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高锁定可靠性的用于电导体的线状连接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5310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6 0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高锁定可靠性的用于电导体的线状连接组件,其包括一对具有互补形状的连接器,该相互互补形状用于沿轴向方向将第一连接器插入第二连接器;每个连接器设置有电接触头,其适合于当第一连接器插入第二连接器中时彼此电连接;该一对连接器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器设置有环形螺母,其以至少部分可旋转的方式围绕其自身的平行于轴向方向的轴线安装,以到达相对于该一对连接器中的另一个连接器的多个对准位置,每个对准位置对应于该一对连接器之间的连接状态;第一对准位置由第一连接器完全插入到第二连接器中而产生并且对应于第一连接状态,根据该第一连接状态,即使在轴向方向上施加相互牵引力,也不能释放所述连接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高锁定可靠性的用于电导体的线状连接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高锁定可靠性的用于电导体的线状连接组件。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涉及插座-插头型电导体的端部连接器。
技术介绍
在电气布线领域中,已知使用的连接组件例如为插座-插头型连接组件,其目的是允许不同电导体的端部之间的连接。这些组件包括第一插座连接器和第二插头连接器,该插头连接器成形为与插座连接器互补以被插入其中,从而建立导体之间的连接。在市场上,最广泛使用的解决方案包括多达三种方式,因此适用于连接相线、地线和零线。然而,也已知允许连接三根以上的导体的解决方案,不仅用于管理电源电信号,而且用于控制电信号,以便例如驱动同一装置内的不同器件。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之间的互补形状是为了确保两个连接器之间的非常精确的相对定位,以确保相应导体之间的连接。此外,一些已知的连接组件具有防水连接器,以使其能够在潮湿环境中或临时浸入液体中使用。这种结果通常通过使用具有平面支撑或O型的垫圈而获得,该垫圈径向操作来定位在耦合部件之间以便产生防止灰尘和/或液体渗透到导体保护罩内的屏障。参考已知的解决方案,申请人已经观察到,使用平面支撑或O型垫圈带来几个缺点,包括垫圈的错误定位的风险、忘记垫圈的定位的风险、垫圈在布线操作期间的损耗的风险等。在这些情况下,使得水密性无效。此外,需要用于电导体的线状连接组件来在组件的两个连接器之间提供机械锁定,以便防止意外断开。特别地,用于电导体的线状连接组件的参考标准一方面需要插头和插座连接器设置有立即保持机构,其通过将插头连接器简单插入插座连接器而触发,而在另一方面又需要断开操作必须按照操作者例如变更两个连接器中的至少一个上的元件的位置的故意行为而发生。在专利申请EP2882049中描述了实现这些规范的解决方案。该文献描述了一种用于电导体的线状连接组件,其中插头连接器设置有外部可旋转环。在该可旋转环的内壁上获得三个鼻形部,打算用于接合在插座连接器的外壁上获得的相应凹部中。特别地,随着插头连接器插入到插座连接器中,该鼻形部到达它们接合到的第一凹部,从而确定第一锁定的状态。EP2882049描述了第一凹部确定几乎不突出支座,即使得其可以通过沿着插头-插座对的轴线施加手动牵引力/推力来压倒。通过沿与轴正交的方向转动环,可以使得鼻形部压倒壁,使它们进入更深的凹部。在这种稳定的锁定状态下,由凹部的壁确定的支座不能被鼻形部压倒。为了断开连接,首先需要将鼻形部带回到该壁外,这种操作只能使用工具来执行。申请人已经观察到,已知的连接组件除了从建造角度来看变得十分复杂之外,在处于第一次锁定的情况下(即作为该标准所要求的纯粹轴向连接动作的结果)还不能在防止意外断开方面提供高度的可靠性。根据EP2882049的描述,在第一锁定状态下,手动施加轴向牵引力来获得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之间的分离就足够了。这一点由于鼻形部抵靠其接合在将插头连接器插入插座连接器时到达的第一凹部处的支座的缘故而被允许,其目的在于实现几乎不突出支座。