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世霞专利>正文

一种重症病人急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5625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1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症病人急救装置,包括床体、固定器、束带、导轮、拉环、床腿以及滚轮,床体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固定器和拉环,固定器通过束带连接拉环,导轮设于床体左右两端,床腿设于床体底部,滚轮设于床腿底端,固定器设有壳体、转轮、摇臂、卷簧、旋转轴以及弹性带,壳体内腔设有凹槽,转轮左端设有摇臂,摇臂固定端自由转动,卷簧一端固定在旋转轴上,另一端固定在转轮上,弹性带一端固定在摇臂上,另一端固定在转轮上,滚轮设有球形壳,球形壳内设有钢球,球形壳与钢球之间设有滚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缓缓拉起束带,用束带约束患者,然后松开束带,卷簧带动转轮转动,束带收起,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症病人急救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症病人急救装置。
技术介绍
病危患者的抢救不仅需要医护人员全力抢救,而且也需要病人配合,但是由于病人在抢救过程中为了维持生命体征,需要注射大量激素,容易导致病人丧失自主意识精神失常而四肢乱动,影响急救,因此需要对病人进行适当的束缚,保证医护人员的正常紧急救治,但是现有的急救装置仅仅使用束带将病人捆绑在推车上,不仅约束病人的过程费时费力,而且非弹性的束缚容易对病人产生二次伤害。简而言之,现有急救装置在约束患者行动时费时费力,而且约束装置不具有弹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重症病人急救装置,不仅操作方便,同时还能解决约束装置不具有弹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重症病人急救装置,包括床体、固定器、束带、导轮、拉环、床腿以及滚轮,所述床体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固定器和拉环,所述固定器通过束带连接拉环,所述导轮设于床体左右两端,所述床腿设于床体底部,所述滚轮设于床腿底端;所述固定器设有壳体、转轮、摇臂、卷簧、旋转轴以及弹性带,所述壳体内腔设有凹槽,所述转轮左端部分置于壳体空腔内部,所述转轮右端固定有束带,所述旋转轴一端固定在壳体内腔中心处,另一端贯穿转轮,所述转轮左端设有摇臂,所述摇臂固定端自由转动,所述卷簧一端固定在旋转轴上,另一端固定在转轮上,所述弹性带一端固定在摇臂上,另一端固定在转轮上;所述滚轮设有球形壳,所述球形壳内设有钢球,所述球形壳与钢球之间设有滚珠。进一步地,摇臂设有配重块,增加配重块能够改变摇臂嵌入凹槽时转轮旋转的速度,也就是能够改变束带的制动速度,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配重块以适应不同患者的需求。进一步地,摇臂摆动时其顶端能够嵌入凹槽内,在病人身体正常移动时,束带抽离固定器的速度较低,转轮旋转速度低,摇臂不会嵌入凹槽内,但是当病人身体位移不正常的时候,束带抽离固定器速度较高,转轮速度达到设定值,摇臂嵌入凹槽内,将转轮与壳体的相对位置固定住,此时束带制动,保护病人不摔下床体。进一步地,球形壳底端设有铲泥板,在滚轮滚动的过程中,难免经过杂物较多的地面,灰尘泥土等异物进入滚轮内部容易影响滚轮的正常工作,因此在球形壳底部加装铲泥板能够保护滚轮正常工作。进一步地,铲泥板底端抵接钢球,只有铲泥板底端抵扣钢球表面,才能够保证无异物进入滚轮内部。本技术的收益效果是:1、在使用时,缓缓拉起束带,用束带约束患者,然后松开束带,卷簧带动转轮转动,束带收起固定患者,操作简单。2、在病人身体正常移动时,束带抽离固定器的速度较低,转轮旋转速度低,摇臂不会嵌入凹槽内,但是当病人身体位移不正常的时候,束带抽离固定器速度较高,转轮速度达到设定值,摇臂嵌入凹槽内,将转轮与壳体的相对位置固定住,此时束带制动,保护病人不摔下床体。3、滚轮在转动的时候,球形壳内的钢球与滚珠滚动摩擦,摩擦力较小,而且钢球能够向任意方向移动,方便装置位移。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述急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卷簧和转轮结构位置关系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中A处转轮转速未超过预定值时固定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A处转轮速度超过预定值时固定器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B-B剖面示意图;图6为图1中C-C剖面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床体,2-固定器,21-壳体,22-转轮,23-摇臂,24-配重块,25-卷簧,26-旋转轴,27-凹槽,28-弹性带,3-束带,4-导轮,5-拉环,6-床腿,7-滚轮,71-球形壳,72-滚珠,73-滚珠,74-铲泥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6所示,本技术为一种重