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滑移门内开关耐久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1216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7: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滑移门内开关耐久试验装置,基架固定设置在地板上,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分别固定设置在基架的中部前端和中部后端,第一作动器一端与第一支柱铰接,第一摆杆一端与第二支柱铰接,第一作动器另一端与第一摆杆另一端前部铰接,第一拉绳一端与第一摆杆连接,第一拉绳另一端与内开手柄连接,第一作动器与控制器连接。气缸杆缩回,带动第一摆杆通过第一拉绳拉动内开手柄先解锁;然后,在气缸杆缩回的过程中,第一作动器通过向开门方向运动;气缸杆通过拉动第一摆杆向开门方向运动,实现内开滑移门的功能;气缸杆伸出,第一作动器向关门方向运动,气缸杆通过推动第一摆杆向关门方向运动,实现内关滑移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滑移门内开关耐久试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门测试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滑移门内开关耐久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多数汽车内开关门疲劳耐久试验装置和方法的对象均是铰链门,缺少汽车内开关滑移门的疲劳耐久试验装置和方法,无法对内开关滑移门进行疲劳验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滑移门内开关耐久试验装置,其优点是滑移门内开关耐久测试实验周期短、操作简单、维护方便、实现自动控制,确保了试验数据的可靠性、降低人力成本及降低劳动强度,提高试验效率。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汽车滑移门内开关耐久试验装置,包括基架、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一摆杆、第一作动器、控制器及拉绳,所述基架固定设置在汽车内地板上,所述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分别铅锤固定设置在所述基架的中部前端和中部后端,所述第一作动器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柱铰接,所述第一摆杆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柱铰接,所述第一作动器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摆杆另一端前部铰接,所述第一拉绳一端与所述第一摆杆连接,所述第一拉绳另一端与汽车滑移门内开关连接,所述第一作动器与控制器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汽车滑移门内开关耐久试验装置,还可以是:所述第一支柱上铰接设置有第二作动器,所述第一作动器与所述第二作动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支柱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支柱上铰接设置有第二摆杆,所述第二作动器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摆杆另一端前部铰接,所述第二拉绳一端与所述第二摆杆连接,所述第二拉绳另一端与汽车内另一侧内开手柄连接,所述第二作动器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摆杆与第一拉绳、第二摆杆与第二拉绳之间设置有第一U形工装和第二U形工装,所述第一U形工装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摆杆上,所述第一拉绳与所述U形工装可解除式连接,所述第二U形工装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摆杆上,所述第二拉绳与所述U形工装可拆除式连接。所述第二作动器通过第三铰链与所述第一支柱连接,所述第二摆杆通过第四铰链与所述第二支柱连接。所述第一作动器通过第一铰链与所述第一支柱连接,所述第一摆杆通过第二铰链与所述第二支柱连接。所述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螺纹孔,所述第一铰链、第二铰链、第三铰链和第四铰链通过螺栓与螺纹孔可拆卸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汽车滑移门内开关耐久试验装置,包括基架、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一摆杆、第一作动器、控制器及拉绳,所述基架固定设置在地板上,所述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基架的中部前端和中部后端,所述第一作动器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柱铰接,所述第一摆杆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柱铰接,所述第一作动器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摆杆另一端前部铰接,所述第一拉绳一端与所述第一摆杆连接,所述第一拉绳另一端与内开手柄连接,所述第一作动器与控制器连接。这样,控制器控制第一作动器有杆腔进气,气缸杆缩回,带动第一摆杆通过第一拉绳拉动内开手柄先解锁;然后,在气缸杆缩回的过程中,第一作动器通过固定在第一支柱上的第一铰链,以固定点为圆心向开门方向运动;气缸杆通过拉动第一摆杆以固定在第二支柱的固定点为圆心向开门方向运动,同时拉动连接内开手柄的拉绳拉动内开手柄向开门方向运动,实现内开滑移门的功能;控制器控制第一作动器无杆腔进气,气缸杆伸出,第一作动器通过固定在第一支柱上的第一铰链以固定点为圆心向关门方向运动,气缸杆通过推动第一摆杆以固定在第二支柱的固定点为圆心向关门方向运动,同时带动连接内开手柄的第一拉绳拉动手柄向关门方向运动,实现内关滑移门。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的优点是:滑移门内开关耐久测试实验周期短、操作简单、维护方便、实现自动控制,确保了试验数据的可靠性、降低人力成本及降低劳动强度,提高试验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汽车滑移门内开关耐久试验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二作动器;2:内开手柄;3:第一拉绳;4:第一U形工装;5:地板;6:第一作动器;7:第一铰链;8:第一支柱;9:基架;10:第二支柱;11:第二铰链;12:第一摆杆;13:第二摆杆;14:第二U形工装。