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防抖变焦双摄模组及摄像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1640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学防抖变焦双摄模组及摄像设备,包括主摄像头和副摄像头,副摄像头包括感光芯片、底座、N个镜片、镜头和光学防抖结构;镜头由n个镜片组成,光学防抖结构包括驱动马达,镜头位于光学防抖结构的内部、且与驱动马达连接,驱动马达用于驱动镜头;m个镜片、光学防抖结构和镜头均通过底座搭载在感光芯片上,m个镜片位于镜头下方;其中,n+m=N。由于镜头中镜片数量减少,从而使驱动马达的负载减少,进一步使驱动马达的尺寸减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在保障成像效果的情况下,减小了光学防抖结构和整个摄像模组的体积,更有利于摄像模组和摄像设备的轻薄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防抖变焦双摄模组及摄像设备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摄像头模组
,特别是涉及一种光学防抖变焦双摄模组及摄像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用户对图像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促使摄像、摄影技术不断发展,以获得更清晰、更高质量的图像。在摄像或摄影过程中,由于用户手部抖动或外界其他因素使拍摄过程中摄像设备发生抖动,从而造成拍摄的图像不清晰,影响图像质量,未解决这一技术问题具有防抖功能的摄像设备应运而生。现有技术中的潜望式光学防抖变焦双摄模组主要分为主摄像头和副摄像头两部分,其中,主摄像头采用宽视场角的镜头,副摄像头采用窄视场角的镜头,由于视场角越小的镜头高度越高,为了降低双摄模组的整体高度,副摄像头通常打横放置,设计为潜望式结构,具体请参照图1。当主摄像头的画面切换成副摄像头的画面时,由于副摄像头的镜头视场角窄,能显示的画面区域变小,即中心区域的画面被放大,跟光学放大、光学变焦效果一致。由于窄视场角的镜头对抖动更加敏感,为保证影像效果,通常把副摄像头设计为光学防抖模组,也即将光学防抖结构设置在副摄像头内部。如图2所示,副摄像头的镜头位于光学防抖结构的内部,在光学防抖结构工作时,位于光学防抖结构中的驱动马达需要镜头进行驱动,以对光轴进行调整。通常,镜头是由位于副摄像头内部的所有镜片组成的,从而使驱动马达的负载较大,负载越大所需要的驱动马达的尺寸就越大,从而增加了光学防抖结构的体积,不利于潜望式光学防抖变焦双摄模组的轻薄化。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光学防抖变焦双摄模组及摄像设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学防抖变焦双摄模组及摄像设备,在保障成像效果的情况下,减小了光学防抖结构和整个摄像模组的体积,更有利于摄像模组和摄像设备的轻薄化。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学防抖变焦双摄模组,包括主摄像头和副摄像头,所述副摄像头包括感光芯片、底座、N个镜片、镜头和光学防抖结构;所述镜头由n个所述镜片组成,所述光学防抖结构包括驱动马达,所述镜头位于所述光学防抖结构的内部、且与所述驱动马达连接,所述驱动马达用于驱动所述镜头;m个所述镜片、所述光学防抖结构和所述镜头均通过所述底座搭载在所述感光芯片上,m个所述镜片位于所述镜头下方;其中,n+m=N。可选的,所述驱动马达为微型光学防抖马达。可选的,所述光学防抖结构为弹片式光学防抖结构。可选的,所述光学防抖结构为悬挂式光学防抖结构。可选的,所述N为5。可选的,所述n为3,所述m为2。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摄像设备,包括如上述所述的光学防抖变焦双摄模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学防抖变焦双摄模组及摄像设备,包括主摄像头和副摄像头,副摄像头包括感光芯片、底座、N个镜片、镜头和光学防抖结构;镜头由n个镜片组成,光学防抖结构包括驱动马达,镜头位于光学防抖结构的内部、且与驱动马达连接,驱动马达用于驱动镜头;m个镜片、光学防抖结构和镜头均通过底座搭载在感光芯片上,m个镜片位于镜头下方;其中,n+m=N。可见,本技术实施例中将摄像模组中的N个镜片分成两部分,其中n个镜片组成镜头,镜头位于光学防抖结构内部,驱动马达用于对镜头进行驱动以对光轴进行调整,剩余的m个镜片位于镜头的下方、底座的上方。由于镜头中镜片数量减少,从而使驱动马达的负载减少,进一步使驱动马达的尺寸减少,本技术实施例在保障成像效果的情况下,减小了光学防抖结构和整个摄像模组的体积,更有利于摄像模组和摄像设备的轻薄化。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和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的一种光学防抖变焦双摄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的一种光学防抖变焦双摄模组中的副摄像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光学防抖变焦双摄模组中的副摄像头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学防抖变焦双摄模组及摄像设备,在保障成像效果的情况下,减小了光学防抖结构和整个摄像模组的体积,更有利于摄像模组和摄像设备的轻薄化。