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彦雯专利>正文

一种电网抢修用多功能登高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6622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2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网抢修用多功能登高架,包括底座和升降篮,所述底座的上表面靠近四个拐角处均焊接有垂直立板,且位于底座同一端的两个垂直立板之间均转动连接有同一根加长活动铰轴,两根所述加长活动铰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升降杆和第二升降杆,所述第一升降杆和第二升降杆的中部两侧均预留有凸块,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中部预留有凹槽,且凹槽的底部中间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铰链,两个所述铰链远离凹槽底部的一端均通过螺栓固定有液压伸缩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装置的动力更加均衡有力,让升降篮升至最高端不会摇晃,让装置的底端更加稳定,并且可以将液压伸缩杆件收缩在凹槽中,减小装置占用的立体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网抢修用多功能登高架
本技术涉及电力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电网抢修用多功能登高架。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电力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为了保障供电,电力维护人员需要经常对电力设备进行维修,采用传统的梯子来辅助维修,维护人员携带工具爬梯不方便,不仅给检修操作带来麻烦,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危险,因此需要一种升降装置来解决梯子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网抢修用多功能登高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网抢修用多功能登高架,包括底座和升降篮,所述底座的上表面靠近四个拐角处均焊接有垂直立板,且位于底座同一端的两个垂直立板之间均转动连接有同一根加长活动铰轴,两根所述加长活动铰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升降杆和第二升降杆,所述第一升降杆和第二升降杆的中部两侧均预留有凸块,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中部预留有凹槽,且凹槽的底部中间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铰链,两个所述铰链远离凹槽底部的一端均通过螺栓固定有液压伸缩杆,且两个液压伸缩杆延长管的顶端均焊接有两个互相平行的侧板,所述升降篮的下表面靠近四个拐角处均预留有矩形槽,且矩形槽内均转动连接有相对应的中间升降杆,所述升降篮的上表面靠近四个拐角处均焊接有与升降篮上表面垂直的槽钢滑轨,且每个槽钢滑轨的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矩形滑块,四个所述矩形滑块相对的一侧焊接有同一个底板,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与升降篮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特制弹簧。优选的,所述凹槽为倒置的圆台结构,且凹槽的槽底焊接有H型钢梁,两个铰链通过螺栓固定在凹槽底部的H型钢梁上。优选的,两个所述侧板相对的一侧均开有通孔,且两个通孔的均与凸块形成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特制弹簧两端的疏密度不同,且特制弹簧靠近底板一端的密度小于靠近升降篮一端的密度。优选的,所述升降篮的下表面靠近边缘处通过螺钉固定有矩形框,且矩形框的高度大于垂直立板的高度,第一升降杆和第二升降杆的两侧均预留有加强筋。优选的,所述第一升降杆和第二升降杆的中间均通过第一活动铰轴转动连接在一起,且第一升降杆和第二升降杆远离底座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二活动铰轴与中间升降杆的顶端转动连接在一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的凹槽以及两个液压伸缩杆,能够使装置的动力更加均衡有力,让升降篮升至最高端不会摇晃,让装置的底端更加稳定,并且可以将液压伸缩杆件收缩在凹槽中,减小装置占用的立体空间。2、通过设置在底座四周的铰接卡板以及延长管,让装置的底座的四根支撑腿占有更大的面积,保证了底座的稳定,而且底座下方设置有便于移动的万向轮,方便转移。3、通过设置的高度大于垂直立板长度的矩形框,让装置在初始阶段能够将升降杆等杆状构件隐藏在矩形框内,避免进入灰尘影响灵活性,并且矩形框也可作运输时支撑作用。