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木叶降糖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060023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18: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辣木叶降糖茶及其制备方法,辣木叶降糖茶由以下原料制成:辣木叶、桑叶、枇杷叶、苦瓜、罗汉果、山萸肉、绞股蓝、芹菜籽。其制作方法如下:将桑叶、枇杷叶、苦瓜、罗汉果、山萸肉、绞股蓝、芹菜籽进行提取精制得到提取液,进行浓缩,再将所得浓缩液喷洒于辣木叶上,烘干炒制得辣木叶降糖茶。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辣木叶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应激的作用;桑叶、枇杷叶、苦瓜、山萸肉、绞股蓝具有降血糖的作用;芹菜籽具有降血脂的作用;山萸肉性温,能够缓解苦瓜、绞股蓝、罗汉果、桑叶的寒性;罗汉果中的罗汉果苷能够起到调节甜味的作用。七种中药与辣木叶相辅相成,使辣木叶的降糖功能大大增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辣木叶降糖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保健茶饮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降血糖功能的辣木叶降糖茶。
技术介绍
辣木,主要生长于印度和非洲地区,被称为“生命之树”。辣木叶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抗氧化等功效,新鲜的辣木叶作为蔬菜和食品具有食疗保健的功能,经过加工的辣木叶作为茶饮具有降血糖、抗氧化等作用。辣木叶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2012年11月,国家卫生部批准辣木叶作为新资源食品。作为一种健康的新资源食品,辣木叶的价值正在不断被人们发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辣木叶的作用和功能也会被应用到各个领域。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的。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糖尿病目前不能治愈,但可以通过健康饮食或中医治疗来辅助治疗。中药代茶饮是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一种方式。中药代茶饮,指用中草药与茶叶配用,或以中草药(单味或复方)代茶冲泡、煎煮,然后像茶一样饮用。中药代茶饮使用方便、药效充分、疗效显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健茶饮,将辣木叶和中药在治疗糖尿病的作用相结合,制成一种辣木叶降糖茶。所述辣木叶降糖茶,各原料及重量组分为:辣木叶100-200份,桑叶1-3份,枇杷叶1-3份,罗汉果1-3份,苦瓜2-4份,芹菜籽2-4份,山萸肉3-5份,绞股蓝4-6份。优选地,所述辣木叶降糖茶各原料的重量组分为:辣木叶150份,桑叶2份,枇杷叶2份,罗汉果2份,苦瓜3份,芹菜籽3份,山萸肉3份,绞股蓝5份。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所述辣木叶降糖茶的制备方法,其药材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药材洗净,取苦瓜、山萸肉、绞股蓝、芹菜籽四味中药,加纯化水提取2-3次,提取时间分别为0.5-2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经澄清过滤后再经超滤膜过滤,得滤液;步骤2,将罗汉果、桑叶、枇杷叶纯水提取2-3次,提取时间分别为0.5-2小时,过滤,滤液经大孔树脂柱吸附,弃流出液,再用30%~90%乙醇洗脱,得洗脱液;步骤3,将步骤2和步骤3所得的滤液和洗脱液合并,进行浓缩,制得1.15-1.30g/mL的浓缩液;步骤4,将步骤3所得的浓缩液喷洒于辣木叶上,经烘干、炒制得到辣木叶降糖茶。上述降糖茶的制作方法,所使用超滤膜孔径为1~60KDa超滤膜。所述大孔树脂型号为HPD722、DM130、HPD600或AB-8。本专利技术中辣木叶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应激的作用;桑叶、枇杷叶、苦瓜、山萸肉、绞股蓝具有降血糖的作用;芹菜籽具有降血脂的作用;山萸肉性温,能够缓解苦瓜、绞股蓝、罗汉果、桑叶的寒性;罗汉果中的罗汉果苷能够起到调节甜味的作用。七种中药与辣木叶相辅相成,使辣木叶的降糖功能大大增强。此外,本专利技术产品使用微滤、超滤以及大孔树脂吸附联用技术,可以去除产品中大量杂质,改善口感,并且能够有效富集提取液中的有效成分,从而增强辣木叶降糖茶的功能。具体实施方法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辣木叶降糖茶各原料的重量组分为:辣木叶100份,桑叶1份,枇杷叶1份,罗汉果1份,苦瓜2份,芹菜籽2份,山萸肉3份,绞股蓝4份。其药材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药材洗净,取苦瓜、山萸肉、绞股蓝、芹菜籽四味中药,加纯化水提取2-3次,提取时间分别为0.5-2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经澄清过滤后再经10KDa超滤膜过滤,得滤液;步骤2,将罗汉果、桑叶、枇杷叶纯水提取2-3次,提取时间分别为0.5-2小时,过滤,滤液经DM130型大孔树脂柱吸附,弃流出液,再用30%~90%乙醇洗脱,得洗脱液;步骤3,将步骤2和步骤3所得的滤液和洗脱液合并,进行浓缩,制得1.15-1.30g/mL的浓缩液;步骤4,将步骤3所得的浓缩液喷洒于辣木叶上,经烘干、炒制得到辣木叶降糖茶。实施例2一种辣木叶降糖茶各原料的重量组分为:辣木叶150份,桑叶2份,枇杷叶2份,罗汉果2份,苦瓜3份,芹菜籽3份,山萸肉3份,绞股蓝5份。