症病人急救装置,包括床体1、固定器2、束带3、导轮4、拉环5、床腿6以及滚轮7,床体1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固定器2和拉环5,固定器2通过束带3连接拉环5,导轮4设于床体1左右两端,床腿6设于床体1底部,滚轮7设于床腿6底端;固定器2设有壳体21、转轮22、摇臂23、卷簧25、旋转轴26以及弹性带28,壳体21内腔设有凹槽27,转轮22左端部分置于壳体21空腔内部,转轮22右端固定有束带3,旋转轴26一端固定在壳体21内腔中心处,另一端贯穿转轮22,转轮22左端设有摇臂23,摇臂23固定端自由转动,卷簧25一端固定在旋转轴26上,另一端固定在转轮22上,弹性带28一端固定在摇臂23上,另一端固定在转轮22上;滚轮7设有球形壳71,球形壳71内设有钢球73,球形壳71与钢球73之间设有滚珠72。其中,摇臂23设有配重块24,增加配重块24能够改变摇臂23嵌入凹槽27时转轮22旋转的速度,也就是能够改变束带3的制动速度,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配重块24以适应不同患者的需求。其中,摇臂23摆动时其顶端能够嵌入凹槽27内,在病人身体正常移动时,束带3抽离固定器2的速度较低,转轮22旋转速度低,摇臂23不会嵌入凹槽27内,但是当病人身体位移不正常的时候,束带3抽离固定器2速度较高,转轮22速度达到设定值,摇臂23嵌入凹槽27内,将转轮22与壳体21的相对位置固定住,此时束带3制动,保护病人不摔下床体1。其中,球形壳71底端设有铲泥板74,在滚轮7滚动的过程中,难免经过杂物较多的地面,灰尘泥土等异物进入滚轮7内部容易影响滚轮7的正常工作,因此在球形壳71底部加装铲泥板74,能够保护滚轮7正常工作。其中,铲泥板74底端抵接钢球73,只有铲泥板74底端抵扣钢球72表面,才能够保证无异物进入滚轮7内部。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在使用时,缓缓拉起束带,用束带3约束患者,然后松开束带3,卷簧25带动转轮22转动,束带3收起,将病人固定在床体1上;在病人身体正常移动时,束带3抽离固定器2的速度较低,转轮22旋转速度低,摇臂23不会嵌入凹槽27内,但是当病人身体位移不正常的时候,束带3抽离固定器2速度较高,转轮22速度达到设定值,摇臂23嵌入凹槽27内,将转轮22与壳体21的相对位置固定住,此时束带3制动,保护病人不摔下床体1;滚轮7在转动的时候,球形壳71内的钢球73与滚珠72滚动摩擦,摩擦力较小,而且钢球73能够向任意方向移动,方便装置位移;球形壳71底端设有铲泥板74,在滚轮7滚动的过程中,难免经过杂物较多的地面,灰尘泥土等异物进入滚轮7内部容易影响滚轮7的正常工作,因此在球形壳71底部加装铲泥板74,铲泥板74底端抵扣钢球72表面,能够保护滚轮7正常工作。上述操作中,相比较传统急救装置,不仅操作方便,同时还能解决约束装置不具有弹性的问题。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重症病人急救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重症病人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1)、固定器(2)、束带(3)、导轮(4)、拉环(5)、床腿(6)以及滚轮(7),所述床体(1)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固定器(2)和拉环(5),所述固定器(2)通过束带(3)连接拉环(5),所述导轮(4)设于床体(1)左右两端,所述床腿(6)设于床体(1)底部,所述滚轮(7)设于床腿(6)底端;所述固定器(2)设有壳体(21)、转轮(22)、摇臂(23)、卷簧(25)、旋转轴(26)以及弹性带(28),所述壳体(21)内腔设有凹槽(27),所述转轮(22)左端部分置于壳体(21)空腔内部,所述转轮(22)右端固定有束带(3),所述旋转轴(26)一端固定在壳体(21)内腔中心处,另一端贯穿转轮(22),所述转轮(22)左端设有摇臂(23),所述摇臂(23)固定端自由转动,所述卷簧(25)一端固定在旋转轴(26)上,另一端固定在转轮(22)上,所述弹性带(28)一端固定在摇臂(23)上,另一端固定在转轮(22)上;所述滚轮(7)设有球形壳(71),所述球形壳(71)内设有钢球(73),所述球形壳(71)与钢球(73)之间设有滚珠(7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症病人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1)、固定器(2)、束带(3)、导轮(4)、拉环(5)、床腿(6)以及滚轮(7),所述床体(1)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固定器(2)和拉环(5),所述固定器(2)通过束带(3)连接拉环(5),所述导轮(4)设于床体(1)左右两端,所述床腿(6)设于床体(1)底部,所述滚轮(7)设于床腿(6)底端;所述固定器(2)设有壳体(21)、转轮(22)、摇臂(23)、卷簧(25)、旋转轴(26)以及弹性带(28),所述壳体(21)内腔设有凹槽(27),所述转轮(22)左端部分置于壳体(21)空腔内部,所述转轮(22)右端固定有束带(3),所述旋转轴(26)一端固定在壳体(21)内腔中心处,另一端贯穿转轮(22),所述转轮(22)左端设有摇臂(23),所述摇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世霞
申请(专利权)人:马世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