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处理方法、人脸识别处理装置及智能终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8436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12:46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人脸识别处理方法、人脸识别处理装置、智能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人脸识别处理方法包括:触发智能终端进行人脸识别;若人脸识别失败,则存储当次人脸识别所捕获的图像,并返回执行所述触发智能终端进行人脸识别的步骤,直至满足第一条件、第二条件或第三条件;当满足第三条件(即人脸识别成功)时,判断之前人脸识别失败的原因是否存在姿态原因;若存在姿态原因,则输出第二提示信息,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用以提示用户后续按照预设的姿态标准进行人脸识别。本申请技术方案可方便用户获知人脸识别失败的原因,在后续人脸识别过程中提高人脸解锁的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脸识别处理方法、人脸识别处理装置及智能终端
本申请属于智能终端
,具体涉及一种人脸识别处理方法、人脸识别处理装置、智能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社会的开放程度也越来越高,用户通过智能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能做很多的事情,与此同时,对智能终端进行安全保护也日益重要。人脸识别技术作为一种新的识别技术,目前已被应用在智能终端中,以实现对智能终端的安全保护。然而,人脸识别技术对智能终端所捕获的人脸有一定的要求,这使得人脸解锁的失败率较高,而这往往给用户造成了不少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人脸识别处理方法、人脸识别处理装置、智能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方便用户获知人脸识别失败的原因,在后续人脸识别过程中提高人脸解锁的成功率。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人脸识别处理方法,包括:触发智能终端进行人脸识别;若人脸识别失败,则存储当次人脸识别所捕获的图像,并返回执行所述触发智能终端进行人脸识别的步骤,直至满足第一条件、第二条件或第三条件,其中,所述第一条件为:连续触发所述智能终端进行人脸识别的次数超过预设的次数阈值,所述第二条件为:连续触发所述智能终端进行人脸识别所累计的总时长超过预设的时长阈值,所述第三条件为:人脸识别成功;当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或所述第二条件时,输出指示人脸识别失败的第一提示信息;当满足所述第三条件时,基于当次人脸识别所捕获的图像以及存储的所述图像,判断之前人脸识别失败的原因是否存在姿态原因,所述姿态原因为:所述智能终端捕获到的人脸的姿态不满足预设的姿态标准;若之前人脸识别失败的原因存在姿态原因,则输出第二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用以提示用户后续按照所述姿态标准进行人脸识别。基于本申请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人脸识别失败,则所述人脸识别处理方法还包括:检测所述智能终端所在环境的光照强度是否低于预设的强度阈值;若所述智能终端所在环境的光照强度低于所述强度阈值,则在所述智能终端下一次人脸识别过程中对人脸显示区域进行补光处理,其中,所述人脸显示区域为人脸在所述智能终端的屏幕中出现的区域。基于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在所述智能终端下一次人脸识别过程中对人脸显示区域进行补光处理包括:在所述智能终端下一次人脸识别过程中,调高所述智能终端的第一组背光灯的亮度,其中,所述第一组背光灯的灯光覆盖所述人脸显示区域。基于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在所述智能终端下一次人脸识别过程中对人脸显示区域进行补光处理还包括:调低所述智能终端的第二组背光灯的亮度;或者,关闭所述智能终端的第二组背光灯;其中,所述第二组背光灯的灯光不覆盖所述人脸显示区域。基于本申请第一方面,或者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输出第二提示信息包括:显示存储的所述图像,并在显示的图像上标注不满足所述姿态标准的人脸部位。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人脸识别处理装置,包括:识别单元,用于触发智能终端进行人脸识别;存储单元,用于当人脸识别失败时,存储当次人脸识别所捕获的图像,并触发所述识别单元,直至满足第一条件、第二条件或第三条件,其中,所述第一条件为:连续触发所述智能终端进行人脸识别的次数超过预设的次数阈值,所述第二条件为:连续触发所述智能终端进行人脸识别所累计的总时长超过预设的时长阈值,所述第三条件为:人脸识别成功;第一输出单元,用于当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或所述第二条件时,输出指示人脸识别失败的第一提示信息;判断单元,用于当满足所述第三条件时,基于当次人脸识别所捕获的图像以及存储的所述图像,判断之前人脸识别失败的原因是否存在姿态原因,所述姿态原因为:所述智能终端捕获到的人脸的姿态不满足预设的姿态标准;第二输出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之前人脸识别失败的原因存在姿态原因时,输出第二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用以提示用户后续按照所述姿态标准进行人脸识别。基于本申请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补光单元具体用于:调高所述智能终端的第一组背光灯的亮度;其中,所述第一组背光灯的灯光覆盖所述人脸显示区域。基于本申请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人脸识别处理装置还包括:检测单元,用于当人脸识别失败时,检测所述智能终端所在环境的光照强度是否低于预设的强度阈值;补光单元,用于当所述智能终端所在环境的光照强度低于所述强度阈值时,在所述智能终端下一次人脸识别过程中对人脸显示区域进行补光处理,其中,所述人脸显示区域为人脸在所述智能终端的屏幕中出现的区域。基于本申请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补光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智能终端下一次人脸识别过程中,调高所述智能终端的第一组背光灯的亮度;其中,所述第一组背光灯的灯光覆盖所述人脸显示区域。