4、通过设置的四根槽钢滑轨以及特制弹簧,让装置的缓冲效果更佳,避免因突然升降让底板上表面出现左右摇晃的现象,保证了底板上表面的平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网抢修用多功能登高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网抢修用多功能登高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网抢修用多功能登高架升降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铰接卡板、3延长管、4垂直立板、5加长活动铰轴、6第一升降杆、7凸块、8特制弹簧、9底板、10槽钢滑轨、11升降篮、12矩形框、13第二升降杆、14液压伸缩杆、15凹槽、16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电网抢修用多功能登高架,包括底座1和升降篮11,底座1的上表面靠近四个拐角处均焊接有垂直立板4,且位于底座1同一端的两个垂直立板4之间均转动连接有同一根加长活动铰轴5,两根加长活动铰轴5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升降杆6和第二升降杆13,第一升降杆6和第二升降杆13的中部两侧均预留有凸块7,底座1的上表面中部预留有凹槽15,且凹槽15的底部中间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铰链,两个铰链远离凹槽15底部的一端均通过螺栓固定有液压伸缩杆14,且两个液压伸缩杆14延长管的顶端均焊接有两个互相平行的侧板,升降篮11的下表面靠近四个拐角处均预留有矩形槽,且矩形槽内均转动连接有相对应的中间升降杆,升降篮11的上表面靠近四个拐角处均焊接有与升降篮11上表面垂直的槽钢滑轨10,且每个槽钢滑轨10的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矩形滑块,四个矩形滑块相对的一侧焊接有同一个底板9,底板9的下表面与升降篮11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特制弹簧8。本技术中,凹槽15为倒置的圆台结构,且凹槽15的槽底焊接有H型钢梁,两个铰链通过螺栓固定在凹槽15底部的H型钢梁上,两个侧板相对的一侧均开有通孔,且两个通孔的均与凸块7形成转动连接,特制弹簧8两端的疏密度不同,且特制弹簧8靠近底板9一端的密度小于靠近升降篮11一端的密度,升降篮11的下表面靠近边缘处通过螺钉固定有矩形框12,且矩形框12的高度大于垂直立板4的高度,第一升降杆6和第二升降杆13的两侧均预留有加强筋16,第一升降杆6和第二升降杆13的中间均通过第一活动铰轴转动连接在一起,且第一升降杆6和第二升降杆13远离底座1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二活动铰轴与中间升降杆的顶端转动连接在一起。工作原理:使用前先将装置推至待检修的线路下方,使用时先将底座1四个侧面卡接在铰接卡板2内的延长管3展开,之后再将延长管3内的支撑腿抽出,插接在延长管3远离铰接点的方孔内,再用定位销将其与延长管3固定在一起;之后再通过控制器启动两个电动液压伸缩杆14延伸,将铰接在一起的升降杆顶起至需要位置即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电网抢修用多功能登高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网抢修用多功能登高架,包括底座(1)和升降篮(1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靠近四个拐角处均焊接有垂直立板(4),且位于底座(1)同一端的两个垂直立板(4)之间均转动连接有同一根加长活动铰轴(5),两根所述加长活动铰轴(5)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升降杆(6)和第二升降杆(13),所述第一升降杆(6)和第二升降杆(13)的中部两侧均预留有凸块(7),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中部预留有凹槽(15),且凹槽(15)的底部中间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铰链,两个所述铰链远离凹槽(15)底部的一端均通过螺栓固定有液压伸缩杆(14),且两个液压伸缩杆(14)延长管的顶端均焊接有两个互相平行的侧板,所述升降篮(11)的下表面靠近四个拐角处均预留有矩形槽,且矩形槽内均转动连接有相对应的中间升降杆,所述升降篮(11)的上表面靠近四个拐角处均焊接有与升降篮(11)上表面垂直的槽钢滑轨(10),且每个槽钢滑轨(10)的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矩形滑块,四个所述矩形滑块相对的一侧焊接有同一个底板(9),所述底板(9)的下表面与升降篮(11)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特制弹簧(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网抢修用多功能登高架,包括底座(1)和升降篮(1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靠近四个拐角处均焊接有垂直立板(4),且位于底座(1)同一端的两个垂直立板(4)之间均转动连接有同一根加长活动铰轴(5),两根所述加长活动铰轴(5)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升降杆(6)和第二升降杆(13),所述第一升降杆(6)和第二升降杆(13)的中部两侧均预留有凸块(7),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中部预留有凹槽(15),且凹槽(15)的底部中间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铰链,两个所述铰链远离凹槽(15)底部的一端均通过螺栓固定有液压伸缩杆(14),且两个液压伸缩杆(14)延长管的顶端均焊接有两个互相平行的侧板,所述升降篮(11)的下表面靠近四个拐角处均预留有矩形槽,且矩形槽内均转动连接有相对应的中间升降杆,所述升降篮(11)的上表面靠近四个拐角处均焊接有与升降篮(11)上表面垂直的槽钢滑轨(10),且每个槽钢滑轨(10)的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矩形滑块,四个所述矩形滑块相对的一侧焊接有同一个底板(9),所述底板(9)的下表面与升降篮(11)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特制弹簧(8)。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彦雯隽照波刘敏沈忱高鹏赵希荣鹿超段宇菁杨帆杜士宝
申请(专利权)人:林彦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