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板及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13912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端板及电池模组,端板具有:多个减重孔,各减重孔位于端板的厚度方向的一侧并沿高度方向贯通端板;以及至少一个缓冲腔,各缓冲腔位于端板的厚度方向的另一侧并沿高度方向贯通端板。端板的带有减重孔的厚度方向一侧具有较强的刚度,而端板的带有缓冲腔的厚度方向的一侧具有吸能特性,当其应用于电池模组中时,端板的靠近缓冲腔的大面面向电池模组中的多个电池且从厚度方向压紧固定所述多个电池。在电池模组使用过程中,随着各电池的膨胀变形,端板的带有缓冲腔的厚度方向的一侧发生弹性和塑性变形以吸收膨胀力,从而很大程度地减轻了整个电池模组外形由于各电池的膨胀力而造成的变形,提升了电池模组的结构强度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端板及电池模组
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端板及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电池模组通常由多个电池和模组结构件构成,模组结构件对各电池起固定作用,其主要包括侧板、端板、顶盖和绝缘片,端板与侧板一般通过焊接或者螺钉连接,绝缘片位于端板与对应的电池之间。其中,端板通常由铝材挤压成型并为平板结构,当电池模组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膨胀力全部作用于平板的平面时,由于端板的本身的刚性较大,仅能吸收掉小部分膨胀力,而大部分膨胀力仍然残留,会直接作用于焊缝。当膨胀力超过焊缝强度时,焊缝便会破坏,导致模组失效;或者剩余的大部分膨胀力使端板的安装孔产生偏移,当偏移量达到一定量时,螺钉会受到径向剪切力,导致螺钉断裂,从而使电池模组失效。因此,传统的电池模组通常都存在结构强度偏低、长期可靠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板及电池模组,当端板应用于电池模组中时,能够吸收各电池的膨胀力,从而提升了电池模组的结构强度和可靠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端板,其具有:多个减重孔,各减重孔位于端板的厚度方向的一侧并沿高度方向贯通端板;以及至少一个缓冲腔,各缓冲腔位于端板的厚度方向的另一侧并沿高度方向贯通端板。在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其包括:多个电池,沿厚度方向并排布置;以及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端板,端板的靠近缓冲腔的大面面向所述多个电池,且从厚度方向压紧固定所述多个电池。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在根据本技术的端板中,端板具有多个减重孔和至少一个缓冲腔,端板的带有减重孔的厚度方向一侧具有较强的刚度,而端板的带有缓冲腔的厚度方向的一侧具有吸能特性,当其应用于电池模组中时,端板的靠近缓冲腔的大面面向电池模组中的多个电池且从厚度方向压紧固定所述多个电池。并且,在电池模组使用过程中,随着各电池的膨胀变形,端板的带有缓冲腔的厚度方向的一侧发生弹性和塑性变形以吸收膨胀力,从而很大程度地减轻了整个电池模组外形由于各电池的膨胀力而造成的变形,提升了电池模组的结构强度和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端板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主视图。图3是沿图2中的A-A线切分后的剖视图。图4是图1的变形例。图5是图4的主视图。图6是沿图5中的B-B线切分后的剖视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的电池模组的立体图。图8是图7的分解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电池31主体部2端板32连接部21减重孔4绝缘片22缓冲腔T厚度方向23安装孔H高度方向24凹口L长度方向3侧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根据本技术的端板及电池模组。首先说明本技术第一方面的端板2。参照图1至图6,根据本技术的端板2具有:多个减重孔21,各减重孔21位于端板2的厚度方向T的一侧并沿高度方向H贯通端板2;以及至少一个缓冲腔22,各缓冲腔22位于端板2的厚度方向T的另一侧并沿高度方向H贯通端板2。在根据本技术的端板2中,端板2具有多个减重孔21(在满足端板2所需刚度和强度的前提下,减少了端板2的重量和成本)和至少一个缓冲腔22,端板2的带有减重孔21的厚度方向T一侧具有较强的刚度,而端板2的带有缓冲腔22的厚度方向T的一侧具有吸能特性,当其应用于电池模组中时,端板2的靠近缓冲腔22的大面面向电池模组中的多个电池1且从厚度方向T压紧固定所述多个电池1。并且,在电池模组使用过程中,随着各电池1的膨胀变形,端板2的带有缓冲腔22的厚度方向T的一侧发生弹性和塑性变形以吸收膨胀力,从而很大程度地减轻了整个电池模组外形由于各电池1的膨胀力而造成的变形,提升了电池模组的结构强度和可靠性。此外,基于
技术介绍