其药材处理方法同实施例1,其不同点在于,步骤1中,选用1KDa超滤膜过滤;步骤2中,采用HPD722大孔树脂进行吸附处理。实施例3辣木叶降糖茶各原料的重量组分为:辣木叶200份,桑叶3份,枇杷叶3份,罗汉果3份,苦瓜4份,芹菜籽4份,山萸肉5份,绞股蓝6份。其药材处理方法同实施例1,其不同点在于,步骤1中,选用35KDa超滤膜过滤;步骤2中,采用HPD600大孔树脂进行吸附处理。实施例4称取与实施例1相同的药材组分及用量,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处理方法,其不同点在于,步骤1中,选用60KDa超滤膜过滤;步骤2中,采用AB-8大孔树脂进行吸附处理,粒径范围(0.3-1.25)mm>95%,含水量为60%-70%,比表面积(m2/g):480-520,湿真密度为1.05-1.07g/mL,湿视密度为0.67-0.73g/mL。实施例5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3所制备的辣木叶降糖茶的降糖功能进行动物实验。材料: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3所制备的辣木叶降糖茶。实验动物:4周龄SPF级昆明种小鼠,雌雄各50只,体重(20±2)g,由南京市江宁区青龙山动物繁殖场提供。试剂:四氧嘧啶(Alloxan,美国Sigma公司);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山东司邦得制药有限公司)。仪器:血糖试纸及测试仪(三诺生物传感股份有限公司);电子天平(Sartorius);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实验方法:将小鼠适应性喂养3d后,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空白对照组,另一组为糖尿病造模组。糖尿病造模组小鼠于禁食12h后腹腔注射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四氧嘧啶造模用量分别170mg/kg,60mg/kg,因血糖值未完全升高,4d后按用量80mg/kg,160mg/kg继续给药,空白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72h后称重、断尾采血,测空腹血糖值.按照血糖值均衡原则将造模成功小鼠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例1组、例2组和例3组共6组,每组10只。次日开始例1组、例2组、例3组按400mg/kg·d的剂量给药,阳性对照药为二甲双胍并且按125mg/kg·d的剂量给药,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则用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灌胃结束后,禁食12h,断尾取血测其血糖值。数理统计: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实验数据均用x±s表示,多组间均数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法(leastsignificantdifference,LSD),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测试结果如下表1所示:表1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值变化由表1知,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血糖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给药后,给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3降糖茶的例1组、例2组、例3组的血糖值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小鼠高血糖水平得到了有效控制,辣木叶降糖茶组能降低实验性高血糖小鼠血糖,且其降糖效果和阳性药物二甲双胍具有可比性。实验结果表明,辣木叶降糖茶有明显的降低血糖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辣木叶降糖茶,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组分的原料制成:辣木叶100‑200份,桑叶1‑3份,枇杷叶1‑3份,罗汉果1‑3份,苦瓜2‑4份,芹菜籽2‑4份,山萸肉3‑5份,绞股蓝4‑6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辣木叶降糖茶,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组分的原料制成:辣木叶100-200份,桑叶1-3份,枇杷叶1-3份,罗汉果1-3份,苦瓜2-4份,芹菜籽2-4份,山萸肉3-5份,绞股蓝4-6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辣木叶降糖茶,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组分的原料制成:辣木叶150份,桑叶2份,枇杷叶2份,罗汉果2份,苦瓜3份,芹菜籽3份,山萸肉3份,绞股蓝5份。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辣木叶降糖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药材洗净,取苦瓜、山萸肉、绞股蓝、芹菜籽四味中药,加纯化水提取2-3次,提取时间分别为0.5-2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芳包伊凡沈新春周子涓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财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