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肽电极、由其所制备的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08566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1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肽电极、由其所制备的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多肽电极包括导电基底;由多肽通过自组装方式在所述导电基底上形成的多孔网状纤维结构的多肽层;以及通过原子层沉积方式在所述多肽层表面沉积的二氧化钛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多肽电极由纳米纤维结构的多肽层和二氧化钛层组成,既保留了多肽纤维的良好的导电性、力学性能、可再生性、无污染无毒等优点,又有效地抑制了多肽纤维在充放电过程中溶解的缺陷,并进一步增加了比容量、稳定性和循环性,可用于制备柔性、稳定、长效循环的双电层超级电容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肽电极、由其所制备的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装置
,特别地,涉及一种多肽电极、由其所制备的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超级电容器(Supercapacitor)是一种主要依靠双电层电容和氧化还原赝电容进行电荷储存的新型储能装置。作为一种新型绿色的储能器件,超级电容器兼有电池的高比能量和传统物理电容器高比功率的优点。自本世纪初美国Maxwell、日本NEC及松下公司推出成熟的市场产品后,超级电容器已经成功应用于混合动力汽车、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军工、智能电网及工业UPS等领域,并在工业控制、电力、交通运输、智能仪表、消费类电子产品、国防、通信等众多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市场潜力。随着柔性电子学的发展,可穿戴电子设备正在飞速进入人们的生活。为了实现可穿戴器件的产品化,其供能部件也需要柔性化和高性能化,因此,高性能的柔性储能器件将越来越显示出其潜在的市场价值。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的电能存储器件,能量密度高于传统的平行板电容器,功率密度和使用寿命优于锂离子电池,因而被广泛的研究。然而,超级电容器在遭受弯曲变形以后,高分子电解质层保持良好,电极材料结构往往被破坏,储能特性下降。电极材料力学性能的欠缺严重限制了超级电容器在柔性可穿戴领域的应用。因此,兼具力学特性与储能特性的柔性超级电容器的研制,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随着对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和器件结构的深入研究,研究者认识到要提高电容器的综合性能,关键在于寻找合适的电容器电极材料。目前,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可分为三类:多孔碳材料(活性炭、碳纤维、碳纳米管等),金属氧化物(MnOx、RuO2、IrO2、VOX等)以及导电聚合物(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及其衍生物等)。多孔碳材料和金属氧化物作为电容器电极的研究已有较多的报道,而导电聚合物作为电容器电极的研究相对起步较晚。由于导电聚合物材料具有成本低、比容高、充放电时间短等优点,近年来成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的热点。基于生物材料的超级电容器或者电池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生物材料具有无机材料不具有的优点,如下:1.生物材料是可再生的;2.生物材料无毒,当生物材料进入自然圈,是可以降解的,不会污染环境;3.生物材料密度较小,相应的比容量更大;4.生物材料结构可调,通过组成基本单元的调控,可以调控生物材料的宏观性质;5.生物材料可以作为模板合成结构更加丰富的复合材料。综上所述,生物材料成为目前研究最热的材料之一。其在电学、光学、信息科学、健康科学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多肽纤维,即由多肽分子在溶液中经自组装形成了一维纳米线的结构。自组装多肽分子具有制备容易,一定的导电性,结构可控的特点,其作为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特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以二苯基丙氨酸(FF)为代表的二肽研究最多。来自以色列的科学家使用FF自组装形成的纳米管作为电容器电极材料,得到了大于1000μFcm-2的面积比电容。同时,他们基于FF超级电容器的性质,结合锂离子电池的特性,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多肽锂离子超级电容电池。多肽自组装纳微结构,通常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同时,由于组装单元之间相互关联,形成了广泛的分子间氢键以及pi-pi堆积相互作用,使得自组装多肽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此外,多肽分子表现出丰富的二级结构,通过氨基酸侧链的替换即可轻易地改变分子构象,从而改变组装材料的整体性质。通过细微的结构改变,调控宏观材料的物性,是多肽材料独有的。自然界具有20种天然氨基酸,同时,每一种氨基酸又有其对应的镜像异构体,还有通过氨基酸侧链R基团的替换。基于这样的氨基酸库,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得到成千万上亿种不同的多肽分子。这些分子组装之后也会表现出迥异的性质。因此,多肽分子是人类最宝贵的结构库。综合以上性质,多肽分子自组装材料可以作为很好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备选材料。虽然多肽纤维在超级电容器领域已有应用,但是,限于多肽纤维一定的溶解性,多肽纤维材料组装成的双电层电容器的稳定性和循环性能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肽电极,以解决由于多肽纤维的溶解性而导致的由其组装成的双电层电容器的稳定性和循环性能欠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肽电极,所述多肽电极包括导电基底;由多肽通过自组装方式在所述导电基底上形成的多孔网状纤维结构的多肽层;以及通过原子层沉积方式在所述多肽层表面沉积的二氧化钛层。