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石佳媛专利>正文

治疗烧伤、烫伤的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6299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2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药物,由中药配制而成,配伍重量组成为:板兰根10份、金银花10份、大黄20份、黄连2份、鲜黄瓜100份、黄柏15份、防风15份、凤仙花10份、刘寄奴15份、益母草15份、马苋菜20份、栀子10份、柴胡12份、地榆18份;药物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地榆细粉;另一部分是除地榆之外的所有组份煎熬成的药液。使用时两部分配合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药物消炎止痛,去腐生肌,疗效好,疗效快,并且治愈不留瘢痕,经临床患者使用情况证明,治愈率95%以上,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治疗烧伤、烫伤的药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药物,属于中医中药
技术背景烧伤、烫伤为一种非常痛苦的疾病,治疗难度大,治疗效果慢,容易留下瘢痕。目前,相关的药物介绍资料有多种,组成不同,效果各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新组成的治疗烧伤、烫伤的药物,疗效快,疗效好,不留瘢痕。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治疗烧伤、烫伤的药物,由中药配制而成,配伍重量组成为:板兰根10份、金银花10份、大黄20份、黄连2份、鲜黄瓜100份、黄柏15份、防风15份、凤仙花10份、刘寄奴15份、益母草15份、马苋菜20份、栀子10份、柴胡12份、地榆18份。其中,马苋菜又称马齿苋,凤仙花又称急性草,其籽为急性子,可以用急性子代替。药物组成最好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除地榆之外的所有组份煎熬成的药液;另一部分:地榆细粉。本专利技术组成中,各组份直接购得即可。药液部分的制作同常规中药药液的煎熬方法,用水浸没过药物组成组份,浸泡后煎熬,过滤得药液。一般,需要将药份煎熬两次,将两次的药液混合即可。由煎熬药物获得药液的重量以煎熬药份重量的2-10倍为宜,以保证一定的药物浓度,保证疗效。地榆细粉为常规药物细度即可,一般过60目至180目筛。使用时,将药液喷洒或通过药棉、纱布等储水渗透物渗透到伤口上,立即止痛。等疼痛消失后,在伤口上涂撒地榆细粉。地榆细粉最好用香油调和成膏状,再向伤口上涂抹。每1-3天换药一次,换药前用药液擦洗处理伤口表面,再进行涂地榆细粉换药。本专利技术是专利技术人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经三十多年的苦心研究和探索研制而成的,选用多种纯中药名贵药材,消炎止痛,去腐生肌,疗效好,疗效快,施药后5-20分钟止痛,疼痛消失后,结合地榆细粉进行换药治疗,15-90天治愈,并且治愈不留瘢痕。经130例临床患者使用,治愈124例,1例好转,治愈率95%以上。本专利技术药物制作容易,使用方便,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利国利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治疗烧伤、烫伤的药物,中药配伍重量组成为:板兰根10克、金银花10克、大黄20克、黄连2克、鲜黄瓜100克、黄柏15克、防风15克、凤仙花10克、刘寄奴15克、益母草15克、马苋菜20克、栀子10克、柴胡10克、地榆20克。其中:地榆为过80目筛的细粉;除地榆之外地所有组份用水煎熬,得药液500克。使用时,药液和地榆细粉配合应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中药配制而成,配伍重量组成为:板兰根10份、金银花10份、大黄20份、黄连2份、鲜黄瓜100份、黄柏15份、防风15份、凤仙花10份、刘寄奴15份、益母草15份、马苋菜20份、栀子10份、柴胡12份、地榆18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中药配制而成,配伍重量组成为:板兰根10份、金银花10份、大黄20份、黄连2份、鲜黄瓜100份、黄柏15份、防风15份、凤仙花10份、刘寄奴15份、益母草15份、马苋菜20份、栀子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佳媛
申请(专利权)人:石佳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