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软硬胶结合浇注手板成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09662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手板成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软硬胶结合浇注手板成型系统,包括上模、下模和矩形基座,所述矩形基座上壁面固定位置相对应的门型架,所述门型架横梁侧壁面固定竖置条形板,所述条形板侧壁面开有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凹槽内嵌装条形滑轨,所述条形滑轨上装配移动轮,所述移动轮侧壁面固定折形杆,所述折形杆上固定圆环,所述圆环内嵌装支杆,一对所述支杆侧壁面固定下模,所述矩形基座上壁面固定n形架,所述n形架横梁下壁面安装驱动安装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帮助人们进行手板成型,提高于软硬胶结合浇注手板时的工作效率,工作的时候更加省时省力,结构新型。

A molding system for soft and hard glue Bonded Castin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hand plate forming, in particular to a door type frame for a soft and hard glue combined casting hand plate forming system, including the upper die, the lower die and the rectangular base, the fixed position of the fixed position of the upper wall of the rectangular base. The side wall of the portal frame is fixed vertically to the side wall, and the side wall of the bar plate is open. The bar shaped groove is embedded with a slid rail, and the bar shaped slide rail is fitted with a moving wheel. The side wall of the moving wheel is fixed with a folding rod, the folding rod is fixed with a circular ring, the ring is embedded with a supporting rod, and a lower die is fixed on the side wall surface of the supporting rod, and the upper wall of the rectangular base is fixed with a n frame and the N frame. The driving mounting seat is installed at the lower wall of the beam. The utility model helps people to form the hand plate, improves the working efficiency of the soft and hard glue combined with the hand board, and saves time and force when working, and has a new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软硬胶结合浇注手板成型系统
本技术涉及手板成型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软硬胶结合浇注手板成型系统。
技术介绍
通常刚研发或设计完成的产品均需要做手板(prototype),手板是验证产品可行性的第一步,是找出设计产品的缺陷、不足、弊端最直接且有效的方式,从而对缺陷进行针对性的改善,直至不能从个别手板样中找出不足。至此,通常还需要进行小量的试产进而找出批量里的不足以改善。设计完成产品一般不能做到很完美,甚至无法使用,直接生产一旦有缺陷将全部报废,大大浪费人力和物力和时间;而手板一般情况是少数的样品,制作周期短,损耗人力物力少,很快地找出产品设计的不足进而改善,为产品定型量产提供充足的依据。在手板进行成型的时候多数为软硬胶结合浇注,在进行手板成型之后需要人们拿取,但是浇注的手板表面会有余温,容易将手指灼伤,并在手板在拿取的由于是浇注会充满下模内腔,所以在拿取的时候也会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软硬胶结合浇注手板成型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软硬胶结合浇注手板成型系统,包括上模、下模和矩形基座,所述矩形基座上壁面固定位置相对应的门型架,所述门型架横梁侧壁面固定竖置条形板,所述条形板侧壁面开有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凹槽内嵌装条形滑轨,所述条形滑轨上装配移动轮,所述移动轮侧壁面固定折形杆,所述折形杆上固定圆环,所述圆环内嵌装支杆,一对所述支杆侧壁面固定下模,所述矩形基座上壁面固定n形架,所述n形架横梁下壁面安装驱动安装座,所述驱动安装座下壁面安装气缸,所述气缸驱动端安装承载板,所述上模上壁面固定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与承载板相搭接,所述上模下壁面焊接多个顶杆,所述下模上壁面开有与顶杆相匹配的凹槽。进一步地,所述矩形基座下壁面四角处均焊接垫板,所述垫板下壁面开有防护楞。进一步地,所述条形凹槽内嵌装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与移动轮相搭接,所述移动轮与条形滑轨相卡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杆上套装固定环,所述下模下壁面安装胶垫。进一步地,所述下模两侧壁面安装支撑环,所述上模侧壁面安装与支撑环位置相搭接支撑杆。进一步地,多个所述顶杆的数量为3-6个。