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祥林专利>正文

一种引射管隐藏式灶具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10084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6:10
一种引射管隐藏式灶具燃烧器,包括炉头、分火器座、内火盖和外环形火盖,所述炉头包括上开口的杯体和杯盖,所述杯体包括轴向卡槽、横向进气管和纵向进气管;杯盖包括板体、圆弧形出气腔、圆弧形进气腔、二个外引射管、内火盖座、内引射管和二次空气腔,分火器座包括上开口的圆环形腔体和圆弧形导气孔;杯盖的进气腔插入轴向卡槽内,内喷嘴与内引射管相对,外环喷嘴与外引射管相对;出气腔支撑圆环形腔体的底板,圆弧形导气孔与圆弧形出气腔对接;内火盖与内火盖座扣合,外环火盖与圆环形腔体扣合。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一次经灶具底壳内进入并经灶具面板上部进入;二次空气通道容积大;燃气燃烧充分,提高了能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射管隐藏式灶具燃烧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灶具燃烧器。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一种灶具燃烧器,包括炉头、分火器座、内火盖和外环形火盖,分火器座与炉头配合,内火盖和外环形火盖与分火器座配合。存在问题是:一次空气和二次空不足,结构复杂,能效比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引射管隐藏式灶具燃烧器,它具有结构简单,空气充足,燃烧充分,能效比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引射管隐藏式灶具燃烧器,包括炉头、分火器座、内火盖和外环形火盖,分火器座与炉头配合,外环形火盖与分火器座配合;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炉头包括上开口的杯体和杯盖,所述杯体后部的内壁上设置有轴向卡槽,前部杯体设置横向进气管和纵向进气管;横向进气管上设有二个外环喷嘴,纵向进气管的出气端设置有内喷嘴;杯盖包括板体、设置在板体后部的上表面上的圆弧形出气腔、后部下表面上的圆弧形进气腔、设在下表面且与圆弧形进气腔相通二个外引射管、位于板体上表面中心的内火盖座、位于下表面且与内火盖俯相通内引射管和位于板体前部具有上开口和贯通板体的二次空气腔,分火器座包括上开口的圆环形腔体、设置有圆环形腔体的底板上的圆弧形导气孔;杯盖的进气腔插入轴向卡槽内,内喷嘴与内引射管相对,外环喷嘴与外引射管相对;出气腔支撑圆环形腔体的底板,圆弧形导气孔与圆弧形出气腔对接;内火盖与内火盖座扣合,外环火盖与圆环形腔体扣合。所述的一种引射管隐藏式灶具燃烧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二次空气腔的内圆弧形壁板与两端壁板和外圆弧形壁板的上表面有高度差;内圆弧形壁板的上端支撑所述分火器座。所述的一种引射管隐藏式灶具燃烧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杯体的底板设置有装置座,装置座上设置有点火针孔和感应针孔,杯体的底板上设有下开口的容置腔,点火针孔和感应针孔与容置腔相通;所述二个外引射管之间的所述板体上设有点火针穿过孔和感应针穿过孔,点火针孔和感应针孔分别点火针穿过孔和感应针穿过孔的轴线重合。所述的一种引射管隐藏式灶具燃烧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杯体的底板上设有支撑柱,底板上设置有一次空气进气孔。所述的一种引射管隐藏式灶具燃烧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杯盖上的出气腔的两端面为螺旋面;还包括圆弧形导流板,圆弧形导流板设置有导流孔;圆弧形导流板的圆心角小于出气腔和圆弧形导气孔的圆心角;圆弧导流板位于分火器座的圆环形腔体内并与圆弧形导气孔相对。所述的一种引射管隐藏式灶具燃烧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纵向进气管的出气端位于所述杯体的底板的中心,内喷嘴的轴线与水平面垂直;所述内引射管的轴线与水平面垂直,内喷嘴与内引射管的进气端相对。所述的一种引射管隐藏式灶具燃烧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横向进气管所在的水平面位于纵向进气管所在的水平面的上方。所述的一种引射管隐藏式灶具燃烧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杯体的底板上设有支撑柱,底板上设置有一次空气进气孔;所述内喷嘴的两侧的底板上设有一次空气进气孔,外喷嘴下方设置有一次空气进气孔。所述的一种引射管隐藏式灶具燃烧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纵向进气管的出气端位于所述杯体的内壁上;所述内引射管包括垂直部和水平部,垂直部与内火盖座相通,水平部的悬空端为进水端并与内喷嘴相对。所述的一种引射管隐藏式灶具燃烧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杯体的底板上设有支撑柱,底板上设置有一次空气进气孔;所述内喷嘴和外喷嘴下部的底板上设有一次空气进气孔。本专利技术一种引射管隐藏式灶具燃烧器,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一次经灶具底壳内进入并经灶具面板上部进入;二次空气通道容积大;燃气燃烧充分,提高了能效。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A—A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分解图之一。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分解图之二。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6是图5的B—B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之一。