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宝露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汽车防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9830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汽车防撞装置,左固定部和右固定部,缓冲部设置在左固定部和右固定部之间,缓冲部内设有多个气囊,多个气囊包括第一弧形气囊、第二弧形气囊、圆锥气囊,圆锥气囊设置在第一弧形气囊、第二弧形气囊之间,左固定部内设有第一辅助气囊,右固定部内设有第二辅助气囊,所述气囊内均设有压力传感器和充气口,压力传感器和控制器通讯连接,充气支路的一端和充气口连接,充气支路的另一端和主管路连接,主管路进一步和气罐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汽车防撞装置,结构简单,防撞性能好,设有多个气囊,缓冲能力较强,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汽车防撞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汽车防撞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汽车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汽车在给人民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灾难,我国每年因为交通事故伤亡人数很多,小型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环保性是现代汽车的重要质量指标,提高汽车在碰撞情况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已经成为汽车被动安全性研究的重要课题,而汽车后视镜和保险杠是汽车车身的重要安全件,其中保险杠是在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最大限度保护乘员安全的重要部件,现有车辆保险杠以金属、塑料、玻璃钢等材料为主,与纵梁及车体刚性连接在一起,结构简单,当发生碰撞时,保险杠减震吸能性能较差,撞击能量大部分传递到车体,使车内人员的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汽车防撞装置,结构简单,防撞性能好,设有多个气囊,缓冲能力较强,满足使用需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汽车防撞装置,设置在汽车车体的前部和/或后部,包括左固定部和右固定部,缓冲部设置在左固定部和右固定部之间,缓冲部内设有多个气囊,多个气囊包括第一弧形气囊、第二弧形气囊、圆锥气囊,圆锥气囊设置在第一弧形气囊、第二弧形气囊之间,左固定部内设有第一辅助气囊,右固定部内设有第二辅助气囊,所述气囊内均设有压力传感器和充气口,压力传感器和控制器通讯连接,充气支路的一端和充气口连接,充气支路的另一端和主管路连接,主管路进一步和气罐连接。优选的是,采用软体材质一次挤出成型。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圆锥气囊包括第一圆锥气囊、第二圆锥气囊和第三圆锥气囊,第一圆锥气囊、第二圆锥气囊和第三圆锥气囊间隔设置且尖口朝向不完全相同。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充气支路上设有控制阀门,控制阀门的启闭通过控制器进行控制。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缓冲部内侧为非平面结构。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缓冲部内侧设有第一缓冲柱和第二缓冲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缓冲柱和第二缓冲柱间隔设置且均向内凹陷。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缓冲柱和第二缓冲柱向内凹陷程度不同。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左固定部和右固定部上设有连接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左固定部和右固定部,缓冲部设置在左固定部和右固定部之间,缓冲部内设有多个气囊,多个气囊包括第一弧形气囊、第二弧形气囊、圆锥气囊,圆锥气囊设置在第一弧形气囊、第二弧形气囊之间,左固定部内设有第一辅助气囊,右固定部内设有第二辅助气囊,所述气囊内均设有压力传感器和充气口,压力传感器和控制器通讯连接,充气支路的一端和充气口连接,充气支路的另一端和主管路连接,主管路进一步和气罐连接。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汽车防撞装置,结构简单,防撞性能好,设有多个气囊,缓冲能力较强,满足使用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一局部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连接关系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4所示,一种新型汽车防撞装置,设置在汽车车体的前部和/或后部,包括左固定部1和右固定部2,缓冲部3设置在左固定部1和右固定部2之间,缓冲部3内设有多个气囊,多个气囊包括第一弧形气囊4、第二弧形气囊5、圆锥气囊,圆锥气囊设置在第一弧形气囊4和第二弧形气囊5之间,左固定部1内设有第一辅助气囊6,右固定部2内设有第二辅助气囊7,所述气囊内均设有压力传感器8和充气口,压力传感器8和控制器9通讯连接,充气支路10的一端和充气口连接,充气支路10的另一端和主管路11连接,主管路11进一步和气罐12连接。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新型汽车防撞装置采用硅胶等软体材质一次挤出成型,圆锥气囊包括第一圆锥气囊13、第二圆锥气囊14和第三圆锥气囊15,第一圆锥气囊13、第二圆锥气囊14和第三圆锥气囊15间隔设置且尖口朝向不完全相同,从而能够适应多个方向的冲撞产生的集中应力,充气支路10上设有控制阀门16,控制阀门16的启闭通过控制器9进行控制,缓冲部3内侧为非平面结构。缓冲部3内侧设有第一缓冲柱31和第二缓冲柱32。第一缓冲柱31和第二缓冲柱32间隔设置且均向内凹陷。第一缓冲柱31和第二缓冲柱32向内凹陷程度不同。左固定部1和右固定部2上设有连接件17,通过连接件17固定在汽车车体的前部和/或后部。本技术的新型汽车防撞装置在使用时,当任一气囊内的压力传感器8感受压力时,压力传感器8将数据传递给到控制器9,当压力超出设定值的碰撞力时,控制器9控制单个的控制阀门16打开,气罐12内的氮气快速充入相对应的气囊内,从而增加缓冲应力,防止汽车被碰撞后损坏。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汽车防撞装置,结构简单,防撞性能好,设有多个气囊,缓冲能力较强,满足使用需求。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汽车防撞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汽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汽车车体的前部和/或后部,包括左固定部和右固定部,缓冲部设置在左固定部和右固定部之间,缓冲部内设有多个气囊,多个气囊包括第一弧形气囊、第二弧形气囊、圆锥气囊,圆锥气囊设置在第一弧形气囊、第二弧形气囊之间,左固定部内设有第一辅助气囊,右固定部内设有第二辅助气囊,所述气囊内均设有压力传感器和充气口,压力传感器和控制器通讯连接,充气支路的一端和充气口连接,充气支路的另一端和主管路连接,主管路进一步和气罐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汽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汽车车体的前部和/或后部,包括左固定部和右固定部,缓冲部设置在左固定部和右固定部之间,缓冲部内设有多个气囊,多个气囊包括第一弧形气囊、第二弧形气囊、圆锥气囊,圆锥气囊设置在第一弧形气囊、第二弧形气囊之间,左固定部内设有第一辅助气囊,右固定部内设有第二辅助气囊,所述气囊内均设有压力传感器和充气口,压力传感器和控制器通讯连接,充气支路的一端和充气口连接,充气支路的另一端和主管路连接,主管路进一步和气罐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汽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软体材质一次挤出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汽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气囊包括第一圆锥气囊、第二圆锥气囊和第三圆锥气囊,第一圆锥气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宝露
申请(专利权)人:张宝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