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糯米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059070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1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糯米种植方法,选对良种,现在有很多糯米水稻品种,但是一定要根据当地的积温土壤和生长环境,选优质抗病的高产品种,种子处理,把精选后的种子,选晴天在阳光下晒2到3天,打破种子休眠,增强酶的活性,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本发明专利技术糯米种植方法育苗期的种苗的发芽率很高,在对病虫防治这方面的效果理想,使得糯米的产量大大提高,大大提高了种植人员单位时间内的工作效率,适用范围广,有利于推广和普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糯米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稻种植
,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糯米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糯米是糯稻脱壳的米,在中国南方称为糯米,而北方则多称为江米。是制造粘性小吃,如粽、八宝粥、各式甜品的主要原料,糯米也是酿造醪糟(甜米酒)的主要原料。糯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及淀粉等,营养丰富,为温补强壮食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之功效,对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的食疗效果。传统的糯米种植方法在育苗期的种苗的发芽率不是很高,在对病虫防治这方面的效果不理想,使得糯米的产量大大减低,大大减低了种植人员单位时间内的工作效率,为此,我们专利技术一种糯米种植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糯米种植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糯米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选对良种,现在有很多糯米水稻品种,但是一定要根据当地的积温土壤和生长环境,选优质抗病的高产品种,步骤二;种子处理,把精选后的种子,选晴天在阳光下晒2到3天,打破种子休眠,增强酶的活性,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步骤三;清选种子,把晾晒的种子进行百分之二十三的黄泥水或者百分之十二到百分之十三盐水选种,既事先把黄土晒干,然后加少量的水调成浆糊状再加水调剂,使新鲜鸡蛋付出水面5分硬币大小时加入种子,捞出瘪谷后,用清水洗一遍,在进行消毒,步骤四;消毒浸种把清洗好的种子浸入咪酰胺溶液中浸种,每天搅拌一次,要求是应达到累计积温100度,种子才能吸足水分,种子才能保证发芽,芽状,步骤五;催芽过程,把浸好的种子用50度的温水提温,放在30厘米厚的稻草上用塑料布后包好,上面盖上棉被,温度控制在30---32度,经常翻动,保证温度均匀,大约36小时或48小时,有80%的种子露出白尖时即为破胸。破胸后把温度降到25度进行催芽。当80%的种子芽长3毫米,根长5毫米时进行室温(即屋内温度)凉芽6---8小时就可以播种了,步骤六;播种过程,稀播育壮秧。