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面贴装高分子热敏电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5106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6 0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表面贴装高分子热敏电阻,包括PPTC芯片、上电极Ⅰ、上电极Ⅱ、下电极Ⅰ、下电极Ⅱ、左焊盘Ⅰ、左焊盘Ⅱ、右焊盘Ⅰ、右焊盘Ⅱ、上绝缘板、下绝缘板、左通孔和右通孔,所述PPTC芯片上表面上压合设置有上电极Ⅰ和上电极Ⅱ,所述PPTC芯片下表面上压合设置有下电极Ⅰ和下电极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操作使用方便,在上下电极蚀刻时,无需两面两侧同时蚀刻,只需将其中的一侧电极蚀刻进行内缩,另一侧电极蚀刻位置不变,未增加任何生产成本,同时大大减少了电弧产生的概率,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表面贴装高分子热敏电阻
本技术涉及一种表面贴装高分子热敏电阻。
技术介绍
高分子聚合材料添加导电粒子后形成高分子复合材料,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这种导电材料电阻率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利用这种特性制成过流过温保护器件用于电路的过流过温保护,该器件串联在电路中,正常工作时,流过器件的电流较低,其温度也较低,呈现出低电阻状态,当电路有大电流流过时,该器件温度会突然升高,阻值增大,使得电路呈断路状态,进而保护电路,若电路中的异常排除后,该器件又恢复到低阻状态,电路正常工作,随着应用领域的扩展,插件式已不能满足市场要求,表面贴装化成为发展趋势,目前普遍使用的表面贴装型高分子PTC元件,采用切割机切割,由于切割机切割不能避免没有毛刺,相向电极有毛刺在通电时上下电极容易出现电弧,影响客户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表面贴装高分子热敏电阻。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表面贴装高分子热敏电阻,包括PPTC芯片、上电极Ⅰ、上电极Ⅱ、下电极Ⅰ、下电极Ⅱ、左焊盘Ⅰ、左焊盘Ⅱ、右焊盘Ⅰ、右焊盘Ⅱ、上绝缘板、下绝缘板、左通孔和右通孔,所述PPTC芯片上表面上压合设置有上电极Ⅰ和上电极Ⅱ,所述PPTC芯片下表面上压合设置有下电极Ⅰ和下电极Ⅱ,所述PPTC芯片上表面与上电极Ⅰ和上电极Ⅱ之间设置有缺口Ⅰ,所述PPTC芯片下表面与下电极Ⅰ和下电极Ⅱ之间设置有缺口Ⅱ,所述上电极Ⅰ和上电极Ⅱ的上面压合设置有上绝缘板,所述下电极Ⅰ和下电极Ⅱ的下面压合设置有下绝缘板,所述上绝缘板和下绝缘板分别压合设置在缺口Ⅰ和缺口Ⅱ上,所述下电极Ⅰ和上电极Ⅰ上分别吸附设置有左焊盘Ⅰ和左焊盘Ⅱ,所述下电极Ⅱ和上电极Ⅱ上分别吸附设置有右焊盘Ⅰ和右焊盘Ⅱ,所述上电极Ⅰ、下电极Ⅰ、PPTC芯片、左焊盘Ⅰ和左焊盘Ⅱ的端头上贯穿设置有左通孔,所述上电极Ⅱ、下电极Ⅱ、PPTC芯片、右焊盘Ⅰ和右焊盘Ⅱ的端头上贯穿设置有右通孔。作为优选,所述左通孔由金属材料制成,将所述的上电极Ⅰ与下电极Ⅰ导通,所述右通孔由金属材料制成,将所述的上电极Ⅱ与下电极Ⅱ导通;所述左通孔和右通孔采用半圆形或者半椭圆形过孔。作为优选,所述PPTC芯片由高分子聚合物添加导电粒子制成。作为优选,所述上绝缘板和下绝缘板采用感光油墨绿色、黑色、黄色中的一种。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操作使用方便,在上下电极蚀刻时,无需两面两侧同时蚀刻,只需将其中的一侧电极蚀刻进行内缩,另一侧电极蚀刻位置不变,未增加任何生产成本,同时大大减少了电弧产生的概率,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上电极与PPTC芯片缺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下电极与PPTC芯片缺口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阅图1-3所示,一种表面贴装高分子热敏电阻,包括PPTC芯片1、上电极Ⅰ2、上电极Ⅱ3、下电极Ⅰ4、下电极Ⅱ5、左焊盘Ⅰ7、左焊盘Ⅱ8、右焊盘