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换热器工质温度的自动调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363577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9:34
一种控制换热器工质温度的自动调节系统,属于温度调节系统技术领域。它包括穿过烟气流道的低温换热器和烟气再加热器,低温换热器和烟气再加热器之间设置循环泵和辅助加热装置,辅助加热装置加热蒸汽进口处设置调节阀,低温换热器右端工质流入口设置工质温度传感器,调节阀与工质温度传感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低温换热器回收前部烟气余热,将烟气温度降低至80℃左右,可大量减少脱硫系统减温用水;再经过烟气再加热器将烟气排放温度由50℃左右加热至80℃左右,避免烟雨现象的发生,整个系统为自动循环控制,节能且无污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易发生腐蚀的问题,对管内工质温度进行有效控制,保证系统安全、延长系统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换热器工质温度的自动调节系统
本技术属于温度调节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火电厂余热回收、与湿法脱硫及防止烟囱排烟石膏雨的控制换热器工质温度的自动调节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大、中型锅炉设计排烟温度一般在130°C _150°C之间,因此有将近8%?12%的锅炉热量被带走,占锅炉总热损失的80%甚至更高。另外常常由于尾部受灰、漏风以及燃烧工况的影响,实际运行排烟温度可能高出设计20°C以上。因此,针对我国目前运行的燃煤锅炉排烟温度偏高的问题,锅炉的余热利用就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但是吸收烟气余热后,烟气温度降低至露点温度以下,会发生结露的现象,酸性气体吸附在换热器管壁,对换热器造成酸性腐蚀,极大地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系统的安全;同时在烟气经湿法脱硫之后,温度往往只有50°C左右,如直接排入大气中会造成“石膏雨”的产生。因此,在烟气排放之前,需要对烟气进行加热至80°C以上,烟气加热可以提高烟气的抬升高度,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避免烟雨现象的发生,但烟气加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提高了经济成本。现有火力发电厂类似系统中,一般前段低温换热器与后段烟气再加热器都是单独装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制换热器工质温度的自动调节系统,设置在工质循环系统管道上,工质在循环系统管道上顺时针循环,烟气流道与工质循环系统管道平行,烟气流向与工质流向相反,其特征在于自动调节系统包括低温换热器(7)和烟气再加热器(4),低温换热器(7)和烟气再加热器(4)穿过烟气流道,低温换热器(7)和烟气再加热器(4)之间设置循环泵(5)和辅助加热装置,辅助加热装置加热蒸汽进口处设置调节阀(1),低温换热器(7)右端工质流入口设置工质温度传感器(8),所述的调节阀(1)与工质温度传感器(8)连接,烟气从低温换热器(7)左侧流入进行换热,再从其右侧流出,再进入烟气再加热器(4)的左端,换热后从其右端流出,并经过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换热器工质温度的自动调节系统,设置在工质循环系统管道上,工质在循环系统管道上顺时针循环,烟气流道与工质循环系统管道平行,烟气流向与工质流向相反,其特征在于自动调节系统包括低温换热器(7 )和烟气再加热器(4 ),低温换热器(7 )和烟气再加热器(4)穿过烟气流道,低温换热器(7)和烟气再加热器(4)之间设置循环泵(5)和辅助加热装置,辅助加热装置加热蒸汽进口处设置调节阀(I ),低温换热器(7)右端工质流入口设置工质温度传感器(8),所述的调节阀(I)与工质温度传感器(8)连接,烟气从低温换热器(7)左侧流入进行换热,再从其右侧流出,再进入烟气再加热器(4)的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御风赵阳杨敬东吴志海程向荣吴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浙能温州发电有限公司浙江清科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