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之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引射管隐藏式灶具燃烧器,包括炉头1、分火器座2、内火盖3和外环形火盖4,分火器座2与炉头1配合,外环形火盖4与分火器座2配合。所述炉头1包括上开口的杯体5和杯盖6,所述杯体5后部的内壁上设置有轴向卡槽51,前部杯体设置横向进气管52和纵向进气管53;横向进气管52上设有二个外环喷嘴,纵向进气管53的出气端设置有内喷嘴;杯盖6包括板体61、设置在板体后部的上表面上的圆弧形出气腔62、后部下表面上的圆弧形进气腔63、设在下表面且与圆弧形进气腔相通二个外引射管64、位于板体上表面中心的内火盖座65、位于下表面且与内火盖俯相通内引射管66和位于板体前部具有上开口和贯通板体的二次空气腔67,分火器座2包括上开口的圆环形腔体21、设置有圆环形腔体21的底板上的圆弧形导气孔22;杯盖6的进气腔63插入轴向卡槽51内,内喷嘴与内引射管66相对,外环喷嘴与外引射管64相对;出气腔62支撑分火器座2的圆环形腔体21的底板,圆弧形导气孔22与圆弧形出气腔62对接;内火盖3与内火盖座65扣合,外环火盖4与圆环形腔体21扣合。所述二次空气腔67的内圆弧形壁板671与两端壁板673和外圆弧形壁板672的上表面有高度差;内圆弧形壁板671的上端支撑所述分火器座2的圆环形腔体21的底板;分火器座2的圆环形腔体21的底板与杯盖6的板体61之间的间隙构成二次空气通道;圆环形腔体21的底板与二次空气腔67的两端壁板673和外圆弧形壁板672之间的间隙为一次空气进入二次空气腔67的通道。所述杯体5的底板设置有装置座54,装置座54上设置有点火针孔542和感应针孔541;杯体5的底板上设有下开口的容置腔55,点火针孔542和感应针孔541与容置腔55相通;所述二个外引射管64之间的所述板体61上设有点火针穿过孔612和感应针穿过孔611,点火针孔541和感应针孔542分别点火针穿过孔612和感应针穿过孔611的轴线重合。所述杯体5的底板上设有支撑柱56,杯体5的底板上设置有一次空气进气孔57。所述杯盖6上的出气腔62的两端面为螺旋面621;采用这样的结构,燃气和空气混合气经进气腔63进气出气腔62,在出气腔62释放扩散,进一步混合;还包括圆弧形导流板7,圆弧形导流板7设置有导流孔71;如图3、图4所示,导流孔71设置有二个;圆弧形导流板7的圆心角小于出气腔62和圆弧形导气孔22的圆心角;圆弧导流板7位于分火器座2的圆环形腔体21内并圆弧形导气孔22覆盖,圆弧导流板7与圆环形腔体21的底板之间有高度差。采用这样的设计,保证圆环形腔体21内的燃气和空气混合气均匀分布。所述纵向进气管53的出气端位于所述杯体5的底板的中心,内喷嘴的轴线与水平面垂直;如图3、图4所示,所述内喷嘴的两侧的底板上设有一次空气进气孔57,外喷嘴下方设置有一次空气进气孔57。如图2所示;所述内引射管66的轴线与水平面垂直,内喷嘴与内引射管66的进气端相对。所述横向进气管52所在的水平面位于纵向进气管53所在的水平面的上方。实施例2如图5、图6、图7、图8所示,所述纵向进气管53的出气端位于所述杯体5的内壁上;所述内引射管66包括垂直部661和水平部662,垂直部661与内火盖65座相通,水平部662的悬空端为进水端并与内喷嘴相对。如图7、图8所示所述内喷嘴和外喷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引射管隐藏式灶具燃烧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引射管隐藏式灶具燃烧器,包括炉头、分火器座、内火盖和外环形火盖,分火器座与炉头配合,外环形火盖与分火器座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包括上开口的杯体和杯盖,所述杯体后部的内壁上设置有轴向卡槽,前部杯体设置横向进气管和纵向进气管;横向进气管上设有二个外环喷嘴,纵向进气管的出气端设置有内喷嘴;杯盖包括板体、设置在板体后部的上表面上的圆弧形出气腔、后部下表面上的圆弧形进气腔、设在下表面且与圆弧形进气腔相通二个外引射管、位于板体上表面中心的内火盖座、位于下表面且与内火盖俯相通内引射管和位于板体前部具有上开口和贯通板体的二次空气腔,分火器座包括上开口的圆环形腔体、设置有圆环形腔体的底板上的圆弧形导气孔;杯盖的进气腔插入轴向卡槽内,内喷嘴与内引射管相对,外环喷嘴与外引射管相对;出气腔支撑圆环形腔体的底板,圆弧形导气孔与圆弧形出气腔对接;内火盖与内火盖座扣合,外环火盖与圆环形腔体扣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射管隐藏式灶具燃烧器,包括炉头、分火器座、内火盖和外环形火盖,分火器座与炉头配合,外环形火盖与分火器座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包括上开口的杯体和杯盖,所述杯体后部的内壁上设置有轴向卡槽,前部杯体设置横向进气管和纵向进气管;横向进气管上设有二个外环喷嘴,纵向进气管的出气端设置有内喷嘴;杯盖包括板体、设置在板体后部的上表面上的圆弧形出气腔、后部下表面上的圆弧形进气腔、设在下表面且与圆弧形进气腔相通二个外引射管、位于板体上表面中心的内火盖座、位于下表面且与内火盖俯相通内引射管和位于板体前部具有上开口和贯通板体的二次空气腔,分火器座包括上开口的圆环形腔体、设置有圆环形腔体的底板上的圆弧形导气孔;杯盖的进气腔插入轴向卡槽内,内喷嘴与内引射管相对,外环喷嘴与外引射管相对;出气腔支撑圆环形腔体的底板,圆弧形导气孔与圆弧形出气腔对接;内火盖与内火盖座扣合,外环火盖与圆环形腔体扣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射管隐藏式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空气腔的内圆弧形壁板与两端壁板和外圆弧形壁板的上表面有高度差;内圆弧形壁板的上端支撑所述分火器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射管隐藏式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的底板设置有装置座,装置座上设置有点火针孔和感应针孔,杯体的底板上设有下开口的容置腔,点火针孔和感应针孔与容置腔相通;所述二个外引射管之间的所述板体上设有点火针穿过孔和感应针穿过孔,点火针孔和感应针孔分别点火针穿过孔和感应针穿过孔的轴线重合。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祥林
申请(专利权)人:曾祥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