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痱子的中药洗浴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06300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2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去痱子的中药洗浴剂及其制备方法,去痱子的中药洗浴剂的原料包括马齿苋、黄连、紫草、炒栀子、黄芩、黄柏、赤芍、炒苍术、牡丹皮,制备时,是将各中药原料选净、过水、晾干,分别打磨成粉末备用,再将各药物粉末混合均匀,按160g每袋分装,得去痱子的中药洗浴剂,放置于阴凉干燥处。本发明专利技术方中黄连、黄芩、黄柏清热燥湿,马齿苋、紫草、赤芍、牡丹皮清热凉血、解毒透疹,炒苍术燥湿健脾,祛风透疹,全方共奏清热解毒,燥湿止痒之功效,毒副作用小,止痒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采用中医外治的方法来治疗夏季常见疾病,借助浴水温热之力,使全身腠理疏通,毛窍开放,毛孔开,驱邪外出则病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去痱子的中药洗浴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就是领域,具体是一种去痱子的中药洗浴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痱子”是一种皮肤病,多发于湿热季节,婴幼儿常见。痱子分为3种类型:红痱(红色粟粒疹)、白痱(晶形粟粒疹)及脓痱(脓疤性粟粒疹)。临床上红痱最常见,因汗液在表皮内稍深处溢出而成。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好发于手背、肘窝、颈、胸、背、腹部以及小儿头面部、臀部,为圆而尖形的针头大小密集的丘疹或丘疤疹,有轻度红晕。皮疹常成批出现,白觉轻微烧灼及刺痒感。皮疹消退后有轻度脱屑。持续不退的痱子,则易继发细菌、霉菌感染或湿疹化:一些体重过重的胖宝宝,在其皱褶部位,如脖子、腋下,大腿内侧等,痱子常演变成“对磨疹”,病灶常呈潮红一片,脱屑、湿润甚至糜烂、皲裂等情况,影响到饮食、睡眠,致使患儿不能正常的生活。炉甘石洗剂和痱子粉在临床及生活中被广泛用于婴幼儿痱子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但在发挥其干燥收敛的作用同时,容易引起皮肤粗糙脱屑,痱子粉和汗水混合后会结成块状颗粒,经过婴幼儿皮肤不断摩擦,容易损伤皮肤,堵塞毛孔。相比较而言,中药去痱子洗剂治疗婴幼儿痱子更安全有效,值得推广。中医认为此由暑湿蕴蒸,热体汗出,汗泄不畅,湿热邪毒蕴积于皮肤,毛窍闭塞,病邪不得宣泄而得,宜清热解毒,燥湿止痒治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热解毒,燥湿止痒的去痱子的中药洗浴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去痱子的中药洗浴剂,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马齿苋25-35份、黄连8-12份、紫草8-12份、炒栀子8-12份、黄芩8-12份、黄柏8-12份、赤芍8-12份、炒苍术8-12份、牡丹皮8-12份。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去痱子的中药洗浴剂,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马齿苋28-32份、黄连9-11份、紫草9-11份、炒栀子9-11份、黄芩9-11份、黄柏9-11份、赤芍9-11份、炒苍术9-11份、牡丹皮9-11份。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去痱子的中药洗浴剂,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马齿苋30份、黄连10份、紫草10份、炒栀子10份、黄芩10份、黄柏10份、赤芍10份、炒苍术10份、牡丹皮10份。所述去痱子的中药洗浴剂的制备方法,是将马齿苋、黄连、紫草、炒栀子、黄芩、黄柏、赤芍、炒苍术、牡丹皮选净、过水、晾干,分别打磨成粉末备用,再将各药物粉末混合均匀,按160g每袋分装,得去痱子的中药洗浴剂,放置于阴凉干燥处。所述去痱子的中药洗浴剂的使用方法为:2岁以下2袋;2岁以上4袋,成人每次5袋,加入热水2500ml,水温38-43℃,外洗患处,自上而下,每日2-3次,每次15-25min,并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室内通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方中黄连、黄芩、黄柏清热燥湿,马齿苋、紫草、赤芍、牡丹皮清热凉血、解毒透疹,炒苍术燥湿健脾,祛风透疹,全方共奏清热解毒,燥湿止痒之功效,毒副作用小,止痒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采用中医外治的方法来治疗夏季常见疾病,借助浴水温热之力,使全身腠理疏通,毛窍开放,毛孔开,驱邪外出则病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1一种去痱子的中药洗浴剂,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马齿苋25份、黄连8份、紫草8份、炒栀子8份、黄芩8份、黄柏8份、赤芍8份、炒苍术8份、牡丹皮8份。所述去痱子的中药洗浴剂的制备方法,是将马齿苋、黄连、紫草、炒栀子、黄芩、黄柏、赤芍、炒苍术、牡丹皮选净、过水、晾干,分别打磨成粉末备用,再将各药物粉末混合均匀,按160g每袋分装,得去痱子的中药洗浴剂,放置于阴凉干燥处。