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鼎华专利>正文

一种救生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9893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2:16
一种救生圈,包括救生圈本体,所述的救生圈本体外部设置有具有空腔的保护圈,所述的保护圈的底面左右前后对称的分别设置有凹槽A,所述的凹槽A内均设置有微型水轮机,保护圈的空腔内设置有微型发电机和蓄电池,微型发电机与蓄电池电连接,微型水轮机的旋转轴带动微型发电机发电并把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所述的保护圈的顶面左右前后对称的分别设置有凹槽B,所述的凹槽B内分别设置有发光体,凹槽B上均设置有透明防水盖,保护圈的顶面还设置有凹槽C,所述的凹槽C内设置有充电口,凹槽C上设置有防水盖A。此救生圈在漂流过程中能利用水的推力进行发电,从而保证发光体和通讯设备不因电量问题而造成救援上的困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救生圈
本技术涉及种植设备用品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救生圈。
技术介绍
目前,很多的救生圈一般都只有漂浮功能,无法满足救生和被救援人的需求。为了便于救生员发现,现有的很多救生圈上都设置有发光体,利用安装在救生圈内的蓄电池为发光体提供电源,很多人也会自备有通讯设备。但是,此类救生圈的缺点是若长时间不被救生员发现,救生圈内的蓄电池可能会耗完,发光体无法工作,也无法为通讯设备进行充电,给救生员发现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在晚上。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救生圈,此救生圈在漂流过程中能利用水的推力进行发电,从而保证发光体和通讯设备不因电量问题而造成救援上的困难。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救生圈,包括救生圈本体,所述的救生圈本体外部设置有具有空腔的保护圈,所述的保护圈的底面左右前后对称的分别设置有凹槽A,所述的凹槽A内均设置有微型水轮机,四个微型水轮机的旋转轴均与凹槽A的两边侧面固定连接并通向保护圈的空腔内,四个微型水轮机的旋转轴均与保护圈的空腔形成密闭结构,保护圈的空腔内设置有微型发电机和蓄电池,微型发电机与蓄电池电连接,微型水轮机的旋转轴带动微型发电机发电并把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所述的保护圈的顶面左右前后对称的分别设置有凹槽B,所述的凹槽B内分别设置有发光体,所述的发光体与蓄电池电连接,凹槽B上均设置有透明防水盖,透明防水盖与凹槽B扣接,保护圈的顶面还设置有凹槽C,所述的凹槽C内设置有充电口,所述的充电口与蓄电池电连接,凹槽C上设置有防水盖A,防水盖A与凹槽C扣接。其中,所述的微型水轮机的叶片一部分突出凹槽A外,叶片的另一部分位于凹槽A内。其中,所述的凹槽B内设置有发光体开关,所述的发光体开关与发光体电连接。其中,所述的保护圈采用轻质防水材料。其中,所述的发光体为LED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当救生圈在水中漂流时,相反方向水的推力带动微型水轮机转动,微型水轮机带动微型发电机进行发电并储存在蓄电池里,供给发光体使用,保证了发光体长时间的工作,有利于救援人员进行救援;第二,在保护圈体内设置有充电口,便于给通讯设备进行充电,避免通讯设备因没电而发不出求救讯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仰视图;图3为本技术截面图。图中:1、救生圈本体;2、保护圈;3、凹槽A;4、微型水轮机;5、微型发电机;6、蓄电池;7、凹槽B;8、发光体;9、透明防水盖;10、凹槽C;11、充电口;12、防水盖A;13、发光体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救生圈,包括救生圈本体1,救生圈本体1外部设置有具有空腔的保护圈2,保护圈2采用轻质防水材料,减少救生圈整体的重量,便于漂浮。保护圈2的底面左右前后对称的分别设置有凹槽A3,凹槽A3内均设置有微型水轮机4,设置四个微型水轮机的目的是无论救生圈往哪个方向漂浮,能最大限度的抱着其中一个微型水轮机进行工作。四个微型水轮机的旋转轴均与凹槽A3的两边侧面固定连接并通向保护圈2的空腔内,微型水轮机4的叶片一部分突出凹槽A3外,叶片的另一部分位于凹槽A3内,便于水的推力推动叶片的旋转,四个微型水轮机的旋转轴均与保护圈2的空腔形成密闭结构,防止保护圈2的空腔进水。保护圈2的空腔内设置有微型发电机5和蓄电池6,微型发电机5与蓄电池6电连接,微型水轮机4的旋转轴带动微型发电机5发电并把电能储存在蓄电池6内。保护圈2的顶面左右前后对称的分别设置有凹槽B7,凹槽B7内分别设置有发光体8,凹槽B7内设置有发光体开关13,发光体开关13与发光体8电连接,发光体8为LED灯,发光体8与蓄电池6电连接,凹槽B7上均设置有透明防水盖9,防止发光体8与水相互接触而损坏。透明防水盖9与凹槽B8扣接。保护圈2的顶面还设置有凹槽C10,凹槽C10内设置有充电口11,用于给通讯设备进行充电。充电口11与蓄电池6电连接,凹槽C10上设置有防水盖A12,防止充电口11进水,防水盖A12与凹槽C10扣接。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所述: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救生圈漂浮在水中并在水中漂流的过程中,设置在保护圈2底面的微型水轮机4的叶片在水的推力下旋转,微型水轮机4的旋转轴带动微型发电机5进行发电,微型发电机5把电能储存在蓄电池6里并供发光体8使用,保证了发光体8长时间的工作,有利于救援人员进行救援;以此同时,在保护圈2体内设置有充电口11,便于给通讯设备进行充电,避免通讯设备因没电而发不出求救讯号。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最优实施例,但是技术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救生圈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救生圈,包括救生圈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救生圈本体外部设置有具有空腔的保护圈,所述的保护圈的底面左右前后对称的分别设置有凹槽A,所述的凹槽A内均设置有微型水轮机,四个微型水轮机的旋转轴均与凹槽A的两边侧面固定连接并通向保护圈的空腔内,四个微型水轮机的旋转轴均与保护圈的空腔形成密闭结构,保护圈的空腔内设置有微型发电机和蓄电池,微型发电机与蓄电池电连接,微型水轮机的旋转轴带动微型发电机发电并把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所述的保护圈的顶面左右前后对称的分别设置有凹槽B,所述的凹槽B内分别设置有发光体,所述的发光体与蓄电池电连接,凹槽B上均设置有透明防水盖,透明防水盖与凹槽B扣接,保护圈的顶面还设置有凹槽C,所述的凹槽C内设置有充电口,所述的充电口与蓄电池电连接,凹槽C上设置有防水盖A,防水盖A与凹槽C扣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救生圈,包括救生圈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救生圈本体外部设置有具有空腔的保护圈,所述的保护圈的底面左右前后对称的分别设置有凹槽A,所述的凹槽A内均设置有微型水轮机,四个微型水轮机的旋转轴均与凹槽A的两边侧面固定连接并通向保护圈的空腔内,四个微型水轮机的旋转轴均与保护圈的空腔形成密闭结构,保护圈的空腔内设置有微型发电机和蓄电池,微型发电机与蓄电池电连接,微型水轮机的旋转轴带动微型发电机发电并把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所述的保护圈的顶面左右前后对称的分别设置有凹槽B,所述的凹槽B内分别设置有发光体,所述的发光体与蓄电池电连接,凹槽B上均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鼎华
申请(专利权)人:徐鼎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