申请人还观察到,相比之下,在已知的连接组件中,一旦到达稳定的锁定状态,就迫使使用者通过孔用工具来行动,而不用视觉上进入工具必须操作在的区域以将连接组件恢复到允许释放的状态。因此,这项操作需要一定的灵活性和经验以在合理的时间内成功完成。因此,申请人已经认识到提供用于电导体的线状连接组件的要求,该线状连接组件一方面即使在第一锁定状态下也将防止作为手动牵引力的施加而导致的断开,而另一方面一旦到达稳定的锁定状态,将能够恢复可以容易且快速地释放的锁定状态。公开号为WO2012/141337A1的专利文献描述并示出了这样一种连接组件,根据该连接组件,第一连接器适合于沿轴向方向插入第二连接器(一旦插入完成,在该两个连接器的电接触头之间就不存在电连接了);在这种手动操作之后,如果在该两个连接器之间沿轴向方向施加相互牵引力,则释放这些连接器;只有在该两个连接器相互旋转之后,防止释放并获得电连接。公开号为US5641310A的专利文献描述并示出了这样一种连接组件,根据该连接组件,第一连接器适合于沿轴向方向插入到第二连接器中(一旦完成插入,在该两个连接器的电接触头之间就不存在电连接了);在这种手动操作之后,如果在该两个连接器之间沿轴向方向施加相互牵引力,则释放连接器;只有在该两个连接器相互旋转之后,防止释放并获得电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基本问题在于设计在已经处于第一锁定状态下时具有高锁定可靠性的用于电导体的线状连接组件。在该问题的范围内,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导体的线状连接组件,其易于在组件的两个连接器之间的连接阶段中以及分离阶段中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最重要的目的是研究易于构建并且可以以低成本获得的用于电导体的线状连接组件。因此,根据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导体的线状连接组件,其包括一对具有相互互补形状的连接器,该相互互补形状用于沿轴向方向将第一连接器插入第二连接器;每个连接器设置有电接触头,该电接触头适合于当所述第一连接器插入所述第二连接器时彼此电连接;所述一对连接器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器设置有环形螺母,所述环形螺母以至少部分可旋转的方式手动围绕其自身的平行于所述轴向方向的轴线安装,以到达相对于所述一对连接器中的另一个连接器的多个对准位置;每个对准位置对应于所述一对连接器之间的一种连接状态;第一对准位置由第一连接器完全插入第二连接器而产生并且对应于第一连接状态,根据该第一连接状态,即使沿轴向方向施加了相互牵引力,也不能释放连接器。优选地,第二对准位置由从第一对准位置开始的环形螺母沿第一方向的手动旋转产生并且对应于第二连接状态,根据该第二连接状态,如果沿轴向方向施加相互牵引力,则释放连接器。优选地,第三对准位置由从第一对准位置开始的环形螺母沿第二方向的手动旋转产生并且对应于第三连接状态,根据该第三连接状态,即使沿轴向方向施加了相互牵引力,也不能释放连接器;环形螺母从第三对准位置到第一对准位置的手动旋转仅在工具对环形螺母和/或所述一对连接器中的一个连接器的动作相组合到时才有可能。连接器和/或环形螺母具有适当的组合和构造的部件,以实现第一连接状态和/或第二连接状态和/或第三连接状态。本专利技术可以具有可以特别随意地相互组合的以下优选特征中的至少一个,以满足特定的应用需求。优选地,所述一对连接器中的一个连接器设置有环形螺母,并且该一对连接器中的另一个连接器包括沿径向方向从连接器的主体突出的至少一个齿;所述齿适合于与沿轴向方向从所述环形螺母突出的翅片配合,以阻止所述环形螺母沿至少一个旋转方向的旋转。申请人已经确定,由于存在与从没有安装环形螺母的连接器的主体径向突出的齿配合的从环形螺母轴向突出的翅片,因此可以阻止环形螺母的旋转,由此可靠地防止环形螺母到达通过简单的手动牵引来释放两个连接器之间的连接的状态。因此,锁定可靠性增加。该功能进一步使得可以使用适当的仪器轻松进入相互结合点。因此,简单和快速地将环形螺母恢复回到可自由转动的状态,以便到达可以通过手动牵引来释放该两个连接器之间的连接的位置。本专利技术可以具有可以特别随意地相互组合的以下优选特征中的至少一个,以满足特定的应用需求。