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护桩前岩体和护岸防护的滑坡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6889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护桩前岩体和护岸防护的滑坡支护结构,位于滑坡的前缘与河流之间,所述滑坡包括坡体和坡体下方的滑床基岩,所述河流底部为河床基岩。包括挡土墙、地下连续墙、挡土板和多个间隔设置的抗滑桩,所述挡土墙、所述地下连续墙和所述挡土板沿所述河流方向延伸;所述抗滑桩包括一体成型的锚固段和自由段;所述挡土墙位于所述抗滑桩靠近河流的一侧,所述地下连续墙设置于所述挡土墙的下端面且超过所述河床基岩;所述挡土板位于所述挡土墙的上端面,所述挡土板与所述抗滑桩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防止河水对抗滑桩间土体及基岩的冲刷,有效保护抗滑桩前岩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护桩前岩体和护岸防护的滑坡支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滑坡地质灾害防治
,尤其是涉及一种同时具有滑坡治理和河岸防护双重功能的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滑坡是我国山区最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特别是在山地丘陵地区发生频率较大,经常给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和基础工程设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如今水利设施在山地峡谷中广泛建设,导致水库上游水位上升的同时,地下水水位抬升,对部分河道两岸的坡体稳定性产生新的影响。现有的河道堤岸防护主要侧重于考虑护岸防洪效果,以河堤稳固性和防冲刷为主。但在面对河道堤岸后方存在不稳定边坡或滑坡时,现有滑坡支护结构未能考虑河流对抗滑桩嵌固端滑床基岩的冲刷效应,抗滑桩有失稳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护桩前岩体和护岸防护的滑坡支护结构,能有效防止河水对抗滑桩间土体及基岩的冲刷,有效保护抗滑桩前岩体,增加滑坡支护结构的可靠度、安全度及使用寿命。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保护桩前岩体和护岸防护的滑坡支护结构,位于滑坡的前缘与河流之间,所述滑坡包括坡体和坡体下方的滑床基岩,所述河流底部为河床基岩,其特征在于,包括挡土墙、地下连续墙、挡土板和多个间隔设置的抗滑桩,所述挡土墙、所述地下连续墙和所述挡土板沿所述河流方向延伸;所述抗滑桩包括一体成型的锚固段和自由段,所述锚固段位于所述自由段下端,且穿过所述滑床基岩;所述挡土墙位于所述抗滑桩靠近河流的一侧,所述地下连续墙设置于所述挡土墙的下端面且超过所述河床基岩;所述挡土板位于所述挡土墙的上端面,所述挡土板与所述抗滑桩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抗滑桩设置在滑坡的前缘,用于抵抗滑坡的推力。挡土墙靠近河流,用于防止河流对抗滑桩的冲刷。地下连续墙是为防止河水逐步侵蚀挡土墙下方的地基从而造成挡土墙失稳,同时也为了保护抗滑桩锚固段前方滑床基岩的岩体。本技术能够有效减小河水对锚固段岩体及抗滑桩之间土体的冲刷,有利于提高抗滑桩的抗滑稳定性及挡土墙的安全性。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一种保护桩前岩体和护岸防护的滑坡支护结构,还包括牛腿梁,所述牛腿梁与所述锚固段固定连接,所述牛腿梁位于所述挡土墙下端面处及所述锚固段和所述地下连续墙之间。进一步,所述一种保护桩前岩体和护岸防护的滑坡支护结构,所述牛腿梁的宽度与所述抗滑桩的宽度相同。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牛腿梁用于增加抗滑桩的抗弯能力,进而使抗滑桩更好的抵抗滑坡推力。进一步,所述一种保护桩前岩体和护岸防护的滑坡支护结构,所述挡土墙的顶端具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两个所述抗滑桩之间,位于所述凹槽一侧的所述挡土墙内设置第一排水孔。进一步,所述一种保护桩前岩体和护岸防护的滑坡支护结构,两个所述抗滑桩之间的所述挡土板内设置第二排水孔和第三排水孔;所述凹槽下方的所述挡土墙内设置第四排水孔。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滑坡体内的地下水可以通过第二排水孔和第三排水孔排至凹槽内,再通过第一排水孔排出。进而减小滑坡推力作用,提高抗滑桩的抗滑稳定性及挡土墙的安全性。进一步,所述一种保护桩前岩体和护岸防护的滑坡支护结构,所述抗滑桩和所述挡土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进一步,所述一种保护桩前岩体和护岸防护的滑坡支护结构,所述抗滑桩内具有纵横相互固定连接的抗滑桩钢筋框架,所述挡土板内具有纵横相互固定连接的挡土板钢筋框架,所述抗滑桩钢筋框架和所述挡土板钢筋框架之间通过连接箍筋固定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确保了抗滑桩和挡土板的可靠连接。进一步,所述一种保护桩前岩体和护岸防护的滑坡支护结构,所述地下连续墙的深度超过所述河床基岩深度的0.5米以上。进一步,所述一种保护桩前岩体和护岸防护的滑坡支护结构,所述挡土墙的对侧面的基岩之上设置第一挡土墙,所述第一挡土墙的下端面设置第一地下连续墙。