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摩托车节能应急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1774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9:50
本申请公开了电动摩托车配件领域的电动摩托车节能应急电池,包括主电池,所述主电池为长筒状,主电池一侧固定一块副电池,所述副电池和主电池的上表面分开设置的充电导电片、放电导电片,所述副电池和主电池的充电导电片相互连通,所述主电池和副电池的上表面设置有共用的电池盖,所述电池盖上设有与充电导电片固定连接的充电导电柱,与放电导电片连接的放电导电柱,电池盖上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放电导电柱滑动连接在滑动槽内,放电导电柱下方与放电导电片相抵,将主电池和副电池分离且外形整合的方式,可以避免采用一块电池损坏就无法达到应急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摩托车节能应急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摩托车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摩托车节能应急电池。
技术介绍
电动摩托车,由于其轻便且使用清洁能源电能,被市场所接受,电动车一般使用的是锂电池作为其动力,锂电池与其他电池相比,具有质量轻、体积小、平均电压高、能量密度高、输出功率大、充电效率高、无记忆效应、循环寿命长、工作温度宽、自放电小等优点,但是用于电动摩托车上,其续航能力还是无法达到非常好的效果,特别是在电池电能耗尽时,却不能及时补充电能的时候,就使得电动摩托车成为一个累赘,由于其续航能力增加有限,其实人们实际需要的是能够应急使用,所以提高电动摩托车的应急能力,将是电动摩托车赢得市场的较好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摩托车节能应急电池,以达到在本身电池没有电能的时候,能够输出应急电能的目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摩托车节能应急电池:包括主电池,所述主电池为长筒状,主电池一侧固定一块副电池,所述副电池和主电池的上表面分开设置的充电导电片、放电导电片,所述副电池和主电池的充电导电片连通,所述副电池和主电池的放电导电片之间设置绝缘格栅,所述属副电池和主电池之间设置有硅胶板,所述主电池和副电池的上表面设置有共用的电池盖,所述电池盖上设有与充电导电片固定连接的充电导电柱,与放电导电片连接的放电导电柱,电池盖上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放电导电柱滑动连接在滑动槽内,放电导电柱下方与放电导电片相抵。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当用户在没有充电条件的情况下,电动摩托车的主电池没有电量后,结合将电能输出端切换到副电池上即可,一般切换装置,可采用机械式,如手动将放电导电柱移动到副电池上,也可采用自动切换的装置,当电动摩托车检测到主电池没有电量时,通过提醒,并切换到副电池上,但是要表示出切换后处于应急状态的提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在电动摩托车上设置主电池和副电池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增加电池的储电容量,而是引入提醒机制并且有效为防御措施提供应急的能量;将主电池和副电池分离工作且外形整合的方式,可以避免采用一块电池损坏就无法达到应急的目的;2、所述属副电池和主电池之间设置有硅胶板,硅胶板本身是绝缘性质,可以防止电池之间出现漏电对相互的影响;3、本电池设计了便于在主电池和副电池之间切换的放电导电柱,这样可以方便用户把切换指示装置放置在便于操作的地方,增加了本电池的实用性。以下是对基础方案的优化:进一步,所述放电导电片的下表面贴合有磁性条,由于放电导电柱一般采用内芯为金属铜,外围采用合金钢的材料制造而成,所以在放电导电片的下方贴合有磁性条可让放电导电柱更好的贴合在放电导电片的上表面。进一步,所述放电导电片两侧设置有滑槽,导电柱外侧设置有与滑槽滑动配合的滚珠,滚珠滑动连接在滑槽内,当导电柱在运动时,滚珠卡在滑槽内,这样可使得导电柱与放电导电片接触稳定。进一步,所述副电池和主电池外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与副电池、主电池之间形成填充腔,所述填充腔内填充有导热硅胶。通过外壳对副电池和主电池的整体的保障,方便更换携带,在填充腔内填充有导热硅胶能够及时将两电池的热量导出来,使得电池工作温度维持在正常范围内。进一步,所述外壳与主电池,外壳与副电池之间活动放置有一圈支撑骨架;通过支撑骨架有效增加主电池、副电池与外壳之间的连接强度,并且可以缓解外界对电池的冲击。