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照图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学防抖变焦双摄模组中副摄像头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中的光学防抖变焦双摄模组,包括主摄像头和副摄像头,副摄像头包括感光芯片1、底座2、N个镜片、镜头3和光学防抖结构4;镜头3由n个镜片组成,光学防抖结构4包括驱动马达41,镜头3位于光学防抖结构4的内部、且与驱动马达41连接,驱动马达41用于驱动镜头3;m个镜片、光学防抖结构4和镜头3均通过底座2搭载在感光芯片1上,m个镜片位于镜头3下方;其中,n+m=N。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光学防抖变焦双模组中的主摄像头与现有技术中线头,本申请在此不做详述。本申请的副摄像头中一共有N个镜片,并且其中的n个镜片组成镜头3,也即镜头3只是由部分镜片组成的,而不是由副摄像头中的全部镜片组成的,镜头3位于光学防抖结构4内部,光学防抖结构4和镜头3通过底座2搭载在感光芯片1上,其他的m个镜片设置在光学防抖机构和镜头3的下方,且位于底座2上方,具体的将该m个镜片搭载在底座2上,在具体搭载过程中可以根据底座2的具体形状结构对m个镜片的结构进行相应的设计,使m个镜片的结构与底座2的结构相配合,例如使镜片的大小和形状与底座2的形状大小相配合。具体的,当副摄像头发生抖动时,光学防抖结构4中的驱动马达41将镜头3对进行驱动,以对镜头3的光轴进行相应的调整,此时驱动马达41只需要驱动n个镜片即可,无需对位于镜头3下方的m个镜片进行驱动,从而减少了驱动马达41的负载,本申请中可以采用较小尺寸的驱动马达41对该镜头3进行驱动。还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申请中副摄像头中的镜片总数量没有发生变化,并且在对m片镜片和镜头3进行搭载时,对镜头3的位置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使镜头3与m片镜片相匹配,从而可以保障副摄像头的成像效果不发生改变,也即本申请可以在保障成像效果的前提下减少副摄像头的体积,从而减小整个摄像模组的体积。进一步的,驱动马达41为微型光学防抖马达。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光学防抖结构4中的驱动马达41可以为微型光学防抖马达,当然,也不仅限于采用微型光学防抖马达,还可以为其他类型的驱动马达41,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更进一步的,光学防抖结构4为弹片式光学防抖结构4或悬挂式光学防抖结构4。具体的,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光学防抖结构4不仅可以为弹片式光学防抖结构4或悬挂式光学防抖结构4,还可以为滚珠式光学防抖结构4,具体不做限定。可选的,N为5。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副摄像头中的镜片总数量不仅限于5个,也可以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光学防抖变焦双摄模组及摄像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防抖变焦双摄模组,包括主摄像头和副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摄像头包括感光芯片、底座、N个镜片、镜头和光学防抖结构;所述镜头由n个所述镜片组成,所述光学防抖结构包括驱动马达,所述镜头位于所述光学防抖结构的内部、且与所述驱动马达连接,所述驱动马达用于驱动所述镜头;m个所述镜片、所述光学防抖结构和所述镜头均通过所述底座搭载在所述感光芯片上,m个所述镜片位于所述镜头下方;其中,n+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防抖变焦双摄模组,包括主摄像头和副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摄像头包括感光芯片、底座、N个镜片、镜头和光学防抖结构;所述镜头由n个所述镜片组成,所述光学防抖结构包括驱动马达,所述镜头位于所述光学防抖结构的内部、且与所述驱动马达连接,所述驱动马达用于驱动所述镜头;m个所述镜片、所述光学防抖结构和所述镜头均通过所述底座搭载在所述感光芯片上,m个所述镜片位于所述镜头下方;其中,n+m=N。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防抖变焦双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有兴
申请(专利权)人: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