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骨科治疗的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9030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2 23:36
一种用于骨科治疗的夹持装置,包括底板(1)、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推动装置(2)、支架装置(3)、设置于所述支架装置(3)上的电缸装置(4)、设置于所述电缸装置(4)左侧上下两侧的定位装置(5)、设置于所述定位装置(5)上的移动装置(7)、设置于所述移动装置(7)上的夹持装置(6),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全面的包覆患者的肢体,包覆面积大,降低了施加在肢体上的压强,防止对患者的肢体造成损坏;其次,可以自动的将患者的肢体稳固的夹持住,操作简单,使用便利,可以显著的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并且在夹持的过程中可以对患者的肢体起到支撑作用,夹持的稳固牢靠,不会出现松动的现象。

A clamping device for the treatment of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A clamping device for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reatment includes a floor (1), a driving device (2) above the floor (1), a bracket device (3), an electric cylinder device (4) set on the support device (3), a positioning device (5) set on the left and lower side of the cylinder device (4), and a moving device (7) set on the positioning device (5) (7). The clamping device (6) is arranged on the mobile device (7). The invention can cover the limb of the patient with a large covering area, reduce the pressure exerted on the limb and prevent the damage to the limb of the patient; secondly, it can automatically hold the limb of the patient, easy to operate and convenient to use. To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and in the process of clamping the patient's limb can play a supporting role, clamps firmly firmly, will not appear loose phenomen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骨科治疗的夹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骨科医疗领域专用稳固的夹持设备。
技术介绍
在骨科领域,经常会进行肢体脱臼、骨折、骨切割等手术,在进行手术时需要对肢体进行固定,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现有的固定方式的主要由人工按压及绑带绑住固定,人工按压劳动强度大,且稳定性不好,容易导致患者二次受伤,绑带绑住虽然劳动强度小,但是绑带与肢体接触面积小,压强大,不利于血液循环,容易导致淤青,伤害皮肤等,不能满足对肢体固定的需要。中国专利CN202069736U揭示了一种骨科用肢体固定夹板,其包括弧形夹板,弧形夹板的相对两短边分别设有U型挡板,弧形夹板的相对两长边分别设有翻翘板,弧形夹板外壁上固定有皮带扣,皮带扣上连接有皮带,其可以降低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而且绑缚于病人肢体上的固定夹板的松紧度可以调节,不容易松脱。然而,其存在以下缺点:首先,其无法将肢体全面的包覆住,仅弧形夹板与肢体接触,接触面积有限,进而导致压强依然较大;其次,其需要人工绑缚,劳动强度大,操作繁琐,并且绑缚的松紧度取决于医护人员的力度大小,影响绑缚的稳定性,夹持的不够稳固;最后,其需要配合病床使用,而无法单独使用,使用范围有限。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骨科治疗的夹持装置,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推动装置、支架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架装置上的电缸装置、设置于所述电缸装置左侧上下两侧的定位装置、设置于所述定位装置上的移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移动装置上的夹持装置,本专利技术能够全面的包覆患者的肢体,包覆面积大,降低了施加在肢体上的压强,防止对患者的肢体造成损坏;其次,可以自动的将患者的肢体稳固的夹持住,操作简单,使用便利,可以显著的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并且在夹持的过程中可以对患者的肢体起到支撑作用,夹持的稳固牢靠,不会出现松动的现象。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骨科治疗的夹持装置,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推动装置、支架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架装置上的电缸装置、设置于所述电缸装置左侧上下两侧的定位装置、设置于所述定位装置上的移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移动装置上的夹持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其上方的第一竖杆、设置于所述第一竖杆上端的第一滚轮、位于所述第一竖杆左侧的第一定位杆、位于所述第一竖杆右侧的第二竖杆、设置于所述第二竖杆上的第一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杆左端的第二滚轮、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下方的弯曲杆,所述推动装置包括推动块、位于所述推动块左侧的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弹簧下方的第二定位杆、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杆左侧的第二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杆上方的第三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三固定杆上方的第一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端的第一弯曲板、位于所述推动块右侧的第一连接环、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环上的第一拉线、顶靠在所述推动块上的第三滚轮、设置于所述第三滚轮上的第二支架,所述支架装置包括支撑板、位于所述支撑板上下两侧的竖板、设置于所述竖板上的第四滚轮、位于所述支撑板左侧的第二弯曲板、位于所述支撑板上方的第三定位杆、设置于所述第二弯曲板上的第四定位杆、位于所述第