最后,所述外壳下方为导热座,导热座密封连接在填充腔下方,导热座的下表面设置有散热片。通过导热座将填充腔内的导热硅胶热量及时导出,并通过散热片将热量及时散热到外界,也能增加对电池的保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的电动摩托车节能应急电池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中应急电池中电池盖及其附属部件连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主电池1、副电池2、放电导电片3、充电导电片4、绝缘格栅5、硅胶板6、外壳7、电池盖8、充电导电柱9、滑动槽10、放电导电柱11。如图1和图2所示的电动摩托车节能应急电池,包括主电池1,主电池1为长筒状,主电池一侧固定一块副电池2,副电池2和主电池1的上表面分开设置的充电导电片4、放电导电片3,副电池2和主电池1的充电导电片4连通,副电池2和主电池1的放电导电片3之间设置绝缘格栅5,属副电池和主电池之间设置有硅胶板6,主电池1和副电池2的上表面设置有共用的电池盖8,电池盖8上设有与充电导电片4固定连接的充电导电柱9,与放电导电片3连接的放电导电柱11,电池盖8上设置有滑动槽10,放电导电柱11滑动连接在滑动槽10内,放电导电柱11下方与放电导电片3相抵。放电导电片3的下表面贴合有磁性条,由于放电导电柱11一般采用内芯为金属铜,外围采用合金钢的材料制造而成,所以在放电导电片11的下方贴合有磁性条可让放电导电柱更好的贴合在放电导电片的上表面。放电导电片两侧设置有滑槽,导电柱外侧设置有与滑槽滑动配合的滚珠,滚珠滑动连接在滑槽内,当导电柱在运动时,滚珠卡在滑槽内,这样可使得导电柱与放电导电片接触稳定。副电池2和主电池1外设置有外壳7,外壳7与副电池、主电池之间形成填充腔,填充腔内填充有导热硅胶。通过外壳7对副电池2和主电池1的整体的保障,方便更换携带,在填充腔内填充有导热硅胶能够及时将两电池的热量导出来,使得电池工作温度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外壳与主电池,外壳与副电池之间活动放置有一圈支撑骨架;通过支撑骨架有效增加主电池、副电池与外壳之间的连接强度,并且可以缓解外界对电池的冲击。外壳下方为导热座,导热座密封连接在填充腔下方,导热座的下表面设置有散热片。通过导热座将填充腔内的导热硅胶热量及时导出,并通过散热片将热量及时散热到外界,也能增加对电池的保护。当用户在没有充电条件的情况下,电动摩托车的主电池没有电量后,结合将电能输出端切换到副电池上即可,一般切换装置,可采用机械式,如手动将放电导电柱移动到副电池上,也可采用自动切换的装置,当电动摩托车检测到主电池没有电量时,通过提醒,并切换到副电池上,但是要表示出切换后处于应急状态的提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专利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动摩托车节能应急电池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摩托车节能应急电池:包括主电池,所述主电池为长筒状,其特征在于:主电池一侧固定一块副电池,所述副电池和主电池的上表面分开设置的充电导电片、放电导电片,所述副电池和主电池的充电导电片相互连通,所述副电池和主电池的放电导电片之间设置绝缘格栅,所述属副电池和主电池之间设置有硅胶板,所述主电池和副电池的上表面设置有共用的电池盖,所述电池盖上设有与充电导电片固定连接的充电导电柱,与放电导电片连接的放电导电柱,电池盖上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放电导电柱滑动连接在滑动槽内,放电导电柱下方与放电导电片相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摩托车节能应急电池:包括主电池,所述主电池为长筒状,其特征在于:主电池一侧固定一块副电池,所述副电池和主电池的上表面分开设置的充电导电片、放电导电片,所述副电池和主电池的充电导电片相互连通,所述副电池和主电池的放电导电片之间设置绝缘格栅,所述属副电池和主电池之间设置有硅胶板,所述主电池和副电池的上表面设置有共用的电池盖,所述电池盖上设有与充电导电片固定连接的充电导电柱,与放电导电片连接的放电导电柱,电池盖上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放电导电柱滑动连接在滑动槽内,放电导电柱下方与放电导电片相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摩托车节能应急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导电片的下表面贴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麦纳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