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棒弯曲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58049 阅读:4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17:25
一种圆棒弯曲模具,包括上模组件及下模组件,上模组件底部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用于折弯圆棒的弯曲凸模,弯曲凸模外侧面向内倾斜,下模组件上设有用于与弯曲凸模及上模组件压合的活动压料板,活动压料板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与弯曲凸模配合的仿形块,所述圆棒弯曲模具还包括用于对圆棒折弯段进行回弹补偿的补偿组件,补偿组件包括可朝折弯段方向内移并用于内压折弯段的滚轮,以及用于推动滚轮移动的斜楔组件,滚轮可移动设置在仿形块上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圆棒弯曲模具对圆棒的折弯段进行有效的回弹补偿,保证圆棒的折弯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棒弯曲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圆棒弯曲模具。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直条状的圆棒两侧折弯后,一旦脱离折弯的设备,圆棒的折弯段会发生回弹,导致圆棒达不到加工要求,并需要另外的修正手段,效率低,良品率得不到保证。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圆棒弯曲模具,其对圆棒的折弯段进行有效的回弹补偿,保证圆棒的折弯质量。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圆棒弯曲模具,包括上模组件及下模组件,上模组件底部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用于折弯圆棒的弯曲凸模,弯曲凸模外侧面向内倾斜,下模组件上设有用于与弯曲凸模及上模组件压合的活动压料板,活动压料板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与弯曲凸模配合的仿形块,所述圆棒弯曲模具还包括用于对圆棒折弯段进行回弹补偿的补偿组件,补偿组件包括可朝折弯段方向内移并用于内压折弯段的滚轮,以及用于推动滚轮移动的斜楔组件,滚轮可移动设置在仿形块上表面。所述斜楔组件包括斜楔底座、斜楔滑块及斜楔压柱,斜楔底座固定在下模组件上并分别位于仿形块的外侧,斜楔底座上设有驱动斜面,斜楔滑块一侧可滑动设置在驱动斜面上,另一侧抵靠在滚轮上,斜楔压柱固定在上模组件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圆棒弯曲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棒弯曲模具,包括上模组件(1)及下模组件(2),上模组件(1)底部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用于折弯圆棒(3)的弯曲凸模(4),弯曲凸模(4)外侧面(41)向内倾斜,下模组件(2)上设有用于与弯曲凸模(4)及上模组件(1)压合的活动压料板(5),活动压料板(5)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与弯曲凸模(4)配合的仿形块(6),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棒弯曲模具还包括用于对圆棒(3)折弯段(31)进行回弹补偿的补偿组件,补偿组件包括可朝折弯段(31)方向内移并用于内压折弯段(31)的滚轮(7),以及用于推动滚轮(7)移动的斜楔组件,滚轮(7)可移动设置在仿形块(6)上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棒弯曲模具,包括上模组件(1)及下模组件(2),上模组件(1)底部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用于折弯圆棒(3)的弯曲凸模(4),弯曲凸模(4)外侧面(41)向内倾斜,下模组件(2)上设有用于与弯曲凸模(4)及上模组件(1)压合的活动压料板(5),活动压料板(5)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与弯曲凸模(4)配合的仿形块(6),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棒弯曲模具还包括用于对圆棒(3)折弯段(31)进行回弹补偿的补偿组件,补偿组件包括可朝折弯段(31)方向内移并用于内压折弯段(31)的滚轮(7),以及用于推动滚轮(7)移动的斜楔组件,滚轮(7)可移动设置在仿形块(6)上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棒弯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楔组件包括斜楔底座(81)、斜楔滑块(82)及斜楔压柱(83),斜楔底座(81)固定在下模组件(2)上并分别位于仿形块(6)的外侧,斜楔底座(81)上设有驱动斜面,斜楔滑块(82)一侧可滑动设置在驱动斜面上,另一侧抵靠在滚轮(7)上,斜楔压柱(83)固定在上模组件(1)底部,并位于斜楔滑块(82)的上方用于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云明李志宙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新烨模具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