third through hole, a first pipe, a drip irrigation tube, a shade net, a overflow slot, a water outlet, a dust proof cover, a second pipe, a floating block, the first support bar, Connect copper strip, first copper sheet, second copper sheet, solenoid valve, accumulator, water pump, atomizing spray nozzle, solar power panel, second supporting rod and two collecting bucket. The utility model uses the first set of water hopper connected by the periphery of the grooves to control the water level. By setting a floating block in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connecting support tube to connect the copper sheet to connect the first copper and second copper pieces, open or close the water pump and the solenoid valve, make the spray irrigation and drip irrigation, save manpower, and use the overflow slot to connect the water. Second collecting bucket, collecting rainwater on rainy days, making full use of rainwater, and then installing solar power panels on the top of the dustproof cover to realize the use of light energy to generate electric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蝴蝶兰高效节水灌溉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灌溉装置,具体为蝴蝶兰高效节水灌溉装置,属于农业种植应用

技术介绍
蝴蝶兰为兰科蝴蝶兰属,原产于亚热带雨林地区,为附生性兰花。蝴蝶兰白色粗大的气根露在叶片周围,除了具有吸收空气中养分的作用外,还有生长和光合作用。蝴蝶兰在种植时,一般种时先把种苗的根部包上水苔,种植于适宜的软盆中,水苔要松紧适宜,置半萌处,保持相对湿度70%~80%,种后2~3天内不浇水。后期应注意通风,定时灌水。目前的蝴蝶兰在种植时需要人工进行看护,由于蝴蝶兰的环境的湿度以及温度要求较高,一般在种植时需要定时进行灌溉施肥,这种方式即耗费时间和经历,而且存在养护人员忘记灌溉的问题,长期不灌溉会引起蝴蝶兰叶面枯黄甚至枯死。而且人工灌溉的量不能保证,灌溉过多则易发生烂根现象,而且浪费水资源;过少则不能保证蝴蝶兰的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蝴蝶兰高效节水灌溉装置,自动控制灌溉,不需要人为看护,节约人力;根据蝴蝶兰的需要进行灌溉,节约水资源;能有效利用雨水和太阳能等自然资源,充分体现节能环保。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蝴蝶兰高效节水灌溉装置,包括第一集水斗,所述第一集水斗的内腔底部连接有连接支撑管;所述连接支撑管的外侧壁位于所述第一集水斗的内腔中套接有种植槽,且所述种植槽的底部和所述第一集水斗的内腔底部存有间隙,且所述种植槽和所述第一集水斗的底部的间隙部分连接的所述连接支撑管设有贯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种植槽的内腔中设有连接于所述连接支撑管的外侧壁的隔板;所述种植槽的底部设有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内安装有过滤网;所述连接支撑管的内腔中设有浮块;所述浮块的顶面连接于第一支撑杆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铜片的底面;所述连接支撑管的内腔侧壁对称设有第一铜片和第二铜片,且所述连接铜片位于所述第一铜片和所述第二铜片的顶部;所述连接支撑管的顶部连接于溢流槽的底面,且所述连接支撑管的顶端侧壁设有第三通孔;所述溢流槽的内腔底部设有第二集水斗,且所述第二集水斗的高度低于所述溢流槽的高度;所述第二集水斗的侧壁顶面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端连接于防尘罩,且所述防尘罩的侧面边缘延伸至所述溢流槽和所述第二集