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叉流换热器及多级加热热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07599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0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交叉流换热器,包括壳体、若干换热管和若干换热弯头,所述换热管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换热弯头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所述换热管包括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所述换热弯头包括第一换热弯头和第二换热弯头,所述第一换热管与所述第一换热弯头连通并形成第一分路,所述第二换热管与所述第二换热弯头连通并形成第二分路,且所述第一分路与所述第二分路沿所述壳体的上下方向交替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能有效提高并联热泵系统的换热器在只有一个系统运行时的换热效率并且避免出现高压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多级加热热泵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叉流换热器及多级加热热泵系统
本技术涉及热泵
,尤其是涉及一种交叉流换热器及多级加热热泵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热泵双系统的运行由两个独立系统运行,两个独立系统各自通过一个换热器进行工作,当热泵双系统中的其中一个独立系统卸载时,则热泵双系统由另外一个独立系统运行,导致热泵双系统的整体运行能耗较高。现有技术中的并联热泵系统能够较好地解决热泵双系统的整体运行能耗较高的问题,但是,并联热泵系统的两个系统是在同一个换热器中运行,两个系统内的制冷剂均在换热器内流动进行换热,由于换热器在两个系统的分路设计是上下流动模式,因此当并联热泵系统中只有一个系统运行时,换热器的换热面积将会减少并导致换热器的换热效率较低,同时容易出现系统报高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叉流换热器及多级加热热泵系统,以解决并联热泵系统的换热器只有一个系统运行时换热效率较低且系统报高压的技术问题,提高并联热泵系统的换热器在只有一个系统运行时的换热效率并且避免出现高压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交叉流换热器,包括壳体、若干换热管和若干换热弯头,所述换热管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换热弯头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所述换热管包括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所述换热弯头包括第一换热弯头和第二换热弯头,所述第一换热管与所述第一换热弯头连通并形成第一分路,所述第二换热管与所述第二换热弯头连通并形成第二分路,且所述第一分路与所述第二分路沿所述壳体的上下方向交替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换热弯头和所述第二换热弯头均匀分布在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优选地,还包括第一进气管、第一出液管、第二进气管以及第二出液管;所述第一分路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一进气管连通,所述第一分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出液管连通,所述第二分路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二进气管连通,所述第二分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出液管连通。优选地,所述第一进气管上设有用于通入制冷剂气体的第一进气细管和若干第一出气细管,所述第一进气管与所述第一进气细管连通,所述第一进气管通过若干所述第一出气细管与所述第一分路的进口端连通;所述第一出液管上设有用于制冷剂液体流出的第一出液细管和若干第一进液细管,所述第一出液管与所述第一出液细管连通,所述第一出液管通过若干所述第一进液细管与所述第一分路的出口端连通。优选地,所述第二进气管上设有用于通入制冷剂气体的第二进气细管和若干第二出气细管,所述第二进气管与所述第二进气细管连通,所述第二进气管通过若干所述第二出气细管与所述第二分路的进口端连通;所述第二出液管上设有用于制冷剂液体流出的第二出液细管和若干第二进液细管,所述第二出液管与所述第二出液细管连通,所述第二出液管通过若干所述第二进液细管与所述第二分路的出口端连通。优选地,若干所述换热弯头倾斜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且所述第一换热弯头与所述第二换热弯头倾斜设置。优选地,若干所述换热管之间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换热管与所述第二换热管平行设置。优选地,还包括翅片,所述翅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翅片与所述换热管的外侧壁连接。本技术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级加热热泵系统,包括第一系统、第二系统、第三系统、第四系统、第一交叉流换热器以及第二交叉流换热器,所述第一交叉流换热器、所述第二交叉流换热器均为上述的交叉流换热器;所述第一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第一节流装置、第一蒸发器,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交叉流换热器的第一进气管连通,所述第一交叉流换热器的第一出液管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第一端口连通,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蒸发器的第一端口连通,所述第一蒸发器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压缩机的进口端连通;所述第二系统包括第二压缩机、第二节流装置、第二蒸发器,所述第二压缩机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交叉流换热器的第一进气管连通,所述第二交叉流换热器的第一出液管与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第一端口连通,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蒸发器的第一端口连通,所述第二蒸发器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压缩机的进口端连通;所述第三系统包括第三压缩机、第三节流装置、第三蒸发器,所述第三压缩机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交叉流换热器的第二进气管连通,所述第一交叉流换热器的第二出液管与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第一端口连通,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三蒸发器的第一端口连通,所述第三蒸发器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三压缩机的进口端连通;所述第四系统包括第四压缩机、第四节流装置、第四蒸发器,所述第四压缩机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交叉流换热器的第二进气管连通,所述第二交叉流换热器的第二出液管与所述第四节流装置的第一端口连通,所述第四节流装置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四蒸发器的第一端口连通,所述第四蒸发器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四压缩机的进口端连通。