播量“宁稀勿密”,最佳播期:如果3月10日扣棚提温可在4月5----10日,中棚可在4月15----20日,播量应该根据秧龄而定,如果4月15日出苗,5月15日插秧,芽率90%以上,每盘可播干种0.24斤,播种后用木磙子把种子3面压入土中,与地面持平,然后覆盖1厘米的过筛土,步骤七;苗床管理,低温少水育壮秧:苗床温度“宁低勿高”,具体温度应控制在出齐苗28度,1.1叶时25度,2.1叶时23度,3.1叶时21度,以后20度,插秧前3---5天昼夜揭布练苗,晚上低于4度在盖布防止冻害,苗床湿度“宁干勿湿”,苗出齐后,一般不会缺水,床土表面有0.5厘米后的干活土层,下面的床土松软潮湿时为正常现象,秧苗根系发达,白根多,如果早晨叶尖吐水少,中午打蔫,拔出秧苗都是白根,根周围没有湿土,才是真正缺水了,这样就要趁早上浇一次透水;反之,苗打蔫就是发生立枯病了,要了解病情,看看是真菌性还是生理性的,对症下药,及时治疗,步骤八;及时插秧,在插秧前1---2天喷防虫剂和防冻剂。当气温稳定在13度连续3天开始插秧,第二积温带可在5月12日开始插秧,第三积温带可在5月15日开始插秧,插秧时水层需覆盖田面不能少于50—80%,并且从下池往上池插,插一半时把上池多余的水排入已插池子,这样一是节水,二是预防冻害,三是返青快,行距是株高的三分之一最合理,株距根据品种的分蘖强弱而定,一般插9×3或9×4,每穴4---6株,插秧深度以不漂苗为基准,越浅越好,另外还可以根据叶龄适时插秧,3.2叶开始,4.5叶结束。是最佳期,过早秧苗盘根不好,过晚返青慢,并且有早穗现象,步骤九,进行施肥,根据多年多次多地块测土化验,土壤表现足磷缺钾,氮偏少,所以应该本着补氮,稳磷增钾。按叶龄施肥的原则,底肥应在翻地之前施入,每亩35—40斤。返青肥在插后7—10天,以秧苗长出新的根系为准,亩施15—20斤返青专用肥,在到拔节末期每亩施用专用穗肥14—18斤,正常情况下插后45—50天(5月15日插秧,应在7月1----5日。)还要看天、看地、看苗使用穗肥,步骤十;合理抽放水,水是稻子的命,也是稻子的病,要本着前浅、中晒、后湿润,生理用水和生态用水够用就好的原则,即插秧后,要保持田面不露地,分蘖以寸水为好,分蘖末期要晒田、透气、输氧,这样增强根部活力,肥田或长势旺盛要多晒几天。反之则少晒或不晒,然后灌5—6厘米水层,此时植株开始拨节肥水不能过大,否则易贪青感病倒伏,第一、二节拔出后,要加深到3寸水层,深水孕穗,抽穗前2天适当排水、通气、输氧,保持后4片叶的活力,开始出穗到齐穗期间不可缺水,否则会影响出穗,齐穗后到蜡熟期,可间歇灌溉,即前水不见后水,干干湿湿,黄熟后开始排水,步骤十一;病虫防治,病害:苗期立枯病、后期稻瘟病是影响水稻产量的关键,立枯病分真菌性和生理性病害,近几年发生的多数是生理性的立枯病,病因主要是管理不当、环境不良等因素造成的,床土水分过大,床温低,床土板结透气性差是发病的原因,其次床土碱性过大有利于病菌繁殖,另外,浇水过多、过勤,氮肥量过多,施肥不均,播种量过大,过早,苗床温度过高,通风练苗不够都可能引起病害,防治方法:1、播种前苗床消毒,床土调酸,使PH值在5--5.5之间,2、出苗后要及时通风练苗,上午10点揭布,下午2点时盖布,减少温差,3、1.5叶时喷洒防病药剂,若发现病情一定要查清病因,改善环境,对症下药,经常观察,争取早插秧,稻瘟病分苗瘟、叶瘟、节瘟、颈瘟、穗瘟、粒瘟,要以预防为主,首先选择抗病品种科学管理,施肥合理;其次要及时药物预防,一般在7月15日—25日喷一次药可预防叶瘟和节瘟,在出穗前1—2天喷一次药可预防穗颈瘟,若发现病情,在齐穗后再喷一次,虫害:苗期潜叶蝇,后期二化螟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潜叶蝇可在插秧前1—2天喷洒防虫药剂(这样方便、经济,而且效果叶不错),否则在插秧后10—15天必须喷洒防虫药剂,不然一旦发生虫害,2—3天受害叶片全部吃光,影响5—7天的生长发育,二化螟必须以预防为主,因为幼虫钻蛀水稻植株内取食,当你发现危害部位时(如枯鞘、枯心、白穗)再喷药很难透入植株内部杀死害虫,造成倒伏、死杆、死穗等现象,磨米出现碎米、死米和黑尖米增多,出米率降低,效益下降,不能忽视,应当在7月15—20日和8月5—10日各喷一次,最好是发现成虫(即飞蛾)飞在田间时喷药为最佳,步骤十二;及时收割,很多稻农以为水稻越成越好,出米率越高,所以延迟不割,造成米粒经纹多,折米多,整精米减少,由于成熟过度,糖流失,淀粉增加,导致品质下降,因此要根据不同品种适时收割,水稻成熟分乳熟、蜡熟、黄熟、完熟和枯熟。在完熟期(即稻穗成米有98%白米,2%青米时,或按出齐穗45—50天时,是出米率最高,品质最好的收割时期。