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ICU重症病人术后护理用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880041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4 0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ICU重症病人术后护理用引流装置,包括真空表、调节旋钮、蓄电池、万向轮和定位槽,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万向轮,所述定位槽固定安装于底座的顶部,所述储液瓶设于定位槽的内部,所述蓄电池固定安装于底座的顶部,所述负压泵固定安装于蓄电池的顶部,所述真空表与负压泵相连接,所述吸引管上设有空气过滤器,所述引流管的一端与接头相连接,且引流管的另一端与吸引头相连接,所述引流管上设有控速器。该ICU重症病人术后护理用引流装置结构设计紧凑,可更方便的移动和放置,在负压泵的外侧设有调节气压的旋钮和真空表,可方便的控制真空度,防止在抽取积液时对患者的身体组织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ICU重症医疗
,具体为一种ICU重症病人术后护理用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ICU疾病术后护理,在脑室穿刺方面属于神经外科临床的常见手术,术后的护理主要是脑室出血的穿刺引流和脑室造影,现有技术条件下,穿刺引流所用的脑室引流管均采用单腔形式的引流管,这种单腔引流管对脑室内注射药物和留取脑脊髓液等的操作较为麻烦,而且很难做到无菌操作。负压引流作为手术时常常用到的一项技术,其原理是通过负压引流装置产生负压,通过负压的作用将组织裂隙、体腔以及内脏器官产生的液体引离原处并排出体外。目前使用的负压引流装置比较简单,它包括一个可以手握的气囊和连接于气囊出口的引流管。使用时用手将气囊握至瘪塌,可将气囊内的空气通过引流管排出去,由于气囊自身存在自动回弹的力,气囊内可形成负压,从而产生一定的吸引力,通过引流管可将液体吸引至气囊内,再用力握气囊,可将吸进来的液体排出气囊之外。采用这种结构的负压引流装置在使用时,必须用一只手来操作气囊,对引流气压的控制不理想,使用不便,且在实际使用中会遇到无处放置的窘境,给护理造成不良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ICU重症病人术后护理用引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用于重症医学科ICU的护理引流装置对引流气压的控制不理想,且安放不便,浪费医护人员较大的精力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ICU重症病人术后护理用引流装置,包括推手、负压泵、真空表、开关、调节旋钮、充电插口、蓄电池、底座、万向轮、排液口、排液阀、定位槽、储液瓶、瓶盖、吸引头、控速器、引流管、接头、空气过滤器和吸引管,所述推手的底端固定安装于底座的右端,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万向轮,所述定位槽固定安装于底座的顶部,所述储液瓶设于定位槽的内部,所述储液瓶的顶部与瓶盖相连接,所述蓄电池固定安装于底座的顶部,所述充电插口设于蓄电池的外侧,所述负压泵固定安装于蓄电池的顶部,所述负压泵的外壁上设有开关,所述真空表与负压泵相连接,所述吸引管的一端与负压泵相连接,且吸引管的另一端与接头相连接,所述吸引管上设有空气过滤器,所述接头固定安装于瓶盖上,且接头与储液瓶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引流管的一端与接头相连接,且引流管的另一端与吸引头相连接,所述引流管上设有控速器。优选的,所述负压泵的外壁上设有调节旋钮。优选的,所述储液瓶为可拆卸更换装置。优选的,所述定位槽为环形的凹槽结构,且定位槽的内腔与储液瓶相配合。优选的,所述储液瓶的外壁上设有刻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ICU重症病人术后护理用引流装置结构设计紧凑,在负压泵的外侧设有调节气压的旋钮和真空表,可方便的控制真空度,防止在抽取积液时对患者的身体组织造成损伤,蓄电池的设置,可使该装置的使用更加灵活,不受电源的局限,装置的主体安放在可移动的板车上,使用时,可更加方便的移动和安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推手,2-负压泵,3-真空表,4-开关,5-调节旋钮,6-充电插口,7-蓄电池,8-底座,9-万向轮,10-排液口,11-排液阀,12-定位槽,13-储液瓶,14-瓶盖,15-吸引头,16-控速器,17-引流管,18-接头,19-空气过滤器,20-吸引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ICU重症病人术后护理用引流装置,包括推手1、负压泵2、真空表3、开关4、调节旋钮5、充电插口6、蓄电池7、底座8、万向轮9、排液口10、排液阀11、定位槽12、储液瓶13、瓶盖14、吸引