水斗之间的内腔中,且所述防尘罩的侧面边缘与所述溢流槽的内侧壁以及所述第二集水斗的外侧壁之间均存在间隙;所述防尘罩的外侧壁安装有太阳能发电板;所述第二集水斗的内腔底部设有出水口,且所述第二集水斗的底部位于所述出水口处设有电磁阀,且所述电磁阀与所述第二铜片之间电性连接;所述出水口的末端连接于第一水管的一端,且所述第一水管缠绕于所述连接支撑管的外侧壁;所述第一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滴灌管,且所述滴灌管延伸至所述种植槽的内腔中;所述第二集水斗的底板内部安装有蓄电池,且所述蓄电池、所述太阳能发电板及所述第一铜片之间电性连接;所述溢流槽的底面边缘安装有遮阴网;所述溢流槽的底部安装有水泵,且所述水泵、所述第一铜片及所述第二铜片之间电性连接;所述水泵的一端连接第二水管,且所述水泵的另一端连接雾化喷头。优选的,为了避免第一铜片和第二铜片接触到水,所述第一集水斗的顶面和所述种植槽的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且所述第一铜片和所述第二铜片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集水斗的高度。优选的,为了减小摩擦,便于浮块和连接铜片上升和下降,同时实现连接铜片、第一铜片及第二铜片的有效接触,所述浮块和所述连接铜片的直径小于所述连接支撑管的内腔直径,且所述连接铜片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铜片和所述第二铜片之间的距离。优选的,为了增大阳光的接触面积,所述防尘罩和所述太阳能发电板均为半球体结构,且所述防尘罩的顶面面积和所述太阳能发电板的顶面面积相等。优选的,为了防止大量的雨水落入第一集水斗中,造成瞬间水位上升过大,从而无法实现有效控制水泵和电磁阀,所述遮阴网呈内部中空的圆台形结构,且所述遮阴网的下底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集水斗的直径。优选的,为了能够同时种植多组蝴蝶兰,使灌溉更加均匀,蝴蝶兰长势相同,所述隔板至少设有四块,且所述滴灌管数量均匀的置于四个所述隔板与所述种植槽围成的容纳空腔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利用种植槽外围连接的第一集水斗控制水位,通过在连接支撑管的内腔中设置浮块和连接铜片,水位控制连接铜片接触连接第一铜片和第二铜片,连通和关闭电路,打开或者关闭水泵和电磁阀,对种植槽中的蝴蝶兰定时进行喷雾灌溉和滴灌,不需要人为看护,节省人力;整个装置利用溢流槽连接第二集水斗,可以在雨天收集雨水,充分利用雨水进行滴灌;然后防尘罩的顶面安装有太阳能发电板,实现利用光能发电,充分利用阳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的截面示意图。图中所示:1、第一集水斗,2、种植槽,2a、第一通孔,2b、过滤网,3、隔板,4、连接支撑管,4a、第二通孔,4b、第三通孔,5、第一水管,6、滴灌管,7、遮阴网,8、溢流槽,8a、出水口,9、防尘罩,10、第二水管,11、浮块,12、第一支撑杆,13、连接铜片,14、第一铜片,15、第二铜片,16、电磁阀,17、蓄电池,18、水泵,19、雾化喷头,20、太阳能发电板,21、第二支撑杆,22、第二集水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所示,蝴蝶兰高效节水灌溉装置,包括第一集水斗1,所述第一集水斗1的内腔底部连接有连接支撑管4;所述连接支撑管4的外侧壁位于所述第一集水斗1的内腔中套接有种植槽2,且所述种植槽2的底部和所述第一集水斗1的内腔底部存有间隙,且所述种植槽2和所述第一集水斗1的底部的间隙部分连接的所述连接支撑管4设有贯通的第二通孔4a;所述种植槽2的内腔中设有连接于所述连接支撑管4的外侧壁的隔板3;所述种植槽2的底部设有第一通孔2a,且所述第一通孔2a内安装有过滤网2b;所述连接支撑管4的内腔中设有浮块11;所述浮块11的顶面连接于第一支撑杆12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撑杆12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铜片13的底面;所述连接支撑管4的内腔侧壁对称设有第一铜片14和第二铜片15,且所述连接铜片13位于所述第一铜片14和所述第二铜片15的顶部;所述连接支撑管4的顶部连接于溢流槽8的底面,且所述连接支撑管4的顶端侧壁设有第三通孔4b;所述溢流槽8的内腔底部设有第二集水斗22,且所述第二集水斗22的高度低于所述溢流槽8的高度;所述第二集水斗22的侧壁顶面连接有第二支撑杆21;所述第二支撑杆21的顶端连接于防尘罩9,且所述防尘罩9的侧面边缘延伸至所述溢流槽8和所述第二集水斗22之间的内腔中,且所述防尘罩9的侧面边缘与所述溢流槽8的内侧壁以及所述第二集水斗22的外侧壁之间均存在间隙;所述防尘罩9的外侧壁安装有太阳能发电板20;所述第二集水斗22的内腔底部设有出水口8a,且所述第二集水斗22的底部位于所述出水口8a处设有电磁阀16,且所述电磁阀16与所述第二铜片15之间电性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蝴蝶兰高效节水灌溉装置

