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号灯控制方案的评价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8534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13:47
本申请涉及交通信号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号灯控制方案的评价方法及装置,包括分别获取车道组在预设时长内的总体交通流量,以及所述车道组在所述预设时长内各信号灯灯态对应的相位交通流量;所述车道组包含属于相同信号灯相位的一个或多个车道;根据所述总体交通流量以及所述相位交通流量,确定相位车辆到达率;其中,所述相位车辆到达率为所述相位交通流量占所述总体交通流量的比例;根据所述相位车辆到达率,对信号灯控制方案进行评价。整个过程无需人工亲自开车测试,节省了人工成本,并且,采用了车道和信号灯相位计算相位车辆到达率这个高精度指标,并基于这个高精度指标实现对信号灯控制方案进行评价,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信号灯控制方案的评价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涉及交通信号控制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信号灯控制方案的评价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各个路口均设置有信号灯,通过对信号灯进行控制可以缓解交通压力,比如绿波带。绿波带是指计算车辆通过某一路段的时间,再对各个路口的红绿灯信号进行协调,车辆在通过时能连续获得绿波带一路绿灯的技术。通过绿波带能够达到解决拥堵的目的。但是,若绿波带的协调控制方式不当,反而会造成交通拥堵,因此,在设计好绿波带之后,对绿波带的协调效果进行评价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对绿波带效果进行评价的方法通常是基于浮动车数据进行的,例如,通过安装了车载GPS定位装置的出租在测试路段行驶,获得该出租车的该测试路段的行驶时间、停车次数、延误指标等数据,并基于这些数据评价绿波带的协调控制效果进行评价。但是,上述基于浮动车数据评价绿波带的协调控制效果的方法需要工作人员开车亲自测试,人力成本较高,取样数量小且不可持续。现有技术采用浮动车数据,此类数据较为粗放,只能反映出大致效果,如从A到B用了多长时间,很难与信号灯周期结合起来,当进行再次优化时,并不能作为优化的数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号灯控制方案的评价方法及装置,采用了车道和信号灯相位计算相位车辆到达率这个高精度指标,并基于这个高精度指标实现对信号灯控制方案进行评价,节省了人工成本且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灯控制方案的评价方法,包括:分别获取车道组在预设时长内的总体交通流量,以及所述车道组在所述预设时长内各信号灯灯态对应的相位交通流量;所述车道组包含属于相同信号灯相位的一个或多个车道;根据所述总体交通流量以及所述相位交通流量,确定相位车辆到达率;其中,所述相位车辆到达率为所述相位交通流量占所述总体交通流量的比例;根据所述相位车辆到达率,对信号灯控制方案进行评价。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相位车辆到达率包括:绿灯灯态对应的第一相位交通流量占所述总体交通流量的比例,和/或,红灯灯态对应的第二相位交通流量占所述总体交通流量的比例。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相位车辆到达率,对信号灯控制方案进行评价,包括:若所述车道组对应的信号灯相位为协调相位,则在检测到所述协调相位对应的车辆到达率大于等于非协调相位对应的车辆达到率时,根据协调相位车辆到达率,对信号灯控制方案进行评价。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车道组对应的信号灯相位为协调相位,则在检测到所述协调相位对应的车辆到达率小于所述非协调相位对应的车辆达到率,则对信号灯相位时长进行优化。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根据协调相位车辆到达率,对信号灯控制方案进行评价,包括:若所述车道组对应的信号灯相位为绿波带协调相位,则根据所述车道组在所述预设时长内的绿灯信号下的车辆到达率以及所述预设时长中的绿信比,确定所述绿灯信号的队列比系数;其中,所述队列比系数为绿灯信号下的车辆到达率与预设时长中的绿信比的比值;根据预设的队列比系数与绿波带效果对比表和确定的所述队列比系数,确定所述绿波带协调相位的协调效果。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根据协调相位车辆到达率,对信号灯控制方案进行评价,包括:若所述车道组对应的信号灯相位为红波带协调相位,则根据所述车道组在所述预设时长内红灯信号下的车辆到达率以及预设的车辆到达率阈值与红波带效果对比表,确定所述红波带协调相位的协调效果。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相位车辆到达率,对信号灯控制方案进行评价,还包括:若车道组对应的信号灯相位为非协调相位,则在检测到所述相位车辆到达率大于等于设定阈值时,根据确定的非协调相位车辆到达率,对信号灯控制方案进行评价。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若车道组对应的信号灯相位为非协调相位,则在检测到所述相位车辆到达率小于设定阈值时,对信号灯相位时长进行优化。