中的端板的结构,本技术的端板2只需调整相关设计尺寸,并加以试验和验证,便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这里补充说明的是,为了保证端板2的刚度要求,端板2的形成各减重孔21的实体部分(相当于加强筋的作用)应足够厚,而为了同时保证端板2的吸能效果,端板2的形成各缓冲腔22的实体部分应足够细。端板2可采用挤塑或压铸成型方式进行生产制造,且由于这两种加工方式比较简单,提高了生产效率。端板2可使用延展性好的材料制成,如铝合金等。参照图2和图6,各缓冲腔22的沿垂直于高度方向H做出的横截面形状可为矩形(或近似矩形)。参照图1和图3,缓冲腔22可为一个,该一个缓冲腔22为沿端板2的长度方向L延伸的长孔。这里所说的“长孔”是指缓冲腔22沿长度方向L延伸的尺寸比较大,其在长度方向L上的边缘部分靠近下文所述的安装孔23。参照图4和图6,缓冲腔22可为多个,多个缓冲腔22沿端板2的长度方向L间隔布置。这里,相邻两个缓冲腔22之间的距离应尽量小,以保证端板2的吸能效果。参照图1和图3以及图4和图6,多个缓冲腔22的处于厚度方向T的同一侧的壁面共面。具体地,多个缓冲腔22的处于厚度方向T的任意同一侧的壁面共面或者多个缓冲腔22的处于厚度方向T的两侧的壁面均共面(此时意味着所有缓冲腔22的沿厚度方向T的尺寸相同)。参照图1、图3、图4和图6,端板2还可具有:两个安装孔23,位于端板2的长度方向L两端并沿高度方向H贯通端板2。其中,当本技术的端板2应用于电池模组中时,端板2的各安装孔23可通过螺栓固定于箱体中。在电池模组使用过程中,随着各电池1的膨胀变形,端板2的带有缓冲腔22的厚度方向T的一侧发生弹性和塑性变形以吸收膨胀力,减少了安装孔23的偏移量,从而能够有效避免螺栓断裂失效,提升了电池模组的结构强度和可靠性。参照图1、图2、图4和图5,端板2还可具有:两个凹口24,位于端板2的远离缓冲腔22的大面的长度方向L两端并从所述大面向内凹入而成。接着说明本技术第二方面的电池模组。参照图7和图8,根据本技术的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池1,沿厚度方向T并排布置;以及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端板2,端板2的靠近缓冲腔22的大面面向所述多个电池1,且从厚度方向T压紧固定所述多个电池1。在根据本技术的电池模组中,由于端板2的靠近缓冲腔22的大面面向电池模组中的多个电池1且从厚度方向T压紧固定所述多个电池1,因此在电池模组使用过程中,随着各电池1的膨胀变形,端板2的带有缓冲腔22的厚度方向T的一侧发生弹性和塑性变形以吸收膨胀力,从而很大程度地减轻了整个电池模组外形由于各电池1的膨胀力而造成的变形,提升了电池模组的结构强度和可靠性。参照图7和图8,端板2在数量上可为两个。电池模组还可包括:两个侧板3,分别从长度方向L两端夹紧固定所述多个电池1,且一个侧板3固定连接两个端板2。各侧板3可采用螺钉固定连接两个端板2或者采用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两个端板2。这里,不管侧板3和端板2以哪种方式连接,基于端板2的吸能性能,能够有效减少焊缝开裂或者螺钉断裂的风险,从而保证了电池模组的结构强度和可靠性。端板2还可具有:两个凹口24,位于端板2的远离缓冲腔22的大面的长度方向L两端并从所述大面向内凹入而成,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参照图8,各侧板3可具有:主体部31,沿宽度方向W位于所有电池1的外侧;以及两个连接部32,沿厚度方向T形成于主体部31的两端,且各连接部32对应贴接一个端板2的凹口24。这里,各凹口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端板及电池模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端板(2),具有:多个减重孔(21),各减重孔(21)位于端板(2)的厚度方向(T)的一侧并沿高度方向(H)贯通端板(2);其特征在于,端板(2)还具有:至少一个缓冲腔(22),各缓冲腔(22)位于端板(2)的厚度方向(T)的另一侧并沿高度方向(H)贯通端板(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板(2),具有:多个减重孔(21),各减重孔(21)位于端板(2)的厚度方向(T)的一侧并沿高度方向(H)贯通端板(2);其特征在于,端板(2)还具有:至少一个缓冲腔(22),各缓冲腔(22)位于端板(2)的厚度方向(T)的另一侧并沿高度方向(H)贯通端板(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板(2),其特征在于,缓冲腔(22)为一个,该一个缓冲腔(22)为沿端板(2)的长度方向(L)延伸的长孔;或者缓冲腔(22)为多个,多个缓冲腔(22)沿端板(2)的长度方向(L)间隔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板(2),其特征在于,当缓冲腔(22)为多个时,多个缓冲腔(22)的处于厚度方向(T)的同一侧的壁面共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板(2),其特征在于,端板(2)还具有:两个安装孔(23),位于端板(2)的长度方向(L)两端并沿高度方向(H)贯通端板(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板(2),其特征在于,端板(2)还具有:两个凹口(24),位于端板(2)的远离缓冲腔(22)的大面的长度方向(L)两端并从所述大面向内凹入而成。6.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池(1),沿厚度方向(T)并排布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杨张志强马林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