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抗旱能力的肥料增效剂及抗旱肥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7211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0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抗旱能力的肥料增效剂,由45%~60%的黄腐酸、10%~25%的微量元素螯合物、10%~20%的脯氨酸和15%~25%的海藻提取物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包含上述提高抗旱能力的肥料增效剂的抗旱肥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提高抗旱能力的肥料增效剂,旨在通过外源的生物刺激剂和各种活性成分,一方面改善土壤活性,增强土壤中微生物和酶的活性,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在外在增加植物抗旱能力;另一方面刺激作物体内和抗水胁迫因子如氨基酸,糖类等的活化,共同协作来提高植株本身的抗旱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高抗旱能力的肥料增效剂及抗旱肥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肥料添加剂
,尤其涉及一种提高抗旱能力的肥料增效剂及抗旱肥料。
技术介绍
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但人均水占有量仅为24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我国正面临着更严重的缺水问题,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70%左右,干旱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作物产量的提高。研究表明,在干旱条件下,植物体内渗透调节物质如可溶性糖、无机离子、游离氨基酸等、某些保护性酶类、内源激素等物质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直接或间接对植株起调节作用,来增强小麦的抗旱性。因此,能否利用这些物质通过浸种或叶面喷施及其他体外施用方法以提高植株的抗旱性,增加水分胁迫下作物产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抗旱成分在肥料添加技术在生产中也有应用,较常见的是采用具有强吸水性的高分子聚合物作为保水剂添加在肥料中,用于作物浸种或拌种接单提升抗旱功效,但只能在作物苗期起作用;也有采用抗蒸腾剂的,通过与叶面肥料添加之后于作物叶面喷施,使药剂作用于气孔,以减少水分散失,但抗旱性不稳定,也会对叶片光合作用造成影响。近年来,虽然市场上也出现了既能用于苗期处理,也能用于成株期喷施的抗旱剂类型,但这类添加剂多为多种化学成分复配而成,成分复杂,对作物的安全性有待探讨,而且应用成本较高。因此现有的抗旱添加剂的抗旱效果很有限,而且作用单一,无法改善植株的营养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抗旱能力的肥料增效剂,旨在通过改变干旱条件下根系生长的土壤外营养环境、结合刺激作物体内和抗水胁迫因子活化,协同提升植株本身的抗旱能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提高抗旱能力的肥料增效剂,由45%~60%的黄腐酸、10%~25%的微量元素螯合物、10%~20%的脯氨酸和15%~25%的海藻提取物组成。在上述提高抗旱能力的肥料增效剂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还提出一种以上述提高抗旱能力的肥料增效剂为功能添加剂的抗旱肥料。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抗旱增效剂,作为大量肥料的添加剂补充使用,添加于大量元素的基础肥料中时,旨在通过外源的生物刺激剂和各种活性成分,一方面改善土壤活性,增强土壤中微生物和酶的活性,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在外在增加植物抗旱能力;另一方面刺激作物体内和抗水胁迫因子如氨基酸,糖类等的活化;各功能成分之间各自在不同的应激方式上发挥作用,同时还能有利于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生物刺激,修复干旱环境下作物的细胞损伤,共同协作来提高植株本身的抗旱能力。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抗旱能力的肥料增效剂,增效剂由45%~60%的黄腐酸、10%~25%的微量元素螯合物、10%~20%的脯氨酸和15%~25%的海藻提取物组成。上述肥料的抗旱增效剂的四种功能成分中,黄腐酸是生化黄腐酸粉末;作为肥料增效成分添加之后,一方面其本身是一种类似植物体内源激素,可以刺激提升多糖酶的活性,使年幼细胞壁果胶质酶水解,细胞壁软化,从而使细胞易于伸长分裂,最终可以使作物次生根增多、根量增加、根系伸长,提升了在干旱环境下的水分和养分能力的吸收。