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话器组件和移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8405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1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受话器组件和移动终端。受话器组件包括主板、受话器和转接部。主板开设有通槽。受话器设置在通槽内,受话器包括本体和设置在本体上的受话器弹片。转接部与受话器弹片接触并用于电连接主板与受话器。受话器组件和移动终端中,受话器设置在主板上开设的通槽内,受话器再通过转接部与主板电连接,受话器与主板连接时的厚度较小,利于实现移动终端的轻薄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受话器组件和移动终端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
,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受话器组件和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在相关技术中,手机包括外壳,受话器和主板均布置在外壳内的空间里,受话器通常直接承载在主板上,以实现受话器与主板之间的电连接,然而,受话器承载在主板上,受话器与主板的厚度叠加,导致手机的整体厚度增加,不利于实现轻薄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受话器组件和移动终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受话器组件包括:主板,所述主板开设有通槽;受话器,所述受话器设置在所述通槽内,所述受话器包括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受话器弹片;和转接部,所述转接部与所述受话器弹片接触并用于电连接所述主板与所述受话器。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转接部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受话器弹片接触;和转接部弹片,所述转接部弹片包括固定端和活动端,所述固定端固定设置在所述主板上,所述活动端与所述连接板接触。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端上形成有向外凸出的触点,所述连接板上形成有凹槽,所述活动端与所述连接板接触时,所述触点与所述凹槽配合。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板为柔性电路板。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转接部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受话器弹片接触;和自所述连接板延伸的转接部弹片,所述转接部弹片包括固定端与活动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活动端与所述主板接触。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端上形成有向外凸出的触点,所述主板上形成有凹槽,所述活动端与所述主板接触时,所述触点与所述凹槽配合。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板上凹陷形成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受话器弹片接触时,所述受话器弹片伸入所述连接槽内。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通槽为开设在所述主板的边缘的缺口;或所述通槽为开设在所述主板上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主板的边缘间隔。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受话器组件;前壳,所述受话器安装在所述前壳上;和后壳,所述受话器组件设置在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之间,所述转接部安装在所述后壳上。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前壳开设有出音孔和与所述出音孔连通的腔体,所述本体嵌入所述腔体内以安装在所述前壳上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受话器组件和移动终端中,受话器设置在主板上开设的通槽内,受话器再通过转接部与主板电连接,受话器与主板连接时的厚度较小,利于实现移动终端的轻薄化。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图2中II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主板的平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另外,下面结合附图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100包括受话器组件10、前壳20和后壳30。受话器组件10包括主板12、受话器14和转接部16。主板12开设有通槽122。受话器14设置在通槽122内,受话器14包括本体142和设置在本体142上的受话器弹片144。转接部16与受话器弹片144接触并用于电连接主板12与受话器14。受话器组件10设置在前壳20与后壳30之间,受话器14安装在前壳20上,转接部16安装在后壳30上。上述的移动终端100中,受话器14设置在主板12上开设的通槽122内,受话器14再通过转接部16与主板12电连接,受话器14与主板12连接时的厚度较小,利于实现移动终端100的轻薄化。具体地,移动终端100包括受话器组件10、前壳20和后壳30。移动终端10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手表、头显设备、笔记本电脑、相机等。本技术实施方式以移动终端100是手机为例。前壳20和后壳30共同组成移动终端100的外壳,受话器组件10设置在外壳内,也就是设置在前壳20和后壳30之间,外壳可用于防止灰尘、水汽等侵蚀受话器组件10,也可对受话器组件10提供防摔、防撞等的防护。请参阅图2,受话器组件10包括主板12、受话器14和转接部16。主板12可以是印刷电路板、柔性电路板、软硬结合板等,主板12可以是移动终端100上的主电路板,主板12可以用于与电源、多种诸如受话器14、麦克风、摄像头、光感器、闪光灯、天线等功能器件及其控制器电连接,并将控制器的控制信号传递给功能器件,例如通过传输变化的电流给受话器14以使受话器14发出不同频率和不同响度的声音。受话器14包括本体142和受话器弹片144,受话器弹片144在受到挤压后,可以产生沿图2中Y方向的弹力,在一个例子中,本体142内还收容有线圈和振膜等,线圈在交变电流的作用下带动振膜来回振动以向外界发出声波,以使得用户可通过受话器14进行通话。主板12开设有通槽122,受话器14设置在通槽122内,受话器14不需要与主板12层叠设置,受话器14与主板12结合后的厚度较小,即是,受话器14与主板12结合后,二者沿如图2中的Y方向的尺寸较小。可以理解,受话器14与主板12结合后的厚度较小,也就使得前壳20与后壳30之间的空间的宽度可以设置得较小,进一步减小移动终端100的厚度。受话器14安装在前壳20上,转接部16安装在后壳30上。具体地,前壳20开设有出音孔22(如图1)和腔体24。出音孔22与腔体24连通,本体142嵌入腔体24内以安装在前壳20上,更具体地,腔体24可以作为受话器14的音腔,振膜发出的振动在腔体24的作用下可以提高响度或者达到增加低音效果的作用,本体142嵌入腔体24内,本体142不易发生晃动,也使得腔体24的密封性较好,声音能较多地从出音孔22中发出。转接部16安装在后壳30上,转接部16可以是部分安装在后壳30上,也可以是全部安装在后壳30上。当前壳20与后壳30结合时,转接部16与受话器弹片144相抵以使受话器弹片144发生形变,受话器弹片144在弹力作用下紧紧地抵靠在转接部16上,以实现转接部16与受话器弹片144的电连接。请参阅图2和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通槽122为开设在主板12的边缘124的缺口(如图2)。或者通槽122为开设在主板12上的通孔,通孔与主板12的边缘124间隔(如图5)。由于受话器14安装在通槽122内,当通槽122为开设在主板12的边缘124的缺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受话器组件和移动终端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受话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板,所述主板开设有通槽;受话器,所述受话器设置在所述通槽内,所述受话器包括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受话器弹片;和转接部,所述转接部与所述受话器弹片接触并用于电连接所述主板与所述受话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受话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板,所述主板开设有通槽;受话器,所述受话器设置在所述通槽内,所述受话器包括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受话器弹片;和转接部,所述转接部与所述受话器弹片接触并用于电连接所述主板与所述受话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话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部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受话器弹片接触;和转接部弹片,所述转接部弹片包括固定端和活动端,所述固定端固定设置在所述主板上,所述活动端与所述连接板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受话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端上形成有向外凸出的触点,所述连接板上形成有凹槽,所述活动端与所述连接板接触时,所述触点与所述凹槽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受话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为柔性电路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话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部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受话器弹片接触;和自所述连接板延伸的转接部弹片,所述转接部弹片包括固定端与活动端,所述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