优选地,所述第一交叉流换热器与所述第二交叉流换热器设置在送风口处,且所述第一交叉流换热器与所述第二交叉流换热器平行设置且相互抵靠。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叉流换热器,包括壳体、若干换热管和若干换热弯头,所述换热管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换热弯头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所述换热管包括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所述换热弯头包括第一换热弯头和第二换热弯头,所述第一换热管与所述第一换热弯头连通并形成第一分路,所述第二换热管与所述第二换热弯头连通并形成第二分路,且所述第一分路与所述第二分路沿所述壳体的上下方向交替设置,使得所述第一分路上的所述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二分路上的所述第二换热管均交替分布在所述交叉流换热器的换热范围内,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分路、所述第二分路均能覆盖整个所述交叉流换热器的迎风面积进行换热;此外,当所述交叉流换热器应用于并联热泵系统时,其中一个独立系统的制冷剂通过所述第一分路流动,另一个独立系统的制冷剂通过所述第二分路流动,在其中一个独立系统停止运行时,另一个独立系统的制冷剂通过所述第二分路流动且采用整个所述交叉流换热器的迎风面积进行换热,从而保证并联热泵系统在只有一个系统运行时的换热面积,以利于提高并联热泵系统在只有一个系统运行时的换热效率,进而保证了换热器的换热能力并且避免出现高压问题。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多级加热热泵系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交叉流换热器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交叉流换热器的右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交叉流换热器的分路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多级加热热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0、换热弯头;11、第一换热弯头、12、第二换热弯头;101、第一分路;102、第二分路;21、第一进气管;211、第一进气细管;22、第一出液管;221、第一出液细管;31、第二进气管;311、第二进气细管;32、第二出液管;321、第二出液细管;4、第一系统;41、第一压缩机;42、第一蒸发器;43、第一节流装置;5、第二系统;51、第二压缩机;52、第二蒸发器;53、第二节流装置;6、第三系统;61、第三压缩机;62、第三蒸发器;63、第三节流装置;7、第四系统;71、第四压缩机;72、第四蒸发器;73、第四节流装置;81、第一交叉流换热器;82、第二交叉流换热器;9、翅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交叉流换热器及多级加热热泵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交叉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若干换热管和若干换热弯头,所述换热管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换热弯头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所述换热管包括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所述换热弯头包括第一换热弯头和第二换热弯头,所述第一换热管与所述第一换热弯头连通并形成第一分路,所述第二换热管与所述第二换热弯头连通并形成第二分路,且所述第一分路与所述第二分路沿所述壳体的上下方向交替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叉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若干换热管和若干换热弯头,所述换热管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换热弯头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所述换热管包括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所述换热弯头包括第一换热弯头和第二换热弯头,所述第一换热管与所述第一换热弯头连通并形成第一分路,所述第二换热管与所述第二换热弯头连通并形成第二分路,且所述第一分路与所述第二分路沿所述壳体的上下方向交替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弯头和所述第二换热弯头均匀分布在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交叉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进气管、第一出液管、第二进气管以及第二出液管;所述第一分路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一进气管连通,所述第一分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出液管连通,所述第二分路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二进气管连通,所述第二分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出液管连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叉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管上设有用于通入制冷剂气体的第一进气细管和若干第一出气细管,所述第一进气管与所述第一进气细管连通,所述第一进气管通过若干所述第一出气细管与所述第一分路的进口端连通;所述第一出液管上设有用于制冷剂液体流出的第一出液细管和若干第一进液细管,所述第一出液管与所述第一出液细管连通,所述第一出液管通过若干所述第一进液细管与所述第一分路的出口端连通。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叉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气管上设有用于通入制冷剂气体的第二进气细管和若干第二出气细管,所述第二进气管与所述第二进气细管连通,所述第二进气管通过若干所述第二出气细管与所述第二分路的进口端连通;所述第二出液管上设有用于制冷剂液体流出的第二出液细管和若干第二进液细管,所述第二出液管与所述第二出液细管连通,所述第二出液管通过若干所述第二进液细管与所述第二分路的出口端连通。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交叉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换热弯头倾斜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且所述第一换热弯头与所述第二换热弯头倾斜设置。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流换热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世成向光富高翔易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