头15、控速器16、引流管17、接头18、空气过滤器19和吸引管20,推手1的底端固定安装于底座8的右端,底座8的底部设有万向轮9,定位槽12固定安装于底座8的顶部,储液瓶13设于定位槽12的内部,定位槽12为环形的凹槽结构,且定位槽12的内腔与储液瓶13相配合,使储液瓶13可固定安放在定位槽12内部,防止在使用时不小心打翻,储液瓶13为可拆卸更换装置,使用完毕后,可将储液瓶13拆卸下来进行清洗,储液瓶13的外壁上设有刻度,引流的同时,医务人员可以从储液瓶13上的刻度上精确地读出液体的体积,实现引流量的可控操作,储液瓶13的顶部与瓶盖14相连接,蓄电池7固定安装于底座8的顶部,充电插口6设于蓄电池7的外侧,负压泵2固定安装于蓄电池7的顶部,负压泵2的外壁上设有开关4,负压泵2的外壁上设有调节旋钮5,可针对使用情况调节负压泵2的功率大小,防止在抽取积液时对患者的身体组织造成损伤,真空表3与负压泵2相连接,吸引管20的一端与负压泵2相连接,且吸引管20的另一端与接头18相连接,吸引管20上设有空气过滤器19,接头18固定安装于瓶盖14上,且接头18与储液瓶13的内部相连通,引流管17的一端与接头18相连接,且引流管17的另一端与吸引头15相连接,引流管17上设有控速器16。工作原理:在使用该ICU重症病人术后护理用引流装置时,首先将引流管17与储液瓶13连接好,然后打开负压泵2,转动调节旋钮5并观察真空表3上的真空度数值,使吸力适合手术的需要,空气过滤器19可过滤空气中的灰尘等杂质,防止堵塞负压泵2,将吸引头15对准积液处,进行吸液,在吸液时,也可调节引流管17右端的控速器16,来方便的调节吸液的力度,吸取的液体通过引流管17进入到储液瓶13内部,储液瓶13的外壁上设有刻度,引流的同时,医务人员可以从储液瓶13上的刻度上精确地读出液体的体积,实现引流量的可控操作,储液瓶13设于定位槽12的内部,定位槽12为环形的凹槽结构,且定位槽12的内腔与储液瓶13相配合,使储液瓶13可固定安放在定位槽12内部,防止在使用时不小心打翻,储液瓶13为可拆卸更换装置,使用完毕后,可将储液瓶13拆卸下来进行清洗。当然,以上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应用范例,本专利技术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ICU重症病人术后护理用引流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ICU重症病人术后护理用引流装置,包括推手(1)、负压泵(2)、真空表(3)、开关(4)、调节旋钮(5)、充电插口(6)、蓄电池(7)、底座(8)、万向轮(9)、排液口(10)、排液阀(11)、定位槽(12)、储液瓶(13)、瓶盖(14)、吸引头(15)、控速器(16)、引流管(17)、接头(18)、空气过滤器(19)和吸引管(20),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手(1)的底端固定安装于底座(8)的右端,所述底座(8)的底部设有万向轮(9),所述定位槽(12)固定安装于底座(8)的顶部,所述储液瓶(13)设于定位槽(12)的内部,所述储液瓶(13)的顶部与瓶盖(14)相连接,所述蓄电池(7)固定安装于底座(8)的顶部,所述充电插口(6)设于蓄电池(7)的外侧,所述负压泵(2)固定安装于蓄电池(7)的顶部,所述负压泵(2)的外壁上设有开关(4),所述真空表(3)与负压泵(2)相连接,所述吸引管(20)的一端与负压泵(2)相连接,且吸引管(20)的另一端与接头(18)相连接,所述吸引管(20)上设有空气过滤器(19),所述接头(18)固定安装于瓶盖(14)上,且接头(18)与储液瓶(13)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引流管(17)的一端与接头(18)相连接,且引流管(17)的另一端与吸引头(15)相连接,所述引流管(17)上设有控速器(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ICU重症病人术后护理用引流装置,包括推手(1)、负压泵(2)、真空表(3)、开关(4)、调节旋钮(5)、充电插口(6)、蓄电池(7)、底座(8)、万向轮(9)、排液口(10)、排液阀(11)、定位槽(12)、储液瓶(13)、瓶盖(14)、吸引头(15)、控速器(16)、引流管(17)、接头(18)、空气过滤器(19)和吸引管(20),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手(1)的底端固定安装于底座(8)的右端,所述底座(8)的底部设有万向轮(9),所述定位槽(12)固定安装于底座(8)的顶部,所述储液瓶(13)设于定位槽(12)的内部,所述储液瓶(13)的顶部与瓶盖(14)相连接,所述蓄电池(7)固定安装于底座(8)的顶部,所述充电插口(6)设于蓄电池(7)的外侧,所述负压泵(2)固定安装于蓄电池(7)的顶部,所述负压泵(2)的外壁上设有开关(4),所述真空表(3)与负压泵(2)相连接,所述吸引管(20)的一端与负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豹周于然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