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11259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6: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粮食烘干装置,属于农业科学技术领域,其包括:壳体,其顶部设置有封盖,封盖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料口和至少一个出气口,壳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气口,底部设置有小颗粒出口;烘干网,其设置在壳体内;多个支撑块,其固设在壳体的底部;分隔筒,其上部位于烘干网内,底部穿过烘干网的底部,分隔筒的底部设置有挡板,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出气口和小颗粒出口分别与分隔筒的内部连通;拉杆,其一端与挡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壳体的外部;至少一根出料管,出料管的一端与烘干网和分隔筒围成的区域连通,另一端穿过壳体的底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均匀地对粮食进行烘干,且操作简单,烘干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粮食烘干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粮食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很多粮食收获后,在贩卖或储存前,需要进行干燥,使其达到贩卖要求或增加保存时间。传统的粮食干燥通常采用自然风干和晾晒等方法进行干燥,但耗时长,粮食表面易粘附沙土,并易滋生有害病菌,影响后期食用,且干燥质量受天气影响较大。采用粮食烘干装置能避免粮食表面粘附沙土,缩短烘干时间,且不受天气影响。但现有的粮食烘干装置存在着烘干不均匀,操作复杂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粮食烘干装置,以均匀地对粮食进行烘干,且操作简单,烘干效率高。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粮食烘干装置,包括:壳体,其内部中空,且顶部敞开,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封盖,所述封盖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料口和至少一个出气口,所述壳体的侧壁为双层结构,且壳体的侧壁的内层和外层不接触,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气口,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小颗粒出口,所述壳体的侧壁的内层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进气孔;烘干网,其为半包围结构,且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烘干网的底部水平,所述封盖封住所述烘干网的开口,所述烘干网的底部和侧壁分别与所述壳体的底部和侧壁不接触,烘干网的底部和侧壁上均间隔设置有多个网孔;多个支撑块,其间隔固设在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多个支撑块的顶部齐平,所述烘干网搁置在所述多个支撑块上;分隔筒,其为筒体形,分隔筒沿竖直方向设置,且其上部位于所述烘干网内,分隔筒的顶部封闭或被所述封盖封住,底部穿过所述烘干网的底部,并与所述壳体的底部不接触,分隔筒的外侧壁与所述烘干网的底部固定且无缝连接,所述分隔筒的底部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分隔筒铰接,且选择性地封住所述分隔筒的底部,当所述挡板封住所述分隔筒的底部时,所述挡板与所述壳体的底部不接触,所述分隔筒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位于烘干网的内部,所述出气口和所述小颗粒出口分别与所述分隔筒的内部连通,进料口与分隔筒的顶部不相对;拉杆,其一端穿过所述壳体的底部后与所述挡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至少一根出料管,出料管的一端与所述烘干网的底部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烘干网和分隔筒围成的区域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壳体的底部。优选的是,所述的粮食烘干装置中,所述壳体的底部从边缘向着中间逐渐向下倾斜,所述小颗粒出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的中间。优选的是,所述的粮食烘干装置中,还包括:限位块,其为环形,限位块的外壁与壳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限位块的内壁与烘干网的外侧壁贴合,限位块与进气口不干涉。优选的是,所述的粮食烘干装置中,所述分隔筒的上部的侧壁封闭。优选的是,所述的粮食烘干装置中,所述分隔筒的顶部封闭。优选的是,所述的粮食烘干装置中,所述壳体、所述烘干网和所述分隔筒均为圆柱体形,且同轴设置,所述限位块为圆环形,所述进料口、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支撑块的数量均为四个,四个进料口沿所述封盖的圆周方向等间隔设置,四个进气口沿所述壳体的圆周方向等间隔设置,四个支撑块沿所述烘干网的底部的圆周方向等间隔设置,所述出料管的根数为两根,两根出料管相对于壳体的轴线对称设置。优选的是,所述的粮食烘干装置中,还包括:多个搅动装置,其沿所述分隔筒的圆周方向等间隔设置在所述烘干网和分隔筒围成的区域内,搅动装置包括:竖杆,其沿竖直方向设置,并位于所述烘干网和分隔筒围成的区域内,竖杆在动力的驱动下上下运动;多个搅动环,其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竖杆上,搅拌环为环形,搅拌环的内壁与竖杆的外壁固定且无缝连接。优选的是,所述的粮食烘干装置中,所述搅动装置的个数为四个,所述竖杆穿过所述封盖;所述种子烘干机还包括:框体,其为方形,且沿水平方向设置,框体的四个角与四根竖杆连接;动力装置,其与框体连接,用于带动框体上下运动。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将壳体的侧壁设置为双层结构,在壳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气口,在壳体的侧壁的内层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进气孔,能使热风均匀地进入壳体内,并使热风能穿透烘干网内的粮食后,进入分隔筒内,通过出气口将废气排出。本专利技术的壳体的底部从边缘向着中间逐渐向下倾斜,在烘干过程中,从烘干网上的网孔出来的小颗粒农作物可通过小颗粒出口排出,烘干后的农作物通过出料管进行收集,在烘干结束后,向下拉拉杆,即可使从第一通孔出来的小颗粒农作物从小颗粒出口出来后进行收集,操作简单。