优选地,齿被设置在另一个连接器的主体上获得的凹部内,该凹部处于当第一连接器插入第二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具有高锁定可靠性的用于电导体的线状连接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电导体的线状连接组件(100),其包括具有相互互补形状的一对连接器(1、2),该相互互补形状用于沿轴向方向将第一连接器(1)插入第二连接器(2)中,其中每个连接器(1、2)设置有电接触头(5、6),所述电接触头(5、6)适合于当第一连接器(1)插入第二连接器(2)中时彼此电连接,该一对连接器(1、2)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器(2)设置有环形螺母(4),其以至少部分可旋转的方式手动围绕其平行于所述轴向方向的轴线(A)安装,以到达相对于该一对连接器(1、2)中的另一连接器(1)的多个对准位置,每个对准位置对应于该一对连接器(1、2)之间的一种连接状态,其特征在于,第一对准位置(17)由所述第一连接器(1)完全插入到所述第二连接器(2)中而产生并且对应于第一连接状态,根据该第一连接状态,即使沿轴向方向施加了相互牵引力,所述连接器(1、2)也不能被释放。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1.10 IT 1020160001136701.一种用于电导体的线状连接组件(100),其包括具有相互互补形状的一对连接器(1、2),该相互互补形状用于沿轴向方向将第一连接器(1)插入第二连接器(2)中,其中每个连接器(1、2)设置有电接触头(5、6),所述电接触头(5、6)适合于当第一连接器(1)插入第二连接器(2)中时彼此电连接,该一对连接器(1、2)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器(2)设置有环形螺母(4),其以至少部分可旋转的方式手动围绕其平行于所述轴向方向的轴线(A)安装,以到达相对于该一对连接器(1、2)中的另一连接器(1)的多个对准位置,每个对准位置对应于该一对连接器(1、2)之间的一种连接状态,其特征在于,第一对准位置(17)由所述第一连接器(1)完全插入到所述第二连接器(2)中而产生并且对应于第一连接状态,根据该第一连接状态,即使沿轴向方向施加了相互牵引力,所述连接器(1、2)也不能被释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100),其中第二对准位置(18)由从所述第一对准位置(17)开始的所述环形螺母(4)沿第一方向的手动旋转产生并且对应于第二连接状态,根据该第二连接状态,如果沿轴向方向施加了相互牵引力,则所述连接器(1、2)被释放。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组件(100),其中第三对准位置(16)由从所述第一对准位置(17)开始的所述环形螺母(4)沿第二方向的手动旋转产生并且对应于第三连接状态,根据该第三连接状态,即使在轴向方向上施加了相互牵引力,也不能释放所述连接器(1、2),其中只有与工具在所述环形螺母(4)和/或所述一对连接器(1、2)中的一个连接器上的作用相组合,所述环形螺母(4)从所述第三对准位置(16)到所述第一对准位置(17)的手动旋转才有可能。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连接器(1、2)中的一个连接器(1、2)设置有所述环形螺母(4),并且所述一对连接器(1、2)中的另一个连接器(2、1)包括沿径向方向从所述连接器(2、1)的主体突出的至少一个齿(33),所述齿(33)适合于与沿轴向方向从环形螺母(4)突出的翅片(31)配合,以阻止环形螺母(4)沿至少一个旋转方向的旋转。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组件(100),其中所述齿(33)形成于在所述另一个连接器(2、1)的主体上获得的凹部(27)中,所述凹部(27)处于当第一连接器(1)插入第二连接器(2)中时用于所述环形螺母(4)的支座部分(26)处。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连接组件(100),其中所述齿(33)在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斯图基
申请(专利权)人:AAG斯图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意大利,IT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