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0691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膜形成装置,包括真空室,真空室中有基板和相对设置的、喷出蒸镀物质蒸气产生蒸镀物质结团粒子的蒸气发生源,使所述结团粒子部分电离的电离的装置以及提供电离的结团粒子动能向所述基板碰撞的加速装置;还具有将较小尺度电离的结团粒子去除的过滤装置。其加速装置还可以由正偏置的加速电极和相对于该加速电极成负偏置的引出电极以及接地电极构成。(*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薄膜形成装置,特别涉及通过结团离子束(クラスタ-ィオンビ-ム)蒸镀法(ICB法)蒸镀形成高质量薄膜的薄膜形成装置。图3,为特公昭54-9592公报中揭示的已有薄膜形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薄膜形成装置,具有保持一定真空度的真空室1,用来排气至真空状态的真空排气系统2与真空室1相连接。而在真空室1内,设置着喷出蒸镀物质的蒸气而使之产生蒸镀物质结团粒子(クラスタ-)的坩埚3,在坩埚3的上部设有喷口4。进一步,坩埚3内充填着蒸镀物质5,并在坩埚3上敷设有用于加热的线圈6。而且,在线圈6的外侧,配置着隔绝加热用线圈6发出的热量的绝热板7,由坩埚3、加热用线圈6以及绝热板7构成蒸气发生源9。另外,8所表示的,为蒸镀物质从设在坩埚3的上方的喷口4喷出后形成的结团粒子(团状原子团)。此外,在坩埚3的上方设置着放出电子束的电离线圈10,并在电离线圈10内侧配置着从电离线圈10引出并加速电子用的电子束引出电极11。进一步,在电离线圈10外侧,配置着隔绝电离线圈10发出的热量的绝热板12,由电离线圈10、电子束引出电极11以及绝热板12构成电离装置13。又,在电离装置13的上方,设置着加速电极15a与接地电极15b,构成通过电场来加速由电离装置13电离了的电离的结团粒子14、提供其动能的加速装置,在加速电极15a与接地电极15b的上方,设置着其表面将形成薄膜的基板16。然后,所述加热用线圈6上连接着第一交流电源17,并且还连接着使坩埚3的电位相对于加热用线圈6成正偏置的第一直流电源18。进一步,所述电离线圈10上连接着第二交流电源19,并且还连接着相对于电子束引出电极11成负偏置的第二直流电源20。又,坩埚3、电子束引出电极11以及加速电极15a上连接着相对于接地电极15b成正偏置的第三直流电源21,第一交流电源17、第一直流电源18、第二交流电源19以及第二直流电源20收容于电源装置22中。下面就其运行进行说明。真空室1由真空排气系统2排气至10-6Torr量级的真空度。接着,通过第一直流电源18所加的电场将从加热用线圈6放出的电子引出,并使所引出的电子在坩埚3处相互碰撞,将坩埚3内的蒸气压加热至数Torr。通过该加热,坩埚3内的蒸镀物质5蒸发,从喷口4向真空室1中喷射。该蒸镀物质5的蒸气,经过喷口4时,经绝热膨胀骤然冷却而凝聚,形成被称作结团粒子8的团状原子团。接着,第二直流电源20,使由第二交流电源19加热的电离线圈10相对于电子束引出电极11成负的偏置,由电离线圈10放出的热电子被引至电子束引出电极11内。于是,由于电离线圈10所放出的电子束,结团粒子8的一部分被电离,从而形成电离的结团粒子14。进一步,第三直流电源21,使坩埚3、电子束引出电极11以及加速电极15a以相对于处在接地电位的接地电极15b成正的偏置,通过加速电极15a与接地电极15b之间所形成的电场透镜,电离的结团粒子14和未电离的中性结团粒子8一起受到加速控制,在基板16表面上碰撞而形成薄膜。对于如上述构成的已有薄膜形成装置,为了通过控制包括电离的结团粒子14在内的结团粒子动能而对所形成的薄膜性质进行控制,形成均匀的薄膜,有必要减小构成与基板16表面碰撞的电离的结团粒子14的那些原子的动能的离散性,同时还有必要通过调节由第三直流电源21所加的加速电压,而使与基板16碰撞的电离的结团粒子14的数定恒定。然而,如果结团粒子的大小存在离散性,则基板16表面碰撞的原子的动能也离散。例如,如果第三直流电源21上加600V的电压来加速电离的结团粒子14,则由2个原子组成的电离的结团粒子14的(每个)原子以300V的能量与基板16碰撞,由3个,4个以及5个原子组成的电离的结团粒子14的(每个)原子分别以200V,150V以及120V的能量与基板16碰撞。另外,原子被电离后是以600V的动能进行加速。这样,就存在构成入射到基板16的结团粒子的原子的动能不同,就不能形成均匀的薄膜这样的问题。