四定位杆上方的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第四定位杆下方的第三弹簧,所述电缸装置包括电缸、位于所述电缸左侧的推动杆、位于所述推动杆左侧的移动板、设置于所述移动板上的光滑板、位于所述推动杆下方的第四弹簧,所述定位装置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上下两侧,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架、设置于所述定位架端部的第四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四固定杆上的第五弹簧、位于所述定位架左侧的第五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五固定杆上的第六弹簧,所述移动装置设有两个,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移动杆、设置于所述移动杆上的光滑块、第二拉线、设置于所述移动杆上的推动架、设置于所述推动架两端的支撑轮,所述夹持装置设有两个,所述夹持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移动装置上,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第三弯曲板、设置于所述第三弯曲板上的垫块、第五定位杆、设置于所述第五定位杆上的第六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六固定杆上的第七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三弯曲板上的第八弹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用于骨科治疗的夹持装置能够全面的包覆患者的肢体,包覆面积大,降低了施加在肢体上的压强,防止对患者的肢体造成损坏;其次,可以自动的将患者的肢体稳固的夹持住,操作简单,使用便利,可以显著的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并且在夹持的过程中可以对患者的肢体起到支撑作用,夹持的稳固牢靠,不会出现松动的现象;并且本专利技术可以独立使用,起到对肢体固定夹持的左右,保证肢体手术的顺利进行,保障患者的安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用于骨科治疗的夹持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用于骨科治疗的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用于骨科治疗的夹持装置的局部剖面图;图3为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用于骨科治疗的夹持装置的局部剖面图。图中:1-底板;11-第一竖杆;12-第一滚轮;13-第一定位杆;14-第二竖杆;15-第一固定杆;16-第二滚轮;17-弯曲杆;2-推动装置;21-推动块;22-第一弹簧;23-第二定位杆;24-第二固定杆;25-第三固定杆;26-第一支架;27-第一弯曲板;28-第一连接环;29-第一拉线;20-第二支架;201-第三滚轮;3-支架装置;31-支撑板;32-竖板;321-第一通孔;33-第四滚轮;34-第二弯曲板;35-第三定位杆;36-第四定位杆;37-第二弹簧;38-第三弹簧;4-电缸装置;41-电缸;42-推动杆;43-移动板;431-第二通孔;44-光滑板;45-第四弹簧;5-定位装置;51-定位架;511-第三通孔;52-第四固定杆;53-第五弹簧;54-第五固定杆;55-第六弹簧;6-夹持装置;61-第五定位杆;62-第六固定杆;63-第七弹簧;64-第三弯曲板;65-垫块;66-第八弹簧;7-移动装置;71-移动杆;711-第四通孔;72-第二拉线;73-光滑块;75-推动架;76-支撑轮。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用于骨科治疗的夹持装置包括底板1、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推动装置2、支架装置3、设置于所述支架装置3上的电缸装置4、设置于所述电缸装置4左侧上下两侧的定位装置5、设置于所述定位装置5上的移动装置7、设置于所述移动装置7上的夹持装置6。如图1所示,所述底板1呈长方体,所述底板1上设有位于其上方的第一竖杆11、设置于所述第一竖杆11上端的第一滚轮12、位于所述第一竖杆11左侧的第一定位杆13、位于所述第一竖杆11右侧的第二竖杆14、设置于所述第二竖杆14上的第一固定杆15、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杆15左端的第二滚轮16、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15下方的弯曲杆17。所述第一竖杆11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竖杆11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11的上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滚轮12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竖杆11枢轴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滚轮12可以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旋转。所述第一定位杆13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定位杆13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杆14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竖杆14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骨科治疗的夹持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骨科治疗的夹持装置,包括底板(1)、位于底板(1)上方的推动装置(2)、支架装置(3)、设置于支架装置(3)上的电缸装置(4)、设置于电缸装置(4)左侧上下两侧的定位装置(5)、设置于定位装置(5)上的移动装置(7)、设置于移动装置(7)上的夹持装置(6),其特征在于:底板(1)上设有第一竖杆(11)、设置于第一竖杆(11)上端的第一滚轮(12)、位于第一竖杆(11)左侧的第一定位杆(13)、位于第一竖杆(11)右侧的第二竖杆(14)、设置于第二竖杆(14)上的第一固定杆(15)、设置于第一固定杆(15)左端的第二滚轮(16)、位于第一固定杆(15)下方的弯曲杆(17);所述支架装置(3)包括支撑板(31)、位于支撑板(31)上下两侧的竖板(32)、设置于竖板(32)上的第四滚轮(33)、位于支撑板(31)左侧的第二弯曲板(34)、位于支撑板(31)上方的第三定位杆(35)、设置于第二弯曲板(34)上的第四定位杆(36)、位于第四定位杆(36)上方的第二弹簧(37)、位于第四定位杆(36)下方的第三弹簧(38);所述电缸装置(4)包括电缸(41)、位于电缸(41)左侧的推动杆(42)、位于所述推动杆(42)左侧的移动板(43)、设置于所述移动板(43)上的光滑板(44)、位于推动杆(42)下方的第四弹簧(45);所述定位装置(5)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支撑板(31)的上下两侧,定位装置(5)包括定位架(51)、设置于定位架(51)端部的第四固定杆(52)、设置于第四固定杆(52)上的第五弹簧(53)、位于定位架(51)左侧的第五固定杆(54)、设置于第五固定杆(54)上的第六弹簧(55);所述移动装置(7)设有两个,移动装置(7)包括移动杆(71)、设置于移动杆(71)上的光滑块(73)、第二拉线(72)、设置于移动杆(71)上的推动架(75)、设置