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热式电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74780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04:11
一种蓄热式电锅炉,包含换热器本体、外壳主体、工字钢交叉底座、蓄热体、电控柜、换热风机、远程控制器,所述外壳主体固定在四周的框架上,正面安装有检修门,外壳主体及框架同时安装在下部工字钢交叉底座上;所述工字钢交叉底座中央位置安装蓄热体,蓄热体内部设有带保护层的保温材料,在保温材料内侧填充蓄热材料,蓄热材料中间穿有若干电加热丝并布置了热循环风道。采用PLC智能分级控制,分时段蓄热设定,分时段供暖设定,供暖效果更加精准,实现了自动控制,操作方便,降低运行成本。利用工字钢交叉底座进一步降低蓄热体外部温度,提高了蓄能式电锅炉使用寿命。同时利用手机APP实现异了远程实时查看和远程实时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热式电锅炉
本技术涉及采暖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蓄能式电锅炉。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加重,人们开始青睐蓄能电锅炉,在各类锅炉中,蓄能电锅炉不仅对周边环境无任何污染,它的供暖成本仅高于燃煤锅炉,但目前现有的蓄能电锅炉,装置中多设置蓄热水箱和膨胀水箱,由于水箱体积庞大,并且必须设置在室内,有良好的保温措施,想达到良好的热量,增大供暖面积,必须增加水箱的容积,原有的传统的蓄热水箱水体的保质时间短,难以避免储水容器对水的二次污染,因此,限制了蓄能电锅炉的发展。市场现有蓄能式电锅炉,蓄能方式繁杂,有的为水蓄热,有的为变相蓄热,热效率低,浪费能源,体积大,生产成本高,且控制方式单一,自动化程度低下,运行成本较高,效果均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问题因此,如何克服目前蓄能电锅炉产品的体积庞大,生产成本高、热效率低,浪费能源,控制方式单一,自动化程度低下,运行成本较高等缺点,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2)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蓄热式电锅炉,包含换热器本体、外壳主体、工字钢交叉底座、蓄热体、电控柜、换热风机、远程控制器。所述外壳主体固定在四周的框架上,正面安装有检修门,外壳主体及框架同时安装在下部工字钢交叉底座上。进一步的,所述工字钢交叉底座中央位置安装蓄热体,蓄热体内部设有带保护层的保温材料,在保温材料内侧填充蓄热材料,蓄热材料中间穿有若干电加热丝并布置了热循环风道,所述检修门内侧安装有电加热丝接线端子,和电加热丝连接线相连,然后与电控柜联接,形成电加热回路。所述蓄热体设置有蓄热体出风口,所述蓄热体出风口位于蓄热体后部上方。进一步的,所述蓄热体后部安装换热器本体,所述换热器本体包含有换热器热风出口和换热器热风进口。所述换热器本体内部设有热循环风道和热风导向管,所述热循环风道和热风导向管中间的夹层为被加热的系统循环热水,换热体本体前方上部设有换热器热风进口,与蓄热体出风口相对接,所述换热体本体前方下部设有换热器热风出口。进一步的,所述换热风机安装于所述蓄热体外部、工字钢交叉底座上方。所述换热风机包含换热风机进风口和换热风机出口。所述换热风机进风口与所述换热器热风出口相对接,所述换热风机出口与蓄热体进风口相对接,热风形成闭环回路。进一步的,换热器本体1和20后部上方安装有大气管21、出水管22和回水管、排污管23,换热器本体下部设有冷凝水管25。在所述大气管21末端设置有大气口2,在所述出水管22末端设置有出水口,在所述回水管、排水管23的末端是出回水口、排污口4。进一步的,所述换热风机通过风机控制线与电控柜相联接;所述蓄热体顶部和前部中央位置安装有炉内温度传感器,并通过温度传感器控制线与电控柜相联接;在出回水口的上方分别安装有出回水温度传感器,通过传感器控制线与电控柜相接,以上连接共同形成弱信号控制回路,电控柜与所述远程控制器相联,共同组成远程控制系统。所述电控柜采用PLC智能分级控制器,设置为管理员和操作员两个级别操作系统。所述PLC智能分级控制器采用OMRON型可编程序控制器,可设置供暖时间段、蓄热时间段,实现自动控制。所述远程控制器,是安装在智能手机上的应用软件即智能手机APP,利用手机APP可随时随地实时查看本技术的运行情况,能实现异地实时监控。(3)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①采用PLC智能分级控制(管理员和操作员),进一步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若干电热丝程序启动,不会导致对电网的波动干扰;系统设置有手动与自动两种控制方式,使用更加灵活方便;分时段蓄热设定,分时段供暖设定,供暖效果更加精准;利用PLC实现了自动控制,操作方便,无人值守,降低了运行成本。②利用工字钢交叉底座进一步降低蓄热体外部温度,提高了蓄能式电锅炉使用寿命。③利用手机APP实现实时查看运行情况和异地实时控制,达到了远程实时查看和远程实时控制随心所欲。④使用清洁能源——电能,达到无污染,无排放物,环保节能等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蓄能式电锅炉的主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蓄能式电锅炉的换热器原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蓄能式电锅炉的工字钢交叉底座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蓄能式电锅炉的工字钢交叉底座侧视图。