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多肽的结构式如下: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多肽层的厚度为100~500nm,所述二氧化钛层的厚度为10~50nm。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多孔网状纤维结构的孔径为5~20nm。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超级电容器,其包括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肽电极。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多肽电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纯度>95%的多肽在水中分散,置于超声仪器中超声,使得多肽在水中形成稳定均一的凝胶液;(2)将步骤(1)所制备的多肽凝胶液均匀涂布在导电基底上,烘干,在所述导电基底上形成多孔网状纤维结构的多肽层;(3)使用原子层沉积方式在所述多肽层表面沉积二氧化钛,制备得到所述多肽电极。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基底通过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表面以原子溅射的方式沉积一层金膜而制备。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的厚度为0.05mm,所述金膜的厚度为3~7nm。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多肽超级电容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纯度>95%的多肽在水中分散,置于超声仪器中超声,使得多肽在水中形成稳定均一的凝胶液;(2)将步骤(1)所制备的多肽凝胶液均匀涂布在导电基底上,烘干,在所述导电基底上形成多孔网状纤维结构的多肽层;(3)使用原子层沉积方式在所述多肽层表面沉积二氧化钛,制得电极;(4)将聚乙烯醇溶于硫酸中配制电解质溶液;(5)将两个电极和电解质溶液进行组装压实。本专利技术的多肽电极采用多肽为活性材料,结合溶剂法驱动的多肽自组装方式,制备了形貌均匀,结构特殊的多肽网状纳米纤维,这种特殊的结构使得多肽纤维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较小的电解液扩散阻力。进一步在其表面沉积上二氧化钛以后,多肽纳米纤维的结构和性能得到很好的保留,二氧化钛使得多肽纳米纤维层有更好的刚性,防止了充放电过程中多肽纤维网状空间结构的坍塌。而且,二氧化钛层可以有效的防止电解液对多肽层的破坏,同时,在充电放电过程中,二氧化钛作为缓冲层,防止了电解液离子对多肽层的冲击,有效的改善了多肽材料的倍率性能。此外,二氧化钛加多肽纳米纤维作为电极材料,多孔的纳米纤维网状结构能暴露出更多的活性位点,提供更大的比表面积,增加电解液的扩散通道,使得电解液能够充分与其接触,使得所制得的多肽超级电容器能提供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比容量较高,循环性能大大提高。同时,所制备的超级电容器具有良好的可折叠性能,使得该超级电容器在可穿戴设备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而且,本专利技术的制备多肽电极以及超级电容器的方法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强,具有极好的生物安全性和环境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多肽纤维的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图;图2为多肽纤维的傅里叶红外光谱表征图;图3为多肽纤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多肽电极、由其所制备的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肽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肽电极包括导电基底;由多肽通过自组装方式在所述导电基底上形成的多孔网状纤维结构的多肽层;以及通过原子层沉积方式在所述多肽层表面沉积的二氧化钛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肽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肽电极包括导电基底;由多肽通过自组装方式在所述导电基底上形成的多孔网状纤维结构的多肽层;以及通过原子层沉积方式在所述多肽层表面沉积的二氧化钛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肽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肽的结构式如下:3.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肽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肽层的厚度为100~500nm,所述二氧化钛层的厚度为10~50nm。4.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肽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网状纤维结构的孔径为5~20nm。5.一种超级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多肽电极。6.一种制备多肽电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纯度>95%的多肽在水中分散,置于超声仪器中超声,使得多肽在水中形成稳定均一的凝胶液;(2)将步骤(1)所制备的多肽凝胶液均匀涂布在导电基底上,烘干,在所述导电基底上形成多孔网状纤维结构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宽郑超王璐安淼秦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探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