基于本申请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补光单元还用于:调低所述智能终端的第二组背光灯的亮度;或者,关闭所述智能终端的第二组背光灯;其中,所述第二组背光灯的灯光不覆盖所述人脸显示区域。基于本申请第二方面,或者本申请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本申请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输出单元具体用于:显示存储的所述图像,并在显示的图像上标注不满足所述姿态标准的人脸部位。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智能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上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者上述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实现方式中提及的人脸识别处理方法。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者上述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实现方式中提及的人脸识别处理方法。由上可见,本申请方案中在人脸识别失败时,存储当次人脸识别所捕获的图像,并再次触发智能终端进行人脸识别,直至满足第一条件、第二条件或第三条件。在满足第三条件且之前人脸识别失败的原因存在姿态原因时,输出第二提示信息,以方便用户获知人脸识别失败的原因,而用户基于第二提示信息也可以逐渐学习到人脸识别的姿态标准,使得用户在后续人脸识别过程中可以调整自身的姿态,进而提高人脸解锁的成功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人脸识别处理方法一个实施例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人脸识别处理方法另一个实施例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人脸识别处理装置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智能终端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人脸识别处理方法、人脸识别处理装置及智能终端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脸识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触发智能终端进行人脸识别;若人脸识别失败,则存储当次人脸识别所捕获的图像,并返回执行所述触发智能终端进行人脸识别的步骤,直至满足第一条件、第二条件或第三条件,其中,所述第一条件为:连续触发所述智能终端进行人脸识别的次数超过预设的次数阈值,所述第二条件为:连续触发所述智能终端进行人脸识别所累计的总时长超过预设的时长阈值,所述第三条件为:人脸识别成功;当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或所述第二条件时,输出指示人脸识别失败的第一提示信息;当满足所述第三条件时,基于当次人脸识别所捕获的图像以及存储的所述图像,判断之前人脸识别失败的原因是否存在姿态原因,其中,所述姿态原因为:所述智能终端捕获到的人脸的姿态不满足预设的姿态标准;若之前人脸识别失败的原因存在姿态原因,则输出第二提示信息,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用以提示用户后续按照所述姿态标准进行人脸识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脸识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触发智能终端进行人脸识别;若人脸识别失败,则存储当次人脸识别所捕获的图像,并返回执行所述触发智能终端进行人脸识别的步骤,直至满足第一条件、第二条件或第三条件,其中,所述第一条件为:连续触发所述智能终端进行人脸识别的次数超过预设的次数阈值,所述第二条件为:连续触发所述智能终端进行人脸识别所累计的总时长超过预设的时长阈值,所述第三条件为:人脸识别成功;当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或所述第二条件时,输出指示人脸识别失败的第一提示信息;当满足所述第三条件时,基于当次人脸识别所捕获的图像以及存储的所述图像,判断之前人脸识别失败的原因是否存在姿态原因,其中,所述姿态原因为:所述智能终端捕获到的人脸的姿态不满足预设的姿态标准;若之前人脸识别失败的原因存在姿态原因,则输出第二提示信息,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用以提示用户后续按照所述姿态标准进行人脸识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脸识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若人脸识别失败,则所述人脸识别处理方法还包括:检测所述智能终端所在环境的光照强度是否低于预设的强度阈值;若所述智能终端所在环境的光照强度低于所述强度阈值,则在所述智能终端下一次人脸识别过程中对人脸显示区域进行补光处理,其中,所述人脸显示区域为人脸在所述智能终端的屏幕中出现的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脸识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智能终端下一次人脸识别过程中对人脸显示区域进行补光处理包括:在所述智能终端下一次人脸识别过程中,调高所述智能终端的第一组背光灯的亮度;其中,所述第一组背光灯的灯光覆盖所述人脸显示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脸识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智能终端下一次人脸识别过程中对人脸显示区域进行补光处理还包括:调低所述智能终端的第二组背光灯的亮度;或者,关闭所述智能终端的第二组背光灯;其中,所述第二组背光灯的灯光不覆盖所述人脸显示区域。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人脸识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第二提示信息包括:显示存储的所述图像,并在显示的图像上标注不满足所述姿态标准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