Ⅰ6、右焊盘Ⅱ9、上绝缘板10、下绝缘板11、左通孔12和右通孔13,所述PPTC芯片1上表面上压合设置有上电极Ⅰ2和上电极Ⅱ3,所述PPTC芯片1下表面上压合设置有下电极Ⅰ4和下电极Ⅱ5,所述PPTC芯片1上表面与上电极Ⅰ2和上电极Ⅱ3之间设置有缺口Ⅰ14,所述PPTC芯片1下表面与下电极Ⅰ4和下电极Ⅱ5之间设置有缺口Ⅱ15,所述上电极Ⅰ2和上电极Ⅱ3的上面压合设置有上绝缘板10,所述下电极Ⅰ4和下电极Ⅱ5的下面压合设置有下绝缘板11,所述上绝缘板10和下绝缘板11分别压合设置在缺口Ⅰ14和缺口Ⅱ15上,所述下电极Ⅰ4和上电极Ⅰ2上分别吸附设置有左焊盘Ⅰ7和左焊盘Ⅱ8,所述下电极Ⅱ5和上电极Ⅱ3上分别吸附设置有右焊盘Ⅰ6和右焊盘Ⅱ9,所述上电极Ⅰ2、下电极Ⅰ4、PPTC芯片1、左焊盘Ⅰ7和左焊盘Ⅱ8的端头上贯穿设置有左通孔12,所述上电极Ⅱ3、下电极Ⅱ5、PPTC芯片1、右焊盘Ⅰ6和右焊盘Ⅱ9的端头上贯穿设置有右通孔13,所述左焊盘Ⅰ7、左焊盘Ⅱ8、右焊盘Ⅰ6、右焊盘Ⅱ9采用金属材料镀锡制成。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左通孔12由金属材料制成,将所述的上电极Ⅰ2与下电极Ⅰ4导通,所述右通孔13由金属材料制成,将所述的上电极Ⅱ3与下电极Ⅱ5导通;所述左通孔12和右通孔13采用半圆形或者半椭圆形过孔。值得注意的是,所述PPTC芯片1由高分子聚合物添加导电粒子制成。值得注意的是,所述上绝缘板10和下绝缘板11采用感光油墨绿色、黑色、黄色中的一种。本技术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表面贴装高分子热敏电阻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表面贴装高分子热敏电阻,其特征在于:包括PPTC芯片(1)、上电极Ⅰ(2)、上电极Ⅱ(3)、下电极Ⅰ(4)、下电极Ⅱ(5)、左焊盘Ⅰ(7)、左焊盘Ⅱ(8)、右焊盘Ⅰ(6)、右焊盘Ⅱ(9)、上绝缘板(10)、下绝缘板(11)、左通孔(12)和右通孔(13),所述PPTC芯片(1)上表面上压合设置有上电极Ⅰ(2)和上电极Ⅱ(3),所述PPTC芯片(1)下表面上压合设置有下电极Ⅰ(4)和下电极Ⅱ(5),所述PPTC芯片(1)上表面与上电极Ⅰ(2)和上电极Ⅱ(3)之间设置有缺口Ⅰ(14),所述PPTC芯片(1)下表面与下电极Ⅰ(4)和下电极Ⅱ(5)之间设置有缺口Ⅱ(15),所述上电极Ⅰ(2)和上电极Ⅱ(3)的上面压合设置有上绝缘板(10),所述下电极Ⅰ(4)和下电极Ⅱ(5)的下面压合设置有下绝缘板(11),所述上绝缘板(10)和下绝缘板(11)分别压合设置在缺口Ⅰ(14)和缺口Ⅱ(15)上,所述下电极Ⅰ(4)和上电极Ⅰ(2)上分别吸附设置有左焊盘Ⅰ(7)和左焊盘Ⅱ(8),所述下电极Ⅱ(5)和上电极Ⅱ(3)上分别吸附设置有右焊盘Ⅰ(6)和右焊盘Ⅱ(9),所述上电极Ⅰ(2)、下电极Ⅰ(4)、PPTC芯片(1)、左焊盘Ⅰ(7)和左焊盘Ⅱ(8)的端头上贯穿设置有左通孔(12),所述上电极Ⅱ(3)、下电极Ⅱ(5)、PPTC芯片(1)、右焊盘Ⅰ(6)和右焊盘Ⅱ(9)的端头上贯穿设置有右通孔(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面贴装高分子热敏电阻,其特征在于:包括PPTC芯片(1)、上电极Ⅰ(2)、上电极Ⅱ(3)、下电极Ⅰ(4)、下电极Ⅱ(5)、左焊盘Ⅰ(7)、左焊盘Ⅱ(8)、右焊盘Ⅰ(6)、右焊盘Ⅱ(9)、上绝缘板(10)、下绝缘板(11)、左通孔(12)和右通孔(13),所述PPTC芯片(1)上表面上压合设置有上电极Ⅰ(2)和上电极Ⅱ(3),所述PPTC芯片(1)下表面上压合设置有下电极Ⅰ(4)和下电极Ⅱ(5),所述PPTC芯片(1)上表面与上电极Ⅰ(2)和上电极Ⅱ(3)之间设置有缺口Ⅰ(14),所述PPTC芯片(1)下表面与下电极Ⅰ(4)和下电极Ⅱ(5)之间设置有缺口Ⅱ(15),所述上电极Ⅰ(2)和上电极Ⅱ(3)的上面压合设置有上绝缘板(10),所述下电极Ⅰ(4)和下电极Ⅱ(5)的下面压合设置有下绝缘板(11),所述上绝缘板(10)和下绝缘板(11)分别压合设置在缺口Ⅰ(14)和缺口Ⅱ(15)上,所述下电极Ⅰ(4)和上电极Ⅰ(2)上分别吸附设置有左焊盘Ⅰ(7)和左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志尧郭源星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雅宝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