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粮食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烘干网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粮食烘干装置,包括:壳体100,其内部中空,且顶部敞开,例如壳体100为内部中空且顶部敞开的圆柱体形,所述壳体100的顶部设置有封盖,所述封盖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料口101和至少一个出气口102,进料口101越多越好,各个进料口101均匀地分布在封盖上最好,这样进料更均匀,所述壳体100的侧壁为双层结构,且壳体100的侧壁的内层和外层不接触或间隔一定距离,所述壳体100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气口103,进气口103越多越好,各个进气口103沿壳体100的周长方向均匀分布比较好,这样进气更均匀,所述壳体100的底部设置有小颗粒出口104,所述壳体100的侧壁的内层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进气孔;烘干网110,其为半包围结构,且设置在所述壳体100内,烘干网110的底部水平,例如烘干网110为内部中空且顶部敞开的圆柱体形,且与壳体100同轴设置,所述封盖封住所述烘干网110的开口,所述烘干网110的底部和侧壁分别与所述壳体100的底部和侧壁不接触,烘干网110的底部和侧壁上均间隔设置有多个网孔;多个支撑块120,其间隔固设在所述壳体100的底部,所述多个支撑块120的顶部齐平,所述烘干网110搁置在所述多个支撑块120上;通过多个支撑块120支撑烘干网110,使烘干网110的底部与壳体100的底部相隔一定距离。分隔筒130,其为筒体形,例如分隔筒130为圆筒体形,并与所述壳体100同轴设置,分隔筒130沿竖直方向设置,且其上部位于所述烘干网110内,分隔筒130的顶部封闭或被所述封盖封住,底部穿过所述烘干网110的底部,并与所述壳体100的底部不接触,分隔筒130的外侧壁与所述烘干网110的底部固定且无缝连接,所述分隔筒130的底部设置有挡板131,所述挡板131与所述分隔筒130铰接,且选择性地封住所述分隔筒130的底部,当所述挡板131封住所述分隔筒130的底部时,所述挡板131与所述壳体100的底部不接触,所述分隔筒130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第一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粮食烘干装置

【技术保护点】
粮食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内部中空,且顶部敞开,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封盖,所述封盖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料口和至少一个出气口,所述壳体的侧壁为双层结构,且壳体的侧壁的内层和外层不接触,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气口,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小颗粒出口,所述壳体的侧壁的内层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进气孔;烘干网,其为半包围结构,且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烘干网的底部水平,所述封盖封住所述烘干网的开口,所述烘干网的底部和侧壁分别与所述壳体的底部和侧壁不接触,烘干网的底部和侧壁上均间隔设置有多个网孔;多个支撑块,其间隔固设在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多个支撑块的顶部齐平,所述烘干网搁置在所述多个支撑块上;分隔筒,其为筒体形,分隔筒沿竖直方向设置,且其上部位于所述烘干网内,分隔筒的顶部封闭或被所述封盖封住,底部穿过所述烘干网的底部,并与所述壳体的底部不接触,分隔筒的外侧壁与所述烘干网的底部固定且无缝连接,所述分隔筒的底部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分隔筒铰接,且选择性地封住所述分隔筒的底部,当所述挡板封住所述分隔筒的底部时,所述挡板与所述壳体的底部不接触,所述分隔筒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位于烘干网的内部,所述出气口和所述小颗粒出口分别与所述分隔筒的内部连通,进料口与分隔筒的顶部不相对;拉杆,其一端穿过所述壳体的底部后与所述挡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至少一根出料管,出料管的一端与所述烘干网的底部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烘干网和分隔筒围成的区域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壳体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粮食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内部中空,且顶部敞开,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封盖,所述封盖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料口和至少一个出气口,所述壳体的侧壁为双层结构,且壳体的侧壁的内层和外层不接触,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气口,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小颗粒出口,所述壳体的侧壁的内层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进气孔;烘干网,其为半包围结构,且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烘干网的底部水平,所述封盖封住所述烘干网的开口,所述烘干网的底部和侧壁分别与所述壳体的底部和侧壁不接触,烘干网的底部和侧壁上均间隔设置有多个网孔;多个支撑块,其间隔固设在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多个支撑块的顶部齐平,所述烘干网搁置在所述多个支撑块上;分隔筒,其为筒体形,分隔筒沿竖直方向设置,且其上部位于所述烘干网内,分隔筒的顶部封闭或被所述封盖封住,底部穿过所述烘干网的底部,并与所述壳体的底部不接触,分隔筒的外侧壁与所述烘干网的底部固定且无缝连接,所述分隔筒的底部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分隔筒铰接,且选择性地封住所述分隔筒的底部,当所述挡板封住所述分隔筒的底部时,所述挡板与所述壳体的底部不接触,所述分隔筒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位于烘干网的内部,所述出气口和所述小颗粒出口分别与所述分隔筒的内部连通,进料口与分隔筒的顶部不相对;拉杆,其一端穿过所述壳体的底部后与所述挡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至少一根出料管,出料管的一端与所述烘干网的底部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烘干网和分隔筒围成的区域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壳体的底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粮食烘干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凤花李光利韦瑞克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致侨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