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晶闸管的电力电子快速切换开关控制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8648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15: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晶闸管的电力电子快速切换开关控制柜,其包括:主电源、第一开关组件、第二开关组件以及备用电源,所述第一开关组件和第二开关组件串联于所述主电源和备用电源所在的电路中,所述第一开关组件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一机械开关和第一晶闸管开关,所述第一晶闸管开关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一晶闸管和第二晶闸管,所述第二开关组件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二机械开关和第二晶闸管开关,所述第二晶闸管开关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三晶闸管和第四晶闸管。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电力电子开关进行自动控制,其避免了无人值守时电力电子开关投切控制不及时的问题,有效保证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晶闸管的电力电子快速切换开关控制柜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子开关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晶闸管的电力电子快速切换开关控制柜。
技术介绍
电力电子开关是指利用电子电路以及电力电子器件实现电路通断的运行单元,至少包括一个可控的电子驱动器件,如晶闸管、晶体管、场效应管、可控硅、继电器等。然而,现有的电力电子开关控制时,需要人工对电力电子的投切进行控制,尤其是在夜班时,当无人值守时,经常容易出现电力电子开关投切控制不及时的问题。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晶闸管的电力电子快速切换开关控制柜,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晶闸管的电力电子快速切换开关控制柜,其包括:主电源、第一开关组件、第二开关组件以及备用电源;所述第一开关组件和第二开关组件串联于所述主电源和备用电源所在的电路中,所述第一开关组件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一机械开关和第一晶闸管开关,所述第一晶闸管开关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一晶闸管和第二晶闸管,所述第二开关组件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二机械开关和第二晶闸管开关,所述第二晶闸管开关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三晶闸管和第四晶闸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电力电子快速切换开关控制柜的改进,所述第一机械开关与所述第一晶闸管开关异步地导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电力电子快速切换开关控制柜的改进,进行切换时,所述主电源侧的所述第一机械开关动作,所述第一晶闸管开关两端具有正向电压,负荷电流自所述第一机械开关转移至所述第一晶闸管开关,所述第一晶闸管开关导通,所述第一机械开关弧灭。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电力电子快速切换开关控制柜的改进,检测到电流过零时,所述备用电源侧的第二晶闸管开关动作,负荷电流转移至所述第二晶闸管开关,所述第二机械开关闭合,负荷电流转移至所述第二机械开关。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电力电子快速切换开关控制柜的改进,所述第一开关组件和第二开关组件设置于开关箱中,所述开关箱通过指令接收单元接收切换命令。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电力电子快速切换开关控制柜的改进,所述开关箱还包括校时单元,所述校时单元具有时钟校准信息,所述开关箱根据所述时钟校准信息对所述第一开关组件和第二开关组件进行控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电力电子快速切换开关控制柜的改进,所述电力电子快速切换开关控制柜还包括交直流一体化单元,其包括:交流屏、直流屏、蓄电池、UPS电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电力电子快速切换开关控制柜的改进,所述交直流一体化单元具有两路交流电和两路直流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晶闸管的电力电子快速切换开关控制柜能够对电力电子开关进行自动控制,其避免了无人值守时电力电子开关投切控制不及时的问题,有效保证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晶闸管的电力电子快速切换开关控制柜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晶闸管的电力电子快速切换开关控制柜包括:主电源、第一开关组件、第二开关组件以及备用电源。所述第一开关组件和第二开关组件串联于所述主电源和备用电源所在的电路中。所述第一开关组件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一机械开关PS1和第一晶闸管开关,所述第一晶闸管开关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一晶闸管TH1和第二晶闸管TH2。所述第二开关组件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二机械开关PS2和第二晶闸管开关,所述第二晶闸管开关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三晶闸管TH3和第四晶闸管TH4。其中,所述第一机械开关PS1与所述第一晶闸管开关异步地导通。从而,进行切换时,所述主电源侧的所述第一机械开关PS1动作,所述第一晶闸管开关两端具有正向电压,负荷电流自所述第一机械开关PS1转移至所述第一晶闸管开关,所述第一晶闸管开关导通,所述第一机械开关PS1弧灭。进一步地,检测到电流过零时,所述备用电源侧的第二晶闸管开关动作,负荷电流转移至所述第二晶闸管开关,所述第二机械开关PS2闭合,负荷电流转移至所述第二机械开关PS2。从而,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晶闸管的电力电子快速切换开关控制柜工作时,负荷电流从第一机械开关PS1中流过,晶闸管TH1、TH2不导通;当满足切换条件时,先打开第一机械开关PS1,同时给晶闸管TH1、TH2发触发命令。当第一机械开关PS1动作后,晶闸管TH1、TH2两端建立起正向电压,并立刻导通,负荷电流开始从第一机械开关PS1转移到晶闸管TH1、TH2。由于晶闸管的快速导通,第一机械开关PS1很快被熄弧;当检测到晶闸管中电流过零后,立刻触发备用电源侧的晶闸管TH3、TH4,使电流转移到晶闸管TH3、TH4上;然后闭合第二机械开关PS2,负荷电流最后转到第二机械开关PS2上,从而完成整个切换过程。此外,所述第一开关组件和第二开关组件设置于开关箱中,所述开关箱通过指令接收单元接收切换命令。同时,所述开关箱还包括校时单元,所述校时单元具有时钟校准信息,所述开关箱根据所述时钟校准信息对所述第一开关组件和第二开关组件进行控制。所述电力电子快速切换开关控制柜还包括交直流一体化单元,其包括:交流屏、直流屏、蓄电池、UPS电源。其中,所述交直流一体化单元具有两路交流电和两路直流电。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晶闸管的电力电子快速切换开关控制柜能够对电力电子开关进行自动控制,其避免了无人值守时电力电子开关投切控制不及时的问题,有效保证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晶闸管的电力电子快速切换开关控制柜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晶闸管的电力电子快速切换开关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电子快速切换开关控制柜包括:主电源、第一开关组件、第二开关组件以及备用电源;所述第一开关组件和第二开关组件串联于所述主电源和备用电源所在的电路中,所述第一开关组件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一机械开关和第一晶闸管开关,所述第一晶闸管开关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一晶闸管和第二晶闸管,所述第二开关组件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二机械开关和第二晶闸管开关,所述第二晶闸管开关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三晶闸管和第四晶闸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晶闸管的电力电子快速切换开关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电子快速切换开关控制柜包括:主电源、第一开关组件、第二开关组件以及备用电源;所述第一开关组件和第二开关组件串联于所述主电源和备用电源所在的电路中,所述第一开关组件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一机械开关和第一晶闸管开关,所述第一晶闸管开关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一晶闸管和第二晶闸管,所述第二开关组件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二机械开关和第二晶闸管开关,所述第二晶闸管开关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三晶闸管和第四晶闸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晶闸管的电力电子快速切换开关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械开关与所述第一晶闸管开关异步地导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晶闸管的电力电子快速切换开关控制柜,其特征在于,进行切换时,所述主电源侧的所述第一机械开关动作,所述第一晶闸管开关两端具有正向电压,负荷电流自所述第一机械开关转移至所述第一晶闸管开关,所述第一晶闸管开关导通,所述第一机械开关弧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修原匡蔚汤俊王莹方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普菲克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