而且,还存在,当小的电离的结团粒子以及原子被电离而与基板16碰撞时,因碰撞时的动能大而使基板受到损伤这样的问题。一方面,如加速电压变化,则所引出的电离的结团粒子的数量也变化,根据Child-Langmuir的定律,其离子数量与加速电压的1.5次方成正比。因而,当利用加速电压来控制薄膜的性质,特别减小加速电压时,到达基板的电离的结团粒子数量将变得非常少,而存在不能形成充分发挥电离的结团粒子特性的高质量薄膜这样的问题。而且,当加速电压接近OV时,从电离线圈10飞出的电子开始入射到基板16上,存在基板因此而损伤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就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去除与每个构成原子相当的能量大的、小尺度的电离的结团粒子,同时减小构成与基板碰撞的电离的结团粒子的那些原子的动能的离散性,控制其动能从而对基板无损伤,并且即使改变加速电压也能将规定数量的电离的结团粒子照射到基板上,形成高质量且均质薄膜的薄膜形成装置。本专利技术的薄膜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保持一定真空度的真空室;设置在该真空室内的基板;蒸气发生源,该蒸气发生源由与该基板相对设置、并向该基板喷出蒸镀物质蒸气而使之产生蒸镀物质结团粒子的坩埚,加热该坩埚的加热用线圈,隔绝由加热用线圈发出热量的绝热板构成;使部分所述结团粒子电离的电离装置;赋予由该电离装置电离的结团粒子与未被电离的蒸镀物质结团粒子或蒸气以动能使其向所述基板碰撞的加速装置;和除去由所述电离装置电离的结团粒子中较小尺度的结团粒子的过滤装置。此外,所述加述装置也可以是由正偏置的加速电极、以及相对该加速电极成负偏置的引出电极,以及接地的接地电极构成。本专利技术的薄膜形成装置,是将真空室保持一定的真空度,基板设置在该真空室内,从与该基板相对设置、由加热用线圈加热的坩埚,向基板喷出蒸镀物质蒸气而产生蒸镀物质的结团粒子,通过绝热板隔绝由加热用线圈发出的热量,通过电离装置使结团粒子部分电离,由加速装置提供由该电离装置电离的结团粒子和未被电离的蒸镀物质结团粒子或蒸气动能并使之向基板碰撞,此时由过滤装置将由电离装置电离的结团粒子中较小尺度的结团粒子除去。图1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的薄膜形成装置的侧面剖面图。图2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第二个实施例的薄膜形成装置的侧面剖面图。图3为示出已有的薄膜形成装置的侧面剖面图。图中,1为真空室,3为坩埚,6为加热用线圈,7为绝热板,9为蒸气发生源,13为电离装置,15a为加速电极,15b为接地电极,16为基板,30为过滤装置,30a为引出电极。另外,图中同一符号所示部分相同。 就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如下薄膜形成装置,具有保持一定真空度的真空室1,将真空室1抽排至真空的真空排气系统2与真空室1相连接。而在真空室1内,设置着喷出蒸镀物质蒸气而使之发生蒸镀物质的结团粒子的坩埚3,并在坩埚3的上部设有喷口4。坩埚3内充填着蒸镀物质5,并在坩埚3周围敷设了加热用的线圈6。在线圈6的外侧,配置着隔绝加热用线圈6发出的热量的绝热板7,而由坩埚3、加热用的线圈6以及绝热板7构成蒸气发生源9。8所表示的,为蒸镀物质从坩埚3上方的喷口4喷出后而形成的结团粒子(团状原子团)。在坩埚3的上方设置着放出电子束的电离线圈10,并在电离线圈10内侧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膜形成装置具有:保持一定真空度的真空室;设置在该真空室内的基板;蒸气发生源,该蒸气发生源由与该基板相对设置、并向该基板喷出蒸镀物质蒸气而使之产生蒸镀物质结团粒子的坩埚,加热该坩埚的加热用线圈,隔绝由加热用线圈发出热量的绝热 板构成;使部分所述结团粒子电离的电离装置;和赋予由该电离装置电离的结团粒子与未被电离的蒸镀物质结团粒子或蒸气以动能使其向所述基板碰撞的加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除去由所述电离装置电离的结团粒子中较小尺度的结团粒子的过滤装置 。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藤弘基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