【技术保护点】
蝴蝶兰高效节水灌溉装置,包括第一集水斗(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水斗(1)的内腔底部连接有连接支撑管(4);所述连接支撑管(4)的外侧壁位于所述第一集水斗(1)的内腔中套接有种植槽(2),且所述种植槽(2)的底部和所述第一集水斗(1)的内腔底部存有间隙,且所述种植槽(2)和所述第一集水斗(1)的底部的间隙部分连接的所述连接支撑管(4)设有贯通的第二通孔(4a);所述种植槽(2)的内腔中设有连接于所述连接支撑管(4)的外侧壁的隔板(3);所述种植槽(2)的底部设有第一通孔(2a),且所述第一通孔(2a)内安装有过滤网(2b);所述连接支撑管(4)的内腔中设有浮块(11);所述浮块(11)的顶面连接于第一支撑杆(12)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撑杆(12)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铜片(13)的底面;所述连接支撑管(4)的内腔侧壁对称设有第一铜片(14)和第二铜片(15),且所述连接铜片(13)位于所述第一铜片(14)和所述第二铜片(15)的顶部;所述连接支撑管(4)的顶部连接于溢流槽(8)的底面,且所述连接支撑管(4)的顶端侧壁设有第三通孔(4b);所述溢流槽(8)的内腔底部设有第二集水斗(22),且所述第二集水斗(22)的高度低于所述溢流槽(8)的高度;所述第二集水斗(22)的侧壁顶面连接有第二支撑杆(21);所述第二支撑杆(21)的顶端连接于防尘罩(9),且所述防尘罩(9)的侧面边缘延伸至所述溢流槽(8)和所述第二集水斗(22)之间的内腔中,且所述防尘罩(9)的侧面边缘与所述溢流槽(8)的内侧壁以及所述第二集水斗(22)的外侧壁之间均存在间隙;所述防尘罩(9)的外侧壁安装有太阳能发电板(20);所述第二集水斗(22)的内腔底部设有出水口(8a),且所述第二集水斗(22)的底部位于所述出水口(8a)处设有电磁阀(16),且所述电磁阀(16)与所述第二铜片(15)之间电性连接;所述出水口(8a)的末端连接于第一水管(5)的一端,且所述第一水管(5)缠绕于所述连接支撑管(4)的外侧壁;所述第一水管(5)的另一端连接滴灌管(6),且所述滴灌管(6)延伸至所述种植槽(2)的内腔中;所述第二集水斗(22)的底板内部安装有蓄电池(17),且所述蓄电池(17)、所述太阳能发电板(20)及所述第一铜片(14) 之间电性连接;所述溢流槽(8)的底面边缘安装有遮阴网(7);所述溢流槽(8)的底部安装有水泵(18),且所述水泵(18)、所述第一铜片(14)及所述第二铜片(15)之间电性连接;所述水泵(18)的一端连接第二水管(10),且所述水泵(18)的另一端连接雾化喷头(19)。...

【技术特征摘要】
1.蝴蝶兰高效节水灌溉装置,包括第一集水斗(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水斗(1)的内腔底部连接有连接支撑管(4);所述连接支撑管(4)的外侧壁位于所述第一集水斗(1)的内腔中套接有种植槽(2),且所述种植槽(2)的底部和所述第一集水斗(1)的内腔底部存有间隙,且所述种植槽(2)和所述第一集水斗(1)的底部的间隙部分连接的所述连接支撑管(4)设有贯通的第二通孔(4a);所述种植槽(2)的内腔中设有连接于所述连接支撑管(4)的外侧壁的隔板(3);所述种植槽(2)的底部设有第一通孔(2a),且所述第一通孔(2a)内安装有过滤网(2b);所述连接支撑管(4)的内腔中设有浮块(11);所述浮块(11)的顶面连接于第一支撑杆(12)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撑杆(12)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铜片(13)的底面;所述连接支撑管(4)的内腔侧壁对称设有第一铜片(14)和第二铜片(15),且所述连接铜片(13)位于所述第一铜片(14)和所述第二铜片(15)的顶部;所述连接支撑管(4)的顶部连接于溢流槽(8)的底面,且所述连接支撑管(4)的顶端侧壁设有第三通孔(4b);所述溢流槽(8)的内腔底部设有第二集水斗(22),且所述第二集水斗(22)的高度低于所述溢流槽(8)的高度;所述第二集水斗(22)的侧壁顶面连接有第二支撑杆(21);所述第二支撑杆(21)的顶端连接于防尘罩(9),且所述防尘罩(9)的侧面边缘延伸至所述溢流槽(8)和所述第二集水斗(22)之间的内腔中,且所述防尘罩(9)的侧面边缘与所述溢流槽(8)的内侧壁以及所述第二集水斗(22)的外侧壁之间均存在间隙;所述防尘罩(9)的外侧壁安装有太阳能发电板(20);所述第二集水斗(22)的内腔底部设有出水口(8a),且所述第二集水斗(22)的底部位于所述出水口(8a)处设有电磁阀(16),且所述电磁阀(16)与所述第二铜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燕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