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滑移门内开关耐久试验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汽车滑移门内开关耐久试验装置,包括基架9、第一支柱8、第二支柱10、第一摆杆12、第一作动器6、控制器及拉绳,所述基架9固定设置在汽车内地板5上,所述第一支柱8和第二支柱10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基架9的中部前端和中部后端,所述第一作动器6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柱8铰接,所述第一摆杆12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柱10铰接,所述第一作动器6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摆杆12另一端前部铰接,所述第一拉绳3一端与所述第一摆杆12连接,所述第一拉绳3另一端与内开手柄2连接,所述第一作动器6与控制器连接。这样,控制器控制第一作动器6有杆腔进气,气缸杆缩回,带动第一摆杆12通过第一拉绳3拉动内开手柄2先解锁;然后,在气缸杆缩回的过程中,第一作动器6通过固定在第一支柱8上的第一铰链7,以固定点为圆心向开门方向运动;气缸杆通过拉动第一摆杆12以固定在第二支柱10的固定点为圆心向开门方向运动,同时拉动连接内开手柄2的拉绳拉动内开手柄2向开门方向运动,实现内开滑移门的功能;控制器控制第一作动器6无杆腔进气,气缸杆伸出,第一作动器6通过固定在第一支柱8上的第一铰链7以固定点为圆心向关门方向运动,气缸杆通过推动第一摆杆12以固定在第二支柱10的固定点为圆心向关门方向运动,同时带动连接内开手柄2的第一拉绳3拉动手柄向关门方向运动,实现内关滑移门。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的优点是:滑移门内开关耐久测试实验周期短、操作简单、维护方便、实现自动控制,确保了试验数据的可靠性、降低人力成本及降低劳动强度,提高试验效率。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汽车滑移门内开关耐久试验装置,如图1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第一支柱8上铰接设置有第二作动器1,所述第一作动器与所述第二作动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支柱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支柱10上铰接设置有第二摆杆13,所述第二作动器1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摆杆13另一端前部铰接,所述第二拉绳一端与所述第二摆杆13连接,所述第二拉绳另一端与汽车内另一侧内开手柄2连接,所述第二作动器1与控制器连接。这样,控制器控制第二作动器1有杆腔进气,气缸杆缩回,带动第二摆杆13通过第二拉绳拉动内开手柄2先解锁;然后,在气缸杆缩回的过程中,第二作动器1通过固定在第二支柱10上的第三铰链,以固定点为圆心向开门方向运动;气缸杆通过拉动第二摆杆13以固定在第二支柱10的固定点为圆心向开门方向运动,同时拉动连接内开手柄2的拉绳拉动内开手柄2向开门方向运动,实现内开滑移门的功能;控制器控制第二作动器1无杆腔进气,气缸杆伸出,第二作动器1通过固定在第一支柱8上的第三铰链以固定点为圆心向关门方向运动,气缸杆通过推动第二摆杆13以固定在第二支柱10的固定点为圆心向关门方向运动,同时带动连接内开手柄2的第二拉绳拉动手柄向关门方向运动,实现内关滑移门。可以实现两侧汽车滑移门内开关的同步测试。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摆杆12与第一拉绳3、第二摆杆13与第二拉绳之间设置有第一U形工装4和第二U形工装14,所述第一U形工装4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摆杆12上,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滑移门内开关耐久试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滑移门内开关耐久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架、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一摆杆、第一作动器、控制器及拉绳,所述基架固定设置在汽车内地板上,所述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分别铅锤固定设置在所述基架的中部前端和中部后端,所述第一作动器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柱铰接,所述第一摆杆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柱铰接,所述第一作动器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摆杆另一端前部铰接,所述第一拉绳一端与所述第一摆杆连接,所述第一拉绳另一端与汽车滑移门内开关连接,所述第一作动器与控制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滑移门内开关耐久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架、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一摆杆、第一作动器、控制器及拉绳,所述基架固定设置在汽车内地板上,所述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分别铅锤固定设置在所述基架的中部前端和中部后端,所述第一作动器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柱铰接,所述第一摆杆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柱铰接,所述第一作动器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摆杆另一端前部铰接,所述第一拉绳一端与所述第一摆杆连接,所述第一拉绳另一端与汽车滑移门内开关连接,所述第一作动器与控制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滑移门内开关耐久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柱上铰接设置有第二作动器,所述第一作动器与所述第二作动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支柱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支柱上铰接设置有第二摆杆,所述第二作动器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摆杆另一端前部铰接,所述第二拉绳一端与所述第二摆杆连接,所述第二拉绳另一端与汽车内另一侧内开手柄连接,所述第二作动器与控制器连接。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定芳何飞杨胜高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