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相位车辆到达率,对信号灯控制方案进行评价之后,还包括:根据所述预设时长内对所述信号灯控制方案的评价结果,生成对应于所述评价结果的车辆到达类型图。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号灯控制方案的评价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分别获取车道组在预设时长内的总体交通流量,以及所述车道组在所述预设时长内各信号灯灯态对应的相位交通流量;所述车道组包含属于相同信号灯相位的一个或多个车道;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总体交通流量以及所述相位交通流量,确定相位车辆到达率;其中,所述相位车辆到达率为所述相位交通流量占所述总体交通流量的比例;评价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相位车辆到达率,对信号灯控制方案进行评价。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灯控制方案的评价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取车道组在预设时长内的总体交通流量,以及车道组在预设时长内各信号灯灯态对应的相位交通流量,并基于总体交通流量以及相位交通流量,确定相位车辆到达率;进而根据相位车辆到达率,对信号灯控制方案进行评价,整个过程无需人工亲自开车测试,节省了人工成本,并且,采用了车道和信号灯相位计算相位车辆到达率这个高精度指标,并基于这个高精度指标实现对信号灯控制方案进行评价,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信号灯控制方案的评价方法的流程图。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信号灯控制方案的评价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信号灯控制方案的评价方法的流程图。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信号灯控制方案的评价方法的流程图。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信号灯控制方案的评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信号灯控制方案的评价方法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信号灯控制方案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获取车道组在预设时长内的总体交通流量,以及所述车道组在所述预设时长内各信号灯灯态对应的相位交通流量;所述车道组包含属于相同信号灯相位的一个或多个车道;根据所述总体交通流量以及所述相位交通流量,确定相位车辆到达率;其中,所述相位车辆到达率为所述相位交通流量占所述总体交通流量的比例;根据所述相位车辆到达率,对信号灯控制方案进行评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号灯控制方案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获取车道组在预设时长内的总体交通流量,以及所述车道组在所述预设时长内各信号灯灯态对应的相位交通流量;所述车道组包含属于相同信号灯相位的一个或多个车道;根据所述总体交通流量以及所述相位交通流量,确定相位车辆到达率;其中,所述相位车辆到达率为所述相位交通流量占所述总体交通流量的比例;根据所述相位车辆到达率,对信号灯控制方案进行评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灯控制方案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车辆到达率包括:绿灯灯态对应的第一相位交通流量占所述总体交通流量的比例,和/或,红灯灯态对应的第二相位交通流量占所述总体交通流量的比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灯控制方案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相位车辆到达率,对信号灯控制方案进行评价,包括:若所述车道组对应的信号灯相位为协调相位,则在检测到所述协调相位对应的车辆到达率大于等于非协调相位对应的车辆达到率时,根据协调相位车辆到达率,对信号灯控制方案进行评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号灯控制方案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车道组对应的信号灯相位为协调相位,则在检测到所述协调相位对应的车辆到达率小于所述非协调相位对应的车辆达到率,则对信号灯相位时长进行优化。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号灯控制方案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协调相位车辆到达率,对信号灯控制方案进行评价,包括:若所述车道组对应的信号灯相位为绿波带协调相位,则根据所述车道组在所述预设时长内的绿灯信号下的车辆到达率以及所述预设时长中的绿信比,确定所述绿灯信号的队列比系数;其中,所述队列比系数为绿灯信号下的车辆到达率与预设时长中的绿信比的比值;根据预设的队列比系数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向东彭飞何赐文崔义
申请(专利权)人:迈锐数据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