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线结构及具有其的电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5309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6 0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接线结构及具有其的电器设备,接线结构包括接线柱和用于安装接线柱的第一构件,接线柱具有多个接线端子,每个接线端子具有导线插口,在第一构件上在对应于每个导线插口的位置处设置有导线分隔结构,以分隔相邻的导线插口中所接入的导线。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接线结构能够使导线之间形成绝缘,避免接线出现短路危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线结构及具有其的电器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器设备的接线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接线结构及具有该接线结构的电器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的各种安装在墙体中的接线暗盒中的控制用电器设备,如超薄型中央空调的智能温控器,由于接线暗盒和温控器结构空间的限制,在接线和安装时,接线端距离小,可操作空间不足,容易导致接线不良、松动,甚至是短路,造成机组和温控器损坏。在其他类型的电器设备(如电控柜等)中,相邻的接线端子中的导线裸露于接线端子外的部分也存在互相接触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接线结构及具有该接线结构的电器设备,该接线结构能够将导线有效地分隔,甚至压紧固定,以防止松动、脱落,从而避免接线出现短路危险。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接线结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接线结构,包括接线柱和用于安装所述接线柱的第一构件,所述接线柱具有多个接线端子,每个接线端子具有导线插口,在所述第一构件上在对应于每个导线插口的位置处设置有导线分隔结构,以分隔相邻的导线插口中所接入的导线。优选地,接线结构还包括压线结构,以用于将导线压紧在所述导线分隔结构中。优选地,所述导线分隔结构包括多个导线引导槽,每个导线引导槽对应一个导线插口,相邻的导线引导槽之间形成导线分隔壁。优选地,所述导线引导槽为U型槽。优选地,接线结构还包括第二构件,所述第二构件用于固定在所述导线引导槽的开口处,以阻止导线引导槽内的导线经所述开口离开所述导线引导槽。优选地,所述第二构件为长条形构件。优选地,所述第二构件上设置有凸起,在装配状态下,所述凸起插入所述导线引导槽内。优选地,所述导线引导槽的至少与所述凸起对应的那部分槽底面设置成弧面。优选地,所述第二构件上在相邻的凸起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在装配状态下,每个所述限位结构抵接在所述导线分隔壁的顶面上。优选地,所述第二构件的第一端滑动配合地安装至所述第一构件。优选地,所述第二构件的第一端设置有燕尾形滑块,所述第一构件上的对应位置处设有燕尾形滑槽。优选地,所述第二构件的第二端设置有紧固孔,所述第一构件上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螺钉孔。优选地,所述导线分隔结构一体地形成在所述第一构件上,或者,所述导线分隔结构形成在单独的构件上,所述单独的构件固定至所述第一构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器设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器设备,包括本专利技术前面所述的接线结构。优选地,所述电器设备适于安装在墙体中的接线暗盒内。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接线结构,能够使导线之间形成绝缘,避免接线出现短路危险。附图说明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图1是现有温控器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接线暗盒结构示意图;图3是现有温控器安装在接线暗盒上的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接线结构优选实施例组装前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接线结构中第二构件的优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接线结构优选实施例组装后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接线结构优选实施例组装后一个观察角度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接线结构优选实施例中导线被压紧的结构示意图;1-温控器;2-接线端子;2-1-导线插口;3-接线暗盒;4-导线;5-第二构件;5-1-凸起;5-2-紧固孔;5-3-燕尾形滑块;5-4-限位结构;6-第一构件;7-导线引导槽;7-1-分隔壁;7-2-槽底;8-支撑结构;9-燕尾形滑槽;10-螺钉孔;11-接线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描述,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接线结构,包括接线柱11和用于安装所述接线柱11的第一构件6,所述接线柱11具有多个接线端子2,每个接线端子2具有导线插口2-1,在所述第一构件6上在对应于每个导线插口2-1的位置处设置有导线分隔结构,以分隔相邻的导线插口2-1中所接入的导线。