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糯米种植方法,与传统的糯米种植方法相比,本专利技术糯米种植方法育苗期的种苗的发芽率很高,在对病虫防治这方面的效果理想,使得糯米的产量大大提高,大大提高了种植人员单位时间内的工作效率,适用范围广,有利于推广和普及。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糯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选对良种,现在有很多糯米水稻品种,但是一定要根据当地的积温土壤和生长环境,选优质抗病的高产品种,步骤二;种子处理,把精选后的种子,选晴天在阳光下晒2到3天,打破种子休眠,增强酶的活性,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步骤三;清选种子,把晾晒的种子进行百分之二十三的黄泥水或者百分之十二到百分之十三盐水选种,既事先把黄土晒干,然后加少量的水调成浆糊状再加水调剂,使新鲜鸡蛋付出水面5分硬币大小时加入种子,捞出瘪谷后,用清水洗一遍,在进行消毒,步骤四;消毒浸种把清洗好的种子浸入咪酰胺溶液中浸种,每天搅拌一次,要求是应达到累计积温100度,种子才能吸足水分,种子才能保证发芽,芽状,步骤五;催芽过程,把浸好的种子用50度的温水提温,放在30厘米厚的稻草上用塑料布后包好,上面盖上棉被,温度控制在30‑‑‑32度,经常翻动,保证温度均匀,大约36小时或48小时,有80%的种子露出白尖时即为破胸。破胸后把温度降到25度进行催芽。当80%的种子芽长3毫米,根长5毫米时进行室温(即屋内温度)凉芽6‑‑‑8小时就可以播种了,步骤六;播种过程,稀播育壮秧。播量“宁稀勿密”,最佳播期:如果3月10日扣棚提温可在4月5‑‑‑‑10日,中棚可在4月15‑‑‑‑20日,播量应该根据秧龄而定,如果4月15日出苗,5月15日插秧,芽率90%以上,每盘可播干种0.24斤,播种后用木磙子把种子3面压入土中,与地面持平,然后覆盖1厘米的过筛土,步骤七;苗床管理,低温少水育壮秧:苗床温度“宁低勿高”,具体温度应控制在出齐苗28度,1.1叶时25度,2.1叶时23度,3.1叶时21度,以后20度,插秧前3‑‑‑5天昼夜揭布练苗,晚上低于4度在盖布防止冻害,苗床湿度“宁干勿湿”,苗出齐后,一般不会缺水,床土表面有0.5厘米后的干活土层,下面的床土松软潮湿时为正常现象,秧苗根系发达,白根多,如果早晨叶尖吐水少,中午打蔫,拔出秧苗都是白根,根周围没有湿土,才是真正缺水了,这样就要趁早上浇一次透水;反之,苗打蔫就是发生立枯病了,要了解病情,看看是真菌性还是生理性的,对症下药,及时治疗,步骤八;及时插秧,在插秧前1‑‑‑2天喷防虫剂和防冻剂。当气温稳定在13度连续3天开始插秧,第二积温带可在5月12日开始插秧,第三积温带可在5月15日开始插秧,插秧时水层需覆盖田面不能少于50—80%,并且从下池往上池插,插一半时把上池多余的水排入已插池子,这样一是节水,二是预防冻害,三是返青快,行距是株高的三分之一最合理,株距根据品种的分蘖强弱而定,一般插9×3或9×4,每穴4‑‑‑6株,插秧深度以不漂苗为基准,越浅越好,另外还可以根据叶龄适时插秧,3.2叶开始,4.5叶结束。是最佳期,过早秧苗盘根不好,过晚返青慢,并且有早穗现象,步骤九,进行施肥,根据多年多次多地块测土化验,土壤表现足磷缺钾,氮偏少,所以应该本着补氮,稳磷增钾。按叶龄施肥的原则,底肥应在翻地之前施入,每亩35—40斤。返青肥在插后7—10天,以秧苗长出新的根系为准,亩施15—20斤返青专用肥,在到拔节末期每亩施用专用穗肥14—18斤,正常情况下插后45—50天(5月15日插秧,应在7月1‑‑‑‑5日。)还要看天、看地、看苗使用穗肥,步骤十;合理抽放水,水是稻子的命,也是稻子的病,要本着前浅、中晒、后湿润,生理用水和生态用水够用就好的原则,即插秧后,要保持田面不露地,分蘖以寸水为好,分蘖末期要晒田、透气、输氧,这样增强根部活力,肥田或长势旺盛要多晒几天。