图中:1、换热器本体;2、大气口;3、出回水温度传感器;4、出回水口、排污口;5、热风导向管;6、换热风机;7、工字钢交叉底座;8、外壳主体;9、风机控制线;10、电加热丝连接线;11温度传感器控制线;12、电控柜;13、接线端子;14、电加热丝;15、带保护层的保温材料;16、蓄热材料;17、温度传感器;18、热循环风道;19、系统循环热水;20、换热器本体;21、大气管;22、出水管;23、回水管、排污管、24、换热器热风出口;25、冷凝水管;26、换热器热风进口;27、大底长纵工字钢;28、大底短纵工字钢;29、大底横工字钢;30、吊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顶部”、“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图2所示,一种蓄能式电锅炉,包含换热器本体、外壳主体、工字钢交叉底座、蓄热体、电控柜、换热风机、远程控制器。所述外壳主体8固定在四周的框架上,正面安装有检修门,外壳主体及框架同时安装在下部工字钢交叉底座7上,工字钢交叉底座7中央位置安装蓄热体,蓄热体内部设有带保护层的保温材料15,在保温材料内侧填充蓄热材料16,蓄热材料中间穿有若干电加热丝14并布置了热循环风道18,检修门里侧安装有电加热丝接线端子13,和电加热丝连接线10相连,然后与电控柜12联接,形成电加热回路;所述蓄热体设置有蓄热体出风口,所述蓄热体出风口位于蓄热体后部上方。蓄热体后部安装换热器本体1、20,所述换热器本体包含有换热器热风出口和换热器热风进口。所述换热器本体内部设有热循环风道18和热风导向管5,所述热循环风道和热风导向管中间的夹层为被加热的系统循环热水19,换热体本体前方上部设有换热器热风进口26,与蓄热体出风口相对接,所述换热体本体前方下部设有换热器热风出口24。所述换热风机安装于所述蓄热体外部、工字钢交叉底座上方。所述换热风机包含换热风机进风口和换热风机出口。所述换热风机进风口与所述换热器热风出口相对接,所述换热风机出口与蓄热体进风口相对接,热风形成闭环回路。换热器本体1和20后部上方安装有大气管21、出水管22和回水管、排污管23,换热器本体下部设有冷凝水管25。在所述大气管21末端设置有大气口2,在所述出水管22末端设置有出水口,在所述回水管、排水管23的末端是出回水口、排污口4。换热风机6通过风机控制线9与电控柜12相联接,蓄热体顶部和前部中央位置分别安装有炉内温度传感器17,并通过温度传感器控制线11与电控柜12相联接,在出回水管的上方分别安装有出回水温度传感器3,通过传感器控制线11与电控柜12相接,形成弱信号控制回路,电控柜12与远程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蓄热式电锅炉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热式电锅炉,包含换热器本体、外壳主体、工字钢交叉底座、蓄热体、电控柜、换热风机、远程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主体固定在四周的框架上,正面安装有检修门,外壳主体及框架同时安装在下部工字钢交叉底座上;所述工字钢交叉底座中央位置安装蓄热体,蓄热体内部设有带保护层的保温材料,在保温材料内侧填充蓄热材料,蓄热材料中间穿有若干电加热丝并布置了热循环风道;所述蓄热体后部安装换热器本体,所述换热器本体包含有换热器热风出口和换热器热风进口;换热体本体前方上部设有换热器热风进口,与蓄热体出风口相对接,所述换热体本体前方下部设有换热器热风出口;所述换热风机安装于所述蓄热体外部、工字钢交叉底座上方;所述换热器本体后部上方安装有大气管、出水管和回水管、排污管,换热器本体下部设有冷凝水管;在所述大气管末端设置有大气口,在所述出水管末端设置有出水口,在所述回水管、排水管的末端是出回水口、排污口;所述换热风机通过风机控制线与电控柜相联接;所述蓄热体顶部和前部中央位置安装有炉内温度传感器,并通过温度传感器控制线与电控柜相联接;在出回水口的上方分别安装有出回水温度传感器,通过传感器控制线与电控柜相接,以上连接共同形成弱信号控制回路,电控柜与所述远程控制器相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热式电锅炉,包含换热器本体、外壳主体、工字钢交叉底座、蓄热体、电控柜、换热风机、远程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主体固定在四周的框架上,正面安装有检修门,外壳主体及框架同时安装在下部工字钢交叉底座上;所述工字钢交叉底座中央位置安装蓄热体,蓄热体内部设有带保护层的保温材料,在保温材料内侧填充蓄热材料,蓄热材料中间穿有若干电加热丝并布置了热循环风道;所述蓄热体后部安装换热器本体,所述换热器本体包含有换热器热风出口和换热器热风进口;换热体本体前方上部设有换热器热风进口,与蓄热体出风口相对接,所述换热体本体前方下部设有换热器热风出口;所述换热风机安装于所述蓄热体外部、工字钢交叉底座上方;所述换热器本体后部上方安装有大气管、出水管和回水管、排污管,换热器本体下部设有冷凝水管;在所述大气管末端设置有大气口,在所述出水管末端设置有出水口,在所述回水管、排水管的末端是出回水口、排污口;所述换热风机通过风机控制线与电控柜相联接;所述蓄热体顶部和前部中央位置安装有炉内温度传感器,并通过温度传感器控制线与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东立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群翔采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