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软硬胶结合浇注手板成型系统,帮助人们进行手板成型,提高于软硬胶结合浇注手板时的工作效率,工作的时候更加省时省力,结构新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仰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图中,1-上模;2-下模;3-矩形基座;4-门型架;5-条形板;6-条形滑轨;7-移动轮;8-折形杆;9-圆环;10-支杆;11-n形架;12-驱动安装座;13-气缸;14-承载板;15-安装架;16-顶杆;17-垫板;18-电动推杆;19-固定环;20-支撑环;21-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软硬胶结合浇注手板成型系统,包括上模1、下模2和矩形基座3,所述矩形基座3上壁面固定位置相对应的门型架4,所述门型架4横梁侧壁面固定竖置条形板5,所述条形板5侧壁面开有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凹槽内嵌装条形滑轨6,所述条形滑轨6上装配移动轮7,所述移动轮7侧壁面固定折形杆8,所述折形杆8上固定圆环9,所述圆环9内嵌装支杆10,一对所述支杆10侧壁面固定下模2,所述矩形基座3上壁面固定n形架11,所述n形架11横梁下壁面安装驱动安装座12,所述驱动安装座12下壁面安装气缸13,所述气缸13驱动端安装承载板14,所述上模1上壁面固定安装架15,所述安装架15与承载板14相搭接,所述上模1下壁面焊接多个顶杆16,所述下模2上壁面开有与顶杆16相匹配的凹槽;移动轮7在条形滑轨6上移动,便于调整下模2使用高度,之后通过支杆10与下模2连接,便于人们将下模2旋转180°,拿取浇注成型的手板,气缸与上模1搭接,便于上模1与下模2对接,顶杆16便于上模1与下模2对接吻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矩形基座3下壁面四角处均焊接垫板17,所述垫板17下壁面开有防护楞;便于矩形基座3放置稳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条形凹槽内嵌装电动推杆18,所述电动推杆18与移动轮7相搭接,所述移动轮7与条形滑轨6相卡接;便于通过电动推杆18给予移动轮7推力,带动移动轮7在条形滑轨6上移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支杆10上套装固定环19,所述下模2下壁面安装胶垫;便于人们在旋转支杆10的时候使用固定环19具有很好的施力点。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下模2两侧壁面安装支撑环20,所述上模1侧壁面安装与支撑环20位置相搭接支撑杆21;便于让上模1与下模2对接吻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多个所述顶杆16的数量为3-6个;便于限制顶杆16的数量。在使用本技术时,首先在本装置空闲处安装可编程系列PLC控制器、2台电机驱动器和1台继电器,PLC控制器采用的型号优选的SIMATICS7-300,将该型号PLC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一对电动推杆18、气缸13的输入端连接,本领域人员在将2台电机驱动器通过导线分别与一对电动推杆18的接线端连接。同时将1台继电器通过导线与气缸13自带的电磁阀连接本领域人员通过PLC控制器编程后,完全可控制各个电器件的工作顺序,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将矩形基座3上壁面安装的门型架4支撑作用,用于支撑条形板5,同时条形板5上壁面开有的条形凹槽内安装的条形滑轨6上装配移动轮7,移动轮7能够在条形滑轨6上移动,通过条形凹槽内嵌装的电动推杆18与移动轮7搭接,便于电动推杆18伸缩调节长度,便于带动移动轮7调节高度,移动轮7与条形滑轨6相卡接,防止移动轮7在条形滑轨6上移动的时候掉落,之后折形杆8上固定的圆环9上套装的支杆10连接下模2,通过n形架11下壁面的气缸13与上模1搭接,便于当上模1的顶杆16与下模2凹槽对接之后,气缸13驱动端伸展,带动上模1下落,让上模1与下模2对接,此时下模2与矩形基座3搭接,便于浇注工作正常进行,上模1侧壁面安装与下模2的支撑环20位置相搭接支撑杆21,便于上模1与下模2对接稳定,当浇注工作结束之后,上模1与下模2分离,电动推杆18缩回带动移动轮7向上移动,让下模2与矩形基座3分开,之后人们转动支杆10让下模2产生180°旋转倒扣,便于人们取出手板。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软硬胶结合浇注手板成型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软硬胶结合浇注手板成型系统,包括上模(1)、下模(2)和矩形基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基座(3)上壁面固定位置相对应的门型架(4),所述门型架(4)横梁侧壁面固定竖置条形板(5),所述条形板(5)侧壁面开有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凹槽内嵌装条形滑轨(6),所述条形滑轨(6)上装配移动轮(7),所述移动轮(7)侧壁面固定折形杆(8),所述折形杆(8)上固定圆环(9),所述圆环(9)内嵌装支杆(10),一对所述支杆(10)侧壁面固定下模(2),所述矩形基座(3)上壁面固定n形架(11),所述n形架(11)横梁下壁面安装驱动安装座(12),所述驱动安装座(12)下壁面安装气缸(13),所述气缸(13)驱动端安装承载板(14),所述上模(1)上壁面固定安装架(15),所述安装架(15)与承载板(14)相搭接,所述上模(1)下壁面焊接多个顶杆(16),所述下模(2)上壁面开有与顶杆(16)相匹配的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软硬胶结合浇注手板成型系统,包括上模(1)、下模(2)和矩形基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基座(3)上壁面固定位置相对应的门型架(4),所述门型架(4)横梁侧壁面固定竖置条形板(5),所述条形板(5)侧壁面开有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凹槽内嵌装条形滑轨(6),所述条形滑轨(6)上装配移动轮(7),所述移动轮(7)侧壁面固定折形杆(8),所述折形杆(8)上固定圆环(9),所述圆环(9)内嵌装支杆(10),一对所述支杆(10)侧壁面固定下模(2),所述矩形基座(3)上壁面固定n形架(11),所述n形架(11)横梁下壁面安装驱动安装座(12),所述驱动安装座(12)下壁面安装气缸(13),所述气缸(13)驱动端安装承载板(14),所述上模(1)上壁面固定安装架(15),所述安装架(15)与承载板(14)相搭接,所述上模(1)下壁面焊接多个顶杆(16),所述下模(2)上壁面开有与顶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瑞贞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恒迅达手板模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