反之则少晒或不晒,然后灌5—6厘米水层,此时植株开始拨节肥水不能过大,否则易贪青感病倒伏,第一、二节拔出后,要加深到3寸水层,深水孕穗,抽穗前2天适当排水、通气、输氧,保持后4片叶的活力,开始出穗到齐穗期间不可缺水,否则会影响出穗,齐穗后到蜡熟期,可间歇灌溉,即前水不见后水,干干湿湿,黄熟后开始排水,步骤十一;病虫防治,病害:苗期立枯病、后期稻瘟病是影响水稻产量的关键,立枯病分真菌性和生理性病害,近几年发生的多数是生理性的立枯病,病因主要是管理不当、环境不良等因素造成的,床土水分过大,床温低,床土板结透气性差是发病的原因,其次床土碱性过大有利于病菌繁殖,另外,浇水过多、过勤,氮肥量过多,施肥不均,播种量过大,过早,苗床温度过高,通风练苗不够都可能引起病害,防治方法:1、播种前苗床消毒,床土调酸,使PH值在5‑‑5.5之间,2、出苗后要及时通风练苗,上午10点揭布,下午2点时盖布,减少温差,3、1.5叶时喷洒防病药剂,若发现病情一定要查清病因,改善环境,对症下药,经常观察,争取早插秧,稻瘟病分苗瘟、叶瘟、节瘟、颈瘟、穗瘟、粒瘟,要以预防为主,首先选择抗病品种科学管理,施肥合理;其次要及时药物预防,一般在7月15日—25日喷一次药可预防叶瘟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糯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选对良种,现在有很多糯米水稻品种,但是一定要根据当地的积温土壤和生长环境,选优质抗病的高产品种,步骤二;种子处理,把精选后的种子,选晴天在阳光下晒2到3天,打破种子休眠,增强酶的活性,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步骤三;清选种子,把晾晒的种子进行百分之二十三的黄泥水或者百分之十二到百分之十三盐水选种,既事先把黄土晒干,然后加少量的水调成浆糊状再加水调剂,使新鲜鸡蛋付出水面5分硬币大小时加入种子,捞出瘪谷后,用清水洗一遍,在进行消毒,步骤四;消毒浸种把清洗好的种子浸入咪酰胺溶液中浸种,每天搅拌一次,要求是应达到累计积温100度,种子才能吸足水分,种子才能保证发芽,芽状,步骤五;催芽过程,把浸好的种子用50度的温水提温,放在30厘米厚的稻草上用塑料布后包好,上面盖上棉被,温度控制在30---32度,经常翻动,保证温度均匀,大约36小时或48小时,有80%的种子露出白尖时即为破胸。破胸后把温度降到25度进行催芽。当80%的种子芽长3毫米,根长5毫米时进行室温(即屋内温度)凉芽6---8小时就可以播种了,步骤六;播种过程,稀播育壮秧。播量“宁稀勿密”,最佳播期:如果3月10日扣棚提温可在4月5----10日,中棚可在4月15----20日,播量应该根据秧龄而定,如果4月15日出苗,5月15日插秧,芽率90%以上,每盘可播干种0.24斤,播种后用木磙子把种子3面压入土中,与地面持平,然后覆盖1厘米的过筛土,步骤七;苗床管理,低温少水育壮秧:苗床温度“宁低勿高”,具体温度应控制在出齐苗28度,1.1叶时25度,2.1叶时23度,3.1叶时21度,以后20度,插秧前3---5天昼夜揭布练苗,晚上低于4度在盖布防止冻害,苗床湿度“宁干勿湿”,苗出齐后,一般不会缺水,床土表面有0.5厘米后的干活土层,下面的床土松软潮湿时为正常现象,秧苗根系发达,白根多,如果早晨叶尖吐水少,中午打蔫,拔出秧苗都是白根,根周围没有湿土,才是真正缺水了,这样就要趁早上浇一次透水;反之,苗打蔫就是发生立枯病了,要了解病情,看看是真菌性还是生理性的,对症下药,及时治疗,步骤八;及时插秧,在插秧前1---2天喷防虫剂和防冻剂。当气温稳定在13度连续3天开始插秧,第二积温带可在5月12日开始插秧,第三积温带可在5月15日开始插秧,插秧时水层需覆盖田面不能少于50—80%,并且从下池往上池插,插一半时把上池多余的水排入已插池子,这样一是节水,二是预防冻害,三是返青快,行距是株高的三分之一最合理,株距根据品种的分蘖强弱而定,一般插9×3或9×4,每穴4---6株,插秧深度以不漂苗为基准,越浅越好,另外还可以根据叶龄适时插秧,3.2叶开始,4.5叶结束。是最佳期,过早秧苗盘根不好,过晚返青慢,并且有早穗现象,步骤九,进行施肥,根据多年多次多地块测土化验,土壤表现足磷缺钾,氮偏少,所以应该本着补氮,稳磷增钾。按叶龄施肥的原则,底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军
申请(专利权)人:颍上县安迪米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