所述去痱子的中药洗浴剂的使用方法为:2岁以下2袋;2岁以上4袋,成人每次5袋,加入热水2500ml,水温38℃,外洗患处,自上而下,每日2次,每次15min,并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室内通风。实施例2一种去痱子的中药洗浴剂,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马齿苋28份、黄连9份、紫草9份、炒栀子9份、黄芩9份、黄柏9份、赤芍9份、炒苍术9份、牡丹皮9份。所述去痱子的中药洗浴剂的制备方法,是将马齿苋、黄连、紫草、炒栀子、黄芩、黄柏、赤芍、炒苍术、牡丹皮选净、过水、晾干,分别打磨成粉末备用,再将各药物粉末混合均匀,按160g每袋分装,得去痱子的中药洗浴剂,放置于阴凉干燥处。所述去痱子的中药洗浴剂的使用方法为:2岁以下2袋;2岁以上4袋,成人每次5袋,加入热水2500ml,水温39℃,外洗患处,自上而下,每日3次,每次18min,并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室内通风。实施例3一种去痱子的中药洗浴剂,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马齿苋30份、黄连10份、紫草10份、炒栀子10份、黄芩10份、黄柏10份、赤芍10份、炒苍术10份、牡丹皮10份。所述去痱子的中药洗浴剂的制备方法,是将马齿苋、黄连、紫草、炒栀子、黄芩、黄柏、赤芍、炒苍术、牡丹皮选净、过水、晾干,分别打磨成粉末备用,再将各药物粉末混合均匀,按160g每袋分装,得去痱子的中药洗浴剂,放置于阴凉干燥处。所述去痱子的中药洗浴剂的使用方法为:2岁以下2袋;2岁以上4袋,成人每次5袋,加入热水2500ml,水温38-43℃,外洗患处,自上而下,每日2-3次,每次15-25min,并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室内通风。实施例4一种去痱子的中药洗浴剂,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马齿苋32份、黄连11份、紫草11份、炒栀子11份、黄芩11份、黄柏11份、赤芍11份、炒苍术11份、牡丹皮11份。所述去痱子的中药洗浴剂的制备方法,是将马齿苋、黄连、紫草、炒栀子、黄芩、黄柏、赤芍、炒苍术、牡丹皮选净、过水、晾干,分别打磨成粉末备用,再将各药物粉末混合均匀,按160g每袋分装,得去痱子的中药洗浴剂,放置于阴凉干燥处。所述去痱子的中药洗浴剂的使用方法为:2岁以下2袋;2岁以上4袋,成人每次5袋,加入热水2500ml,水温41℃,外洗患处,自上而下,每日3次,每次22min,并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室内通风。实施例5一种去痱子的中药洗浴剂,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马齿苋35份、黄连12份、紫草12份、炒栀子12份、黄芩12份、黄柏12份、赤芍12份、炒苍术12份、牡丹皮12份。所述去痱子的中药洗浴剂的制备方法,是将马齿苋、黄连、紫草、炒栀子、黄芩、黄柏、赤芍、炒苍术、牡丹皮选净、过水、晾干,分别打磨成粉末备用,再将各药物粉末混合均匀,按160g每袋分装,得去痱子的中药洗浴剂,放置于阴凉干燥处。所述去痱子的中药洗浴剂的使用方法为:2岁以下2袋;2岁以上4袋,成人每次5袋,加入热水2500ml,水温43℃,外洗患处,自上而下,每日2次,每次25min,并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室内通风。本专利技术方中黄连、黄芩、黄柏清热燥湿,马齿苋、紫草、赤芍、牡丹皮清热凉血、解毒透疹,炒苍术燥湿健脾,祛风透疹,全方共奏清热解毒,燥湿止痒之功效,毒副作用小,止痒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采用中医外治的方法来治疗夏季常见疾病,借助浴水温热之力,使全身腠理疏通,毛窍开放,毛孔开,驱邪外出则病愈。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去痱子的中药洗浴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马齿苋25‑35份、黄连8‑12份、紫草8‑12份、炒栀子8‑12份、黄芩8‑12份、黄柏8‑12份、赤芍8‑12份、炒苍术8‑12份、牡丹皮8‑12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去痱子的中药洗浴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马齿苋25-35份、黄连8-12份、紫草8-12份、炒栀子8-12份、黄芩8-12份、黄柏8-12份、赤芍8-12份、炒苍术8-12份、牡丹皮8-1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痱子的中药洗浴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马齿苋28-32份、黄连9-11份、紫草9-11份、炒栀子9-11份、黄芩9-11份、黄柏9-11份、赤芍9-11份、炒苍术9-11份、牡丹皮9-11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痱子的中药洗浴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马齿苋30份、黄连10份、紫草10份、炒栀子10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腊梅廖薇陆盼回赵燕坤王艳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