于推动架(75)两端的支撑轮(76);所述夹持装置(6)设有两个并分设置在移动装置(7)上,夹持装置(6)包括第三弯曲板(64)、设置于第三弯曲板(64)上的垫块(65)、第五定位杆(61)、设置于第五定位杆(61)上的第六固定杆(62)、设置于第六固定杆(62)上的第七弹簧(63)、设置于第三弯曲板(64)上的第八弹簧(6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骨科治疗的夹持装置,包括底板(1)、位于底板(1)上方的推动装置(2)、支架装置(3)、设置于支架装置(3)上的电缸装置(4)、设置于电缸装置(4)左侧上下两侧的定位装置(5)、设置于定位装置(5)上的移动装置(7)、设置于移动装置(7)上的夹持装置(6),其特征在于:底板(1)上设有第一竖杆(11)、设置于第一竖杆(11)上端的第一滚轮(12)、位于第一竖杆(11)左侧的第一定位杆(13)、位于第一竖杆(11)右侧的第二竖杆(14)、设置于第二竖杆(14)上的第一固定杆(15)、设置于第一固定杆(15)左端的第二滚轮(16)、位于第一固定杆(15)下方的弯曲杆(17);所述支架装置(3)包括支撑板(31)、位于支撑板(31)上下两侧的竖板(32)、设置于竖板(32)上的第四滚轮(33)、位于支撑板(31)左侧的第二弯曲板(34)、位于支撑板(31)上方的第三定位杆(35)、设置于第二弯曲板(34)上的第四定位杆(36)、位于第四定位杆(36)上方的第二弹簧(37)、位于第四定位杆(36)下方的第三弹簧(38);所述电缸装置(4)包括电缸(41)、位于电缸(41)左侧的推动杆(42)、位于所述推动杆(42)左侧的移动板(43)、设置于所述移动板(43)上的光滑板(44)、位于推动杆(42)下方的第四弹簧(45);所述定位装置(5)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支撑板(31)的上下两侧,定位装置(5)包括定位架(51)、设置于定位架(51)端部的第四固定杆(52)、设置于第四固定杆(52)上的第五弹簧(53)、位于定位架(51)左侧的第五固定杆(54)、设置于第五固定杆(54)上的第六弹簧(55);所述移动装置(7)设有两个,移动装置(7)包括移动杆(71)、设置于移动杆(71)上的光滑块(73)、第二拉线(72)、设置于移动杆(71)上的推动架(75)、设置于推动架(75)两端的支撑轮(76);所述夹持装置(6)设有两个并分设置在移动装置(7)上,夹持装置(6)包括第三弯曲板(64)、设置于第三弯曲板(64)上的垫块(65)、第五定位杆(61)、设置于第五定位杆(61)上的第六固定杆(62)、设置于第六固定杆(62)上的第七弹簧(63)、设置于第三弯曲板(64)上的第八弹簧(6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骨科治疗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推动装置(2)包括推动块(21)、位于推动块(21)左侧的第一弹簧(22)、位于第一弹簧(22)下方的第二定位杆(23)、位于第二定位杆(23)左侧的第二固定杆(24)、位于第二固定杆(24)上方的第三固定杆(25)、位于第三固定杆(25)上方的第一支架(26)、设置于第一支架(26)上端的第一弯曲板(27)、位于推动块(21)右侧的第一连接环(28)、设置于第一连接环(28)上的第一拉线(29)、顶靠在推动块(21)上的第三滚轮(201)、设置于第三滚轮(201)上的第二支架(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骨科治疗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杆(11)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11)的上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滚轮(12)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竖杆(11)枢轴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13)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杆(14)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15)的右端与所述第二竖杆(1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15)的左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滚轮(16)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固定杆(15)枢轴连接,所述弯曲杆(17)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竖杆(14)固定连接,所述弯曲杆(17)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15)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骨科治疗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块(21)的纵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推动块(21)的下表面顶靠在所述底板(1)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一弹簧(22)的右端与所述推动块(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22)的左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杆(1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杆(23)的右端与所述推动块(2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杆(23)的下表面顶靠在所述底板(1)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二定位杆(23)贯穿所述第一定位杆(13)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二定位杆(23)的左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杆(2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24)的上端与所述第三固定杆(2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26)的下端与所述第三固定杆(2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26)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弯曲板(2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环(28)的两端与所述推动块(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线(29)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环(2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线(29)穿过所述第一凹槽且顶靠在所述第一滚轮(12)及第二滚轮(16)上,所述第三滚轮(201)顶靠在所述推动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自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菲斯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