相对于传统的接线方式中将导线直接通过导线插口2-1插进接线端子2,本专利技术在接线时,先由导线分隔结构将导线分隔开,再将导线通过导线插口2-1穿入接线端子2,这样,各导线之间形成绝缘,避免接线出现短路危险。进一步地,接线结构还包括压线结构,以用于将导线压紧在所述导线分隔结构中。压线结构将导线压紧,避免导线松动、掉出来。进一步地,如图4-5所示,所述导线分隔结构包括多个导线引导槽7,每个导线引导槽7对应一个导线插口2-1,相邻的导线引导槽7之间形成导线分隔壁7-1。导线分隔壁7-1将不同的导线分隔开,避免导线裸露部分接触产生断路现象。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线分隔壁7-1朝向所述导线插口2-1的一端的一侧还设置有支撑结构8,呈L型结构,支撑结构8将导线引导槽7支撑在导线插口2-1上。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线分隔壁7-1朝向所述导线插口2-1的一端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结构8,呈十字型结构,支撑结构8能够将导线引导槽7更稳固的支撑在导线插口2-1上。进一步地,所述导线引导槽为U型槽。进一步地,如图4和7所示,接线结构还包括第二构件5,所述第二构5件用于固定在所述导线引导槽7的开口处,以阻止导线引导槽7内的导线经所述开口离开所述导线引导槽7。由于第二构件5的遮挡,能够阻止导线因松动而掉出来,使导线更好的定位,插入导线插口2-1,也能避免接线出现短路危险。进一步地,如图4和6所示,所述第二构件5为长条形构件。进一步地,如图6和9所示,所述第二构件5上设置有凸起5-1,在装配状态下,所述凸起5-1插入所述导线引导槽7内,两者之间具有间隙,通过凸起5-1和导线引导槽7的配合将导线压紧固定,防止导线松动、脱落。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所述导线引导槽7的至少与所述凸起5-1对应的那部分槽底7-2面设置成弧面,便于与导线充分接触,实现对导线更紧固的挤压,并防止导线被压伤。进一步地,如图5-7所示,所述第二构件5上在相邻的凸起5-1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5-4,在装配状态下,每个所述限位结构5-4抵接在所述导线分隔壁7-1的顶面上。能够实现第二构件的准确定位和组装。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线分隔壁7-1朝向导线插口2-1一端的长度小于与该端接触的导线插口2-1边缘的长度,即两者具有长度差L,所述限位结构5-4长度为M,优选为M=L,第二构件组装后,结构紧凑,能够更好的将导线分隔开,同时将导线压紧固定。进一步地,如图7和8所示,所述第二构件5的第一端滑动配合地安装至所述第一构件6。当第二构件5的第一端滑入第一构件6内时,第二构件5实现很好的定位。进一步地,如图5和6所示,所述第二构件5的第一端设置有燕尾形滑块5-3,所述第一构件6上的对应位置处设有燕尾形滑槽9。通过燕尾形滑槽与燕尾形滑块的配合,可推紧导线、防止拉拽,并形成导线预留拉拽余量。进一步地,如图5和6所示,所述第二构件5的第二端设置有紧固孔5-2,所述第一构件6上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螺钉孔10。采用螺钉将第二构件5压紧固定在导线引导槽7上,防止第二构件5松动,进而压紧导线,防止导线松动、脱落。在具体安装时,在各路导线接入接线端子中并固定好之后,将第二构件5的各个凸起一一对应地对准第一构件6的各个导线引导槽,并将燕尾形滑块5-3对准燕尾形滑槽9,沿着导线的插入方向将第一构件5滑动到位,随后将螺钉放入紧固孔5-2并拧入螺钉孔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接线结构及具有其的电器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线结构,包括接线柱和用于安装所述接线柱的第一构件,所述接线柱具有多个接线端子,每个接线端子具有导线插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构件上在对应于每个导线插口的位置处设置有导线分隔结构,以分隔相邻的导线插口中所接入的导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线结构,包括接线柱和用于安装所述接线柱的第一构件,所述接线柱具有多个接线端子,每个接线端子具有导线插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构件上在对应于每个导线插口的位置处设置有导线分隔结构,以分隔相邻的导线插口中所接入的导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线结构,以用于将导线压紧在所述导线分隔结构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分隔结构包括多个导线引导槽,每个导线引导槽对应一个导线插口,相邻的导线引导槽之间形成导线分隔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引导槽为U型槽。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构件,所述第二构件用于固定在所述导线引导槽的开口处,以阻止导线引导槽内的导线经所述开口离开所述导线引导槽。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构件为长条形构件。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构件上设置有凸起,在装配状态下,所述凸起插入所述导线引导槽内。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成兰刚高棋彬迟亚玲张建鹏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