第二方面黄腐酸促进植物对中微量元素的吸收和转运,而这一些中微量元素如Fe、Cu、Zn、Mn、B、Mo等都是参与作物抗逆性酶类合成的组成部分,这一方面的效果可以通过提升作物在干旱条件下的抗逆性功能酶代谢从而提升作物的抗干旱能力;并且,在黄腐酸促进合成和表达的酶类中,SOD(超氧化物歧化酶)、CAT(过氧化氢酶)、POD(过氧化物酶)等这一些酶类能清除氧自由基物质的活性,降低干旱环境中这一些活性氧对细胞膜脂的破坏程度和膜伤害程度,使作物的生命活动少受干旱影响而得以较正常地进行。第三方面黄腐酸可以作为外源性刺激物促进作物体内激素的表达,尤其是脱落酸(ABA)的表达量;脱落酸本身是一种作物的生长抑制剂,大量表达可以缩小气孔开度,减少水份蒸腾,促进脯氨酸等调渗物质的积累,使植株保持较多水份;这一效果与黄腐酸自身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根系活力,使作物在干旱条件下能吸收更多的水份和养料相结合,有开源节流相辅相成之作用,从而使作物在干旱条件下能具有比较高的抗逆性。脯氨酸作为添加剂成分,其自身是水合能力最强的氨基酸,作为外源性的氨基酸添加被作物吸收后,一方面其极强的亲水性结合能力,能稳定原生质胶体及组织内的代谢过程,因而能降低凝固点,有防止细胞脱水的作用,从而利于作物的水分的保存减少水分的散失;另一方面,其本身在作物体内是作为渗透物质起渗透调节作用,作为干旱条件下的植物氮源的储藏形式,待植物干旱胁迫解除后用来参与叶绿素的合成。同时,脯氨酸亲水基与蛋白质亲水基相互作用使蛋白质稳定性提高,乃至严重水分胁迫下作物根瘤代谢酶和结构蛋白质可能会受积累的脯氨酸的保护,减轻严重干旱对组织的危害程度。结合干旱胁迫环境下,作物代谢以及上述两种功能成分之后,进一步增效剂中补充有微量元素螯合物,微量元素的功能上述已经描述,都是参与作物抗逆性酶类合成的组成部分;在这里作为协同搭配添加,可以在黄腐酸和脯氨酸的外源性生物刺激剂的功能下,快速地被作物吸收和转运,提升作物在干旱环境下的抗逆性酶的活性和表达量,从而整体使干旱环境下的作物抗逆性增强。当然,微量元素可以包含如Fe、Cu、Zn、Mn、B、Mo、Ni等中的多种。其中为了促进其在干旱条件下的作物抗逆性功效,本专利技术中微量元素螯合物采用对微量元素的螯合剂为小分子螯合剂,这一类的小分子螯合剂比如:草酸、组氨酸、苹果酸、柠檬酸、谷胱甘肽等这一小分子的化合物,或者小分子的氨羧络合剂、氨基二硫代甲酸盐和黄原酸盐,如EDTA、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等。这些小分子螯合剂在使用中,由于其小分子结构在作物中自由转运的能力,为元素的吸收和高效转运奠定基础,促进作物体对于这些酶活重要组成的微量元素的跨根细胞质膜运输、木质部长距离运输、叶细胞质膜和液泡膜运输,将根部吸收微量元素转运到地上部分并以螯合物形态存在于表皮细胞或叶肉细胞、液泡或附着在细胞壁上。因此在被作物吸收之后,一方面能促进微量元素在细胞内区域的分布平衡,降低细胞衬质在干旱胁迫下基质微量元素失衡的情况;另一方面,通过对运输能力的活化,从而使作物抗逆性酶类的表达能力和活性全面提升。最后的增效成分中的海藻提取物,是将海藻产品进行细胞壁消化后提取的胞内成分,其富含海藻酸、甘露醇、活性酶等物质,是属于提取的生物刺激素,具有类似细胞分裂素和类似生长素的活性;成分比较复杂,功效中这些和其他包含荷尔蒙材料的生物激活剂可能是调节作物及时切换防御系统以应对恶劣环境,能够诱发作物生长和激活作物非生物胁迫的机制,从而提高作物的防御能力及渗透保护功能、和抗水胁迫能力。而进一步海藻提取物可以直接购买获得,当然由于提取海藻原材料类别和方法过程不同,最终的海藻提取物的产品品质相应也会有区别;基于本专利技术作为肥料增效剂提升作物抵抗干旱环境的立意,为了保证品质稳定,技术人员实施中可以采用如下过程获取:S10,将新鲜的海藻洗净,干燥后粉碎;S20,将粉碎后的海藻在5wt%的碳酸氢钠溶液中浸泡30~50min,然后加入复合酶进行酶解,酶解温度为30~40℃、pH为5.0~7.5;该步骤实施中复合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抗旱能力的肥料增效剂,其特征在于,由45%~60%的黄腐酸、10%~25%的微量元素螯合物、10%~20%的脯氨酸和15%~25%的海藻提取物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抗旱能力的肥料增效剂,其特征在于,由45%~60%的黄腐酸、10%~25%的微量元素螯合物、10%~20%的脯氨酸和15%~25%的海藻提取物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抗旱能力的肥料增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量元素螯合物中的微量元素为Fe、Cu、Zn、Mn、B、Mo、Ni中的至少一种。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高抗旱能力的肥料增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量元素螯合物中微量元素的螯合配体为草酸、组氨酸、苹果酸、柠檬酸、谷胱甘肽、氨羧络合剂、氨基二硫代甲酸盐和黄原酸盐中的至少一种。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抗旱能力的肥料增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氨羧络合剂为EDTA。5.如权利要要求3所述的提高抗旱能力的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闯杨凤英杨勇李峰刘学文张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