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应用于滑坡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应用于滑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抗滑桩与挡土板间钢筋结构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抗滑桩与挡土板间钢筋结构侧视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0、滑坡,1、抗滑桩,2、挡土墙,3、地下连续墙,4、挡土板,5、连接箍筋,6、第一挡土墙,7、第一地下连续墙,8、河流,101、坡体、102、滑床基岩,81、河床基岩,11、锚固段,12、自由段,13、牛腿梁,14、抗滑桩钢筋框架,21、凹槽,22、第一排水孔,23、第四排水孔,41、第二排水孔,42、第三排水孔,43、挡土板钢筋框架,431、受力钢筋,432、挡土板箍筋,H、地下连续墙的深度,h、河床基岩深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限定。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保护桩前岩体和护岸防护的滑坡支护结构,位于滑坡10的前缘与河流8之间。滑坡10包括坡体101和坡体101下方的滑床基岩102。河流8底部为河床基岩81。本技术保护桩前岩体和护岸防护的滑坡支护结构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抗滑桩1、挡土墙2、地下连续墙3和挡土板4。挡土墙2、地下连续墙3和挡土板4沿河流8方向延伸。抗滑桩1包括一体成型的锚固段11和自由段12。锚固段11位于自由段12下端,且穿过滑床基岩102。挡土墙2位于抗滑桩1靠近河流8的一侧。地下连续墙3设置于挡土墙2的下端面且超过河床基岩81。挡土板4位于挡土墙2的上端面。挡土板4与抗滑桩1固定连接。挡土板4与抗滑桩1可以采用钢筋连接成为整体。通过本技术的实施,抗滑桩1设置在滑坡10的前缘,用于抵抗滑坡10的推力。挡土墙2靠近河流,用于防止河流对抗滑桩1的冲刷。地下连续墙3是为防止河水逐步侵蚀挡土墙2下方的地基从而造成挡土墙2失稳,同时也为了保护抗滑桩1前嵌固端滑床基岩102的岩体。本技术能够有效减小河水对锚固段11岩体及抗滑桩1之间土体的冲刷,有利于提高抗滑桩1的抗滑稳定性及挡土墙的安全性。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牛腿梁13。牛腿梁13与锚固段11固定连接。具体的,锚固段11与牛腿梁13都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从锚固段11伸出钢筋与插入牛腿梁13内。牛腿梁13位于挡土墙2下端面处及锚固段11和地下连续墙3之间。进一步的,牛腿梁13的宽度与抗滑桩1的宽度相同。通过本技术的实施,牛腿梁13用于增加抗滑桩1的抗弯能力,进而使抗滑桩1更好的抵抗滑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保护桩前岩体和护岸防护的滑坡支护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保护桩前岩体和护岸防护的滑坡支护结构,位于滑坡(10)的前缘与河流(8)之间,所述滑坡(10)包括坡体(101)和坡体(101)下方的滑床基岩(102),所述河流(8)底部为河床基岩(81),其特征在于,包括挡土墙(2)、地下连续墙(3)、挡土板(4)和多个间隔设置的抗滑桩(1),所述挡土墙(2)、所述地下连续墙(3)和所述挡土板(4)沿所述河流(8)方向延伸;所述抗滑桩(1)包括一体成型的锚固段(11)和自由段(12),所述锚固段(11)位于所述自由段(12)下端,且穿过所述滑床基岩(102);所述挡土墙(2)位于所述抗滑桩(1)靠近河流(8)的一侧,所述地下连续墙(3)设置于所述挡土墙(2)的下端面且超过所述河床基岩(81);所述挡土板(4)位于所述挡土墙(2)的上端面,所述挡土板(4)与所述抗滑桩(1)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护桩前岩体和护岸防护的滑坡支护结构,位于滑坡(10)的前缘与河流(8)之间,所述滑坡(10)包括坡体(101)和坡体(101)下方的滑床基岩(102),所述河流(8)底部为河床基岩(81),其特征在于,包括挡土墙(2)、地下连续墙(3)、挡土板(4)和多个间隔设置的抗滑桩(1),所述挡土墙(2)、所述地下连续墙(3)和所述挡土板(4)沿所述河流(8)方向延伸;所述抗滑桩(1)包括一体成型的锚固段(11)和自由段(12),所述锚固段(11)位于所述自由段(12)下端,且穿过所述滑床基岩(102);所述挡土墙(2)位于所述抗滑桩(1)靠近河流(8)的一侧,所述地下连续墙(3)设置于所述挡土墙(2)的下端面且超过所述河床基岩(81);所述挡土板(4)位于所述挡土墙(2)的上端面,所述挡土板(4)与所述抗滑桩(1)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保护桩前岩体和护岸防护的滑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牛腿梁(13),所述牛腿梁(13)与所述锚固段(11)固定连接,所述牛腿梁(13)位于所述挡土墙(2)下端面处及所述锚固段(11)和所述地下连续墙(3)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保护桩前岩体和护岸防护的滑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腿梁(13)的宽度与所述抗滑桩(1)的宽度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保护桩前岩体和护岸防护的滑坡支护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大鹏徐凯杨鸿琨邓清禄何强彭鸿健金超曲宏略叶子航王晨旭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