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梯间操作架支撑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6994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00:07
一种楼梯间操作架支撑构造,下侧已施工墙体、支撑型钢、上侧钢筋绑扎操作架、上侧待施工墙体钢筋,上侧钢筋绑扎操作架包括立杆和横杆,垂直下侧已施工墙体的表面、沿下侧已施工墙体的宽度方向水平间隔设有墙洞,支撑型钢的长度大于下侧已施工墙体的厚度,支撑型钢包括外侧限位板、埋入段和悬挑段,悬挑段紧贴已施工墙体的内侧表面处通过可拆卸的内侧限位件限位,立杆通过立杆固定件可拆卸立在悬挑段的中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传统做法相比更牢固、更安全,在施工过程中无需等下层楼梯施工完毕再进行钢筋绑扎操作架的搭建,大大缩短了工期,提高了工程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楼梯间操作架支撑构造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楼梯间钢筋绑扎架的支撑构造。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建筑业迅猛发展,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工期的把握也越来越严格。众所周知,在施工过程中,楼梯间开洞处需要等下层楼梯施工完毕才能进行上层结构钢筋绑扎操作架的搭建,从而导致拖慢上层结构的施工进度,使整个工期被迫延长。所以,为了保证在既定工期内保质完成施工任务,现需要寻找钢筋绑扎操作架支撑的做法,达到在下层楼梯未施工完的情况下,就可利用支撑对上层钢筋绑扎操作架进行搭接,从而不导致工期的延误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楼梯间操作架支撑构造,要解决在下层楼梯未完工情况下不能进行上层结构钢筋绑扎操作架搭建,拖慢施工进度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楼梯间操作架支撑构造,包括下侧已施工墙体、支撑型钢、上侧钢筋绑扎操作架、上侧待施工墙体钢筋,所述上侧钢筋绑扎操作架围绕在上侧待施工墙体钢筋的周围、包括绑扎为一体的立杆和横杆,垂直下侧已施工墙体的表面、沿下侧已施工墙体的宽度方向水平间隔设有一列贯穿下侧已施工墙体两侧的墙洞,水平间隔距离与上侧钢筋绑扎操作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楼梯间操作架支撑构造

【技术保护点】
一种楼梯间操作架支撑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下侧已施工墙体(1)、支撑型钢(2)、上侧钢筋绑扎操作架、上侧待施工墙体钢筋(3),所述上侧钢筋绑扎操作架围绕在上侧待施工墙体钢筋的周围、包括绑扎为一体的立杆(4)和横杆(5),垂直下侧已施工墙体(1)的表面、沿下侧已施工墙体(1)的宽度方向水平间隔设有一列贯穿下侧已施工墙体两侧的墙洞(6),水平间隔距离与上侧钢筋绑扎操作架的立杆(4)步距相同,所述墙洞(6)的尺寸与支撑型钢(2)的外轮廓尺寸相适应,所述支撑型钢(2)的长度大于下侧已施工墙体(1)的厚度,所述支撑型钢(2)包括在其中的一个端面固定连接、尺寸大于墙洞(6)尺寸的外侧限位板(7),还包括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梯间操作架支撑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下侧已施工墙体(1)、支撑型钢(2)、上侧钢筋绑扎操作架、上侧待施工墙体钢筋(3),所述上侧钢筋绑扎操作架围绕在上侧待施工墙体钢筋的周围、包括绑扎为一体的立杆(4)和横杆(5),垂直下侧已施工墙体(1)的表面、沿下侧已施工墙体(1)的宽度方向水平间隔设有一列贯穿下侧已施工墙体两侧的墙洞(6),水平间隔距离与上侧钢筋绑扎操作架的立杆(4)步距相同,所述墙洞(6)的尺寸与支撑型钢(2)的外轮廓尺寸相适应,所述支撑型钢(2)的长度大于下侧已施工墙体(1)的厚度,所述支撑型钢(2)包括在其中的一个端面固定连接、尺寸大于墙洞(6)尺寸的外侧限位板(7),还包括自外向内贯穿墙洞(6)的埋入段(21)和伸出下侧已施工墙体的悬挑段(22),所述悬挑段(22)紧贴已施工墙体(1)的内侧表面处通过可拆卸的内侧限位件(8)限位,所述立杆(4)通过立杆固定件(9)可拆卸立在悬挑段(22)的中部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梯间操作架支撑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限位板(7)上垂直固定连接有推拉把手(10),所述推拉把手由钢筋弯折而成、呈Ω型,两脚分别焊接在外侧限位板(7)的外侧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楼梯间操作架支撑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限位件(8)为限位螺栓,包括限位螺杆(81)和限位螺母(8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楼梯间操作架支撑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型钢(2)为工字钢,包括上翼缘板(2a)、腹板(2b)和下翼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亚兴卢百华李宁石荣百世健桑兆龙王挺盖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